📖 ZKIZ Archives


在事業高峰搶先轉型就是創新 大金蘇一仲搶攻「塗的空調」巿場


2013-06-03  TWM  
 

 

在事業高峰搶先轉型就是創新大金蘇一仲搶攻「塗的空調」巿場成立已半世紀的和泰興業,繼把日本大金空調打造成為台灣第一品牌後,董事長蘇一仲今年又有新布局,將投入與「空氣」有關的事業,到底他的葫蘆裡賣什麼藥?

撰文‧許瓊文

天氣漸熱,各大冷氣品牌進入備戰狀態,打算趁旺季一舉提高市占率。日本大金空調在台灣空調市場是後起之秀,一九九二年由和泰興業代理至今,在商用空調以及豪宅商辦的區控型空調市場,搶下超過五○%的第一市占率。

大金空調銷售數量穩定成長,二○一二年的營業額達到七十二億元,在變頻空調創下八連冠銷售第一的紀錄,對於後進品牌能有如此斐然的成績,台灣總代理和泰興業董事長蘇一仲功不可沒。

提到蘇一仲的名字,一般人未必熟稔,但若說大金電視廣告中穿著和服的空調達人,這位家喻戶曉的廣告明星,正是董事長本人。

老董拍廣告出奇制勝

今年已七十三歲的蘇一仲,身材高大,說起話來仍舊中氣十足,言談間夾雜中、英、台等多種語言,不時出口成章、引經據典,還幽默地說笑話,訪談過程充滿笑聲毫無冷場。

外界看他,喜歡變魔術、講笑話,親自上陣拍廣告,認為大金就是砸大錢打廣告,才有今天成績。實際上,在代理大金初期,和泰興業是先布建經銷通路點,沒有打廣告,「才不會出現消費者看到廣告想買,卻買不到的窘境。」和泰興業副總經理李良懿說。

蘇一仲總是告訴員工,「要做就做到最好。」深知通路的重要性,他花七年時間親自拜訪經銷商,全台一千多個經銷點,架構大金在台的銷售網。在行銷上,蘇一仲也出奇制勝,他身穿和服的造形、大金相撲寶寶圖案,加上廣告金句,以「日本第一品牌」作為訴求,打造出大金的地位。

一手建立大金品牌,蘇一仲總是快人家一步,當市場以窗型冷氣為主時,大金推出分離式冷氣,爾後又早一步推出變頻空調,強打省電節能。蘇一仲總是說,企業經營就是︽易經.繫辭︾中說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不斷地循環,要不斷地創新進步。」「從生產、行銷,到安裝服務,每一個環節都非常重要,就像身體的頭、手、腳,連『肛門』也同樣重要,缺少一個部分,品牌就不會成功。」蘇一仲打趣地說。

也許家用機種可以靠行銷廣告,但是商用機種如果不夠省電、穩定,還是難以獲得肯定。李良懿說:「所有統一超商,除了台南、屏東,全使用大金空調,還有全家便利商店也是。今年,第一季我們就接到台北大直兩家頂級飯店的訂單,還有豪宅,在商用機種上,大金絕對領先。」和泰興業是日本大金目前在全球唯一的代理商,魚幫水、水幫魚的合作關係,使得台灣成為大金在全東南亞的第二大市場,每年銷售超過五千五百台,僅次於新加坡。

日本大金在台灣成績後來居上,除了和泰興業的通路、行銷策略得宜,主要供貨台灣的生產基地||大金泰國DIT工廠,也功不可沒。

加強與日合作 布局新事業DIT工廠位在泰國曼谷東南方的工業區「亞曼達」(Amata),負責供應除了印度、中國、日本以外的亞洲市場,總面積約二十一萬平方公尺,相當於十六座東京巨蛋那麼大,有三千多位員工,是大金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平均每天可生產超過五千台空調。

走進工廠內部,整齊的生產線,完全複製日本的半自動化生產流程,讓人宛如到了日本。

仿照「豐田生產方式」,輸送帶運送不同規格的機種,由自動化的機器車,遵循固定路線,精準配送所有零件到工作站,時間、地點、零件全都電腦控制,再由工人負責裝配,「每個工作站的工人都能組裝不同機種的機器,最有效率。」DIT工廠廠長築山吉德說。

這樣杜絕浪費、提高生產效率的生產線,大金成功複製到全世界工廠,是穩坐市場領導品牌地位的成功關鍵。大金在世界各地都有生產工廠,以「在地生產、供應在地銷售」的原則,只有少部分高規格的機種留在日本本地生產。

雖然與日本原廠關係很好,但蘇一仲其實很清楚,事業永續經營,要降低風險、增加獲利來源,「我個人希望與原廠能有更進一步的合作關係,但和泰興業也會開始投入其他與空調相關的事業。」蘇一仲說。

很少人知道,大金除了空調事業,「化工事業」也有相當強的研發能力。

今年初,和泰興業與日本塗料施工大廠柏原合資成立「台灣柏原和泰」,進攻塗料市場。其中一項新研發的塗料,塗在玻璃外牆上,可快速降低室溫,與冷氣搭配使用更省電,蘇一仲已為這項產品想出廣告詞:「塗的空調」。

談到未來的投資重點,蘇一仲說會是「dealing with air」(與空氣有關)的事業,在事業高峰之際,搶先機轉變就是創新,創新就要想著成為only one,這正是蘇一仲多年企業經營的成功關鍵。

和泰興業

成立:1963年

董事長:蘇一仲

資本額:4億9200萬元主要業務:日本大金空調台灣總代理2012年營收:約72億元2013年營收目標:約8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50

叛逆詠春派搶攻上位

2013-06-27 NM
 
 

 

詠春講求:以柔制剛、以小勝大。

「呢啲形容詞絕對錯!」今期生意主角,研習詠春逾二十年的楊永勣(Jerry)斬釘截鐵地說。

Jerry師承葉問六大弟子之一黃淳樑,師傅離世後,他在師兄的武館義務擔任助教,一教十年。多年來,Jerry一直嫌師兄的教學手法保守,終在三年前與師弟王威健(Mark)自立門戶,成立「純‧詠春」。

他用五花八門的方式,不斷在市場搶攻;教學上他強調系統、實用,不重視傳統武術講求的尊師重道。

舊生跟他而去,謝霆鋒及伍允龍等藝人都加入他的拳館。

但他與師兄的恩怨,卻隨着他生意愈做愈大,愈難化解。

「傳統詠春要你寒背開馬,但要拉近攻擊距離,其實要挺起胸膛,唔係俾人推一推就跌。」上週四,在二十人的班上,Jerry正在教學生們「開馬」,然後大家又一同練習基本招式「小念頭」、「黐手」等,每個動作維持數分鐘,Jerry和Mark逐一上前,測試學生的姿勢是否正確。做得不好的,就須單獨指導,直到每個同學都掌握該動作。學生Man指︰「我之前學嗰間,入到去兩、三小時,師傅都唔理你,想做咩都得。但有時又會突然走過來教你一招,之後又係自己練,頭三個月好悶。依家一齊練,感覺團結啲。」

半小時後,Jerry把學生分組,一名資深學生跟一名初學生一組對練;Jerry利用這時間教導首次來上堂的五個新人。記者未學習過詠春,當日首次來學,Jerry先教紮馬,講完一輪動作指示、背後原因,並叫新生觸摸他的大腿肌肉,感受紮馬至肌肉拉緊,下盤穩固的感覺;練習一小時,記者馬步已站得很穩。其中男學員紮馬不太穩時,Jerry輕易抱起他們;當紮行馬,Jerry則難以抱起他們。Jerry扮鄉音說:「係未呢?係未呢?」他揶揄老牌拳館說:「其他拳館啲師傅,你一做唔到淨係識講呢句。」

YouTube教學吸學生

雖然「葉問」系列的電影上畫後,學詠春的學生愈來愈多,但Jerry指教詠春的武館亦非常多,「剛剛開始時,晚晚都好擔心,究竟今日有幾多人嚟上堂呢?有堂試過得四個學生,點算呢?」為了吸引學生,他和其他教練,把部分詠春的招式拍片,放上YouTube,找人為他們設計手機app介紹詠春,「條片upload咗上Facebook,兩星期就有七千幾人睇過!」他試過花數千元,在小巴站賣廣告,「我而家好後悔,覺得降咗grade咁,根本無一個學生係因為個廣告而上來。」他笑說。幸好,靠網上軟性宣傳及口耳相傳,每一個月平均都有十個新生報名。

Jerry指吸引學生難,但留住學生更難;他着重每一個學生,會跟每個新人聊天,了解他們的背景及學詠春的原因,「我唔會淨係記住每個學生嘅中文名,仲要記得職業同住喺邊區,令佢哋有存在感。」在Jerry的iPad內,有一份試算表,記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他把詠春招式拆細,分成一百多個項目,如「小念頭」,他會分成小念頭第一節、發中線拳、護手用力訓練等,以「DONE」和「LEARNING」來表示學生是否達到要求,有什麼動作須改善,一切資料都在他們Facebook的私人群組內公開,增加課堂透明度。「純‧詠春」的收費亦與傳統收費不同,第一年學費最貴,每月八堂,約八百元;第二、三年每月減一百,第四年再減一百。「詠春係愈學愈簡單,一開始投入嘅時間應該最多,再學反而好多時間係練習。佢哋愈學愈平,亦會覺得唔好浪費之前金錢上嘅付出,而選擇留低。」他心中的計劃是這樣的:「總之我能夠留得低一個學生四年,教晒佢成套拳,我就喺佢身上賺到三萬蚊。」Jerry粗略估計,其拳館的學生流失率約一半,現有一百個穩定的學生。

「散打」租館

現時「純‧詠春」的拳館只是「寄人籬下」,包括位於佐敦山林道的拳館,日間這裡是人家的拳館,Jerry以月租一萬元租下一星期四晚,每晚八時後任用。「呢個場係我一個師兄嘅,佢用唔晒,可以租俾我哋;如果我哋要喺呢區租一個千幾呎嘅地方,一萬蚊一定唔得。」其實在剛開業時,Jerry曾租過一個屬於自己的拳館,「當時旺角商廈要九千蚊一個月,不過我學生唔多,最後改為租人哋studio用幾晚,三千幾蚊搞掂。」除此以外,Jerry分租銅鑼灣一個私人會所場地、觀塘及荃灣的studio,由Jerry及其他兼職師傅任教。他發現這樣反而令他收到住在不同區的學生,「有啲九龍人唔鍾意過海,港島人又話唔想出新界。」不過觀塘studio即將約滿,「二包租」打算在夏天舉辦跳舞班,不能再續租。長遠來說,Jerry希望擁有自己的拳館,不再做無殼的蝸牛,他說:「而家扣除晒所有人工、租金開支,淨袋三萬幾,我哋每個月都將呢筆錢儲起,希望兩年後可以買個工廈單位,唔使再捱貴租。」去年尾,美國一個專發行武術影片的公司,找他們合作在當地推出詠春教學DVD,於今年八月在當地推出,Jerry視之為一個賺錢的機會,「我哋投資咗廿八萬,希望可以大賣,賺到二十萬,加埋之前儲落就夠錢俾首期。」

師兄弟反目

Jerry努力搶攻市場,除了賺錢,亦因為心中的一條刺。十多歲已經跟葉問徒弟黃淳樑學習詠春的他,自師傅離世後,落腳師兄歐陽劍文的華夏武館,那時候他一邊在貿易公司工作,晚上就到華夏做助教,一教十年。但他的內心一直對師兄的教學諸多不滿,他有一套想法:「人哋鬧你屋企人,你都唔還手,有乜唔啱,咪一個直拳打出去,功夫要嚟用,唔係睇o架。」加上他一直不認同傳統詠春教學方法,「講咩尊師重道,我啲學生都係叫我Jerry,唔使叫師傅。以柔制剛亦只係概念,唔係技術,上擂台咁被動,好危險。」三年多前,他眼見一個根本未夠班的學員,自行出來開班授徒,擔心損害師傅名聲,故跟師兄反映,意見卻不獲接受。因此Jerry毅然離開華夏,自立門戶,現時的拍檔Mark亦追隨。

開業後,Jerry的師弟、藝人伍允龍及師姪謝霆鋒亦加入。在明星效應下,愈來愈多人認識Jerry。一直以來,都有華夏舊生過檔,這令歐陽師兄不滿,認為他惡意撬走其學生。歐陽曾向他提出協議方法,要求他回應,唯Jerry則認為︰「我無搶,佢哋過來係因為我教得好,回應咩呀?」雙方正式決裂,去年歐陽一方發出聲明,內容是「本院有為數不少的學生被他用計奪走……他確有挑撥離間及出言中傷本院其他學生」,記者找到歐陽師傅,他說和Jerry相識十多年,一直當他「細佬」,他不願再提聲明一事:「如果日後佢諗通,搵我傾番偈。佢搵到佢自己條路,咪祝佢好運!」Jerry回應說:「佢曾經話張聲明可以毀滅我,無人再支持我,我喺呢個圈立足唔到,會食蕉!我死都會記住佢講過!第時我一定喺佢對面開一間!」

開業資料(7/10)器材:$16,000裝修:$20,000租金#:$27,000網站:$3,000印Tee:$22,500總投資:$88,500#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5/13)營業額:$87,000租金:$19,000人工*:$31,000雜費:$2,000盈利:$35,000*包括四個教練及三個助教

一點意見

「Jerry好叻仔、好勤力,全港只有六人獲得香港詠春聯會二級教練資格,佢都考到。」但冼國林卻語重心長地補充:「但做人一定唔可以忘本,你唔尊師重道,第日你啲徒弟都會一樣。」在營運方面,他有兩點意見:要盡快自置會場:「二包租」見你生意好一樣會加租;你亦可能搶走其他武術班如跆拳道、柔道的徒弟,令「二包租」不滿而不再租給你。多教私人班:開班教拳難搵食,扣除教練人工,可以賺的不多。最賺錢就是一對一私人班,可以收過千蚊一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369

電召貨車app割喉式搶攻

2014-02-13  NM
 
 

 

上週二黃昏,觀塘街頭人來人往。三個身穿紅、黃、藍色服飾的超人手持傳單,見人就派。途人要合照,亦有求必應。三個超人,其實是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年輕人Steven、Nick及Reeve,唔知醜扮鬼扮馬,目的只有一個——宣傳他們首創的電召貨車app GOGO VAN。

這個GOGO VAN app,猶如現代版的貨車call台,乘客在app落單,司機在app接單,講多句都慳番。推出至今,已有逾二十萬人次下載,每日處理的交易宗數達五千宗。惟要從傳統電召台搶司機加盟,他們現階段免收傭;上月更斥資廿萬在電視落廣告,以割喉放血模式,搶佔市場。按GOGO VAN上月交易金額二千萬元,估計日後每月可賺八十多萬佣金。不過,有商機就有競爭,隨著多個對手的出現,生意模式及收入,又添上變數。

乘客透過GOGO VAN找貨車,一切配對,由電腦進行。乘客只要在app輸入終點、起點等資料,按確認後,柯打即發至裝有此app的司機。想接柯打的司機就會鬥快按掣接單,手快有手慢無!記者上週五下午一時,在太子曾試用GOGO VAN叫車,接單後不消三十秒,app便會顯示司機的車牌和電話,同時該司機亦來電約實,十五分鐘後已上車。

這個欲取代1083、網上查詢、甚至電召call台的app,由Steven、Nick和Reeve創立;三人於美國留學,分別就讀UC Berkeley(柏克萊加州大學)、USC(南加州大學)和UCLA(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但三人並非富二代,故在當地中餐館兼職,因而認識。「本來我哋夾份做飯盒廣告生意,即係搵人喺飯盒面落廣告,再免費供應俾餐廳,廣告費當收入。但飯盒成本上漲,利潤跌,咪轉做其他生意囉。」結束飯盒生意,三人卻找到另一個商機,「當時每日十點前要送飯盒,遲到實被人剷。朝早打去call台搵貨van,成日冇車。急起上嚟落街搵,點知喺樓下見到啲司機得閒到喺度玩電話,亦肯接我哋生意喎!」他們發現問題在於傳統call台的收費模式,「佢哋同司機收取固定月費近千元,但又規定司機要向客人收取較平的費用。」有司機認為無肉食,寧願自己搵客,市場便出現「有司機找不到客,有客找不到司機」的情況,令他們有了搞call貨van app的想法。

快爭司機割喉放血

開業資金有限,三人拍膊頭找朋友幫手寫app和設計,幾乎零成本,但都要花五個月時間才寫好,GOGO VAN去年七月及十一月分別在Google Play及Apple上架,供免費下載。這段期間,老闆三人走勻全港屋邨停車場派傳單、搵司機。Nick笑說:「我哋朝早就去工廠區派傳單,夜晚就去屋邨停車場搵van仔攝傳單,試過有次朝早喺觀塘派完,夜晚喺天水圍撞番同一個司機,對方都好驚訝我哋咁勤力!我哋app上架嗰陣已經有四至五百個司機登記!」全港約有十一萬輛已領牌的中小型客貨車,要得到這班司機的垂青,關鍵正是收費。GOGO VAN現階段免傭,數個月後收傭亦決定棄用固定收費模式,改為每單交易收取百分之五至八的佣金。不少司機大聲叫好,司機黃先生說:「有錢賺先俾佣金,有乜所謂!Call台有無客都要交錢。」他們亦決定提高每程車費,變相司機佣金出自客人身上。這一場電召貨車革命因GOGO VAN飲了頭啖湯,司機版已累積下載人次達一萬五千,活躍用戶達七千人。

快搶乘客扮鬼扮馬

司機二師弟表示,透過GOGO VAN,一日可接到八至十宗生意,「但要搶單都唔易,柯打一眨眼就冇,電話要夠快,網絡要穩定,如果咁啱去到啲接收差啲嘅位,就無o架喇!」為了確保司機有單,客人亦要夠多,他們斥資廿萬在宣傳易賣廣告。三名老闆更親自扮超人,於廣告中粉墨登場,「其中一個係女超人,我哋要親自去街市買bra扮女人囉。」Reeve尷尬說。他們早前更穿著超人戲服,走落深水埗黃金商場及維園年宵等地宣傳「吸睛」,乘客版共有逾二十萬人次下載。透過GOGO VAN落單,收費由GOGO VAN釐定,普遍會較call台貴百分之五至二十,故他們要加強服務質素,app會廿四小時運作;日間他們請來五名接線生做顧客服務。當有客人取消或重發相同訂單時,接線生就致電查詢。記者試過取消服務,GOGO VAN職員即致電問:「係咪司機有乜問題?」交易完成後,乘客可以為司機評分及留言,遇有投訴者,接線生亦會跟進。Nick解釋:「如果係司機有問題,又屢勸不改,我哋會停佢賽。」另一方面,Steven笑說:「有啲人未識用智能電話,會打上嚟問我哋係咪有車call,我哋都會做埋。」做攝影師的客人Leo說:「Call台六點鐘就收工,有時又call好耐都無車覆,成村人等我啲器材開工,最緊要快,價錢反而係其次。」

面對競爭棋差一著

現時GOGO VAN每日處理的交易約五千宗,上月處理的交易金額達二千萬元。如以佣金百分之五計算,每月營業額可達一百萬。不過收費模式仍未開始,故現時仍屬「燒錢放血」階段。當初,三名老闆合共拿出約兩萬元私己錢,再各自向家人借六萬,又前後向數碼港申請共四十三萬元的資助。直至app上架後,他們才正式向外間投資者敲門,Steven興奮地說:「我之前做聯合國義工計劃個mentor,對我哋做嘅嘢好有興趣,所以決定投資落嚟,仲介紹啲基金俾我哋認識。」他透露,現時GOGO VAN儲備達七位數字彈藥。他們本來預計去年底開始收費,可轉虧為盈,但這時卻殺出個程咬金,「我哋打算個app上架run順咗就收費,點知同類型app如Easy Van、CALL4VAN相繼出現,如果我哋而家收錢,司機可能轉用其他app,我哋決定變陣唔收住!計劃到今年第二季先開始收。」Steven無奈地說。近月來,他們發現「GOGO VAN」商標竟被他人搶先註冊,「係個app嘅投資者提醒我哋要註冊商標先發現。」惟有花錢請律師向知識產權署上訴。「原本我哋好有信心,因為我哋先係GOGO VAN嘅原創者,不過早前TVB成功註冊到『香港電視』個商標之後,我都驚驚哋!」Nick皺眉說。Steven亦指開始感覺到這行龍蛇混雜,「公司之前的電話線試過無故失靈,伺服器也曾受到黑客攻擊。有日成朝電話都冇響過,我哋覺得唔對路,check番先知咋!」他氣憤地說,所以近期公司就算搬了寫字樓,也不敢在門口掛招牌,以免令人容易搵上門,他警惕地表示:「呢行比較複雜!」事實上,自他們出現後,不少傳統電召台也開始加價留司機,一場客貨車界的革命蓄勢待發。但三名老闆對這盤生意仍然樂觀:「我哋幾個月間,已經做到一定規模,只要keep到,就會成功!」

至今,坊間已有五、六個電召貨車app,但部分規模極細。記者曾以顧客身份試用GOGO VAN及其主要對手Easy Van的服務,由於兩者在車資及叫車速度相若,似乎GOGO VAN是首創亦無優勢。

開業資料(07/13)

租 金$10,000 #裝 修$7,000雜 費$5,000總投資$22,000# 兩按一上

營業資料(01/14)

營業額$0 ^租 金$11,000 *人 工$122,000 #虧 損$133,000^處理交易金額約$2千萬,涉15萬宗柯打。以5%佣金計,營業額約有$100萬*曾搬寫字樓#五名全職,連五位老闆人工

一點意見

科技專欄作家尹思哲:個餅好大!「貨車app出現,顛覆咗傳統電召台。人事最難管,用科技取替人力,咁變相可以skip 咗最難處理嘅問題。以往咁多call 台都生存到,相信幾個app要生存都唔難,只有人工成本高、車隊細的公司才易被淘汰。依家係鬥燒錢階段,捱得最耐、最多人用,受到最多關注嗰個就係贏家!做大咗,有牙力,唔用你唔得嗰陣先收錢,依家好多互聯網絡公司嘅策略都係咁。一定要想法綁緊用家忠誠度,將來你收費,佢哋一樣會照俾錢。User base好重要,當app 具一定規模之後,可考慮橫向發展,甚至衝出香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944

四成營收看他 精品業搶攻「雅美男」

2014-06-09  TCW
 
 

 

日前,英國《獨立報》(Independent)報導,越來越多精品業者把重點放在男客身上,除了數據證明「雅美男」貢獻營收已達四成外,智慧型手機越普遍,它們賺男客的錢就越容易。

新趨勢主力:新興市場年輕男性

管理諮詢機構貝恩(Bain & Co.)統計,二○一○至二○一三年,全球精品業的男裝每年平均成長七%,勝過女裝的四%,其中,美國時尚品牌蔻馳(Coach)業績猛飆,三年營收翻七倍;而旗下名牌如雲的歐洲開雲集團(Kering)也將去年成衣品牌生意成長逾五成,歸功於男裝銷售勁揚。

滙豐集團(HSBC)的研究進一步顯示,新興市場的年輕男客是領頭這一波趨勢的生力軍,尤其在中國,男客數約佔整體一半,而且平均比歐、美客層年輕近一個世代。分析師藍伯格(Erwan Rambourg)比喻這群時髦的消費者是「雅美男(Yummy)」,專指年輕都會男性。

他分析,雅美男購買精品的成長速度與他們對網路的依存度息息相關,從素人型男或潮男隨地街拍興起,到Youtube上不時有名人親身上陣傳授穿搭術,老式的著裝規範隨著搭配行動網路的智慧型手機一一被打破,進而重塑。

就以男鞋為例,《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引述四年級銀行家觀察,如今每人平均最少擁有七雙鞋,「兩雙上班替換穿、一雙慢跑鞋、一雙拖鞋的年代已不復見。」不僅如此,上班穿運動鞋甚至已是精品業者的獨立產品類別,一雙五百美元(約合新台幣一萬五千元)是最低價,四位數才是市場行情。

「一談到鞋子,男人的態度開始變得像女人。」時尚專欄作家歐維德(John Ortved)觀察。但事實上,放諸男裝世界,這樣的反應比比皆是。精品百貨薩克斯第五大道(Saks Fifth Avenue)副總裁詹寧斯(Eric Jennings)評論:「整個行業都在興頭上。」

雅美男為精品業者帶來業績,同時也帶來挑戰。藍伯格說,過去的顧客注重名牌帶來的身份地位象徵;相較之下,新興國家雅美男更注重質感與使用經驗。「他們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一位業者說:「我們只能盡力滿足他們的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036

搶攻窮人商機 郭董入股東南亞臉書

2014-12-15  TCW

 

印尼人、印度人、新加坡人……,台北市仁愛路圓環旁一棟大樓的十四樓,藏著郭台銘要讓智慧型手機進軍三十五億人口新興市場淘金的國際研發團隊。他們,正在替有「東南亞臉書」之稱的社群網站migme開發行動娛樂服務。

為了拓荒新興市場,約在半年前,鴻海集團旗下富智康(FIH)投資九百六十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億元),成了migme最大股東,這也是郭台銘首次投資網路社群平台,如今,該平台研發團隊正式成軍,準備搶攻新興市場近十億支智慧型手機加值服務巨大商機。

率領這群約二十位工程師的全球事業發展副總裁,是去年底成功搶救台灣女子張安薇的總統外甥、美國陸軍特種部隊前指揮官余靖,「鴻海是一個很厲害的工廠,他們想以migme為平台,把手機(服務)出口到第三世界國家。」

粉絲經濟學,是它獲得郭台銘青睞的主因。富智康主管透露,專注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migme是當地社交網路和娛樂服務先行者,透過該平台軟體服務,能整合集團手機生產硬體能力,更快擴展新興市場版圖。

其實,該平台前身mig33,最早只是針對功能手機開發的社交聊天程式,八年來會員總數達八千萬人,是東南亞最大行動社群平台,今年才轉型智慧型手機的行動娛樂平台,不到六個月,就湧入破千萬全球用戶數。余靖說,受惠鴻海資源,預估明年約有五、六千萬支代工手機會內建該平台,有可能追上Line約花十九個月從零擴張到一億用戶數的紀錄。

避開臉書與Twitter專注東南亞、中東、非洲

「慎選戰場」,是余靖這位作戰專家,為了migme能更有效經營粉絲經濟學的第一個任務。

他解釋,相較臉書、Twitter經營歐美等已開發國家,微博、QQ專攻中國市場,該平台只專注非洲、中東、南亞、東南亞等第三世界國家,其中更以人口數超過十二億的印度、逾兩億人的印尼,及通英語、出口大量勞工的菲律賓為初期發展重點。

印度、印尼兩地,確實是全球智慧型手機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據國際數據資訊(IDC)最新研究報告,今年第三季印度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達二千三百萬支、年成長八二%,高過中國七十一個百分點,將成全球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市場;又如中國知名手機品牌小米,也以印度、印尼為海外主要擴張市場。

科技創業趨勢網站PunNode總編輯鄭國威觀察,「這是migme的在地性戰略!」在臉書等老大哥還是主流的情況之下,「migme不硬碰硬,要靠市場先行取勝。」

抓住跨越階級的渴望延續匿名制,增加娛樂服務

「臉書、Twitter、Line這些競爭者比我們大,直接正面(對決)會把我們吃掉,所以我要跑到他們不在的地方,」余靖認為,印尼或印度,都不是現在競爭者的前十大市場,「但這是我們第一個最重要市場,把產品當地化,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如果說,臉書、Twitter等以廣告收入為主的線上平台,他們提供的社交服務屬於「弱連結」;迎合客戶,成功打造migme成為讓粉絲掏錢的「強連結」,則是他接下來的任務。

過去,mig33成功崛起原因便是匿名。包括中東國家的女性、印度的階級制度在內,不少第三世界國家的人遭壓迫,該虛擬社群平台讓使用者有機會扮演另一種身分,破壞現實生活中的傳統階級,再用藝人互動、虛擬禮物等創新服務打造行動娛樂平台,讓粉絲黏著。

「我們user那些人real life is a shit(生活是一坨狗屎),大家都小看他,來到這平台可以be somebody(成為大人物)。」中文不太溜的余靖中英夾雜形容,他們的使用者一般來說社會位置低、每天生活有點無聊,願意購買虛擬禮物追求自我認同,「社會地位對他多重要,priceless(無價),他可能每天只賺兩美元,但是會給我一半。」

粉絲經濟加強淘金力賣虛擬禮物、與藝人互動

以藝人號召也是他用粉絲賺錢的工具。舉例來說,看準印尼B咖以下藝人賺錢有限,余靖近半年找來上百位藝人上該平台和粉絲交流,並誘之以利,一旦雙方互動時收到粉絲線上購買一美分到十美元不等的虛擬禮物,就以對半方式和藝人拆帳,刺激對方和粉絲多交流。

「我們用戶都是貧窮國家,他們生活一般來說很無聊、很慘,如果他可以在他家、他手機上跟一個偶像這樣交流,對他非常有價值,」他透露,那些藝人在臉書可能只有十萬粉絲,但在他們的平台卻能有上百萬,粉絲經濟已初步有效果,「這也是為什麼鴻海來投資我們這家公司。」也是外界不易發崛「窮人商機」迷人的地方。

正如臉書執行長佐伯格(Mark Zuckerberg)相信,只要提供有用的服務,消費者還是願意從口袋掏出錢。看好音樂能再拉攏粉絲,該平台又和印尼索尼、華納、環球等唱片公司合作,買下當地七五%音樂版權,準備再整合進卡拉OK遊戲或小型演唱會等工具,藉多元工具在粉絲和藝人交流中淘金。

郭台銘心裡盤算的,正是透過migme行動平台的娛樂服務,盡可能衝刺會員數、同時讓粉絲多掏出錢。未來只要一支支賣到新興市場的手機都能夠內建該平台服務,他口袋中這塊行動社群平台的餅,也會越來越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898

搶攻「人民幣離岸中心」 台灣再添新對手 倒戈挺亞投行 歐亞大國急什麼?

2015-03-30  TWM
 

中國創設的亞投行,將在三月底完成第一波會員招募。隨著英國開第一槍,歐亞先進國也相繼表態加入。當國際社會紛紛搶進,台灣該不該跟進?對台灣的影響又如何?

撰文‧蔡曜蓮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是近來的熱門國際話題之一。這個新機構,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二○一三年十月起主導,過去討論度並不高,直到三月十二日,英國宣布加入創始會員,瞬間引爆連鎖效應。

亞投行資本額預計一千億美元,中國持股五成,目的是協助亞洲國家改善基礎建設。一般認為,亞投行的出現,是中國亟欲擺脫美國,爭取更高國際發言地位之舉;想當然耳,美國對亞投行始終抱持反對態度,也因此,當美國最強盟友英國「倒戈」,所引發的震撼自然不小。

在歐洲,歐元區老大德國隨之表達加入意願,義、法等國陸續跟進;在亞洲,韓國、澳洲也已表態。利,當然是歐洲大國膽敢忤逆美國的主因,據估計,一○至二○年間,亞洲基礎建設需求達八兆美元。最近「密集倒戈」是因三月三十一日就是申請會員的最後期限。

北京目標:推人民幣國際化問題來了,三月二十六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台灣要不要表態?對此,中華經濟研究院副執行長李淳表示:「加入亞投行的利益,應分為『政治』與『商業』兩部分考量。」「台灣不該搶快。」李淳分析,台灣受制於中國,政治操作空間有限;商業方面,「台灣過去加入國際銀行機構以來,得到過多少好處?」無論加入與否,亞投行的另一影響,台灣卻必須做好因應,「北京的第一目標是開發更大的市場,發揮國際影響力;但還有第二目標,人民幣國際化。」交大財務金融系教授葉銀華說。

中國暨南大學國際商學院副院長孫華妤解釋,亞投行雖以美元為資本額及支付貨幣,但隨著中國企業大量投入各國建設,人民幣國際化腳步必然加速。她解讀,英國首先表態,應該就是要鞏固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此外,德國法蘭克福、法國巴黎,都有藉此打造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意味。

人民幣國際化,是亞投行「附帶卻重要」的效果;打造人民幣離岸中心,是歐洲大國附帶卻重要的企圖。對台灣,無論政治與商業的精算結果如何,「因應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新對手們」,應該是在亞投行議題下,附帶卻重要的新課題。

亞洲基礎設施

投資銀行(AIIB)

發起年度:2013年10月

發起國家:中國

中國預估出資額度:50%預估創設資本:1000億美元

目前創始會員國:34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401

蔡明介找來諾基亞創新高手 揪創意腦做生意 聯發科搶攻物聯網的祕密武器

2015-06-15  TWM


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徹底改變了晶片廠的遊戲規則,過去只專注在產量大、大客戶生意的聯發科也不得不改變策略。去年九月成立創意實驗室的聯發科,搖身一變成了創業搖籃,搶先一步挖掘與鞏固物聯網時代的潛在客戶。

撰文•周品均

一年一度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剛落幕,現場有一個以亮橘色為主色調的半導體廠攤位,是會場的亮點。它是聯發科攤位,但不同於過去低調保 守,只專注於晶片展示的風格,這次聯發科還搬來釀酒器、電動機車等,讓參觀者明顯感受到「聯發科似乎變不一樣了!」將新創團隊點子與產品搬上展場的幕後推 手是聯發科副總裁那馬可(Marc Naddell),他是聯發科「創意實驗室」掌門人。

那馬可曾是諾基亞與摩托羅拉大型開發者計畫的關鍵人物,過去諾基亞重要的Nokia Forum PRO就是由他打造。這也是不擅長開發者生態圈的聯發科,找來那馬可操刀的原因。

「就像智慧型手機的成功,背後推手是來自手機廠商以外,創造出各式各樣服務的App開發者。進入物聯網時代,要有平台的思惟,許多打造物聯網產品的創新想 法、新知識、新興資源也都從公司外部而來。」那馬可接受《今周刊》專訪說,聯發科現在的目標就是要幫助有創新想法、找到新需求的新創業者。

目的》創平台吸引潛在客戶聯發科借助那馬可在開發者生態圈的豐富經驗,從去年九月打造「聯發科創意實驗室」開發者平台,吸引來自全球具有創新想法的物聯網開發者,搶先布局物聯網商機。這次在聯發科攤位中的創意商品,就是由創意實驗室協助孕育。

國際研調機構顧能預測,到了二○一七年,將有五成的物聯網解決方案源自創業三年以內的新創公司。這就是為何這家過去從電視晶片,一路走到手機晶片,向來都是只做「量大」生意的台灣最大IC設計公司聯發科,這次竟然將目光掃向少量多樣的創客圈(maker)與新創領域。

「聯發科現在不這麼做,這些潛在客戶就會被其他人搶走。」IHS研究員張卓浩直言。物聯網時代來臨,導致生意形態驟變,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當然也看到了。

據點》中、英、美等六國

加入聯發科不到半年的那馬可,向蔡明介與聯發科總經理謝清江提出打造物聯網生態圈的想法時,蔡明介沒有多說什麼,「MK(蔡明介)和CJ(謝清江)都伸出手比了讚,告訴我『就去做』。」那馬可笑著描述當時的場景。

「這是一個以網路平台提供服務的計畫。」那馬可說明,創意實驗室不只提供硬體產品,還有模組化的協助與供應鏈服務。他透露,在這個網路虛擬實驗室的背後, 有六個聯發科在瑞典、英國、美國、印度、中國、台灣建立的團隊,就近支援當地需求,不過他不願透露創意實驗室究竟有多少員工,「因為商業競爭的原因」,不 難看出聯發科對於揭露這項祕密武器訊息的謹慎程度。

長期關注創客圈的自造者創業平台(Maker Pro)創辦人歐敏銓就觀察到,聯發科近期積極參與各種創客圈活動,同時也與創客合作進行聯發科產品評測等打底的工作,「聯發科有心、有資源打造這個生態圈,而聯發科採用的方式,也引發其他台廠的仿效。」他說。

事實上,不只有聯發科,全世界的晶片公司都在積極接觸創客圈、新創業者。英特爾、三星、博通,到台廠瑞昱等都來勢洶洶,紛紛祭出自家平台吸引開發者採用。所有人都想搶先找到物聯網時代的殺手級應用,以及培育這些個別產量雖有限,但數量卻大如螞蟻雄兵般的潛在客戶。

「所以,聯發科不僅僅提供硬體與軟體的協助,還有合作夥伴服務計畫(MediaTek Partner Connect)。」那馬可表示。

他強調,在合作夥伴服務計畫中,聯發科提供開發者與供應鏈對接的機會,「開發者不可能拿著他們的產品隨便找一家打樣廠生產。」也就是說,當一項新創產品從 概念走向商品化,聯發科將協助開發者找到量產產品的供應鏈夥伴,改變現在許多開發者新創產品難以達成量產目標的困境。

成效》吸引上萬人參與計畫聯發科創意實驗室去年九月成立至今,已吸引上萬名開發者參與這項計畫,也有不少新創團隊將進入商品化的階段。來自交大的 「Alchema智慧釀酒瓶」團隊就是一例,團隊成員張景彥指出,「聯發科除了提供好用的晶片開發版之外,在智慧釀酒器商品化的過程中,聯發科也在旁協助 設計,給予新創團隊許多實質幫助。」另一個由元智大學團隊開發,結合物聯網概念及機車租售的服務「SKUROMOTO物聯網電動機車租賃平台」,也在創意 實驗室的協助下成功量產,同時為聯發科創造營收來源。儘管營收規模比起聯發科整體營收,仍是冰山一角,那馬可對於創意實驗室將近十個月以來的成績仍舊相當 滿意。

「成立創意實驗室的目的不只是營收,還包括建立生態圈對聯發科的關注與吸引力,而這一切都才剛開始。」那馬可說。要在物聯網應用中有所斬獲,聯發科已經採 取更有彈性與創新策略來因應,而目前創意實驗室的成果,蔡明介也豎起大拇指。至於是否真能讓聯發科成功地在物聯網上占有一席之地?大家且拭目以待。

聯發科創意實驗室

成立:2014年9月

負責人:那馬可(圖)

主要業務:為開發人員、服務商提供軟硬體開發工具套件,以及技術等支援成績:協助SKUROMOTO物聯網電動機車租賃平台等

全球晶片廠

出招,打入創客圈

聯發科

成立創意實驗室,提供linkIt平台特色 除提供軟硬體技術協助,還會幫忙找到適當供應鏈夥伴

三 星

推出ARTIK平台

特色 通過Arduino平台認證推動計畫,吸引創客圈採用

英特爾

推出Edison與Galileo平台,並啟動英特爾眾創空間加速器計畫特色 為創客和初創公司提供創投和產業孵化服務

博 通

推出WICED Sense開發平台、提供Raspberry Pi晶片特色 加快創客開發產品時程

瑞 昱

推出阿米巴平台,舉辦創客比賽

特色

晶片平台支援蘋果Homekit的開發套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233

進口葡萄酒搶攻市場:國外名酒莊忙“牽手”酒類渠道商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22/932543.html

為快速搶占中國市場這一大蛋糕,國外的一些知名葡萄酒莊紛紛聯手國內的渠道商,進行布局。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為快速搶占中國市場這一大蛋糕,國外的一些知名葡萄酒莊紛紛聯手國內的渠道商,進行布局。

7月22日下午,法國波爾多最大有機葡萄酒釀造生廠商的翡馬集團,在成都與國內酒類最大的O2O電商1919酒類直供(以下簡稱:1919)簽訂開放平臺合作協議。

7月初,五糧液大商、國內一線大型酒類貿易商百川商貿發展和法國著名葡萄酒生產商百特集團股份公司進行合作。

進口酒葡萄酒迅速成長之下,張裕、王朝、中糧等知名葡萄酒企業也在加碼進口酒代理或並購。

1919酒類直供CEO楊陵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翡馬將入駐1919開放平臺,上線1919線上所有平臺,上架1919線下所有體驗店,由企業自己對商品定價。

法國翡馬酒莊集團總經理蘇拉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進到中國市場,對其公司而言,也和進入所有市場一樣,需要有好的技巧,關鍵是尋找好的合作夥伴。

實際上,近年進口葡萄酒市場盤子也越來越大,且中國與澳大利亞等國簽訂自貿協定、最終未來實現"零關稅",或將帶動葡萄酒進口量進一步增長。2014年中國進口葡萄酒總量達到3.83億升,同比上漲1.59%。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酒類進出口分會統計,今年1~5月,我國進口葡萄酒數量同比增長38.09%,金額同比增長22.32%,進口額增速繼續小幅提高。

楊陵江還大膽預測,未來國內葡萄酒有望將達到與白酒同樣的銷售規模。

  • 每日經濟新聞
  • 李怡
  • 每經記者 謝振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00

三隻台灣小金雞 迎戰FinTech商機 先插旗》搶攻P2P金融、行動支付、安全認證三大服務

2015-10-05  TCW

喬美國際預計年底將要推出P2P借貸平台;紅陽科技在支付領域開發出整合行銷、導購功能的行動聲波支付;蓋特資訊以推播互動式安全認證機制,到今年已拿下七家銀行合約,它們都可能成為未來金融科技領域的新星。

喬美國際網路標會始祖 要讓每個人都借得到錢

台灣金融業一直努力要打亞洲盃,但在金融開放與創新上卻遠遠落後,不過,台灣卻有一家公司,早在十多年前就已進軍現在最夯的金融科技領域,並在專利與實務上都已建立基礎,這家公司就是喬美國際。

成立於二○○○年的喬美,創辦人簡永松早年因為認同社會主義理念,因此在七○年代以「政治犯」的身分經歷了六年多的牢獄之災,在獄中,他遍讀各種「思想典籍」,讓他很早就有改革資本主義的念頭,九○年代網路產業開始發展,更讓簡永松產生「以網路改造社會」的想法。

在成立喬美前,簡永松也曾自行創業,成立以自動控制機械為主的聯盛機電公司,事業做得不錯,但一九九○年卻因員工旅遊發生重大船難,公司被迫停業,直到後來全球網路產業蓬勃發展後,他才豁然開朗,找到自己奮鬥的方向。

一九九五年,簡永松看到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與銀行業開會討論金融業的資訊化問題,比爾蓋茲說了一句經典名言,「Banking is necessary,but banks are not.(銀行的業務是商業活動所必需,但不一定要由銀行提供。)」意即在銀行資訊化過程中,傳統銀行的角色將變得不再重要,這句話惹毛許多銀行家,會議 開到一半就草草結束。

搶電子商務專利?引領風騷

當時,簡永松就覺得,銀行是資本主義最重要的基礎,但網路公平、公正與公開的特色,勢必對傳統銀行造成重大衝擊,於是成立喬美時,便以網路金融及資訊處理作為公司發展方向。

二○○○年,喬美推動標會網,把傳統民間標會搬上網路;○五年,更授權相關專利技術給永豐銀行MMA的標會理財網,至今累計總交易量已近七十億元。

此外,簡永松更埋首研讀資訊技術並撰寫專利,至今已拿到台灣四十六項、美國五項金融專利。台灣在專利申請上幾乎都是大公司的天下,但在電子商務及金融領域,喬美的申請量竟可排到全台第一名,相當難得。

六年前,簡永松率先推出台灣第一個「互助保險」,讓一向被商業保險拒保的老弱殘病,透過喬美旗下「安家三○網路平台」,可以彼此承擔未來風險,共同分擔當月死亡者的喪葬費用,在身故時可領得互助金。

沒想到這個在歐美日等地都相當普遍的互助保險,卻引來金管會保險局的質疑,以違反《保險法》中非保險業者不得經營「類似保險業務」的理由,告上地方法院, 官司打了兩年,最後簡永松大獲全勝。如今互助保險會員已累積至一萬多人,並能維持穩定獲利,也吸引政大商學院及加拿大IVEY商學院兩度來台研究。

「歐美的互助保險比重都占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日本更占了七成以上,但台灣卻限制不能做,讓一群最需要保險的人被摒除門外,如今台灣社會老化的速度這麼快,台灣金融保險政策真的需要檢討改進。」

用網路幫助弱者 不忘初衷

他進一步強調,台灣《第三方支付法》今年才通過上路,落後美國十六年,也落後中國十年,至於政策上更限制P2P不准做,「沒有金融創新,台灣如何奢談進軍亞洲盃?銀行業拿什麼跟別人競爭?」

無論政策多緩慢,簡永松的夢想一直沒有停,目前他把全部精力投入開發新一代的資金交易所,目標是明年初上路營運,至於鎖定對象一樣是目前被銀行體系拒絕的人,也就是信用狀況屬於「無法向銀行借到錢」的人,這樣的族群在台灣約有五五%。

喬美這個已取得十年商標權的「台灣資金交易所」,將以無擔保的P2P作為發展目標,整合網路標會的技術與專利,讓更多人可不限金額且自主決定利息,在平台上借貸資金。

從與主管機關打官司、成為金管會最頭痛的人物,到現在因為全球互聯網金融愈來愈夯,簡永松搖身成為走在時代最前端的人物,每天都要接待來自兩岸各行業的代表;但即使潮流將他推上高峰,他仍期待台灣要更開放鬆綁,也經常投書批判,希望能喚醒大家對互聯網金融的重視。

「十多年前我就罹患肝硬化末期,並進行換肝手術。」簡永松說,直到今天,他的生命都是用意志力在支撐,因為他堅信,「網路為弱者帶來力量、為特定的供需搭起橋樑。」如果這個互聯網金融的夢想可以實現,就能更接近他心中的烏托邦社會。

喬美

成立:2000年 董事長:簡永松(圖)

資本額:3.5億元

主要業務:線上標會等資金服務

員工數:約30人

資訊公開 降低倒會風險

Step1 把過去民間常用的標會直接搬到網路上運作,利用網路資訊公開透明的特色,降低資訊不對稱及會首捲款潛逃等風險。

Step2 網路標會能否發展關鍵在於徵信,此系統規定第一次參與網路標會者須先繳款5個月才有資格標會;另外若有違約則將此人資料交由聯徵中心。

Step3 未來個人可以向聯徵中心申請個人信用資料的網路版本,可讓網路標會的申請與運作更快速有效率。

紅陽科技台灣第三方支付始祖 用聲波玩出新把戲

「拿出手機,嗶的一聲,付款完成。」這樣的便利場景在Apple Pay身上看過、對Android Pay的使用者應該也不陌生,而他們都是透過在裝置上加裝NFC(近場通訊)晶片來完成感應付款。

「如果不改變硬體,可以做到嗎?」早在四年多前,紅陽科技總經理陳谷楓已經察覺近場支付(近距離感應支付)的趨勢,也給自己出了一道難題。

紅陽是台灣老牌的金流系統公司,或也可以說是台灣第三方支付的始祖。一九九八年成立時,紅陽想做的其實是網路拍賣,所以自己寫了一套金流系統。後來拍賣業務經營不下去,卻發現當時技術開發門檻仍高的金流系統,是大家的痛點,於是轉念開始將金流系統出租,意外跨足金流領域。

但陳谷楓其實一直沒有把紅陽看成一家金流公司,他說:「我是一家研發公司,一家技術導向的公司……,只是當年不小心做了金流。」這也是為什麼,他想要為近場支付這個需求找出不一樣的可能性。

他思考,人與人之間可以靠著說與聽來溝通,而手機有麥克風與喇叭,不就像是人的耳朵與嘴巴?那麼「機器應該也可以用聲音溝通吧?」緊抓著這個想法,歷時四 年多,投入數千萬元,紅陽真的開發出超音波傳輸技術,目前在台灣約已有超過八千個店家可以使用紅陽Swipy的超音波支付功能。

而更重要的是,他發現這項技術不只能用在支付,還可以發展成「聲態圈」。他說:「我要幫商家創造更多客戶!」

來不及清醒 就完成購物

打開藍牙喇叭,按下平板電腦播放鍵,牆壁上投影出《來自星星的你》的片段,當劇情發展至女主角千頌伊拿起一雙高跟鞋時,一旁的手機感應到影片中嵌入的超音 波,忽然發出了嗶嗶聲,一看,畫面正跳出該雙鞋的購買資訊,連帶還有購買鍵,一按下去就會出現電子錢包,挑一張信用卡,輸入密碼,這雙鞋就是你的了。

「從看到畫面,到買下產品,不到三秒鐘。」陳谷楓打趣地說:「(消費者)來不及清醒就買完東西了。」這就是他所說要為商家創造的新營收。

除了影音導購,這樣的場景也可以應用在咖啡店的優惠訊息推播、牛排館自動點餐付款等。不論是電視、電腦、廣播,只要能發得出聲音的裝置,就能將承載不同資 訊的超音波傳送到手機上。而且消費者的手機不必然都要搭載紅陽專屬的App,而是可以在不同App裡嵌入紅陽的SDK(軟體開發工具包)。利用這樣的傳輸 技術,「我們也可以做成離線版社交軟體,不用網路。」

隨著技術調教日益成熟,紅陽開始在海內外積極布局,如在中國市場,藉由合作夥伴銀聯,已與上海迪士尼搭上線,預計明年樂園正式開幕後,就有機會利用紅陽的超音波技術進行買票與排隊等服務。

而不同於過往提供金流服務,市場只能局限在台灣,「接下來我們要往國際市場拓展。」陳谷楓自信滿滿,在公司成立十七年後,他首次有了申請上市的念頭,因為他相信:「聲波可以走出去!」

紅陽科技

成立時間:1998年

總經理:陳谷楓

資本額:9950萬元

主要業務:金流服務

員工數:約50人

超音波當Sales 無聲推銷

Step1 電視、電腦、電子看板等裝置透過喇叭發出超音波資訊。

Step2 使用者手機App接收到超音波,主動跳出商品資訊和購買鍵。

Step3 按下購買鍵進入電子錢包,選擇信用卡、輸入密碼,完成購物。

蓋特資訊維護交易安全 賺取創意新商機

「在台灣,好的身分驗證機制只有五%人在用。 」十多年來,蓋特資訊創辦人向可喜曾經代理國際資安系統、幫國內多家銀行建置身分驗證系統,然而他也發現,在成本壓力下,真正好的驗證系統無法普及到所有人,因此興起了自行開發產品的想法。

從二○一一年開始發想,一二年申請專利,一直到一三年的十一月,產品才真正完成。而這項技術,究竟和坊間的作法有什麼不同?能夠在一四年接連獲得新北市政 府和新加坡兩項創業競賽的首獎,並在匯豐、星展、摩根大通等十家銀行支持的「金融技術創新實驗室計畫」〈FinTech Innovation Lab〉中,獲選到香港進行三個月的培訓。

以網路轉帳這項服務為例,向可喜表示,過去銀行常見的作法是:透過簡訊發送一次性驗證碼,但若手機遭駭客安裝惡意程式,不只密碼會被竊取,也可能攔截銀行的認證簡訊,轉發至駭客手機。一二年,歐洲銀行就因類似手法損失了四千七百萬美元。

而蓋特想到的解決方案,是「綁定用戶端設備」的推播互動式身分認證機制。有別於簡訊發送,他們採用App推播的方式,每當有交易發生,銀行就會推播認證訊 息到該用戶手機,用戶必須透過事先設定好的認證方式,如指紋、悠遊卡感應,或是密碼等,才能啟動並完成交易。換言之,即使手機掉了,也不用擔心被盜用。

原本蓋特只是想單純解決這樣的問題,但經過三個月在香港與匯豐、星展等國際級銀行深度互動後,他們發現。在這項技術基礎下,其實還可以發展出更多元、創新的應用場景。

新安控設計 省去繁雜手續

「他們(國外銀行)的需求是台灣看不到的。 」例如當時有一家國際級銀行告訴蓋特,他們想要推出一項專為「九五後」使用者設計的P2P轉帳服務。大致概念是將手機的通訊錄與銀行帳戶作串聯,讓使用者 只要選擇通訊錄就可輕鬆完成轉帳。而蓋特被賦予的任務,就是協助該銀行在省去繁雜操作手續的狀況下,仍能符合安控標準。

那次經驗讓他們想到,在台灣,同樣的模式可應用在網拍、互助會或是社區管委會收款。舉例來說,社區主委可發送每月預約扣款的訊息給所有住戶,經銀行身分驗證機制,其他住戶會收到訊息,按下確認鍵後,銀行會先將該筆金額圈存,時間一到就自動扣款。

這一方面取代了人工到超商繳費,甚至是挨家挨戶收款的過程,提高了便利性;另一方面銀行則可以省下一筆手續費。這已經不只是發想中的概念,預計今年底前,台灣就會有銀行推出這樣的服務。

至目前為止,蓋特已爭取到國內七家銀行的合約,其中中國信託的合作案已經在日前上線,主要用於提高非約定轉帳的金額上限。

用多少算多少 銀行接受度高

中國信託資訊部協理李嘉銘表示,當時他們其實找了很多家廠商評估,最後選擇蓋特,第一是因為他們的技術有專利,雖然綁定客戶手機端,但不會將客戶資料存在 銀行,避免隱私問題;再者,蓋特的產品彈性高,不只可以用在台灣,也能支援香港、新加坡等國的規範,未來銀行若想將業務拓展至海外市場也沒有問題。

而對中國信託最大的誘因,是蓋特的商業模式。不同於資訊服務導入多須先花費一筆龐大的建置成本,蓋特則不收取任何建置費用,並依使用者數量計費。

換言之,在產品初上線,用戶數仍少時,銀行也不須承擔太大的壓力。

「我們對產品有信心。」向可喜說,這技術至少能有五年的好光景,而銀行也都同意和蓋特簽訂五年合約。「我們的模式要等客戶上線後一年,才會感受到強度。」當用戶數累積到一定程度後,蓋特的營收也將跟著起飛。

蓋特資訊

成立時間:2013年

執行長:向可喜

資本額:1280萬元

主要業務:身分安全驗證

員工數:13人

認定單一手機 轉帳更安全

Step1 銀行用戶利用網路銀行進行轉帳,轉帳需求送出後,銀行將認證機制推播至用戶事先綁定的手機。

Step2 用戶收到推播訊息後,利用指紋/悠遊卡/數字密碼等事先設定好的驗證方式通過認證。

Step3 認證資訊回傳給銀行,核准該筆轉帳執行。

撰文 / 林宏文、何佩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577

WOW! 芬蘭 搶攻聊天室!芬蘭首推國家貼圖

2015-11-23 TCW

如果用貼圖表現台灣,哪個圖案最有代表性?是融合傳統與現代的本土布袋戲、夜市小吃?還是追逐高度的台北一○一?

芬蘭政府老早就想到這問題,更率先發行全球第一套國家貼圖!逾三十款貼圖,將在十二月一日亮相,芬蘭外交部搶先公布三圖案嘗鮮。

首先是重金屬樂手,長髮造型加上搖滾手勢,說明芬蘭是孕育死亡金屬樂的國度。第二,則是三溫暖中的裸男裸女,因三溫暖不但發源自芬蘭,更是家家戶戶的基本配備。壓軸的則是「牢不可破」的經典,諾基亞(Nokia)手機3310。就算諾基亞品牌光芒不再,仍是芬蘭人共同的記憶與驕傲。包括中文在內,「這是芬蘭」(thisisFINLAND)耶誕月曆將提供十三種語言版本,到耶誕夜為止,每一天都會揭露一個代表芬蘭的emoji(表情符號)免費下載。

撰文者吳和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3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