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巴西里約奧運會開幕還剩一個月,里約卻是危機不斷。
最近幾天,當地的警察在進入里約的主要入口——加利昂國際機場拉起了“歡迎來到地獄”的橫幅,以抗議政府已拖欠數月工資。他們宣稱,任何人來到里約都不可能安全,只能自求多福,里約警方是無法保護他們了。
除了薪資問題,里約警方還面臨著設備以及警車燃料緊缺的現實問題。一名警員抱怨說:“警察局既沒紙張,也沒影印機墨水,部分警局甚至缺水,以致廁所無法使用。”
在市中心,數百名警察舉著標語在議會大樓附近遊行,並威脅稱將在奧運期間罷工。“我們的耐心已經耗盡了,現在我們正面臨著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里約民警工會主席內拉表示,“我們正在崩潰,我們必須加強行動能力。我們並不想做出偏激的行為,但政府逼著我們這麽做。”
但事實上,除了警方崩潰將讓外國的遊客們身陷危險之外,隨著里約奧運會的臨近,當地人也在對警方和政府當局失去耐心。
去年645人死於警方槍下
“看起來是有一個來自政府當局的命令,讓警察恐嚇人們保持鎮定,好讓當地人別惹麻煩,從而讓外國遊客看不到當地混亂的真面目。”住在里約貧民窟的當地人席爾瓦說,“警方在開槍的時候根本不在乎人群里有沒有孩子。”
根據里約州公共安全研究所上周發布的最新數據,在今年5月,執勤的警察在里約殺死了40人,而去年5月是17人。去年,里約警方總共殺死了至少307人,相當於當地他殺案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在巴西全國,2015年死在警察槍下的人數為645人,大部分受害者都是來自貧民窟或貧困社區的年輕人。
負責國家安全的官員則宣稱,他們在過去幾年采取了很多措施來驅逐哪些過度使用武力的警察,並且有效減少了重型武器的使用頻率。
然而,巴西民調機構Ipsos最新的調查結果顯示,受訪的超七成民眾對臨時總統特梅爾的執政給出了負面評價。
里約市長:安保的確失敗
並不希望奧運會尚未開始就受到太多質疑的里約市長帕埃斯(Eduardo Paes)也不得不表示,在里約奧運會的安保層面,國家政府的確做得“很糟糕”。“就保護民眾安全的工作來說,它完全失敗了。”他認為,在里約奧運會的籌備工作進入沖刺階段時,警察隊伍應該暫時將矛盾放在一邊,團結起來以保證實現一次安全的奧運會。
關於里約奧運會安保的負面新聞也頻頻出現。兩周前,澳大利亞輪椅籃球和帆船運動員、2012倫敦殘奧會帆船賽事冠軍麗絲爾·特施稱自行車被盜,澳大利亞奧委會要求巴西政府加強安保力量。與此同時,帆船賽事場地的汙染也引起了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擔憂,更令人擔心通過蚊蟲傳播的寨卡病毒會爆發。另外,也有報道稱,奧運會大量基礎設施尚未完工。
更讓人擔心的還有兇殺案。根據里約州公共安全研究所發布的最新數據,今年1~4月,里約州共發生謀殺案1715起,同比增加15.4%;搶劫案總計38461起,同比增加23.7%。
新華社此前援引巴西瓦加斯基金會的調查結果報道稱,85%的里約市居民和81%的里約州居民認為暴力事件可能對奧運會產生負面影響;而39%的里約市居民和32%的里約州居民則表示出對當地交通狀況的擔憂。
官方:今天開幕也沒問題
但在這樣的混亂中,巴西政府官員當地時間5日還集體出面表態,稱將全力保證奧運會的安全問題。
特梅爾親自出面承諾將保證運動員的安全,並否認寨卡病毒爆發的可能性。他表示,巴西將派遣8.5萬名安保人員守衛在奧運會和像機場這樣的重要地點,“以保障奧運會賽事在一片安詳而和平的氛圍中進行”,這一數字是倫敦奧運會安保人數的兩倍。巴西體育部長皮卡尼也稱,已經采取一切措施預防寨卡病毒的爆發。
在當天的發布會上,2016里約奧組委主席努茲曼(Carlos Arthur Nuzman)更是自信滿滿地說:“奧運會已經萬事俱備,就算今天開幕也沒問題!在我們這座美麗地城市,它將迎來最大的成功。”
站在一旁發言的帕埃斯雖然也重申了類似的觀點,但他也提醒前來觀賽的遊客,不要期待這里會像芝加哥、紐約或倫敦那樣。“畢竟我們的發展階段是不同的。”他解釋道。
北京時間13號下午2點,韓國防部國防政策室長柳濟昇在國防部大樓宣布:我們提議東南的星州郡是最適合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地方。也就是在位於半島東南部的慶尚北道星州郡星山里的韓國空軍防空炮兵部隊駐地。這是出於軍事作用最大化以及對當地居民安全和環境影響最小化的考慮。提議已被韓美兩國防長批準。
韓國稱,考慮到薩德反導系統的最大攔截距離為距離垂直地面200公里,在星州部署薩德可覆蓋平澤、群山駐韓美軍基地和韓國陸、海、空三軍總部所在地及北至江原道江陵附近的地區,可有效抗衡來自朝鮮的彈道導彈威脅。韓國國防部表示,“薩德”部署在星州攔截範圍覆蓋韓國1/2至2/3的領土,可保護2000多萬人免受朝軍威脅。
但“中彩”的星州人看到的不是“保護”而是危險。他們清楚,一旦爆發沖突,“薩德”所在地很可能成為第一波受打擊的目標。
金行坤(右)寫下血書。(圖片來源:法新社)
13日,星州郡舉行大規模示威集會,抗議在當地部署“薩德”,大約5000人參加。星州郡郡守金行坤等12人寫下“決死反對”的血書,表明反對決心。下午4時許,230余名星州郡居民分乘5輛大巴車趕到位於首爾的國防部大樓,帶著寫有“決死反對薩德”字樣的紅色腰帶、發帶、橫幅等進行抗議。金行坤表示,“5萬郡民對薩德在星州部署的決定感到驚愕,對中央政府單方面行政決策義憤填膺”。
當地的老人也參與到集會當中。(圖片來源:法新社)
無論選在哪里,“薩德”都是“過街老鼠”。此前在部署地點討論過程中,只要是被點名的地區都出現過諸如“剃光頭”“絕食”“寫血書”等不同形式的大規模激烈反對聲浪。據韓國《亞細亞經濟》報道,韓國下屆總統熱門人選、前共同民主黨黨首文在寅13日就“薩德”入韓表示,從國家利益的角度看,這一決定“失大於得”。如果半島和東北亞局勢越來越緊張,最受影響的恰恰是韓國。韓政府部署“薩德”的決定屬於本末倒置。
(綜合環球時報、央廣網報道)
喝下咖啡,曬完日光浴,邁克爾·沃瑞(MichaelVorel)和往常一樣,一邊哼著小曲,一邊嘀咕兩句“人心不古”。
和許多美國年長白人男性一樣,沃瑞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出身於得克薩斯州農場家庭的他,有著50年的共和黨註冊黨齡,重視傳統觀念,反對政府管制,希望削減稅負。
上述這幾條原因,是共和黨傳統的意識形態,並非特朗普的特質。沃瑞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具體到支持特朗普的理由是,他能夠減少政府對那些“吃福利的人”的施舍,而且“直言不諱”,“從不隱藏觀點,也不會為了‘政治正確’緩和措辭”。
沃瑞對特朗普的看法,代表了不少美國年長白人男性的觀點。根據多家民調機構的數據,特朗普的支持者以年長白人男性居多,其中尤以性別特征最為明顯:男性支持者比女性支持者的比例平均高出20個百分點。
長期觀察美國政治的里維斯(DwainReeves)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特朗普支持者的普遍特征是“白人、男性、工人階層、低學歷、討厭民主黨或希拉里”。
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7月18日~21日在克利夫蘭召開,特朗普有望“加冕”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人們感興趣的是,這位經常發表對女性和少數族裔“不當”言論的紐約億萬富豪,為何仍能維持較高的支持率,得以對白宮發起最後的沖刺?
當地時間7月17日,藝術家斯賓塞·圖尼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舉辦場館附近組織了一場裝置藝術活動,100名裸體女性面向體育館高舉鏡子,抗議提名特朗普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當地時間7月17日,57歲的IT工程師Steve Thacker帶著一把步槍和一把手槍出席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集會,媒體圍觀采訪
特朗普讓人“眼前一亮”
“我投票支持特朗普的原因是,通過減少不必要的政府管制、降低稅率、減少對那些濫用政府醫療保健服務人群的施舍,讓商界在較少政府幹擾的情況下賺取利潤,他試圖改變美國政府。”沃瑞說。
今年66歲的沃瑞剛剛退休,平時不太主動跟家人和朋友討論政治。但他相信,自己同輩的兄弟姐妹都傾向於支持特朗普,並且對希拉里以及她“把美國人民和美國經濟引向進一步貧困、更多的債務”的政見心有怨言。
希拉里和她所代表的民主黨,被一些美國人揶揄為“發福利政黨”,此舉被攻擊為旨在討好少數族裔和移民階層,同時被貼上“大政府”標簽,被共和黨人指責開支無度,造成如今美國財政債臺高築。
今年50歲出頭的赫弗利(DavidHeverly)也有同樣看法。他自稱是“一個白人男性、小企業主”,非常在乎“自己的生意、兒女和孫輩”,過去8年受夠了可怕的稅收、中東問題引發的恐怖主義,以及貿易赤字。
“我們需要一個具備生意和經濟頭腦的人。”赫弗利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希望我的孫輩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不需要把收入的40%或50%用來繳稅。”
赫弗利說,他的圈子里有很多工作努力或是做小生意的人,經歷了持續的稅負增長,收入一直在下降,同時各類收費層出不窮。他們的看法是:“我們正在補貼那些不去工作、整天遊手好閑的人。”
在美國,許多人心中都認為那些“吃福利”的人主要是少數族裔,但沒有人會說出口,因為在這個長期經歷過各種社會運動的國家,探討膚色問題存在諸多禁忌,任何公開場合的措辭都必須修飾得“政治正確”。
但這個潛規則,被這個叫特朗普的人徹底打破了,他揚言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稱墨西哥移民“大多是毒販和強奸犯”,提議驅逐上千萬非法移民……
白宮和民主黨方面曾多次指責特朗普制造種族矛盾,但在最近連續發生的白人警察槍殺黑人事件後,奧巴馬自己都承認“美國的種族偏見確實存在,你我心中其實都知道”。
在“政治正確”充斥美國政壇之際,特朗普卻讓人“眼前一亮”。“我已經厭倦了老式政客為了當選的說辭。”退休工人阿特金斯(ThomasAtkins)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有一個朋友因為特朗普說了一些‘政治不正確’的話就不支持他了,我告訴朋友說那是政客才做的,他們為了當選把每句話都說得‘政治正確’。”
“他說了美國白人因為‘政治正確’不能說的話。”里維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特朗普依靠人們的憤怒維持自己。”
除了這些憤怒的人群,里維斯分析稱,特朗普的支持者還包括那些共和黨的傳統票倉:傳統保守派、基督教右翼、富裕階層、企業主等。這些人群在黨內初選中未必都支持特朗普,但在兩黨對決階段,必然會倒向特朗普。
特朗普的言論雖然刺耳,但也贏得了部分少數族裔的支持。“一開始覺得特朗普是個鬧劇,對他從頭到尾沒有一點好感。”亞裔移民李艾莉(AllyLee)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但後來電視上聽他講多了,覺得他強硬的移民政策,從很大意義上來說保護了合法移民的權益,還有他的難民政策,會對恐怖主義有所遏制……現在不少人都不像以前那樣討厭他了。”
當地時間7月16日,在美國紐約,美國共和黨總統競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右)和競選搭檔、印第安納州州長邁克·彭斯)出席競選活動
被遺忘的群體
如果排除那些忠於共和黨、投票目的只是為了擊敗民主黨和希拉里的選民,特朗普其他的支持者則擁有白人男性、工人階層、沒上過大學、種族偏見等特征。
首先,白人男性是特朗普最大的支持者群體。根據ABC(美國廣播公司)電視臺和《華盛頓郵報》今年5月22日發布的民調,特朗普在男性選民中的支持率領先希拉里22個百分點(56%對34%),其中在擁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白人男性中,特朗普的支持率以59%對33%領先,在大學以下學歷的白人男性中,特朗普則壓倒性地以76%對14%領先。
“過去50年見證了(經濟權利)從白人男性向少數族裔和女性的再分配。”紐約大學政治科學學者羅森塔爾(HowardRosenthal)說,民主黨和希拉里投身“身份政治”(identitypolitics,如性別身份、種族身份、階層身份),出臺各項政策,如奧巴馬醫改、平權法案、加稅、擴大社保系統等,推動經濟權利再分配,“但再分配不是雙贏,‘身份政治’關乎社會正義,但少有針對白人男性的經濟福祉。”
《紐約時報》分析稱,即便擁有大學及以上學歷的白人男性,相對較低學歷的白人男性經濟上更為成功,仍然擺脫不了“錢包投票”(pocketbookvoting,指現代社會的選民主要根據經濟狀況來投票)的魔咒。如果在一場大選中,一方候選人恰巧又是女性,白人男性尤其是較為保守的年長白人男性,會傾向把選票投給一個看似具備“白人男性優越感”的候選人。
根據聖叠戈大學社會心理學家凱尼格(AnneKoenig)的報告,那些經常和男性聯系在一起的職業是商人、政治家、CEO和律師,那些經常和女性聯系在一起的職業則是教師、秘書、護士和主婦。這種刻板印象使選民傾向於不喜歡那些追求男性地位的女性。
其次,在白人男性中,特朗普又在低學歷人群中擁有更高支持率,這一人群構成了美國龐大的工人階層。“很多白人男性屬於工人階層,並未受過良好教育。”里維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一群體中的很多人認為,投身‘身份政治’的民主黨過去30年來一直關照黑人、移民、婦女、拉美人、弱勢群體、環保主義者等,當然還有富裕的白人,但卻拋棄了許多普通白人,尤其是男性。”
在某種意義上,美國工人階層白人男性是全球化的受害者。伴隨著工廠關閉、產業轉移到海外、不斷丟掉工作以及被低收入移民奪走新工作的,是酗酒、肥胖和離婚的晚景。政治學專欄作家埃德塞爾(ThomasEdsall)分析稱,特朗普領銜的反全球化和反多元文化運動,正好迎合了這一群體的心理。
根據ABC電視臺和《華盛頓郵報》5月的民調,53%的受訪者認為“與外國自由貿易”使美國失去的工作崗位超過了它所創造的崗位,而在白人群體中,這一比例高達59%。皮尤研究中心此前的報告則稱,在沒讀過大學的共和黨選民中,62%認為“移民奪走了工作、住房和醫保”。
印第安納東北勞工委員會主席萊萬多夫斯基(TomLewandowski)表示,許多美國工人階層只在全球化中看到了“兩個海岸的繁榮”——以東海岸華爾街為代表的金融大鱷,和以西海岸矽谷為代表的科技新貴。145名矽谷大佬剛剛聯名發出了反對特朗普的公開信。
與此同時,更具爭議性的是,根據《紐約時報》的分析,特朗普的支持者分布地圖,與谷歌搜索上的種族詆毀和笑話熱點圖相似。“這並不能證明特朗普的大部分支持者受種族仇恨驅使。”美國政治分析專家內特·科恩(NateCohn)表示,“但不排除其中一部分是(受種族仇恨驅使)。”
樸槿惠21日在韓國總統府青瓦臺主持召開了國家安全保障會議。據韓聯社報道,針對最近部署“薩德”在韓國國內遭遇的反對,韓國總統樸槿惠稱,如果因抵抗和責難就使自己動搖的話,那麽國家也會變得不安。
樸槿惠21日主持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
會上她表示:“我們不應該屈服於任何責難,不要因為責難的兇猛就避開它。我們要為國家盡最大努力,詳細耐心地向國民解釋說明,以獲得他們的認同和協助。我最近也飽受責難和反對,現在如果在反對聲中動搖,國家就會變得不安。”
樸槿惠是在探討“薩德”問題時說出這番話的。她在會上還叮囑與會的參謀人員:“希望在你們任內,把困難當成朋友,按照你們的內心信念,一直做下去。”她強調,會為了國家和國民安全,“發揮好我作為軍方最高責任者的作用,為保護國民盡最大努力”。
此前,薩德系統位於韓國的部署地星州郡爆發激烈抗議,還有民眾寫血書“決死抗議”薩德在當地的部署。
(綜合國際在線、韓聯社報道)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民國黨”主席徐欣瑩8日率登太平島護權的漁民到蔡英文辦公室前抗議,要求蔡英文出面接受12萬人的請願聯署書。
日前組成漁船隊到太平島的臺灣屏東“滿吉勝號”陳富盛船長更激動痛批臺當局,“不要老是炮口對準我們漁民,多派一些護漁艦,保護我們的生命財產。”針對臺當局有可能對船隊開罰,陳富盛在記者會中氣憤地說,我們是去護主權不是幹壞事,為何要被罰?
參加登太平島護權行動的船長陳富盛拿著從太平島帶回來的沙。(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報道,“民國黨”方面8日擺出一箱箱來自臺灣不同縣市的聯署書,總計有12萬人聯署抗議南海仲裁,抗議現場約20人。還上演行動劇“小孩在等爸爸捕魚回家”,諷刺漁民將來可能遇到在南海被迫害的情況。
臺灣漁民聚集在領導人辦公場所門外抗議。(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據報道,“民國黨”方面8日擺出一箱箱來自臺灣不同縣市的聯署書,總計有12萬人聯署抗議南海仲裁,抗議現場約20人。還上演行動劇“小孩在等爸爸捕魚回家”,諷刺漁民將來可能遇到在南海被迫害的情況。
滿吉勝號船長陳富盛說,以前漁民跑船四十幾年都在那里捕魚,但這幾年都不敢去了,因為其他國家或地區都派出軍艦、作業船,“對我們威脅很大,但臺當局卻沒有給我們保護!”陳的妻子也說,現在丈夫只要出門捕漁就會提心吊膽,深怕被其他的國家地區抓走回不來,希望當局能加強護漁力道。
徐欣瑩表示,臺灣是海島,漁業對臺灣很重要,但漁民在海上捕魚卻危機四伏,仲裁之前漁民處境已經很辛苦,仲裁之後勢必更困難。她說:“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僅以其辦公室名義發表聲明,沒有召開國際記者會,未做出具體行動向國際表示抗議,這樣的臺當局如何能保護臺灣和民眾?”
8月15日,據日本NHK新聞網消息,韓國10名跨黨派國會議員於15日登上日韓爭議島嶼獨島(日本稱竹島),視察慰問島上警備隊,並與“關愛獨島運動本部”等民間團體成員見面交流。這也是韓國現任國會議員時隔3年再次訪問獨島。
15日是日本戰敗紀念日,也是韓國光複節(韓國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紀念日)。1945年8月15日,朝鮮半島從日本殖民統治下獲得解放,這一天在朝鮮半島被稱為“光複節”。韓國和朝鮮每年在這一天都會舉行紀念活動。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15日登上獨島的,是由韓國國會前外交統一委員長、執政黨新國家黨議員羅卿瑗等人組成的一個跨黨派國會議員團。
報道稱,是該國會議員團其中一人在自己的社交網站“臉書”頁面上披露了這一消息。同時提到,登島人員包括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第二大在野黨“國民之黨”議員在內估計共有10人。
韓國國會議員團登上獨島。(圖片來源:韓聯社)
據了解,獨島位於朝鮮半島東部海域,面積約0.18平方公里。韓國、朝鮮、日本都宣稱對該島擁有主權。目前該島由韓國實際控制。
韓國軍隊在獨島海域軍演(資料圖)
韓國軍方自1986年以來每年春秋兩次舉行獨島防禦演習,日方對此表示不滿和抗議。韓聯社稱,此次是韓國現任國會議員們繼2013年8月14日後第二次登上獨島。上月25日,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前黨首文在寅也曾登上獨島,表示“要在光複節前思考領土主權的重要性”,日本政府曾向韓方提出了抗議。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15日報道,10名國會議員是15日當天上午從首爾乘坐直升機前往獨島的,當時,韓國抗日獨立運動家金佐鎮將軍的孫女——新國家黨議員金乙東率領30多人也登上了獨島。
此次訪問獨島的國會議員包括新國家黨樸明在、成一鐘、姜孝祥等議員,第一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金鐘民、黃熙等議員和第二在野黨國民之黨張貞淑議員。議員們抵達獨島後,對獨島警備隊表示了慰問並視察了獨島的有關設施。在結束對獨島訪問後,他們於當天下午乘坐直升機返回了首爾。
對此,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15日的記者會上表示:“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此事)極其令人遺憾。”他還稱已就此次登島向韓國政府強烈抗議並要求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同一天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表示,將在確認事實的基礎上提出抗議。日本共同社報道稱,日本政府此前通過外交渠道曾要求韓方放棄登島計劃。
對於日本政府通過外交渠道表達的抗議,韓主辦方表示,“這是固有議政活動一環”。韓執政黨新國家黨議員羅卿瑗表示,韓國國會議員訪問本國領土,為什麽會存在問題。這令人無法理解,真是無語。
據人民網此前報道,8月2日,日本政府發表的2016年度“防衛白皮書”中稱獨島為日本領土。這是日本“防衛白皮書”自2005年起連續第12年宣稱對獨島擁有主權。
日本“防衛白皮書”連續第12年宣稱對獨島擁有主權。
韓國政府隨即表示強烈抗議,韓國國防部發言人文尚均在2日的記者會上強調韓方將堅決應對日方針對獨島的一切挑釁行為,捍衛獨島的主權,並要求日本政府立即收回這一錯誤主張。
韓國外交部則以發言人趙俊赫的名義發表聲明稱,無論從歷史、地理還是從國際法規定來看,獨島都是韓國固有領土。日本政府應正視歷史事實,並努力構築基於互信面向未來的韓日關系。
另外有消息稱,韓國2017年即將迎來大選,韓國政界人士頻繁登上獨島,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向韓國民眾顯示自己對日的強硬態度。韓國總統樸槿惠15日在出席首爾世宗文化會館舉行的光複節紀念活動時稱,韓國和日本應在正視歷史的情況下,發展面向未來的全新關系。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市市長湯姆·巴雷特14日說,如果在警察射殺非洲裔美國人事件後爆發騷亂,國民警衛隊將待命並被部署在這座中西部城市,以平息暴亂。
在13日夜晚的暴亂中,有6家商店被焚燒,一些警車被毀,一位少女受了槍傷。一些警察也受了傷,其中有一位的頭部受到重擊,引發腦震蕩。有17人被逮捕。
騷亂後的現場(圖:視覺中國)
據BBC報道,當地時間13日,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市因警察開槍擊斃一名非洲裔男子而發生大規模騷亂,數百名非裔民眾上街抗議,並與與警方爆發沖突,示威者甚至縱火焚燒警車,並點燃了附近的一個加油站。
事發當天下午,當地警員攔截了一輛汽車進行檢查,車上的兩名男子突然棄車而逃。在追捕中,警方發現23歲史密斯攜有手槍,遂將其當場擊斃。目前,還不清楚另一名嫌犯是否被警方拘留。密爾沃基市市長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有照片顯示當時史密斯將手槍拿在手中,並拒絕放下武器,警察因此對其開槍。
當地媒體稱,被擊斃的非裔男子名叫塞維爾·K·史密斯(Sylville K Smith),有多次被捕記錄,而他當時所攜帶的手槍也是今年3月份偷來的。
奧巴馬:警方和黑人社區要攜手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日前的一場活動上敦促警方和黑人社區走到一起,說這不應該是“我們與他們”。
最近幾周,美國種族緊張局勢的增加,上個月,在達拉斯一次黑人抗議白人警察開槍打死黑人的活動中,一名持槍者殺害了五名警察,
據新華社1日消息,“爭權益、還公道!”近百名臺南學甲漁民9月1日高喊著口號來到臺南市政府民治市政中心大樓前集體抗議,要求當局拿出方案解決農漁民在兩岸虱目魚契作項目期滿後的生計問題。
抗議現場,有10余名民進黨籍漁民以當眾焚燒黨證的形式宣布退黨,表達對當局的強烈不滿。據臺南市虱目魚養殖協會理事長王文宗介紹,臺南市府上月依據臺當局“農委會”去函,指“與大陸洽談兩岸漁業合作的相關協議或意向,若涉及政治性內容,非經各主管機關許可不得為之”,阻斷農漁民生計至今已1個月。臺當局相關單位到現在都未說清楚講明白。
漁民當場點火燒毀民進黨黨證(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漁民陳誌明約3年前才嘗試水產養殖,目前他的養殖面積達6.5公頃。他表示,今年兩岸虱目魚契作項目期滿後,漁民要把虱目魚賣給中間商,價格無法得到保障。“兩岸好不容易有兩岸契作這個管道,如果當局對契作有意見,要拿出方案,告訴漁民接下來要怎麽做。”陳誌明說。
與陳誌明一起參加抗議的漁民施進順說,當局要有具體的政策和配套措施,“不然要漁民何去何從?魚養大了,要賣給誰?”他說:“這次抗議的主要訴求是生產要有契作,我們有個保障,有口飯吃。”
漁民將虱目魚丟在地上表示抗議
據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道,1日上午原是臺南市府邀集漁民召開座談會。漁民在走進會場前,拿出辛辛苦苦飼養的虱目魚,憤怒的丟在地上,痛批相關單位不知漁民辛勞。
王文宗說,既然召開座談會是針對漁民關心的議題,應到漁民所在地召開,而不是要漁民千里迢迢跑來。希望臺當局相關單位能在10天內做出回應,否則不排除繼續到市府前抗議。
近百名臺南學甲漁民抗議
作為兩岸漁業合作項目,虱目魚契作項目2011年開始實施,為期5年。學甲區是主要供貨方,有208戶漁民受益於這一項目。“契作”是指大陸采購方與學甲區漁民訂立的一項契約養殖合同,采用預付定金的方式,以固定價格向臺灣漁民收購虱目魚。
據介紹,學甲區虱目魚年產量約1萬噸,占臺灣虱目魚年總產量的約五分之一。契作項目實施前,由於產銷失調,加之飼料、電價上漲,當地虱目魚養殖戶常面臨虧損。2010年後受惠於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虱目魚得以零關稅進入大陸市場。加上契作的開展,包括學甲區在內的臺灣虱目魚養殖戶的經營明顯有了好轉。
據王文宗介紹,由於兩岸虱目魚契作項目5年期滿而至今未續約,農漁民的生產積極性大打折扣,學甲的虱目魚產量預計將下降到7000噸左右。
參加抗議的漁民表示,他們希望能夠繼續把虱目魚賣到大陸,當局應該盡早承認“九二共識”,讓兩岸像過去8年一樣交流、合作。
漁民陳博文說,兩岸應該在以往好的基礎上,繼續通商。“這樣我們的生活就能得到提升、改善。”他說,“人民要互相交流,臺灣的農產品能推廣到大陸,大陸的農產品也能來臺交流,農民才有一口飯吃。”
據共同社報道,日本安全保障相關法(簡稱“安保法”)19日迎來成立一周年,市民團體當天在國會議事堂前舉行大規模抗議集會。據主辦方統計,約有2.3萬人到場,參加者在雨中高喊“絕不放棄直到廢除”、“以大家的力量保護憲法”等。同時呼籲共同行動,示威及集會活動在全國各地展開。
國會議事堂前的集會由“不允許進行戰爭·不允許破壞憲法第九條!統籌行動實行委員會”主辦。趕到現場的在野4黨黨首等人表示,“(安保相關法)不論過多少年都是違反憲法的”。集會人群連聲高呼“在野黨共鬥”。欲促使在野黨為廢除安保法統一步調。
9月19日下午,在國會議事堂前參加抗議集會的人群。(來源:共同社)
曾是8月解散的學生團體SEALDs成員的林田光弘(24歲)質疑政府的做法稱:“到現在還未向國民說明解禁集體自衛權的證據。”
大阪市西區也聚集了超過5000人。參加者高舉寫有“反對戰爭”等的黃色標語牌,在主幹道禦堂筋遊行。在名古屋市,約2000人在市中心約1公里進行了示威遊行。
9月19日下午,反對者在大阪市舉行的集會上手持標語呼籲廢除安保相關法。(來源:共同社)
7月的參院選舉結束後,安倍政府改組內閣,最大在野黨民進黨選出了蓮舫擔任黨首。新成員陣容已齊,本月26日將召集臨時國會。民進、共產、生活、社民4個在野黨主張廢除安保法,論戰將再次開啟。
新安保法使“和平憲法”名存實亡
據悉,2015年7月16日和9月19日,新安保法相關法案先後在國會眾院、參院通過,正式成為日本的法律,並在2016年3月29日起正式實施。
新安保法包括《國際和平支援法案》和由10項小法案構成的《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主要影響有三點:
即使日本未受攻擊,自衛隊也可主動馳援盟友,對他國行使武力;
自衛隊在海外用兵不受地域限制;
派兵性質從後勤支援變為戰場支援。
日本憲法第九條規定,日本放棄戰爭、不設軍隊,放棄集體自衛權。因此,新安保法的誕生與實施,不僅標誌著日本成為可以隨時介入全球軍事沖突和紛爭的“可戰國”,也意味著該國放棄戰爭、禁止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和平憲法”名存實亡。
安倍政權推進安保法至今,日本民眾的反對和抗議一直沒有停止。
21日據新華社消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市20日晚爆發黑人暴力示威活動,抗議警察槍殺一名黑人男子。沖突導致多名警察受傷、多輛警車被損壞。
當天下午,夏洛特市東北部一個社區發生一起警察開槍射殺黑人男子基斯·斯科特的事件。當晚,100多名黑人在該社區聚集,抗議警察濫殺無辜。
當地警方稱,一些“煽動者”加入抗議活動後,發生了暴力行為。一些抗議者向負責維持秩序的防暴警察投擲玻璃瓶和垃圾,並蓄意破壞停在現場的警用車輛。警方使用催淚瓦斯驅趕抗議者,並增派應急人員將被包圍的警察撤出現場。其間,多名警察受傷。
警方在早些時候發表聲明稱,涉案警察也是黑人,他當天下午在搜尋一名逃犯時與斯科特相遇,看到斯科特持槍從車中出來,這名黑人警察感到安全受威脅而開槍。但斯科特的家人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堅決駁斥警方的說法,表示斯科特並沒有攜帶槍支,他當時正坐在車中準備接即將放學的孩子回家。
夏洛特市抗議的人群攔住了警車進行示威。(圖:CNN)
這已經是美國近期發生的第二起警察開槍殺人事件。
據人民網消息,當地時間9月16日,美國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市,一名叫Terrence Crutcher的黑人男子被一名白人警察在公路開槍打死。Crutcher所駕駛的車輛拋錨後,他遭警方先後使用電擊槍和手槍射擊。Crutcher在送往醫院後不治身亡。據了解,Crutcher身上及所駕駛車輛內均沒有發現武器。
被殺的男子Crutcher今年40歲,生前剛進入社區大學。
警方律師稱,克拉徹不配合,把手放到了警方看不到的地方。
警察與Crutcher對峙的視頻截圖:可以看到Crutcher已高舉雙手。(圖:東方IC)
兩起事件中,被殺的都是黑人男子,這也引起了公眾對於黑人生存情況的關註,一些抗議者進行示威要求結束警察的暴行。在俄克拉何馬州,Crutcher被槍殺的視頻一經公開,立刻引發了當地民眾的強烈抗議。抗議者們已經連續幾天聚集在當地警察局和地方法院門前,要求警方立刻將開槍警察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