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將才篇 》服務生變身老爺酒店執行長的好咖哲學 沈方正:隨時讓你的主管意外驚喜

2012-6-18  TCW




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大學畢業就一腳跨進飯店業,薪水還比同學少一半,但因為比別人「用力」上班,經常是所屬單位升遷最快、最年輕的主管。

他如何以「好咖哲學」,讓他的老闆稱他為「非比尋常的CEO」?

撰文‧林讓均

五月三日,向來低調的老爺大酒店集團,罕見地召開集團聯合記者會!當天現場,同時擔任台東知本與宜蘭礁溪老爺酒店總經理的沈方正,代表集團侃侃而談事業布局。許多人這才發現,原來在二○一○年底,沈方正多了一個「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的頭銜。

透過這場集團內首見的聯合記者會,沈方正等於是交出了上任後的第一張成績單——目前海內外共有九家老爺酒店,一四年還將開出台北北投、台南的新形態酒店。他的快動作、大動作,迥異於老爺集團給人的印象,這讓業界人士紛紛談論「沈方正讓老爺動起來了」!

的確,沈方正打破了許多集團框架。

例如,在他之前,三十年歷史的老爺大酒店集團,並無「執行長」的位置,過去一向都由集團大家長、互助營造集團總裁林清波親自掌理酒店事業體。

「對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而言,最重要的是先當一位能被小用的『好咖』!」坐在可望見蘭陽平原的礁溪老爺大廳中,四十八歲的沈方正歸納著自己的職場心得。

政大阿拉伯語系畢業的沈方正,大學時代曾是什麼社團、什麼活動都參加的「玩咖」。當年留學風氣很盛,他卻決定要盡快就業,找工作的唯一原則就是要「好玩」。

因為分析過觀光產業可以玩得盡興,又能發揮語言優勢,所以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台北來來飯店(喜來登飯店前身)當櫃枱服務生,一個月薪水只有一萬一千元。

「許多同學進入兩大報或是投考公職,薪水一個月有二萬五千元,是我的二倍多!」但沈方正不久後即升官加薪,櫃枱才站了一年半就當上小組長,再一年又升上主任。算一算,在來來飯店的五年間,他一共歷練過櫃枱、行銷、業務與餐飲等四個部門,而且都擔任過主管。

廣結善緣 當一位能被小用的「好咖」一進職場就能快速進入狀況,當然是有備而來。大學打橄欖球校隊的沈方正,畢業前向隊上年長他十幾歲的企業界學長請教,「如何才能 在職場上出頭天?」學長們告訴他,一定要「比別人更用力上班」!這是什麼意思?學長告訴他,「基本動作一定要到位!如果你是人才,人家才要磨鍊你。」學長 的教誨,讓沈方正養成了一套獨特的「好咖哲學」。

首先,他是同事眼中的好咖。早在站櫃枱時期,沈方正一定每天比別人早十分鐘到十五分鐘上班、晚一個小時走,為的就是觀察別人怎麼做事,他還自告奮勇幫同事買早餐、做雜務,很快就贏得好人緣。

再者,他也是主管眼中的好咖。舉凡有公司內活動,他一定領隊投入,例如他就曾組團參加公司內演講拿到冠軍,早早就在當時一千多人的集團中嶄露頭角。

此外,他也是派去哪就去哪的「即戰力」人才。「遇到新工作,我頂多說『我不會,但我可以學』,我絕不說『我不會,所以我不接』!」沈方正笑說。二十六歲那年,在業務部的他買了大衣就要飛到德國去談生意,後來是轉調新的餐飲部門,才又把他留在國內。

沈方正更不忘在職場上尋找貴人,特別是「別部門的主管」!

「別部門主管的立場比較客觀,可以幫你分析情勢,讓你更了解直屬主管對你的期待是什麼。」沈方正鼓勵年輕人,透過業務之便,主動去拜訪別部門主管,也能從他們身上學到跨界專業。

累積上百萬人次點閱率、現實生活有十多年人資主管經驗的知名部落客「萬惡的人資主管」分析,「別部門主管」確實是職場上的「重要他人」。其重要性就是幫你建立主管的視野高度,必要時還能拉拔你一下,或幫你緩和與直屬主管的緊張關係。

沈方正回想起來,自己能一路升遷,除了直屬主管的賞識,其他部門主管的「掛保證」推薦也是一大助力。

直搗核心 創新經營藍圖讓老闆驚豔初入社會的第一階段就「被老闆(主管)看見」的沈方正,第二階段給自己的任務是「讓老闆驚豔」!

「你的表現,要超乎老闆對你的期待值!」沈方正舉例,他總是提前做好老闆交辦的任務,例如老闆給一周時間,他往往第三天就交出報告。

躍居飯店總經理職務後,沈方正的老闆除了總裁,更包括整個董事會。面對這麼多老闆,他如何一一安撫?「就是勤於『溝通』,而溝通的重點也很單純,只有兩個:『投資獲利』與『企業文化』!」他說,能夠合乎企業文化,又能達成投資獲利的事項,他才提到董事會上報告。

沈方正指出,想說服老闆,一定要證明你有更深入的insight(洞見)。例如,○五年他籌建礁溪老爺酒店,就畫出清楚的經營藍圖,估算出每一季、每一年的盈虧數字。

報告時,他總是先說結論,再闡述各種立論,最後歸結出幾個財務模式讓老闆挑選。「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財務上的投資報酬是老闆最在乎的,也往往是會議中最需 要溝通的核心!」「當時創立礁溪老爺時,我率先引進日本的『一泊二食』概念,想要跳出飯店低價競爭的紅海,創立另一種高客單價、富有人文氣息的商業模 式!」沈方正說,當時他說服董事會以長達九個月的時間,並只開放三成的營業量能來試營運。

這等於讓礁溪老爺在未正式開幕前,就已經一個月賠掉兩千萬元。但董事會並未生氣,因為沈方正早已「消毒」,預先告知第一階段會虧損。

結果,在口碑傳出去之後,這家立足在宜蘭、非一線戰區的觀光飯店,居然在第一年就賺錢,讓董事會大大驚喜。「沈方正創立了一種人文風格,這使得老爺酒店在飯店業中,有了與眾不同的辨識度!」高雄餐旅大學校長容繼業觀察。

設身處地 訓練屬下以主管角度思考沈方正憑傲人成績備受高層賞識,也不忘提攜指點屬下。

「呈給執行長的公文,只要有錯字,他就認為你不用心!在注重細節的同時,他又會要求你往大方向思考!」擔任沈方正祕書長達五年的馮思穎說。沈方正不會給 「是」或「否」的具體答案,而是經常反問「你覺得呢?」訓練他們站在老闆的角度,先做好各部門的整合,並預擬一些具體方案。

設身處地思考,並且藉著學習不斷擴展自己的專業,就是沈方正一貫的職場態度。

年屆八旬的林清波,曾為沈方正出書寫序,說他是「非比尋常的CEO」。最令林清波印象深刻的,就是他曾在沈方正辦公室看見一套他在日本捨不得買的旅館套 書,「由此可知,他有很強的求知欲,使我感佩。」一○年底,林清波要這位總是讓他感到驚喜的部屬為他分憂,接下執行長一職。而沈方正一上任,就向他力陳 「人才」的重要性,也才有今年招募五百位新血的大動作。

「不趁著服務業正夯,來擴大市場曝光度,好人才都被別人搶走了!」正如他剛出版的新書名稱,沈方正的人才觀就是「能被小用,才是大才」。顯然,沈方正說的就是當年的自己!

沈方正

出生:1964年

現職:老爺大酒店集團執行長

礁溪、知本老爺總經理

經歷:來來飯店主管

學歷:政大阿拉伯語文系

老闆沒說,我默默做的事承擔力 成為勇於任事的「好咖」,從不拒絕部門輪調。

執行力 提前一半時間完成老闆交辦任務。

溝通力 報告一定附上財務分析,並擬出數個方案供老闆選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7

殺價搶市、廣告吃罰單、搶政府標案 台灣綠能車元年 意外擦出三大戰火

2012-10-11  TWM



今年九月,車市因傳統「鬼門開」而冷清,不過卻在環保節能的綠能大旗之下,意外點起了戰火。究竟台灣的綠能車市場發生了什麼變化,讓各大國際車廠競相降價競爭、搶攻政府訂單,甚至還出現涉嫌廣告不實、被公平會開罰的情節?

撰文‧楊卓翰

油價高漲、環保意識抬頭,綠能車戰火一觸即發!現行主流的環保車分為「純電動車」及「油電車」,因為純電動車現階段仍須許多設備及政策配套,市場上較受歡 迎的還是油電車為主。今年以來,外表一片祥和的環保車市場,也出現了激烈的競爭,台灣市場成為各國一流大廠環保車的最新戰場。

在許多環保車上,都能看到一棵小樹苗的圖案,代表它的節能效果。一般人看到這棵小樹苗,多半都想到高價的「油電動力混合車」(Hybrid),以及犧牲性 能和便利的不便。然而,隨著政府不斷祭出鼓勵政策,以及越來越多的廠牌帶著環保車進入台灣市場,油電車廠商也準備顛覆消費者的傳統印象。

戰火一

從高階到低檔都殺價搶市

今年包括台灣奧迪(Audi)、泛德(BMW總代理)都在台灣引進首部油電車,激起台灣高階環保車大戰。原本預估進口價五百萬台幣的奧迪A6 Hybrid,引進台灣後居然不到三百萬元,引起市場震撼。無獨有偶,將今年訂為「綠能車元年」的和泰汽車在九月初發表凌志(Lexus)新款油電車,史 無前例地降價,幅度超過一成。

和泰的大動作應戰不是沒有原因,和泰汽車管理本部長謝富來就說:「凌志在台灣有七成的銷售都是油電車。台灣市場雖小,卻是全球油電車市場成長第三快速的地區,僅次於日本及美國!」原來台灣這個小市場,竟是油電車眾家必爭之地。

他指出,台灣都會區占比高,適合油電車結構,消費者接受度也相較其他地區高;再加上經濟部今年正式推出各種環保購車補助後,難怪國際各大廠牌紛紛來台灣推出新款油電車,並直接祭出降價策略搶市。

除了高階市場,豐田(Toyota)也在中低價油電車殺價搶市。身為台灣汽車市場市占率最高的豐田,今年引進的Camry Hybrid開價一○六萬元,比市場預期的還低了二十萬元;而入門款Prius只要八十九萬元,更打破台灣油電車的最低價。

謝富來指出,豐田能賣到市場最低價,除了政府的優惠關稅及貨物稅,就是因為規模經濟。「去年全球總共銷售四五○萬輛油電車,其中三五○萬輛都是由豐田集團 賣出。因為量大,我們也可以享有比別人低的成本。」今年豐田喊出全台一萬五千輛油電車的銷售目標,比去年七千輛目標成長了一倍。而價格,正是豐田搶攻一般 大眾的關鍵。

「在中低價位的市場,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相當大。」換言之,消費者最在乎的就是價格。「特別是ㄧ般民眾想到油電車,都還有油電車價格高昂的誤解。」各家車廠不斷降價,就是要打破一般人對油電車的迷思。

購車價格,只是民眾對油電車的疑慮之一。「開油電車到底省不省錢?」這是購買油電車消費者最關心的。因此,油電車廠商大打宣傳,強調自家產品的節能與省油,沒想到卻打出反效果,甚至吃上罰單。

戰火二

大打廣告戰,甚至吃上罰單九月初,共有包括和泰、泛德、標達(VW)、福特、本田等十大知名品牌,被公平會開罰總額超過一千萬台幣的罰單,就是因為在廣告 中過分誇大汽車省油的數據。例如和泰汽車GS450h油電混合車的耗油數據一公升可跑三十二公里,結果卻是實驗室裡的理想狀態,而非實際耗油速度。

「現在大眾對油電車都不了解,而汽車廠、油電車廠又各說各話,讓大家更看不懂,非常可惜。」謝富來指出,雖然實驗資料是理想狀態,「其實市區耗油度,加滿 一桶油五十公升,還是可以開一千公里,比起一般汽油車還要多上一倍。」油電混合車,顧名思義,就是「燃油引擎」和「電動馬達」雙系統。過去我們以為油電車 的動力系統是汽油為主、電動為輔,但以Camry Hybrid為例,現在的併聯引擎已經可以用電力單獨運轉,在低速時為電動馬達、高速時則為雙動力運轉,更能省油。

除此之外,過去大家以為電池容易壞、價格高,以Camry Hybrid為例,一顆電池現在也只需要五萬元。「雖然保固五年、十二萬公里,但我們在台灣賣的油電車,還沒有因為自然壽命耗盡而需要更換電池,故障的情況更是少。」謝富來說。

甚至油電車在煞車時,減速中車輪殘餘的動能也能轉換為電力。「因此都市號誌多,停停走走,非常適合油電車。」這也是為什麼,都會占比高的台灣,成為豐田全球油電車市場成長率第三高的地方。

戰火三

電動車未成熟,搶政府訂單不過油電車這個戰場殺來殺去,卻少了台灣品牌納智捷的參與。因為,在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眼中,純電動車才是王道。他曾在媒體前 發言:「油電車只是過渡性的產品。」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楊正瑀分析,雖然現在電動車仍有許多技術要突破,但「未來移動的科技,仍會在電動車上。」 楊正瑀認為,諸如充電時間過長、續行距離不足等問題,正是消費者無法接受的地方,也是純電動車在台灣市場一直沒有起色的原因。從三年前宣布全力投入電動車 研發的裕隆,現在也只能搶政府專案來湊產能。

為了推動環保與節能,經濟部工業局透過十個政府先導專案,預計採購三千輛的電動車,這筆大單,也是電動車廠商唯一的訂單。而這些訂單,幾乎都由裕隆包下 了。以綠能車採購最多的台南市政府為例,預計在今年購買二百輛的純電動車。而其中一九○輛為納智捷的電動車,另外則是同為裕隆集團的日產Nissan Leaf。

「因為現在市場有太多不確定性,所以接政府大單自然也變得很重要。」台灣車輛中心(ARTC)課員蘇倍慶說。「誰現在有能力做出那麼大的量,誰就能接 到。」嚴凱泰之前捨棄過渡性的油電車,全力投入純電動車,就被市場認為「過於天真」、「還太早」。據了解,納智捷的電動車Luxgen EV+將在今年底量產,將成為全球僅次於三菱第二家量產鋰電池電動車的車廠。而納智捷的堅持,是否能有所回報,就看電動車能否成為主流了。

但這一天何時會來臨,沒人說得準,蘇倍慶認為,油電車會「過渡」到什麼時候,端看政府政策與配套措施、電池技術何時可以達到成本效率,以及消費者什麼時候可以做好準備。在那之前,油電車市場可能還會繼續熱鬧下去。

綠能車大戰

——國內外五大車廠節能車一較高下品牌 豐田 Toyota 本田 Honda 奧迪 Audi 寶馬 BMW 納智捷 Luxgen 車型 Prius C Insight Hybrid A6 Hybrid ActiveHybrid 7 Luxgen EV+ 動力系統 油電混合動力 油電混合動力 油電混合動力 油電混合動力 純電動排氣量(CC) 1497 1339 1984 2979 2200 油耗(公里/升) 36.69 21.3 13.8 10.6 0 發表日期 2012年 2012年 2012年 2010年 2009年建議售價(萬) 85.9 105.9 298 692 尚未公開銷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136

亂世仇富心態 意外捧紅騎馬舞

2012-10-08  TCW



一位跳著騎馬舞的大叔,讓全球陷入瘋狂。

韓國歌手PSY(本名朴載相),以一首四分十三秒的舞曲〈江南Style〉(Gangnam style),一舉衝上英國金榜單曲排行榜冠軍,成為東亞歌手第一人;在美國,兩週內由告示榜(Billboard)第十一名竄升到第二名,〈江南 Style〉在全球至少三十個國家的iTunes,下載次數排名第一,擠下當紅歌手小賈斯汀(Justin Bieber)與凱蒂.佩瑞(Katy Perry)。

就連Google董事長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到韓國拜訪三星(Samsung)時,也跟著PSY跳騎馬舞自娛。

〈江南Style〉在YouTube點閱次數也破三億二千萬次,締造韓國歌手最佳紀錄(統計至九月三十日),瘋狂的點閱紀錄已經從數字變成白花花的鈔票。

顛覆偶像形象沒「高富帥」,舞步又滑稽

PSY所屬的韓國第二大娛樂公司——YG娛樂(YG Entertainment),兩個半月以來股價大漲一○九%,這讓持股三五.七%的YG娛樂老闆楊賢碩,身價上漲為三千億韓元(約合新台幣七十九億 元),超越了韓國第一大娛樂公司SM創辦人李秀滿,成為韓國娛樂業首富 。

PSY微凸的肚子、油亮的頭髮,以及大叔的形象,既無花美男外表,也沒有絢麗的舞技,與一般打著「高富帥」(高大、富有、帥氣)韓星偶像相差甚遠。

MV中的PSY白襯衫黑西裝,打著黑色領結,重複騎著虛擬馬的滑稽舞步,與一旁身材火辣的女舞者起舞,配著不斷唱著「oopa gangnam style」(哥哥我是江南style),讓很多人摸不著頭緒,為何這個韓國舞棍大叔會暴紅?

一夕暴紅的PSY,其實已出道十一年,二○一○年加入韓國第二大娛樂公司YG娛樂,頗有才華的他,作詞作曲多為諷刺時事,受到年輕人的喜愛,還曾獲得韓國歌壇最高獎項SBS最佳作詞大獎。

唱出仇富心聲反諷天龍國style,贏得認同

大受歡迎的〈江南Style〉在韓國紅起來的理由,就是因為歌詞中諷刺韓國社會追求物質享樂的虛榮價值觀,契合韓國逐漸升高的仇富心態。九月初,在韓國樂金(LG)公司門口抗議財團壟斷資源的團體,放的歌曲就是〈江南Style〉。

首爾的「江南」地位就宛如台北的信義區,是新富聚集之地,韓國十二大由家族掌控的財團如三星、現代企業、最大的電信商SK財團等,總部都設在此處。

約是信義區三倍大小的江南區,每平方公尺地價約三萬三千美元(約合新台幣九十六萬元),是首爾平均地價的兩倍,一般人要花十八年的薪水才買得起一間江南公 寓。江南人篤信學歷是躋身上流社會的基本條件,花在教育的費用是一般家庭的四倍;江南人口僅占韓國一%,但是光是二○一○年就有六%韓國最高學府首爾大學 的學生來自此區。

〈江南Style〉就是指出身上流社會的財團世家,他們外表美麗是因為有錢整形,身材勻稱是因為請得起私人教練,穿著體面是因為非名牌不用,成為韓國社會追求的價值觀。

MV裡,主角幻想自己在沙灘享受日光浴,實際上是在公園的兒童專用沙坑裡曬太陽;他還想像有美女相伴、帥氣的走在路上,但是實際上僅有迎面吹來的垃圾;他又幻想自己在最潮的夜店跳舞,實際上是在巴士和阿公阿嬤起舞;幻想自己乘坐私人遊艇,但只是公園裡的鴨子船。

PSY本身就是出身於江南附近,家世顯赫,有個半導體公司社長爸爸與開餐廳的媽媽,畢業於美國名校柏克萊音樂學院,這樣背景嘲諷韓國的新富,更得到韓國社會的認同。

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ABC)電視台訪談時,PSY以美國比佛利山莊比喻江南,談到他的創作想法,「在MV裡我看起來一點都不像是比佛利山莊的人,跳舞 樣子也不像比佛利山莊的人,MV裡場景更不是比佛利的生活,但是老是唱著我是『比佛利山莊style』,這是一種反諷手法。」而騎馬在韓國的諺語是「讓我 們一起喝酒狂歡吧!」

台灣環球唱片西洋部總監楊慧芳認為,正因為PSY看起來不像江南style,這樣的人唱這首歌,對比性太強,才讓韓國人覺得有趣。精神科醫師王浩威也認為,這種消極嘲諷手法,很容易喚起對於所處社會的不滿,但是還沒能力積極抵抗的人們的同感。

開啟病毒式傳播不顧版權,上傳任人轉載

在韓國暴紅是因為反諷,但是能紅到海外,卻是因為PSY以大叔形象,滑稽易學的騎馬舞步,比起過去模仿美國歌手,唱著英文歌的俊男美女韓流歌手,原汁韓味 的新鮮感讓老美埋單,就連PSY本人也沒料到,「這首歌是以幽默嘲諷社會,我是為韓國市場而做,從未想過針對國外聽眾。」《華爾街日報》評論,「也許比起 有布萊德.彼特(Brad Pitt)的臉,美國人還是習慣亞洲人的臉類似成龍或者李連杰。」

讓滑稽舞步與病毒般感染力的旋律透過YouTube快速傳播,得歸功於韓國娛樂公司自己的一套網路傳播模式。

楊慧芳認為,過去歌手宣傳是撒錢到電視播歌,但是韓國娛樂公司很早就會用網路傳播,「我周邊的朋友,幾乎都是從社群網站上知道江南style。」他們在 YouTube幫歌手開設專屬頻道,上傳最新的MV與現場演出,利用臉書(Facebook)召集歌迷,每天發文讓歌迷比記者更快掌握偶像明星的消息;這 套方式讓無論是SM或者YG娛樂不用透過主流媒體,就能在歐洲、美國舉辦的演唱會場場爆滿。

例如,YG娛樂旗下天團BigBang台北兩場演唱會,搖滾區一張票七千三百元,創下韓國歌手在台灣開唱的高價紀錄,兩小時全部賣光。韓國券商估算,SM娛樂只有二七%營收來自韓國,其他都來自海外。

搭著這波韓流潮,PSY一出專輯,也同樣在YouTube頻道曝光,光是〈江南Style〉相關的MV、採訪,與專輯預告,兩個半月就累計三十六部。

華納國外部總監曾素玲指出,相對於也想進軍國際的日本娛樂公司,對於版權很保護,一發現未經同意轉載一律刪除,還會鎖住IP,日本以外的國家不見得可以收 看。但是韓國不一樣,他們野心很大,沒那麼在乎版權,歡迎轉載,因為「他們要的是影響力和量。」YG娛樂還在YouTube舉辦過舞蹈大賽,鼓勵歌迷用旗 下歌手舞曲來編舞比賽。

YouTube當主流媒體重大新聞先在這裡發布

第一個表演騎馬舞的加拿大歌手妮莉.費塔朵(Nelly Furtado)接受訪問也說,「有次朋友傳給我一段K-pop MV(指〈江南Style〉)我一看就無法自拔,太有趣了。」在接受採訪時,她甚至連歌名都記不太清楚,卻能在演唱會上大跳騎馬舞,熱潮從臉書、推特 (Twitter)開始席捲美國樂壇。

小甜甜布蘭妮(Britney Spears)在推特上傳PSY的MV後留言:「我喜歡這個MV,誰能教我這個舞蹈。」網路病毒式的傳播開始大爆發,從韓流粉絲轉向一般大眾,MV點閱次數破了韓國偶像團體「少女時代」的紀錄達一億次,成為最多人點閱的韓國流行歌手。

甚至連新聞發布,韓國娛樂公司也非借助主流媒體,直接在YouTube發布。曾經在網路上成功發掘歌手小賈斯汀的經紀人布若恩(Scooter Braun),也是看到朋友傳來PSY騎馬舞的MV,決定與PSY簽約。簽約後,第一時間不是向主流媒體發布新聞稿,而是拍攝影片放上自己的 YouTube頻道,他與美國經紀人坐在沙發上,以韓國燒酒舉杯慶祝進軍美國。

橫掃美國媒體上脫口秀,創收視率新高

九月初簽約後,在布若恩的安排下,PSY三週內上遍美國主流媒體,在美國最知名脫口秀節目「Ellen Show」,教小甜甜布蘭妮跳騎馬舞,創造了該節目在二○○三年播出以來最高收視率八%, 還應ABC的《今日秀》(The Today Show),與新聞主播在紐約洛克斐勒大樓廣場前大跳騎馬舞。曾經在美國念過四年書,PSY以流利的英語和主播對答,楊慧芳認為,他落落大方,不生硬的態 度也博得老美的好感。統計至九月三十日,網路點閱次數就在兩個禮拜內,由一億五千次暴漲到三億次。

如同九○年代中期,馬卡蓮娜(Macarena)掀起了群舞風潮,能持續多久誰都不知道。但就算曇花一現,在社會環境令人挫折與沉悶時,一帖大叔騎馬舞,是最好的解悶劑。

【延伸閱讀】PSY的〈江南style〉,小甜甜布蘭妮也瘋

韓國暴紅

時間:2012/7/15事件:PSY第6張專輯發片,主打歌為〈江南Style〉

時間:7/27事件:占據韓國排行榜第1名

時間:8/2事件:CNN報導韓國的〈江南Style〉風潮Youtube點閱次數:1,000萬次

時間:8/15事件:《時代》雜誌網站報導稱〈江南Style〉是一聽就停不下來的音樂Youtube點閱次數:3,000萬次

時間:8/29事件:小甜甜布蘭妮把MV上傳到推特Youtube點閱次數:7,000萬次

全球注目

時間:9/4事件:PSY與小賈斯汀經紀人簽約進軍美國,展開3週美國宣傳Youtube點閱次數:1億次

時間:9/11事件:接受美國最知名脫口秀節目「Ellen Show」採訪,創下節目最高收視率Youtube點閱次數:1.5億次

時間:9/22事件:YouTube按喜歡次數達200萬次,破世界紀錄Youtube點閱次數:2.5億次

時間:9/27事件:登上美國告示榜第2名,所屬YG娛樂公司股價超越龍頭SM娛樂公司Youtube點閱次數:3.2億次

【延伸閱讀】PSY暴紅,老爸公司股價跟漲一倍多

二○○一年以《PSY from the Psycho World!》專輯出道,PSY的藝名取自psycho(精神病患)前三個字母,一出道就被視為「怪咖」歌手,形象走在爭議邊緣,他因為吸食大麻被捕,罰款四千五百美元。

二○○三年,PSY演唱會以「成人演唱會」為號召,宣傳海報就是PSY拿著酒瓶,並以印有「想感受激情之夜嗎?」火柴盒當作宣傳品,這場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十二點的演唱會,免費提供每人一杯龍舌蘭酒,會場裡可以隨意吸菸,隨後他把收入全數捐給慈善機構。

如同一般新富階級,服兵役時他也謀得企業的替代役,但是因為太紅了,偷偷接演唱會被軍隊發現,又被抓回去重新當兵一次。

由於外表土氣,在韓國知道他出國喝過洋墨水的人並不多,今年PSY發片上韓國綜藝節目Radio Star時自嘲,「有些人知道後,他們還開玩笑問我,『你出國念書啊?是指到首爾嗎?』」

他在海外大紅,不僅讓外國人傻眼,也讓想進軍國際市場韓國娛樂公司,紛紛檢討俊男美女唱英文歌的策略是否得更改。

有趣的是,PSY過去被視為家族裡的「黑羊」(Black Sheep),進軍美國大紅後,帶動了父親擔任董事長的半導體測試設備公司DI Corporation股價,從九月五日至今股價大漲一三二%,躋身韓國前五百大市值企業,漲幅還超越PSY所屬的YG 娛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43

聰明的投資者讀後感終-一個讓我意外的葛拉罕 成財

http://xueqiu.com/2374042794/22561491
"價值投資"已經接近發展成為一種宗教,很多人急著傳教布道,捍衛自己的理念,卻經常忘記去看看真正的"聖經"。

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第一次翻開此書,那時候的版本還叫做"格雷厄姆投資指南",翻譯得狗屁不通,我對著英文原版,一段一段的改正,補充,畢業前大約看了7,8次,恨不得把書都背下來。因為當時就是把價值投資當作宗教的:只要你信了,你就會得到眷顧,投資收益就會大幅提高。

今天人民郵電出版社的版本已經翻譯得非常好了,而且製作精美,黑色的封面,有鏤空的作者頭像,金色的書名,看上去真的像一本聖經。

過去我認為,除了市場先生,安全邊際等概念,本書的一切都是教條(因為作者提供了太多的操作規則),只適合當時的市場,因此沒有給予什麼關注。在真正投身股市並艱難求存多年後,我終於發現我錯了。

本書的精髓所在,是如何建立投資方法。與大部分投資人不同,由於葛拉罕本身開創了證券分析這項事業,因此他本人沒有任何成功先例可以學習,也沒有哪個偶像可以模仿,他只能自己去創造投資分析的方法。

因此,他看報表,也觀察公司經營,也留心市場報價。他不會試圖搞懂什麼高深的商業內幕,只是以財務數據和合理邏輯得出結論,並且以後來的市場情況驗證自己的想法,錯了就改正。他不會提供魯莽的觀點,生怕誤導了你。他也不吝分享自己的模式,像是一位高尚的智者,而不是滿身銅臭的華爾街人。

沒有理由把格雷厄姆當作舊時代的代表,在聰明的投資者的最後一章,你會看到他對於成長股,價值陷阱和集中投資的話題討論,是相當開放性的。在我以前看到版本中,是沒有這部分內容的,也沒有看到別人提及過這些內容。應該是格老1972年因應市場的變化而做出的新的說明。果然爛書害死人啊。

關於成長股投資

"沒有理由認為,細心估算出來的未來利潤,比過去的利潤記錄更缺乏指導作用。與普通投資一樣,成長股的分析方法得出的安全邊際也是可靠的,只有對未來的計算是穩妥的,並且相對於購買價有著令人滿意的安全邊際。"

關於價值陷阱

"如果前景肯定不好,那麼無論證券價格多麼低,投資者最好都是不要去購買。可是,被低估的證券多數來自這樣的企業,他的未來既沒有明顯的吸引力,也不是明顯的沒有希望。此時,安全邊際就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關於分散與集中

"一次幸運的機會,或者一次極其英明的決策(我們能區分兩者嗎?),所獲得的結果可能超過一個熟練投資者一輩子的努力。可是,在幸運或者關鍵決策的背後,一般都必須存在專業能力等條件。人們必須在打下足夠的基礎後,機會之門才會敞開。當然我們不能指望所有的投資者都有這樣絕佳的經歷。但是金融領域存在大量有趣的可能,積極投資者在這個大型盛會中,應該能夠同時找到快樂和利潤。"(全書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772

眼科小論文 意外造就醫美材料王

2013-01-14  TCW
 
 

 

若要挑一個全球瘋醫美的關鍵證據,肉毒桿菌熱銷一定雀屏中選。

光在美國,二○一一年就超過五百萬人施打肉毒桿菌,高居微整形療程第一名。而台灣十年來施打的肉毒桿菌瓶,堆疊高度達三十六個台北一○一大樓;這個產品更造就全球醫美材料龍頭——愛力根(Allergan)。

原本拿來治斜視一份好奇心發掘美容用途

二○一二年十二月,愛力根旗下明星產品——肉毒桿菌慶祝上市十週年,十年來它創造新台幣三千二百二十億元的全球產值,等於台灣醫療器材業年產值的三.二倍。它讓這家公司近十年營收年年成長,連二○○八年金融海嘯也不例外。相比起全球最大藥廠輝瑞(Pfizer),愛力根營收不過是它的八%,市值約新台幣八千億元,卻是它的一五%,顯示投資人的追捧程度。

這個讓當時成立半世紀的眼科小藥廠,快速蛻變為醫美龍頭的明星產品,當初卻是來自「好奇心」。

美國科學雜誌評為「十大致命毒素」之首的肉毒桿菌,十九世紀發現後,成為各國軍方生化武器的重點項目。一九八九年,愛力根從舊金山眼科醫生史考特(Alan Scott)手上買下肉毒桿菌所有權時,只是治療斜視、眼瞼痙攣的眼科用藥。

一九九二年加拿大卡路瑟斯(Carruthers)夫婦(兩人是皮膚科與眼科醫生),在治療病患時,注意到患者的皮膚竟隨著用藥變得光滑平整,在好奇心驅使下,兩人意外發現它竟能藉由放鬆肌肉,達到治療偏頭痛與撫平動態紋的神奇功效,進而發表相關論文。

愛力根旋即申請美容用新適應症,二○○二年由美國核准上市,此藥品的年產值也從甫問世時的兩千萬美元擴增到十六億美元,成長七十九倍。

史考特後來接受外國媒體訪問時,被問到是否後悔出售這隻「小金雞」,大笑回答說,「如果沒賣掉,現在恐怕還只是眼科用藥!」

二○一一年,《時代》雜誌(Time)將肉毒桿菌評選為十大醫學突破之一,也因為它暴紅過程曲折離奇,被國外網站列為「世界十大意外發明」。

深入醫美診所透過教學,讓醫師都愛用

然而,全球核准上市的醫美肉毒桿菌有七至八種,光是在韓國就有數十家業者投入,但愛力根仍獨占鰲頭,台灣愛力根董事總經理劉美黛揭開兩大秘訣,一是靠長期製程築起的量產門檻,一是扮演各科醫生轉進醫美的「教育訓練師」。

「這類生物製劑是沒有專利保護的,我們靠的是日復一日、磨了十多年的純化技術,」劉美黛解釋,肉毒桿菌是一種人工培養而萃取的複合物,量產時一方面要兼顧分子最適宜的大小,以固定在臉部患處;一方面又要讓所有分子體積均一,才能均勻分布。愛力根經驗值已累積十年,但其他後進者仍在追趕中,品質相對較不穩定。

此外,該公司也深入全球各地的醫美診所,以台灣為例,從一對一教學到每年兩次規模六百人的研討會,持續教導醫師施打技巧與產品特性;愛力根教育了醫師,醫師也成為產品最佳發聲者。

前大學城創作歌手、綺顏診所醫師詹育彰表示,該所注射肉毒桿菌的新患者每年成長一八%,且多指名愛力根產品。儘管台灣現有近一千三百家醫美診所,每年還新增兩百家,但為了取信於病患,大家都打著愛力根「原廠」旗幟。

這讓愛力根擁有強勢的價格策略,在台灣,它十年來從未降價,美國市場甚至還因為施打者增加而漲價;諷刺的是,台灣醫美診所因競爭者湧入,單一部位的施打費用反而從十年前的一萬二千元,降到目前的四、五千元起跳,但診所寧可利潤變薄,也必須高價進愛力根的貨。

擴增產品線推出玻尿酸,後進者奪冠

因肉毒桿菌帶動的定價效應,二○一○年愛力根推出醫美填充物玻尿酸時,價格比當時市場龍頭——瑞典Q-Med公司的產品高出兩成至三成,但靠著醫師協助推廣,如今成為全球占有率三八%的市場龍頭;而Q-Med經銷商被迫降價因應,目前售價約為十年前的三分之一。

為了規避單一產品獨大風險,愛力根近年策略轉趨積極。二○○六年後收購醫諾美(Inamed)等公司以擴增產品線,再以內部研發加以優化,二○一二年前三季該公司投入約一七%營收在研發上,超越輝瑞的一三.八%,目前除了肉毒桿菌外,玻尿酸、睫毛增長液與隆乳用果凍矽膠都執市場牛耳。

一九九九年愛力根在美國掛牌上市,除了二○○八年短暫因金融風暴股災而股價重跌外,均呈長線向上趨勢。儘管二○一二年全球不景氣,但該公司醫美產品營收仍成長約一成,相較於此,眼科藥品卻因近視雷射手術的危險性疑慮升高,二○一二年台灣此類開刀數只有二○一一年的兩成至三成,讓愛力根的人工淚液等眼科用藥營收也跟著銳減。

在成立了半世紀之後,這家小公司因為抓住一項意外的發明,發現了大趨勢,策略也跟著大轉彎,朝醫美深耕,奪得今日的龍頭地位。這顯示出,抓住意外,有時比按部就班,更能抓得住商機。

【延伸閱讀】愛美人士瘋打肉毒桿菌!台灣10年共計有1,180萬人次施打肉毒桿菌,約是台北市人口的4.5倍,每年還以3成的速度成長。36座101大樓台灣10年來施打的肉毒桿菌瓶,堆疊高度達36個台北101大樓,或約2座喜馬拉雅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79

一場棒球經典賽 國泰、富邦意外賺飽

2013-03-18  TCW
 
 

 

兩大金控富邦、國泰,不只在兩岸金融合作布局上競爭,戰線還延伸到世界棒球經典賽。國泰金控贊助中華隊,讓每位中華隊球員的頭盔、臂章都貼上國泰金控的大樹標誌,黃底綠樹的貼紙,異常顯眼。隨著經典賽人氣扶搖直上,中華隊成了舉國最矚目的焦點,也讓國泰金面子十足。

向來講求務實的富邦金,則默默賺到了裡子。中華隊優異的表現,明顯帶動運動彩券的銷售,其中台日大戰的單場銷售突破八千九百二十萬元,創下運彩歷年來棒球單場最高銷售紀錄。

球迷透過運動彩券力挺中華隊,讓一度成為富邦金燙手山芋的運彩,業績頓時逆轉勝,且大部分球迷都壓寶中華隊獲勝,結果台韓和台日兩局敗仗,反讓坐莊的運彩公司大賺。

富邦金去年獲利創新高,四度蟬聯金控獲利王,目前仍穩居金融股股王寶座,國泰金也不甘示弱,在外資買盤力挺下,股價突破四十元大關,創一年半新高,直逼富邦金。

無論是運動行銷帶來的面子,或運動彩券賺進的裡子,富邦和國泰搭上目前最夯的運動熱潮,都成為大贏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832

肅鉛風暴尚未休止,電池巨頭意外落榜 被舉報的「優等生」

http://www.infzm.com/content/90127

先上榜,後落榜,這一切發生在3個月間。究竟誰在舉報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老大?又因何事讓其從環保「優等生」的榜單上突然消失?

對於一個奢望從低谷中走出來的學生而言,這確實是件尷尬的事兒——被通知為優等生,結果上領獎台時又被人從榜單中剔除了。

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龍頭老大,在香港上市的天能國際(集團)就陷入了這樣一次「上榜、下榜」的煩惱。

2013年1月14日,環保部對外公佈了12家「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的鉛蓄電池和再生鉛企業名單。環保部表示,公示期內接受公眾來電、來信、來訪,並對所反映的問題進行調查、核實和處理。

三個月後的4月16日,正式出爐的名單中只有10家企業。消失的兩家企業正是1月份名單中排在第一、第二位的浙江天能電池(江蘇)有限公司和浙江天能電池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二者所屬項目是天能集團在江蘇省沭陽縣的一期和二期項目。

3個月內究竟發生了什麼,行業老大的環保核查結果究竟如何,緣何突然從環保優等生榜單上消失了?

1%的企業自願申報率

毫無疑問,優等生榜單的公佈與近年鉛酸蓄電池「壞孩子」的形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用在新能源汽車、摩托車的啟動電池和電動自行車上的鉛酸蓄電池,因鉛污染難消等原因,一直飽受爭議。近年多地頻發「血鉛」超標事件給該行業蒙上了陰影。

從2011年開始,一場休克療法式的整頓席捲全國鉛酸蓄電池行業。當年5月環保部發出通知,要求「加強鉛蓄電池及再生鉛行業污染防治工作」(具體參見南方週末2011年6月2日《肅鉛風暴》)。

一年後,工信部和環保部公佈了《鉛蓄電池行業准入條件》,對企業年生產能力進行了限制,新建項目和已有項目不得小於50萬和20萬千伏安時,並要求企業在2013年12月31日前滿足准入條件。

兩年專項行動後,一度存在三千多家的鉛酸蓄電池企業數目銳減。為了讓「優等生」脫穎而出,2012年3月,環保部發佈了環保核查工作的通知和《鉛蓄電池和再生鉛企業環保核查指南》。核查程序包括,企業自查、省級環保部門初審、專家資料審查、督查中心現場檢查。

這份綱領性的指南包含了十項驗收條件,包括建設項目(新、改、擴建項目)環評審批和環保設施竣工驗收、污染物排放達到總量控制、無重大環境安全隱患且核查時段內未發生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等。

本著企業自願申報的原則,此次環保核查並未大肆宣傳,一直低調進行。據悉,對企業的衛生防護距離等硬性指標要求,環保核查組均具有一票否決權。

據相關專家透露,第一批參與申報的企業,總計有17家。而據環保部公佈的鉛蓄電池生產、組裝及回收企業名單,2012年全國共有1015家企業。

可以說,申報企業鳳毛麟角,申報率只是1%余。即便如此,17家企業提供的材料也各自不同,有的多達數本,有的只有幾十頁。

據天能集團提供企業申報材料的陳志剛經理回憶,名單公佈之前,環保部門確實來公司進行了核查。2013年1月14日,環保部公示了第一批「符合環保法律法規要求」的12家企業名單,天能在沭陽的兩家企業赫然在列。

禍起「產能不實」

真正讓天能落榜的原因是一封封舉報信。

在名單的公示期內,針對天能的舉報紛紛投向環保部。這些信件指向了同一個問題:天能產能有問題。

此間,環保部也曾收到針對公示名單其他企業的舉報,但核實後未發現問題。據有關專家透露,在收到針對天能的舉報之後,環保部委託江蘇省環保廳進行複查,和前期審批結果一樣,未能發現問題。

就在第一批名單即將塵埃落定時,2013年3月20日,環保部下屬的《中國環境報》刊登了一篇名為《「達標企業」為何仍是眾矢之的?》的報導,直指「天能電池沭陽基地存在著環保審批產能與實際產能存在嚴重不符」等問題。

據南方週末記者瞭解,此篇報導引起了主管環保核查的環保部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對中國環境報提供文中涉及的產能數據的計算方法及信息來源進行了深入調查。

現在回看《中國環境報》的報導:比如沭陽縣環保局允許天能「鉛排放總量為66.3千克/年」,比如報導中引用的是100微克/升是兒童血鉛的診斷標準,根據《職業性慢性鉛中毒診斷標準》,成人血鉛的診斷標準應為400微克/升以上。

不過,該報導卻讓環保部再次關注天能的產能問題,特別是一份從天能官方網站下載的報告。

這份2012年3月發佈的天能「2011年全年業績」的報告披露,2011年沭陽產區電動自行車動力電池的規劃產能為3350萬隻。

這個數目遠大於上報給環保部的產能。在2013年1月份的公告中,天能兩家公司申報的產能分別為150萬和100萬千伏安時。據陳志剛計算,這些產能換算成電池,最多只可生產2000多萬隻。目前各地統計鉛酸蓄電池產能的口徑不一樣,有的地方仍然用只數來統計產能,專家建議,今後應統一為萬千伏安時。

南方週末記者多方求證,產能數字差異正是天能從名單中剔除的最直接原因。

陳志剛告訴南方週末記者,天能在沭陽的投資分為三期,三期項目全部滿負荷運行,可達3350萬隻的產量。但由於環保核查要求的是「正常生產的企業」,所以只申報了一期二期的兩個企業,「試生產」的三期並沒有申報,儘管第三期項目對應的環保設施也已經「到位了」。

南方週末記者拿到的環保部下發各企業的《鉛蓄電池企業環保核查自查表》顯示,各企業需要上報兩個數據:生產能力和實際產量。

「汽車最高時速260公里(每小時),我們開的時候只有120公里,」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持同樣觀點,「我負責任地告訴你,規劃產能達到3000萬隻以上,實際產量絕對沒有。」

對於天能的解釋,相關專家表示,環保部目前「正在開展調查,核實有關情況」。

數據來源:南方週末記者汪韜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曾子穎/圖)

誰在舉報,為什麼舉報?

究竟誰舉報了天能,南方週末記者尚無法查實。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針對天能的報導大同小異,均指向產能和重金屬排放超標的問題。

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並沒有過多談及此次他們被舉報的相關事宜,他說自己擔憂的不只是企業下榜,而是整個行業「處於發展最低谷、競爭最激烈的時候」。

在2012年5月底舉行的電池工業協會年會上,環保部工作人員曾堅持向行業協會詢問:為什麼頻頻整頓後,2012年前兩個月我國鉛蓄電池產量同比還是增加了7.2%?

南方週末記者此前即發現,在河北保定、廣東東莞,一直有無牌無證的游擊隊式的非法鉛酸蓄電池企業偷偷摸摸生產(具體參見南方週末2011年8月18日《數月「排雷」,「鉛毒」難消》)。

整治後的整個鉛酸蓄電池市場,產能還在無限擴張,大家「都以為有很大的空間」,這也釀成了行業的野蠻競爭。

去年發生在天能與超威這兩大鉛酸蓄電池龍頭企業上的商戰歷歷在目,雙方不惜最終鬧到警方介入(具體參見南方週末2012年12月6日《電池巨頭也演「三一、中聯」斗》)。

更滑稽的是,張天任回憶,在天能的一家安徽分公司門口,不時有人拉天能員工去體檢,還給報酬。公安介入後發現,此人接受了一家公司的5萬塊錢,如果拿到血鉛超標的體檢單,總共可以拿到15萬元。

現在很難說,天能落榜是否含冤,不過天能的血鉛污染卻是不可迴避的事實。

環保部最終名單出來前後,針對天能血鉛污染的報導出現在各家媒體上。這些報導鮮明地指出沭陽當地兒童血鉛超標以及水、土壤鉛污染的問題。南方週末記者檢索相關資料發現,其實早在2012年就有針對天能在沭陽當地血鉛污染的報導。

據《中國環境報》披露,2012年6月,江蘇省曾對全省13個省轄市開展重金屬污染防治和化工園區專項執法檢查。在此次檢查中,浙江天能電池(江蘇)有限公司、浙江天能電池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被勒令停產,其停產整改內容是搬遷衛生防護距離範圍內的職工公寓。

針對旗下兩家公司落榜及此次媒體披露的血鉛污染相關情況,天能尚未在各大網站上做相關聲明。

事實上,就在環保部公佈鉛酸蓄電池行業「優等生」榜單之前,2013年3月,工信部、環保部等五個部委聯合出台了《關於促進鉛酸蓄電池和再生鉛產業規範發展的意見》,計劃於2015年底前淘汰未通過環境保護核查、不符合准入條件的落後生產能力,並嚴格鉛酸蓄電池生產許可管理。

這就意味著,登上環保部的環保榜單不是因為你是優等生,而僅僅是及格生。並且,這個榜單會持續更新,企業不能一勞永逸。

而對當下最為關心的鉛污染問題,南方週末記者採訪的相關專家表示,最佳的管理方式是從源頭管理——控制企業的用鉛量,這樣就可折算出企業的排鉛量,而且有利於企業改進工藝,「省著」用鉛。這種對鉛的生命週期的管理,甚至可以延伸到上游的礦源和冶煉環節。

「我們是靜下心來,俯下身子,配合環保部門一項項地核查。不管查到什麼問題,該整改的整改。現在不要去應答、辯論。」張天任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177

黑松董監事改選硝煙再起 股務代理機構受波及 統一證券意外成為黑松改選關鍵角色

2013-05-27  TWM  
 

 

老牌公司黑松監察人張道榕,五月十四日親赴統一證券要求查閱股東名冊遭拒;此外,微風廖家向統一證券申請「選票分割」逾十天未獲回覆,亦引發廖家不滿,在這場黑松董監改選前哨戰中,統一證券竟然成了各方角力的主戰場。

撰文‧葉揚甲

五月十四日,老牌飲料上市公司黑松的監察人張道榕,偕同律師親自到黑松的股務代理機構統一證券,要求查閱股東名冊,未料遭到統一證券拒絕提供。三年前,曾經為鞏固黑松張家經營權而動作頻頻的張道榕,此次「出師未捷」吃了閉門羹,讓外界不禁好奇今年黑松董監事改選,會上演何種戲碼?

張氏家族創立的黑松,迄今已屹立超過八十五個年頭,黑松汽水更是台灣老中青三代都不陌生的招牌飲料。目前黑松董事長張斌堂為張氏家族的第三代,而曾任黑松總經理的張道榕,則是張家第二代目前在黑松董事會僅存的代表。

拒絕監察人查閱股東名冊

二○○七年開始,不管是張氏家族鬩牆、還是以廖偉志為首的微風廖家介入,黑松董監事的改選話題,幾乎每三年都會上演一次;而此次張道榕要求查閱股東名冊未果,顯見這場歷時多年的董監事改選風暴,今年的攻防戰已經開打。

根據市場人士透露,集保結算所恰好在這件事之後,與會所有股務代理機構,當時集保的高層即表示,如果規則訂的不夠明確,其實跟公司存在契約關係的股代,真的很難為。統一證券則表示,「名冊只是替公司保管,如果監察人要查閱,應由黑松公司提供,統一證將秉公處理,不會偏頗。」然而,根據一一年五月三十日經濟部商業司對《公司法》二一八條的解釋函令,監察人於行使監察權查核簿冊文件時,得要求公司及股務代理機構提供股東名冊,至於地點,倘若公司簿冊是由公司的受任人管理,則監察人自得於該受任人之處所為之。

的確,經過統一證券的詢問,經濟部商業司再次做出表示,股務代理機構必須保持中立,若不提供監察人股東名冊並遭到檢舉,可處以兩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在商業司表態之後,股務代理機構能否提供股東名冊給監察人的爭議,已有明確釐清;然而,來自黑松董事會另一勢力微風廖家所提出的要求,又是統一證券的另一難題。

微風廖家長僑投資的委任律師魏啓翔表示,黑松股東會將在六月二十五日召開,然而股東的董監事選舉權要如何辦理選票分割,卻遲遲未見統一證券告知。

魏啓翔因而在五月十日發函統一證,希望其盡快提出選票分割相關程序完整說明,否則勢必影響黑松股東權益。只是,統一證券至今仍未回應。

對選票分割要求尚未回應

魏啓翔表示,二○一一年十二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公司法︾第一九八條修正案,為保障小股東權益,使少數派股東推派的代表亦可當選董事,參與企業經營,所有公司董監事改選一律採「累積投票制」。因此,股東要求辦理選票分割,確是法律所保障的權利,但統一證「視若無睹」的作為,讓外界不得其解。

經本刊詢問金管會,得到的解答是,「︽公司法︾尚無明文規定選票分割的處理細節,得看選舉當天公司是否有違內部自治,若有爭議,則請循司法途徑解決。」根據︽公司法︾第一九八條,確實僅規定股東得以請求分割或換發選票,然條文中對細節辦法及公告時程均無任何規定。換言之,只要黑松的公司章程沒有對「選票分割」訂定明確的相關細節,那麼,統一證券到底應該在多久時間內回應長僑投資的要求,即存在模糊空間。

在此模糊空間中,統一證券如何拿捏備受考驗,固然依法論法統一證券無時間壓力,但由於統一證券法人董事之一的來亨投資,其負責人即為黑松董事長張斌堂,而派赴統一證券的法人代表張明真,則是張斌堂的姐姐,在這層關係之下,統一證券的做法如果最終影響選情,自然容易落人口實。

黑松經營權之爭多年,大股東打得難分難解的同時,據傳,房市大戶劉媽媽之子余昌哲,也要求配一席董事,經記者求證,余昌哲並不否認。

若扣掉余昌哲的一席董事,這場黑松董監事改選大戰將有三方勢力角逐十席董事,目前看來,戰場似乎全部集中於股務代理機構;一路強調「依法秉公辦理」的統一證券,未來難保不會再接到遊走法令模糊地帶的新難題,如何迅速做出超然中立的判斷,不僅自己傷腦筋,對於選情恐怕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黑松

成立:1925年

董事長:張斌堂(圖)

主要經營項目:

碳酸飲料、酒類

選票分割與累積

投票制

選票分割:通常發生在公司股權之爭時,股東提出選票分割要求,意將每單位的選舉權做最有效的分配,以提高欲支持的董監事當選機率。

累積投票制:每一股份擁有的董事選舉權,與應選出之董事席次相同,股東得集中選舉一人或分配於數人,由所得選舉權較多者,依序當選為董事。

例如:若持有公司發行股數1000股,而公司應選之董事為5席,則該股東擁有1000×5=5000單位選舉權,選舉時,可將5000單位選舉權集中投給一位董事,或分散投給各董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61

統一、康師傅泡麵大戰 維力意外得「利」

2013-06-03  TWM  
 

 

號稱在中國市場掀起「紫色風暴」的統一方便麵「老罈酸菜牛肉麵」,熱鬧回台上市。這款泡麵在中國上市兩年,平均每秒賣出七十二包,嚴重威脅到康師傅第一名的明星商品「紅燒牛肉麵」,迫使康師傅在中國推出「陳罈酸菜牛肉麵」,一較高下。

老罈酸菜牛肉麵是統一中控董事長羅智先主導的「鳳凰計畫」其中一環,耗時兩年專注研發,如今終有所成。而在耗時一年的籌備後,由統一集團旗下一員德記洋行取得台灣總代理權,將這場酸菜泡麵戰火延燒回台。有鑑於統一的積極,康師傅也預計在台推出「康師傅真有料酸菜牛肉麵」,與統一互別苗頭。

在泡麵兩強的相互競爭下,卻也出現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受惠者。統一透過德記洋行進口最關鍵的泡麵調味包回台,但在麵體及桶麵包裝的部分,則是交由另一家泡麵市場競爭者「維力」負責代工生產;換言之,無論這戰最終結果是誰負誰勝,維力都已篤定成為最意外的受惠者。

至於統一「聯合次要對手打擊主要對手」的作戰策略考量,據了解,是維力代工價格極具誘因,委其代工可以降低統一的營運成本。相對中國,台灣市場或許不是一級戰區,但統一的算盤顯然還是打得精明仔細。

(許瓊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54

停車場滲油釀意外 奧海城拒賠


2013-06-13  NM  
 

 

奧海城商場停車場早前有油污從地面渠蓋滲出,有車主駛經該路面時失控打滑,釀成意外;然而分別負責停車場及商場管理的港鐵及信和物業事後各自找來公證行視察,雙雙聲稱沒有責任兼拒賠。有律師指,看似中立的公證行報告,或只為大集團「嚇退」小市民索償的手段,法庭未必採納。

蘇先生○七年搬入奧海城居住,同年開始租用商場旗下之車位,現時月租二千九百多元。去年十月底,蘇先生如常駕車泊入停車場,唯駛經車位前一段彎位時,地面渠蓋處有大片液體滲出;蘇先生以為液體屬積水,未料駛過時車身卻失控打滑,原來「積水」竟是地底管道滲出的油污,「正常人見到路面有笪嘢都以為係水啦,點估到會係油?當時仲有個看更喺度,佢又無截停我;點知一轆(過去)架車即刻飄啦、拉手掣都無用,成架車跣出去撞埋對面私家車度!」

油污一再滲漏

意外後蘇先生即時向停車場查詢滲油原因及索償;但負責管理的港鐵公司卻指出事的地底喉管為奧海城擁有,將事件轉介至商場;而管理奧海城的信和物業又推說油污渠係因有食肆誤拋垃圾而淤塞,與公司無關。追討未果,至上月中他再駛經停車場時,相同位置竟又再出現大片油污,蘇先生大感無奈,「停車場話唔關佢事、商場又話無責任,但油就滲完再滲。被撞個位車主claim緊我四萬幾蚊維修費,自己架車都要整萬幾元,邊個賠償俾我?」

跟進無人承認責任

蘇先生向記者提供兩封分別由不同公證行發出的文件;原來在意外發生後,港鐵及信和物業曾各自找來公證行搜證,其中代表港鐵的「Cunningham Lindsey」指出,由於漏油渠管非為停車場所有,而管理處事後亦已向商場通報,因此判斷港鐵「已盡管理責任」;同時又強調停車場的租用條款有註明使用者須承擔風險。而代表信和的公證行「GAS ADJUSTERS」就認為,商場有定期檢查渠道狀況、而意外卻「非管理者所能控制」,因此同樣得出信和「已盡管理責任」的觀點,拒絕賠償。

專家話律師:兩方面都要負責

對於港鐵及信和分別委託公證行撇清責任,律師伍家賢指出法庭未必全盤接受,「法律上有所謂『佔用人責任』的觀點,即該商場的業主,有責任確保正常使用旗下設施的市民,不會無故遭受意外;而停車場的管理公司,更須在場內提供『看管責任』。管道淤塞係可預見的情況,商場好難推卸責任!」伍續稱,坊間公證行多受保險公司委託搜證,立場觀點經常受質疑,「蘇先生有權告晒港鐵同信和,判唔判(賠償)係法庭決定,唔係公證行講唔賠就作準!」

回應續以公證行擋駕

記者以書面形式向港鐵及信和查詢事故責任,其中港鐵回覆時只重申已向奧海城反映要求跟進,並轉介保險公司及公證行處理;而信和則同樣以「公證行已作獨立調查」為理據,強調滲油為「不能控制的事件」毋須負責,只強調會每月兩次清理油井及每日測試污水系統。港鐵及信和均未提及賠償問題。 (趙振龍)

公證行未必公正

大律師陸偉雄指出,公證行不是受發牌監管的專業機構,卻提供受託搜證服務,報告在法庭往往受質疑及挑戰。「名叫公證行啫,其實只是普通公司,尤其佢係受保險公司委託,點能夠期待佢一定公正嚴明?律師都專業公正o架,出庭都有正反觀點啦!」陸指出,法庭一般只會當公證行報告為案件的其中一份參考文件,不會完全採信、更不會排除其觀點帶有傾向性。市民如不認同公證行判斷,仍可參考律師意見,入稟索償。

壹判官

搬出公證行報告嚇退小市民;卻隻字不提作為業主及管理公司的法律責任,有乘機卸責之嫌!劣劣劣劣(五個劣為最嚴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7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