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回到英殖時:彭定康嘆未能說服北京接受政改

1 : GS(14)@2017-06-23 01:30:08

【97年6月19日】末代港督彭定康20年前曾公開講過,在任5年一件憾事,就是政改方案未能過渡九七。1997年今日,他最後一次出席立法局答問大會,回應時任民主黨主席李柱銘的提問,他說,最遺憾未能說服中共接受政改方案,大幅增加立法局直選議席。他說推動民主化是履行《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非在香港設置英國的計時炸彈」。臨別秋波,彭定康更踢爆,共產黨50年來都有在香港進行地下活動,若他任內銳意懲治在港的地下共產黨員,定必被批挑起事端,故懂得何時「隻眼開、隻眼閉」,有時採取寬鬆態度,對香港的政治和經濟都有穩定作用,「況且對共產黨進行政治迫害,也不符合港人利益」。


諷建制選舉落敗仍有議席

出名「寸嘴」的「肥彭」,最後一仗仍作風依舊。時任民建聯立法局議員葉國謙向肥彭「挑機」,問可有反省任內功過,肥彭聞言笑謂,當時民建聯已積極準備1998年回歸後首次立法會選舉,「若我是你,對選舉結果便毋須操心,因為即使落敗,仍有議席等待」,語帶雙關暗諷回歸後的特區政府,會委任落敗人士進入地區議會。在任5年,時值香港回歸過渡,要維持香港的繁榮穩定,也要守住自由的基石,彭定康說,這是一份相當艱巨的工作。臨別香江,他寄語新特區新首長,即香港首位行政長官董建華,「董先生,好運」。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9/200605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392

新書指內地人缺公民意識彭定康:港人有權堅持港人身份

1 : GS(14)@2017-06-25 10:29:57

【本報訊】中共官員近年一再強調一國先於兩制,將港人抗拒中國人身份與港獨劃上等號。前港督彭定康在新出版的著作中為「香港人」身份辯護。他指出,一國兩制的真正意義在於香港人擁有內地人所沒有的公民意識,香港的自由與法治亦是內地所沒有,所以港人有權堅持香港人的身份。中共要求港人與內地人一模一樣,只會令一國兩制失去意義。記者:麥志榮



■彭定康指雨傘運動是年輕人因受到壓制而走向極端。

根據彭定康近日出版新書《First Confession》(初次告白)的電子版,他在書中第8章有關香港的部份,及就新書的訪談中都提及香港人身份認同問題。他嘲笑中國共產黨只是鸚鵡學舌地講「一國兩制」,但從沒有真正理解其意義。香港雖是中國一部份,但港人相信社會多元化,要求政府問責,明白自由及法治是維持繁榮穩定的關鍵,令香港人有與別不同的身份,中共不能一方面講兩制,但又要求香港人與內地人的政治性格一模一樣。他指出,香港的自由、法治及生活水平對內地人很吸引,因為內地沒有這些東西,發展的基礎也受打壓,最滑稽的例子是習近平及中國教育部長下令禁止傳播西方價值及哲學,「就像馬克思是在上海出生,另一樣可笑的是,孔子學說與論語卻被扭曲,變成好像是列寧的想法」。他認為,香港人日益滋長的身份認同,並非承認或否認是中國人,而是希望被承認是「香港的中國人」。香港人有真正的公民意識,這是內地各大城市的居民所沒有的,兩制就是香港人不會安於接受極權管治。他又指,中共難以承認港人這種身份差別,是因為內地正欠缺一種可以將政治及經濟利益與愛國情操維繫起來的公民道德。中共也害怕政治改革會令中共政權倒台,於是打壓一切異見分子,收緊對香港的政策。


稱示威者不應受武力壓制

彭定康在新書中提到,中共在97年後不斷破壞一國兩制,香港公務員制度被政治化,警隊亦被利用於政治目的,法治及司法獨立受到北京說三道四,銅鑼灣書店跨境擄人事件令言論自由受威脅。中共高壓將少數激進分子推向港獨。而今年初特首選舉,最高民望的曾俊華落選,因為他主張和民主派溝通。對於2014年尾爆發的雨傘運動,他指出,香港人以往政治冷感,近年因害怕中共對香港的圖謀,令港人政治訴求變得尖銳,一場溫和的爭取民主運動因受到壓制而走向極端。他指雨傘運動中的年輕人顯得克制,整個運動都甚有條理。和平示威者不應被催淚彈及胡椒噴霧壓制。成千上萬在97年後才出生的年輕人參與運動,是因為他們相信自治的承諾,希望可自由及公平地選出治港的人。他又表示,近年訪港期間曾被大學生質問英國對香港過去幾代爭取民主的人做過甚麼,他當場無法確切回答。只是他認為英國政府確有道德責任,採取行動捍衞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而這不只是對英國的考驗,也是對國際社會的考驗。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5/200680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948

彭定康斥習削港政治自由

1 : GS(14)@2017-07-01 09:09:32

【本報訊】前港督彭定康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擔心,習近平決意將《中英聯合聲明》中對香港政治自由的保障一筆勾銷,並認為習有計劃,要做到即使有港人在香港街頭被擄走,都不會在社會引起焦慮,「我想他(習近平)的計劃就是,讓大家認為爭取香港更多民主或高度自治的人是會被拘禁」。他警告這已不單是英國責任,美國和歐洲都須關注香港,並有責任向爭取民主人士提供支持。他指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店員被擄走等事件是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但英國僅稍作開腔表態。他斥北京侵犯香港自由及自治,但英國卻不敢挑戰中方,「整體而言,我們仍繼續活在幻想之中,認為除非卑躬屈膝,否則就不能和中國談生意」。他又批評英政府自我貶低:「我認為在這些問題上,我們要更堅定地站在中國面前,為何西方領導人可否會見達賴喇嘛要由中國批准?」■記者謝明明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9/200726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114

彭定康:他們將會被世人牢記《紐時》倡諾貝爾提名三子

1 : GS(14)@2017-08-19 19:02:53

■周永康及羅冠聰昨身穿囚衣步出囚室。謝榮耀攝



【聲援良心犯】【本報訊】雙學三子遭律政司覆核刑期重判入獄,事件震撼全球。多國政治領袖直斥裁決不公義,包括英國前外相聶偉敬(Malcolm Rifkind)及緬甸仰光總主教貌波樞機等,21名來自英美澳加等8國的政界及公民社會領袖,聯署譴責港府囚禁3人。末代港督彭定康批評判決,認為三子將被世人牢記。《紐約時報》更形容三子為香港首批良心犯,提議諾貝爾提名委員會,考慮接納3人入選下屆諾貝爾和平獎候選名單。記者:鄭啟源



■《紐時》刊登文章,建議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雙學三子。

由21名來自英、美等國的前高官、國會議員、律師及知名公民社會領袖,共同發起聯署聲明,譴責雙學三子被囚決定。聯署人包括英國前外相聶偉敬,5名英國上、下議院議員,及美國國會及行政當局中國委員會主席史密斯(Christopher Smith)等。聯署聲明指出,雙學三子被法庭改判入獄,不單嚴重破壞一國兩制,更令本港法治及基本人權保障敲響喪鐘。聲明又形容,法庭對三子裁決極度不公義(outrageously unjust),奪去3名具勇氣、原則及智慧的年輕人未來參與香港政治及就業機會。美國國會眾議院少數黨領袖、民主黨眾議員佩洛西(Nancy Pelosi)亦發表聲明,形容三子被判監消息「震撼全球的良知(shock the conscience of the world)」,認為法院的「過份(egregious)」決定,令致力爭取香港普選的雙學三子,未來5年都無法參與香港各級選舉,是以不公義及卑劣手段阻止香港人對民主的追求。


王丹勉勵獄中鍛煉

曾舉黃傘撐佔領運動的末代港督彭定康,出席愛丁堡書展期間,在演講中批評香港法庭對3人的判決,又稱應對3人所做的事引以自豪,「他們(雙學三子)將會被牢記,或者到世人已經忘記我、甚至忘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他們的名字仍會被牢記」。多名八九民運前領袖及內地維權人士亦對裁決紛紛表達不滿,周鋒鎖在Twitter發文指,得悉三人被判刑消息悲憤難平,形容3人比八九民運學生更為優秀,不忍3人有牢獄之災。王丹則發表公開信勉勵黃之鋒,以前政治犯身份叮囑黃應利用在囚時間多增值、多鍛煉和多思考,在獄中成為更健壯青年也是對政府的一個「小報復」。流亡美國的失明維權律師陳光誠質疑,中共干預香港司法獨立,又批評事件證明香港法治已接近死亡。美國《紐約時報》繼續高度關注案件,該報評論版編輯Bari Weiss前日更刊登署名文章,以〈A Nobel Prize for Hong Kong's Democrats〉為題,向諾貝爾委員會倡議,將香港首批良心犯雙學三子納入諾貝爾和平獎候選名單。她又指,3人處境有如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哈維爾及昂山素姬等抗爭者先驅,雙學三子的抗爭行動,無異於其他積極推動中國專制政權,履行國際及政治義務的重要國際領袖,認為3人獲頒和平獎可壯大他們的力量。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819/201261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2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