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風口上的豬最後都會摔死,幸運的是科技創業讓價值回歸真實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6/156603.shtml

風口上的豬最後都會摔死,幸運的是科技創業讓價值回歸真實
峰瑞資本 峰瑞資本

風口上的豬最後都會摔死,幸運的是科技創業讓價值回歸真實

絕大多數 O2O 和移動應用並沒有帶來科技進步,也沒有為用戶帶來許多價值。在這個行業,只有少數優秀的公司在推動真正的科技創新。

創業和投資永遠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是:what’s the future優秀和平庸之間的差距,在於以什麽樣的時間維度思考未來。

優秀的科技公司努力創造可持續的價值,並且不受風口影響。它的市場機會窗口可能有幾年甚至幾十年。平庸的科技公司在解決虛假的問題,努力借風口爭奪幾個月的市場機會窗口。投資平庸的科技公司很危險,因為成功的關鍵是在高點賣掉,唯有投資優秀的科技公司才能獲得巨大回報。

但事實上,大家更熱衷於投資平庸的公司。因為大家覺得互聯網創業像沖浪,浪起得很快,大家總希望它停在高點。但是浪總會落下。優秀的科技創業則不同,它更像爬山,只要找到足夠高的山,一直往上爬,雖然慢一點久一點,最終也能爬到山頂。

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大山已經爬得差不多了,我們如果不繼續尋找其它高山,可能會丟失系統性、結構性的機會。

本文作者朱祎舟,峰瑞資本早期項目負責人。加入峰瑞資本前,他曾經參與創辦人工智能公司 “出門問問”,全面負責產品開發、產品運營和產品團隊的建設;他也曾是 IDG 資本第一位青年駐場企業家(EIR)。朱祎舟擁有斯坦福大學機械工程碩士學位和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士學位。他側重於人工智能(AI)、數據服務、新能源、VR 等科技領域的投資。他的郵箱是 [email protected]

優秀的公司都在推動科技創新

過去 10 年,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類生活。VC 在不同領域投資了無數移動互聯網公司,但絕大多數 O2O 和移動應用並沒有帶來科技進步,也沒有為用戶帶來許多價值。在這個行業,只有少數優秀的公司在推動真正的科技創新

以滴滴出行和今日頭條為例,通常它們被定義成 O2O 和移動應用,我認為它們的共性是科技創新。因為滴滴出行通過計算大量的動態位置數據和城市道路信息,來實時調度出行供需,提高城市交通效率;今日頭條開發了個性化的移動內容推薦系統,使得用戶可以在手機上高效和精準地獲取信息推送。

1

移動應用大爆發

這些移動互聯網公司的創新都基於 iPhone 和 Android 的移動設備和移動計算平臺的創新。把時間線再拉長一些,過去我們經歷了計算機硬件、軟件產業、網絡公司、互聯網、移動終端設備,移動互聯網等幾個階段的科技創新。這些技術創新就像底層平臺,會迸發出很多軟件和應用,比如 LBS、社交、搜索、E-mail、IM等。只有當底層技術足夠成熟完備了,應用才會爆發。

基於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科技創新已經接近尾聲。我們可以看到,新型的早期公司越來越少,風險投資的錢也更傾向於投入到已有規模效應的企業,而不是初創企業。我們需要尋找新的科技創新領地,然後,把更多的資本投入到底層技術的突破和創新上。

何謂底層技術的突破和創新?我舉幾個例子。

醫療領域的癌癥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未來治療癌癥可能像治療感冒一樣,老年性疾病也可以大大延後。試想當人能活到 120 歲,社會結構和商業結構會有很大變化。消費升級將完全是另一回事,要思考的是 80 歲到 120 歲這 40 年的消費誰能滿足。

清潔可持續能源。我們需要新的電池材料、可控核聚變,分布式儲能和智能電網,等等。現在能源的利用效率低,經濟成本高,付出的環境代價也很大。在能源領域,峰瑞資本投資了清陶能源,它致力於半固態和固態電池的研發和量產,將對電動車、智能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帶來巨大影響。

人工智能。隨著數據的豐富,計算能力的提升、算法的優化和演變,今天計算機可以在很多領域擁有超過人腦的計算能力,做很多人想不到、做不了的事情。未來 AI 會像雲計算一樣,變成基礎設施。

2

我們投資了球形聲場公司 Mintmuse 和 3D 全景合成公司冰立方,前者更好地建模物理世界,後者拉近數字內容和真實世界感知的差距。

VR。目前,我們消費數字內容的體驗和真實世界的感知差距很大,顯示技術和眼睛的處理能力差距很大,數字化重建物理世界的能力很弱。VR 領域的突破和革新將改變我們感知物理世界的方式並推動這些技術的發展。峰瑞資本投資了球形聲場公司 Mintmuse 和 3D 全景合成公司冰立方,前者更好地建模物理世界,後者拉近數字內容和真實世界感知的差距。

為什麽終於到了科技價值回歸的時候?

科技的價值長期被 VC 低估,部分原因是 VC 造成的。當增長泡沫還在時,很少有 VC 會去投資科技創業,因為科技項目回報較慢,而互聯網項目增長快。但現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已經過了高速增長期,商業創新需要尋找下一個增長引擎。

互聯網創業像沖浪,科技創業像爬山。

3

浪太大,你也許能多沖一會兒。

浪是一波一波的,起來、下去,浪上去了也會下來。因此,互聯網產品需要考慮的是終局問題。如果產品的價值不能持續被驗證,不管它曾經做到多大,它都有可能掉下來。比如,當年從 Facebook 上成長起來的社交遊戲公司 Zynga,曾經無限風光,後來黯然沒落。

科技創業像爬山,底部的坡比較緩,但只要你選對山(商業價值),爬上去,山的價值一直都在。科技創業在技術本身被證明有用有效前,它只存在於實驗室里,且只有技術價值。一旦它被證實有用,它的價值會瞬間爆發。直到一個新的技術誕生,這種價值都不會消失。但這個周期通常比較長。

因此,科技公司的增長曲線短期來看比較慢,但是長期價值明顯,安全邊際高。

簡而言之,沖浪,你可以被浪帶起來;爬山,你必須有毅力並自己爬上去。

4

中國也開始有技術創新。峰瑞資本投資的清陶能源通過新型陶瓷隔膜材料大幅提升動力鋰電池的性能,是向半固態和固態電池演進的靠譜路徑。

互聯網時代,科技的價值尚未被重視的另一個理由是,國外的互聯網發展太快,中國屬於落後的追趕者,沒必要創新,直接拿國外的先進技術來用就行了。然而,現在的美國互聯網可供中國學習的已經越來越少。我們已經不落伍了。

除此之外,技術和商業之間有道鴻溝。過去由於體制原因,中國的產學研結合得不好,實驗室里的研究不一定是產業需要的。對比美國,科技投資起步早,技術和商業的鴻溝相對較小,學校、自然基金、VC 這條生態鏈、產業鏈很成熟,產學研結合密切。

舉個例子,斯坦福的教授出去創業,學校只占很少的股份;中國的教授和研究人員出來創業,學校之前往往要占股 30%-40%,這種股權架構使得老師的創業動力不足,VC 的投資動力也不足。

現在,中國的產學研環境不斷進化。高校、研究機構、政府在積極推動前沿科技的產業化和商業化,它們通過更靈活的機制鼓勵學生、教授、研究人員去創辦公司。例如,清華大學開始允許老師停薪掛職創業,中科院也設立專門的部門幫助科研成果產業化。我們投資的聲學解決方案和人工智能交互公司聲智科技,就是從中科院聲學所走出來的。

5

零零科技埋頭做產品,Hover camera 一問世就一鳴驚人。

最後,投資科技項目有很多好處。比如,市場驅動和商業模式驅動的公司有地域性,技術驅動的公司一定是全球的。因為要爭奪市場機會窗口,市場驅動和商業模式驅動的公司要小步快跑,而技術公司只要有技術門檻,就能豎立高標準,可以埋頭玩一票大的。再比如,技術驅動公司的創始人更多是科學家、工程師。他們不會那麽浮躁,不會把 3 年就上市掛嘴邊,他們更相信長期、穩定的增長回報。

投資高風險但具有長期價值的公司

深科技領域公司的價值是分化的。在發展過程中,它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摸索,在技術達到關鍵節點之前,它很難估值,但是一旦過了關鍵節點,比如當它實現了工業驗證和量產,價值會有大的飛躍。

判斷什麽這個關鍵節點是什麽,它什麽時候到來,是非常考驗投資人的。實際上,處於研究階段的創新技術非常多,但是最終在實踐中有效的非常少。這就需要投資人了解新科技的原理,了解科技和產業結合的過程,而不是依賴泛泛的市場分析和趨勢報告。例如,投資清陶能源之前,我們做了大量研究,拜訪了行業客戶,最終認為陶瓷隔膜是諸多電池材料中能單點突破的方向,並且是向半固態、全固態電池演進的靠譜路線。這對於我們一家從來沒有投資過電池技術的基金來說非常關鍵。

因為我創過業,能理解創業從 0-1 的過程,我很重視創業者的初心和獨立思考能力,而不是一上來就關心 “你的商業模式是什麽?” 我會試著去理解創業者的初衷,他的產品、技術、潛力,然後和他們一起討論,思考商業模式,大的戰略和邏輯,以及 5 年之後的競爭格局。也許正因如此,創業者們都說我比較能理解他們,聊起來比較順暢。

在我看來,在深科技領域,對技術本身的鉆研和堅持更加重要。深科技公司在突破前增長慢,創業者能不能抗拒誘惑,持續做慢但正確的事情是很難的。一旦獲得突破,就會有很好的壁壘和空間來發展商業,科技成熟之前研究怎麽賺錢意義不大,因為它是底層的創新,一定會超乎你的想象。VC 的價值是在前期給創業者信心和支持,鼓勵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堅持做科技創新,並在產業化、商業化過程中提供盡可能多的資源。

VC 應該投資高風險但是具有長期價值的公司。

風口 科技 VC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49

褚家“創三代”褚楚:做褚時健的孫女其實很幸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8/0201/167177.shtml

褚家“創三代”褚楚:做褚時健的孫女其實很幸運
四郎 四郎

褚家“創三代”褚楚:做褚時健的孫女其實很幸運

很多年輕的家族接班人,往往急於證明自己,而刻意擺脫家族烙印,顯然褚楚不認為自己需要這麽做。“作為褚時健的孫女其實很幸運。”3歲即離開出生地玉溪的褚楚,如今和家人聊天,還是說著一口標準的雲南方言,她也不止一次透露出對於身為褚家一員的身份認同和感恩。

2018年1月23日,橙王褚時健正式成為“90後”,在生日前夕,消息傳出褚老已有意將接力棒傳到後代手里。

褚時健沈浮一生,74歲攜妻上山種樹,十年日曬雨淋,終得“褚橙”,這個白發創業奇跡也讓原本闖蕩在世界多地的褚氏二代、三代,回歸家族大旗下,回到了他們人生的起點——雲南玉溪。這其中,不僅有中生代的兒子褚一斌,更有“創三代”的孫女褚楚和外孫女任書逸、外孫女婿李亞鑫等後輩。

其中,長孫女褚楚格外引人註目,即將30歲的褚楚,雖已在玉溪跟隨褚老五年之久,但此前極少面對媒體曝光。如今,作為雲南沃土果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外界開始將她視為褚家事業的有力接班人。

近期,隨著褚家聯合中糧我買網推出新一代精選果品“褚柑”,長期默默忙碌在玉溪果園基地的褚楚,也逐漸被推到褚家大幕的前臺。

圖片1

褚楚

金融海歸回鄉種地 “大不了晚點嫁人”

“我就是‘富三代’,這個是事實。”

但是,這個眼前的“富三代”卻樸素得像個素面朝天的學生。黑毛衣、灰色大衣,渾身上下沒有一處配飾;Kate Spade小號手包和穿得有些舊的UGG靴子,已經很難被稱為奢侈品。

“小時候也買奢侈品,現在,那些都用不上了。”褚楚說。

褚楚口中那個“小時候”的自己,人生軌跡原本是這樣的:從深圳貴族學校出國,到英國就讀私立寄宿女校,進英國大學讀金融,畢業做期貨、進投資銀行……但是五年前,她做出一個勇敢的決定,辭掉深圳的工作,鉆進玉溪山里和爺爺褚時健一起種橙子。在此之前,爺爺已經召喚她多次,讓孫女跟著自己一起做農業。

“糾結了近一年,最終下定決心的一刻,是我意識到,如果沒有邁出這一步,以後一定會後悔。”褚楚回憶,“那時最擔心的是,生活完全不一樣了,要離開社交圈、朋友……”連褚楚的媽媽也提醒她,一個25歲的海歸姑娘回到玉溪,婚嫁問題可能更難解決了。

“朋友,在哪里都可以交,我也想好了,大不了這件事(個人問題)就再晚幾年考慮吧。”

就這樣,褚楚只身回到爺爺身邊,選擇了一條不同於父親褚一斌的道路——在褚一斌年輕時,為了擺脫父親褚時健的影響,離別故土,轉戰海外,從事金融投資;而褚楚,則離開金融職場,轉身回歸山林。中國傳統文化“子承父業”的接力棒,在褚家三代間兜兜轉轉,就這樣隔代交到了褚楚的手中。

如今,褚楚已在玉溪結婚成家,也算在她的“沃土”紮下了根。

“我就是褚時健的孫女,不怕別人說”

當然,也正如褚楚所料,身份和角色的轉變並不容易,行業和環境的差異需要她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外闖蕩時,每天只需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不需考慮公司規劃和戰略。但回到爺爺褚時健身邊做事,褚老的風格是充分放權,指明方向後,整個過程並不會幹涉,只在事情完成時,才會告訴她哪里做的對,哪里做的不對,這需要褚楚對自己操盤的事業有更加清醒的認識。

當年褚一斌曾經對來自父親褚時健的巨大聲名,感到備受壓力,如今褚楚卻並不顧慮這一點:“我就是褚時健的孫女,我不怕別人這麽說。也許這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男人會想要超越對方,作為孫女,我只想跟爺爺多學一點是一點,把眼前的事做好。”2015年上手褚柑的那段時間,褚楚在3800畝的果園基地連續住了一個多月,不論是種樹苗還是基地管理人員的培訓都要從頭開始,親眼看著褚柑從樹苗長到果樹,然後掛果、成熟,基本每個星期都要到基地去一兩趟。

如今,說起果園里的凡此種種,褚楚已能如數家珍,如何把握疏果(為保證品相和口感,人為剪除多余枝杈,減少單株的成果數)的分寸,褚橙和褚柑剪枝的不同秘訣,沃土果園獨創的肥料配比,如何設計回報機制引導農戶生產行為。

在褚柑的培育過程中,褚楚最感謝的還是爺爺褚時健給予的支持。褚柑的核心團隊成員均來自之前的褚橙團隊,在生產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經驗,這是褚老留給褚楚的最珍貴的軟資產。褚老也一直叮囑褚楚,要真心對待核心技術人員,要給人家好的待遇,不要讓人才流失了。

“為什麽我們能成功,最根本是品質”

“人生總有起伏,精神終可傳承。”這是褚柑包裝箱上印制的宣傳語。作為褚家精心培育的第二個產品,褚柑不僅繼承了褚橙優質的產品特性,也傳承了褚老的那份褚橙精神。

“可能我們褚家人,都是這個特點,比較認死理,講原則,做事有自己的底線,這一點上我也很像爺爺。”褚楚說,自己初入社會,一度因為價值觀差異而抱有挫折感,“但是我們家里人也總結過,為什麽褚橙可以這麽成功,當然一方面有爺爺70多歲上山種樹的這種精神,但是,最根本的,是我們的品質。”

憑借這種認死理、講原則的勁兒,褚楚和褚柑團隊從選地、肥料配比、水源引流、疏果減產、選果定級等各個方面和自己“死磕”。褚柑選取了高糖高酸的沃柑品種,口感上比褚橙更甜,也更適合於國人的口味,另外源於橘子的特性,果皮更易剝離。單從外觀上來看,褚柑比褚橙更大,果皮呈現出的是偏紅的橙色,更為漂亮。

相比於褚橙成熟和固定的供銷網絡,褚楚希望在褚柑方面進行更多新的擴展,開辟新的渠道,主動擁抱新零售等新生業態。

為此,她帶著褚柑北上,選擇中糧我買網作為華北地區的合作夥伴,進行線上和線下的渠道鋪設。褚楚表示,在爺爺身上她學到,術業有專攻,她最重要的事情是把水果種好,而營銷和市場則交給我買網這樣的合作夥伴來做。

圖片2

左起:中糧我買網趙平原、褚時健、褚楚

在爺爺身邊久了,褚楚的也自然有了一份“慢性子”。今年是沃土果品褚柑規模上市的第一年,關於未來,她表示不急於擴張,希望可以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

對於外界紛紛揚揚議論的褚家接班人之爭的說法,褚楚也不回避內部確有競爭,“我們要做就一定要做最好的,到最後,還是質量來說話。”

褚時健 褚橙 褚楚 創業者 中糧網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740

成龍: 「中國5000年來沒這麼好過,我們太幸運」

1 : GS(14)@2012-08-01 11:07:3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20801/16564508
雖然訪談中成龍還說起與奧運會的淵源,宣稱因拍戲拒絕倫奧跑聖火等因由。並對武術沒有進奧運會感到遺憾,叫大家不要給劉翔太大壓力等。但他又提到香港回歸時也曾叫人「一定要愛國,5,000年來沒有這麼好過,我們真的太幸運了」等。這番言論遭許多內地網民鞭撻。怒斥他拍中共馬屁。「每一句、粒粒字都有奴性」、「奴才戲子的嘴臉。」有網民直指,中共靠強大軍警力量維穩,打壓民眾維權,當代中國現狀是「政府不作為,國人成順民,如羊一般……」有網民揶揄成龍抱中共大腿,嘲諷他是否在內地「越來越難混了,不拍馬屁吃不香」。
針對成龍說的「所有大事件都在中國發生了」。網民則羅列中國所面對的種種內憂外患,「國際:釣魚島爭端、黃岩島爭端、越南在非法採油、俄羅斯也開始抓中國漁民、韓國一直用槍打中國漁民、台灣解放越來越難;國內:城管變成了土匪、房子也不再是自己的了(70年產權)、房價又漲了(不能安居)、工作沒了(不能樂業)、土地政府買了、不要臉的出名了(娛樂圈)、貪污的多了、飆車的多了、每個城市都有海了……」,質問成龍所指大事「是這些事嗎」?
騰訊網/新浪微博/貓撲網
成龍歷年犯眾憎胡言
2012年
回憶當年中國申奧成功時稱:「中國給我的感覺是中國五千年來最好的幾年!」
2010年
港人在菲律賓被槍手擊斃後稱:「香港是多元種族的社會,別擔心,我們沒有憎恨!」
2010年
被問世界盃看好哪一國家隊時,他說:「我覺得巴塞或 AC米蘭會贏!」
2009年
在海南博鰲亞洲論壇上稱「中國人是需要管的」,又稱「中國製的電視機會爆炸。」
2004年
評論台灣大選槍擊案:「台灣總統選舉是個天大的笑話!」
2000年
背妻偷食,令吳綺莉誕下小龍女後稱:「只是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網民有話說
「每一句、粒粒字都有奴性,要做到這境界,真的不容易!」
「奴才戲子的嘴臉由此暴露無遺了!」
「看完這訪談,我感覺成龍是明星裏最虛偽的,實在是太惡心了!」
「為了抬舉現在而否定五千年的輝煌,那祖先們何以瞑目啊?」
資料來源:新浪微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648

幸運的讀者 成功的推介 周顯

1 : GS(14)@2014-04-09 15:09:38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2794
《東周刊》的編輯轉來了一封讀者的掛號信,來信者是一個五十八歲仁兄,信中的內容大致是:

他是一個小型的貿易商人,連續遇上了好幾宗不幸事件:一個美國的大客戶倒閉了,欠下兩百多萬元應收帳,另一個歐洲客戶也有財政問題,要求延期付款兼六折找數,令到他的周轉出現了困難。屋漏兼逢連夜雨,父親也過身了,外父到醫院做手術,花了六十多萬元,太太又患上了乳癌,需要四十多萬元的手術費,還未算電療和化療的費用。

有一天,他在《東周刊》看到了我的一篇專欄。記着,他並不是我的忠實讀者,只是聽過了我的名字罷了。但他心存了僥倖之心,在早上的九時多,全部提取了僅存的三十多萬元現金,全部買進我推介的股票,心中打定了輸數:如果虧蝕了兩成,便要止蝕。

很幸運十多天內,三十多萬變成了七十多萬,他沽貨,把錢提出來,為太太交手術費,自己繼續專心工作。



讀者老實商人買了我推介的股票贏錢,為太太交了手術費。

我收到了這封信之後,心裏覺得很是奇怪:我在《東周刊》向來很少推介股票,不知署名為「老實商人」的讀者,究竟是買了哪一隻呢?

我把這封信交給了出版人,笑對他說:「幸好他買入的不是「天工國際」(0826),否則他便大鑊了。」

出版人愛護我,當然不會把這句話寫出來,誰知自己不入這個位,馬上給一位網民留言攻進了這破綻:「若那位讀者買8321,8021之流,那這封信可能已是遺書了……」

我當然不會認為自己炒股必勝、推股必升,對於我推介的股票,我從來沒有諱言過,很多都是輸的。對於別人指摘我的股票貼士不準,我通常都不反駁,因為這的確是事實。然而,有關「匯隆控股」(8021)這股票的說法,牽涉到原則問題,卻是應該提出來說一說的。

記得我初次推介這股票時,是在一份報紙,當天便大升了幾成,後來陸續炒上,又經過了一段調整期,結果是升了好幾倍,我贏的錢不多,但這股票卻為我帶來了不少榮譽和面子,所以我的印象也特別的深刻。

後來發現我的估計沒錯,它果然是賣殼,股價炒上了高位,但是高處不勝寒,亂炒的股票永遠戰勝不了地心吸力,在高位之後,它回落了。在它回落了不久,我應該(記得不大清楚)是在那時又推介了一次,結果是,它繼續下跌,跌得還真不少。然而,如果計上我初次推介這股票時,即使是下跌了這麼多,它還是有倍數計的升幅。

這故事一共衍生出兩個原則性的問題:

第一,一個財經作者推介股票,有贏有輸,甚至是輸多贏少,也是常有的事,不足為怪。然而,甚麼才算是贏呢?一隻股票曾經有過了幾倍的升幅,後來又掉了下去,這個推介算是成功,還是失敗?抑或是,一隻股票必須是天長地久,長升不跌,才能叫作「成功」?

第二,某人游說你買股票,從一元開始叫你買,升至二元又叫你買,升至三元也叫你買,結果升至十元,繼續叫你買,這一次,股價掉了下去,打回原形,跌回至一元。你應該多謝這位朋友,還是責罵他呢?

對於以上的這兩個原則性問題,我並不給予答案,也相信每個人均有自己的不同做法。就第二個問題而言,我有一個朋友,確是常常如此,所以她的朋友都一個一個同她斷絕來往了,但我卻永遠視她為好朋友,不消說的,每年我憑着她的時贏時輸的貼士,贏了不少錢。
2 : sammi9606(46820)@2014-04-09 16:12:29

thx
3 : kkk299299(46942)@2014-04-09 22:54:46

正解, 有消息都好,執生都好緊要

唔理一,二,三蚊有無買入,但你睇佢由一蚊升到十蚊, 十蚊回小小都好走啦..玩股票識控制成品,止賺止蝕是常識吧

利申: 周兄介紹既 8022 同 936 都有買 , 936止賺離場, 8022 坐緊 (跌左3x%) but 936賺既遠遠夠 cov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466

京幸運兒2012年獨中5.7億

1 : GS(14)@2015-01-27 15:12:35





內地雙色球二○○三年二月十六日正式發行,銷售點遍佈全國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十二年來除為當局賺取數百億元(人民幣.下同)慈善基金,也創造了不少一夜暴富幸運兒,迄今開出過八個億元以上大獎,最勁一次是二○一二年北京開出五億七千萬元大獎,一注獨中。雙色球形式類似本港六合彩,每注兩元,分紅、藍兩色球,紅色共三十三個,藍色十六個。若彩民的彩票紅藍號碼全中為頭獎,中六紅為二等獎,五紅一藍為三等獎,五紅或四紅一藍為四等獎,四紅或三紅加一藍為五等獎。最低為六等獎,中一藍就可獲獎,單注獎金為五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127/190178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493

【add】章子怡幸運紅裙 收9卡巨鑽嫁得

1 : GS(14)@2015-02-09 08:59:45





上年8月,汪峰在演唱會上聯同歌迷給了一個甜蜜的驚喜給子怡。等了半年,汪峰終於在子怡36歲的生日派對上求婚成功了!主角子怡身穿約值4萬5千元的Ralph Lauren鮮紅單肩晚裝,在未來老公手上接過來自英國品牌Moussaieff的9.15卡鑽戒,幸福滿瀉。紅色好像可以代表到子怡的堅強和魅力,帶給她幸運,所以子怡獨愛紅裙。早前到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宣傳《太平輪》,身穿Carolina Herrera的艷紅露肩晚裝配上閃爆Chanel珠寶。出席香港電影導演會周年晚宴暨年度頒獎典禮,子怡棄大紅,玩質感,着上Tom Ford紅黑珠片裙。於澳門出席亞太影展,着了一襲Giorgio Armani Prive露肩peplum魚尾紅裙登場,配過千萬Tiffany珠寶,高貴有氣勢。希望子怡和她的紅色長裙繼續帶給她幸運,做個幸福的汪太!更多時尚新聞,即上:http://add.appledaily.com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209/190351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93

機率廿三萬分之一中滙豐鈔全餐 幸運兒欲炒賣助供樓

1 : GS(14)@2015-04-15 08:27:07

■「中全餐」的Rico稱僅留一張單鈔收藏。司徒世華攝


【本報訊】滙豐150周年紀念鈔昨日公佈抽籤結果,全城瘋狂認購下,查詢抽籤結果的紀念鈔網站一度「大塞車」而無法登入。中午過後不少幸運兒相繼在網上「報捷」,有幸運兒抽中比六合彩三獎更難中的「全餐」(即3張單鈔、1套3連張及1套35連張全部抽中),盼轉售可助供樓一至兩個月。記者:袁柏恩 林社炳



滙豐今次發行150元紀念鈔,每人最多可申請購買3張單鈔、1套3連張及1套35連張,分別錄得4.4倍、21.6倍及64.8倍超額認購。如果要抽中全餐,成功機率僅得23.4萬分之一,比六合彩三獎(5.5萬分之一)更難中;要抽中3張單鈔,機率亦僅157分之一。





雖然中獎機率低,但昨午起仍有不少幸運兒報捷。facebook專頁「滙豐銀行150週年紀念鈔齊齊報價區」,至少5人貼出中全餐的截圖分享喜悅,亦有不少人獲「安慰獎」,抽中3張單鈔。《蘋果》員工Rico是抽中全餐的其中一名「幸運哥」,他早前在妻子慫恿下加入認購行列,本着「中晒都唔會蝕」的心態,認購時點算了全餐,妻子則只認購2張單鈔及1套3連張。豈料今午登入時驚見自己中全餐,妻子則無抽中。他表示當初只是湊熱鬧,今次當「發橫財」,如有好價錢會立即放售,預算35連張約5萬元會放售,但會留一張單鈔收藏。他笑言不預計大賺,自己亦非炒家,「幫補吓買吓奶粉呀、供吓樓,幫得幾多得幾多啦,香港又冇錢派」。他過去亦曾認購中銀紀念鈔,轉手兩張,每張賺約千元。




最後一批領鈔者憂炒不起

另一名認購了單鈔、3連張及35連張各一套並全中的幸運兒林先生則笑言,當初純粹抱着各選一套、「睇吓中邊樣」的心態認購。他坦言未了解市場價格,「如果(差價)有一倍就賣,有半倍都好好」。他表示對滙豐有感情,過往亦儲下少量舊紙幣和特別號碼的紙幣,今次亦打算收藏3連張不出售;至於放售所得則打算用作「食餐好」。雖然紀念鈔最快要到6月9日才到手,不過不少幸運兒已開始討論領鈔當日如何放售,高登討論區更已有人成立WhatsApp群組,預備在領鈔當日互通炒價消息。不過即使抽中亦未必開心,由於領鈔期由6月9日至28日橫跨3周,有抽中單鈔且6月28日始可領鈔的網民無奈表示自己為最後一批領鈔者,擔心屆時價錢炒不起。另外,有市民不滿原本選擇到荃灣分行領鈔,卻被安排到中環總行,「一係就唔好畀人揀地方領鈔,對好多老人家嚟講都好唔方便」。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15/1911328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629

得獎感幸運「應頒給微生物」

1 : GS(14)@2015-10-07 01:23:05

大村智獲譽為以遺傳工程創造新化合物的先驅,先後取得東京大學藥劑學及東京理科大學化學博士學位,他對獲頒諾貝爾獎感到幸運,並將得獎歸功於微生物。80歲的大村智研發抗寄生蟲藥伊維菌素(Ivermectin),每年拯救3億人性命,日本北里大學為表揚他的貢獻,豎立了由非洲雕塑家為他製作的銅像。但他接受諾貝爾官方訪問時十分謙虛,表示對獲獎感到非常意外,直言「世上有許多取得重要研究成果的學者,自己的研究非為得到諾獎而做,感謝很多研究員幫助,得獎實在相當幸運」。他在日本電視節目中表示「我從微生物身上學到很多,也依賴它們,我應把獎項給予微生物才對」。



打高球發現抗寄生蟲藥微生物


他除了學術成就超卓外,美術造詣亦相當高,曾出版書法刊物,又是藝術品收藏家,2007年更自費在山梨縣家鄉設立「韮崎大村美術館」,致力保存日本藝術文化。一派學者風範的他亦是運動能手,擅長打高爾夫球及越野滑雪,據悉他用作研發抗寄生蟲藥的微生物就是在高球會無意中發現。法新社/美聯社/大村智網頁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1006/193223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2760

美史上最勁強力球巨獎3幸運兒瓜分123億

1 : GS(14)@2016-01-15 17:25:35

■南加州這間便利店售出中獎彩票,不少人湧到慶祝,有如即興派對。 美聯社


發達了!美國強力球(Powerball)大獎獎金累積逾兩個月達到15.86億美元(123.7億港元),成為世上最巨額彩票大獎後,前晚終於由三張彩票瓜分,每票可得近5.3億美元(約41億港元),在新一年過富貴新生活。三張彩票的主人身份未明,只知分別在加州、佛州和田納西州購票,買中8、27、34、4、19和強力球10號六個號碼。幸運兒可選擇分29年或一次過領獎,若是後者,所得彩金會較少。至於賣出加州得獎彩票的便利店,可獲100萬美元(780萬港元)獎金。



■送出巨獎的六個號碼。





或須繳付28.6億稅金

但幸運兒袋穩獎金前還得先繳稅。若以領9.3億美元計算,就要繳聯邦入息稅3.68億美元(28.6億港元),再按居住州分法例繳州稅──除非是住在南達科他、德州等未開徵州入息稅的州分,或住在加州、佛州等等不對博彩獎金徵稅的州分。稅款咋舌,中獎機會又只得2.92億分一,但民眾仍踴躍排長龍花2美元買個美夢,連未參加強力球州分的居民以至加拿大人都越州越境碰運氣,令前晚開彩前投注額或達到每分鐘130萬美元(1,014萬港元)。不少下注者都計劃多多:「要辭掉那份鬼工作」、「要環遊世界」;但亦有人宣告「會把獎金全部分給窮人」。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15/194526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228

居港台人:覺得自己幸運

1 : GS(14)@2016-01-18 01:17:23

【本報訊】同一個大選,長期在香港生活的台灣人及長期在台灣生活的香港人,看到不一樣的畫面,對大選及兩地民主的看法亦截然不同。23歲的Dora台灣出生,來港生活了5年多,今屆台灣大選特意回台灣投票。她認為這5年香港政治變化明顯,「中共多咗想改變香港嘅行為,另一方面香港人近年嘅政治意識高咗。咁多年,我一直冇參與香港嘅遊行,因為我會驚,但喺台灣,我係有參與,因為我唔會擔心自己。」
Dora對台灣一直沒很強的身份認同,直至看到香港政治狀況後,更珍惜台灣人的身份和投票權。


在港出生的台灣人鍾錦培

「見到港人為自己掙扎」


Dora說以往不覺得自己的台灣人身份特別︰「走出台灣前唔覺得自己身份好特別,到咗香港後,見到有人因為自己係香港人而掙扎,就會覺得自己幸運,身份認同高咗。」50歲的鍾錦培(Thomas)在港出生,到台灣生活已20年,是台灣的資深獨立音樂工作者,近10年一直活躍於台港兩地社運。Thomas認為台港兩地一直互相影響,港人民主意識更比台灣人高,「香港就係一個壓迫越大,反抗越大嘅地方,台灣有民主都咁多年,早就麻木咗。」他認為台灣只是民主體制上走得前,而非民主思想上走得前,「香港人好ready了,只係冇機會參與普選,台灣只係比香港幸運,20年前已有人帶來改革。」■記者梁佩珊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117/194556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37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