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得只剩下石油的委內瑞拉,一旦倒債,中、俄,以及一堆第三世界國家將跟著陪葬; 而最大債主中國,若不繼續金援,經營多年的反美盟友將倒台,正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用「地獄」來形容最近的委內瑞拉,或許並不算誇張。這段期間,災難式的委內瑞拉新聞,不斷充斥著全球媒體的新聞版面。 醫院停水,血跡斑斑的開刀房無法清洗,醫生手術前後用瓶裝水洗手;呼吸器因為停電而無法運作,只能仰賴醫護人員手動打幫浦;初生嬰兒死亡率在二○一二年是千分之○.二,如今暴增到百分之二。醫院沒錢照X光片、床單無法換洗,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卻在電視上堅持:「我們的醫療照顧系統是全世界頂級,對人民的照顧僅次於古巴!」然後是街上的暴動。由於長期物資短缺,民眾必須凌晨起床去超市排隊,才可能買到生活用品,民眾搶劫店家的畫面天天更新。去年委內瑞拉通膨率已達一八○%,估計今年會超過七二○%,經濟成長率(GDP)去年萎縮五.七%,今年將再跌八%。 陷入惡性通貨膨脹的噩耗非常驚人,委內瑞拉的貨幣,官定匯價是十玻利瓦兌換一美元,但是黑市一度來到一千二百玻利瓦兌換一美元;在首都加拉卡斯,一份漢堡索價一七○美元,換算新台幣高達五千六百元! 經濟崩潰必然引發財政破產危機,今年一月二十九日,委內瑞拉全額償付了到期的十五億美元債務,但是破產的烏雲卻沒有因此散去。穆迪信用評等公司分析師瑞西(Jaime Reusche)就說,穆迪給委內瑞拉政府的信用評等是Caa 3級,「意味有八○%的機率,將要面臨倒債,或是債務重組」,「在沒有重大變數的情況下,倒債將在今年第四季發生。」○一年阿根廷政府財政破產,債務金額高達一千億美元,曾經創下政府債務破產最高金額的紀錄;而委內瑞拉中央銀行公布的統計顯示,委內瑞拉的外債餘額已經累積至一八五○億美元,一旦走到盡頭,不只將要創下政府破產金額的新紀錄,更可能讓中國、俄羅斯,以及一眾第三世界國家陪葬,帶來難以評估的連鎖性反應。 北京用貸款換石油 借款年年增高 已血本無歸委內瑞拉倒債與否的關鍵,就在北京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一念之間。 中國是委內瑞拉最大的債權國,更是主要的石油出口國。委內瑞拉被世界各國視為風險最高、最無保障的投資地區;但是北京挾著龐大的資金與石油需求,從○七年開始以「貸款換石油」的模式,源源不絕借貸給前任總統、反美獨裁者查維茲(Hugo Chavez),以及他的繼任者馬杜洛。 起初查維茲承諾每天向中國輸出十萬桶石油,換取為期三年、金額四十億美元的貸款;但是,中國的貸款沒有成功協助委內瑞拉的經濟轉型,反而越陷越深,查維茲與馬杜洛政府拖欠、賴債,不斷向北京需索新的借款。 到了一四年底,委內瑞拉每天必須向中國輸出六十四萬桶原油,其中三十三萬桶用來抵債,借款期限則由初始的三年期,放寬為「無限期」;到了去年九月,馬杜洛率領大陣仗的訪問團到北京參加「九三大閱兵」,又向習近平要了五十億美元的新借款,每天運往中國的原油增加到七十萬桶。 如今,中國已經輸送給委內瑞拉五百億美元,每天收到的原油是七十萬桶;相較於查維茲○七年第一筆四十億美元換十萬桶原油的借款,北京這個「金主」,根本就是不計血本地讓利。如果再把國際油價腰斬、委內瑞拉幣巨幅貶值考慮進去,北京的巨額貸款,已經血本無歸。 去年九月的五十億美元新借款,瞬間被經濟崩潰的黑洞吸光,馬杜洛政權岌岌可危;去年底,馬杜洛領導的執政黨在國會改選大敗,總數一六七席的國會議員,執政黨只拿到五十五席,反對黨則囊括其他的一一二席次。 馬杜洛拒絕承認失去政權,以經濟崩潰為由實施戒嚴,停止國會運作,接著又在五月十三日,宣布延長經濟戒嚴六十天,引爆更劇烈的政治抗爭,軍事政變一觸即發。 鞏固在委國利益 被當冤大頭也要繼續借錢 至於北京,像是被掐住脖子的大金主,若不繼續借錢,不只前面的貸款淪為壞帳,馬杜洛政府也將被推翻,中國二十年來在南美支持的反美政權將一夕變天。北京只好同意提供金額不詳的新貸款,維持馬杜洛政權的生命線。 五月十三日馬杜洛宣布再延長戒嚴令六十天,主管經濟的副總統裴瑞茲(Miguel Perez)接著宣布「好消息」,說已與中國達成以石油換取貸款的新借款,而且「借款條件更為優惠」,預料配合大幅削減進口及貶值後的新匯率,能幫助委內瑞拉度過困境。 中國為了扶植查維茲的反美政權,對查維茲與馬杜洛「讓利」的慷慨程度,已遠遠超過台灣。即使在去年九月,委內瑞拉經濟已經瀕臨崩潰,馬杜洛在北京仍然從習近平手中拿到八項重大優惠,包括五十億美元的貸款、建立經濟特區等;此外,還交代中國電信與華為在委內瑞拉設立電信設備廠。 中南美經濟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教授豪斯曼(Ricardo Hausmann)指出,中國的貸款「不以償債為目的,唯一條件就是石油交換」,而「大筆的貸款去向不明,淪入貪腐的私人口袋。」另外,中國國企藉著貸款取得委內瑞拉國家戰略資產,在電信、汽車、家電,以及石油開採,都成為委內瑞拉最大的外國控制者。這些特權,跟著馬杜洛政府遭到民眾的唾棄,萬一委內瑞拉政權變天,中國龐大的借款與特權,將岌岌可危。 反對黨啟動罷免 中國為保盟友 還加碼投資去年在國會大選獲得絕對多數席次的反對黨「民主團結圓桌」(Democratic Unity Roundtable, MUD),因為馬杜洛祭出戒嚴令,造成國會無法運作,該黨領袖卡布列斯(Henrique Capriles)已決定將群眾帶上街頭,發起對馬杜洛的總統罷免公投,很快就會達到啟動罷免公投的一八○萬人連署門檻。 更糟的是,反對黨之中還有多位「激進」的領袖,例如目前被關在監獄中的羅佩茲(Leopoldo López),就主張以群眾暴動與武裝叛變,來徹底根除馬杜洛的政治基礎。如今,卡布列斯的民主路線與羅佩茲的激進路線已經合流。 已經深陷其中的北京政府,當然不願見到經營多年的反美政權挫敗,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洪磊在委內瑞拉反對黨大遊行、罷免公投展開後指出,中國和委內瑞拉互為重要的合作夥伴,中方將繼續與委內瑞拉開展包括金融領域在內的各方面合作,推動兩國實現共同發展。 實際上,中國對委內瑞拉後續的債務償還也將繼續支應,確保馬杜洛政權能夠繼續保護中國投注的龐大利益。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撰文 / 乾隆來 |
曾經,他是超高人氣的首都市長,一上任就要單挑財團;如今,他施政評比居六都之末。 就任一年半,台北市長柯文哲是如何陷入困境,還有起死回生的機會嗎? 整個台北市近來猶如一個大悶燒鍋,市民悶,感受不到首善之都的光榮感,市府團隊也悶,找不到施政方向,引發這一連串悶燒現象的火源,少不了市長柯文哲。 才一年半,上任時意氣風發的「柯P新政」已然落漆,支持者滿懷期待已成失望,甚至施政評比在六都吊車尾,幾乎是處於動輒得咎的處境;「入行」政界兩年多的台大名醫,對於千瘡百孔的市政束手無策,問題出在哪裡? 「柯P的問題在他自己,他缺乏核心理念,帶人又沒帶心,無法形成一個團隊。」曾協助柯文哲打選戰的一位學者如此感嘆。 問題一: 欠缺核心價值 施政矛盾 的確,過去一年半來,市民看不到柯文哲的施政願景,而心直口快的他,往往做決策或說話時思慮欠周,因此常被質疑沒有中心思想,人文法治素養不足,常識與經驗不夠。 舉例來說,柯P部分新政被批與民爭利,他堅持「使用者付費」原則,擴大停車位收費,要大家多搭大眾運輸,但同時又打算取消悠遊卡優惠,難怪挨批政策矛盾。 而他上任後機車退出騎樓的路段長度,被估算與二○○九座一○一大樓高度相等,讓行人通行無阻的立意雖佳,但卻未提供相對的替代停車位,讓機車族怨聲載道。缺乏配套思考,一方面造成對庶民照顧不足,另一方面,也令外界對其施政的核心理念大感模糊。 處理大巨蛋案,柯文哲姿態拉得很高,但台北市政府一開始未成立律師團先研究法律與合約,致節節敗退,已令外界錯愕;為了揪出向媒體爆料議員對大巨蛋民調內容的內鬼,政風處還對官員測謊,違反人權的作法,更匪夷所思。 問題二: 自視甚高 種下領導危機 而他一再失言,從談性別議題說出「進口三十萬外籍新娘」,到以「你來實習,我花時間教你,沒向你收學費就不錯了,還給你薪資?」來回應大學生要求暑假實習支薪,在在凸顯柯文哲的盲點。 「每個人都有知識上的限制,麻煩的是,他不知道『自己的不知道』,也分不清楚事情重不重大,價值體系混亂。」一位柯市府前官員說。 曾任民進黨台北市議會黨團總召的立委吳思瑤,與柯文哲曾密切互動,她表示,柯文哲對於性別、文化理解、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禮儀,一直都是罩門,才會說要用監視器盯路邊違規停車,或是說英國交通部長克拉瑪贈送的懷錶是「破銅爛鐵」,「他口無遮攔,但會樂於認錯。」柯文哲的人格特質,是讓他陷入困境的另一主因,自視甚高的他,作風強勢,輕率決策,但抗壓性低,以致政策反覆,造成「一日數變」的情況。這樣的領導不但讓市民對他失去信任,也無法建立堅強的行政團隊;而缺乏團隊作戰,讓他的施政績效更惡化。 「裡面的人一直往外走,外部的人才也不敢跳進來。」吳思瑤認為,柯文哲的領導統御是大危機,「我一直跟他說,你不能『King work』,要『Team work』,要讓底下的人有尊嚴、覺得被理解,有充分溝通的機會。」台北市議員王鴻薇認為,柯文哲一直很驕傲、對下屬很兇,不尊重專業,造成很多下屬不敢跟他說真話。對此,吳思瑤則認為「主要是溝通問題」,一些局處首長向她反映,和柯文哲溝通彷彿存在一道障礙,現在能和他溝通無礙的人越來越少。 影響所及,就是他在對很多事情未全盤理解前,就要局處首長端出東西,之後卻又沒有好的溝通,於是讓首長們覺得被誤解。 問題三: 拘泥SOP 遠離人民 「他凡事求快,喜歡一切按照SOP(標準作業程序),但政策需要縝密溝通;可能只有市長辦公室主任蔡壁如和他合作多年,知道他的個性,才可以溝通無礙吧。」吳思瑤不禁苦笑。 一位卸任官員也說,柯文哲一直想用他在台大醫院管理急診室那一套來管理市政,太單純了,「很多SOP處理的都是小事。」而局處首長想要施展的作為一再受阻,個案累積下來,可能一個導火線爆發,就走人了。 嗡嗡嗡的柯P工作十分努力,「每天上午七點半開會,六、日沒休假,比前幾任市長都認真,可惜分不清事情輕重緩急。」一位北市府員工感嘆。 柯文哲被困在內湖車陣裡,立刻發訊息給當時交通局長鍾慧諭,要求寫SOP處理;曾被媒體讚揚善用大數據、SOP管理,如今被大家當笑話看。而曾經語出驚人說:「台北市公務員平均智商一定比其他縣市高」的柯文哲,一向以智商一五七為傲,造成待人處世極大的阻礙。 標榜無黨籍而勝選的柯文哲,上任後的小內閣,仿如拼裝車,有民進黨、國民黨、新黨與無黨籍等各路人馬,好處是不受政黨意識形態制約,壞處是價值理念南轅北轍。 「小內閣沒有一定價值理念,三位副市長基本價值差距大,局處首長又沒有與市長個別開會的機會,每天晨會固定三、四個局處首長輪值參加,作用越來越小,決策也離社會越來越遠。」市府前官員抱怨,尤其很多競選政見不一定被局處執行,變成失信於民。 靠「婉君」(網軍)厚愛起家的柯文哲,市府團隊成員不少是透過網路「海選」出線,但一年半下來,海選出身的副市長周麗芳、文化局長倪重華、體育局長楊忠和、研考會主委陳銘薰等已陸續陣亡。 「柯文哲被選舉經驗誤導,以為網路萬能、選出的官員沒問題,但對每項職位需求不清楚,有些位子擺錯人,加上身邊有許多經驗不足的年輕人,就難以成事。」曾幫柯文哲助選的學者說。 柯市府已有十幾位局處首長與核心幕僚掛冠求去,被外界批評「可組一支棒球隊」。 「小內閣很多首長缺乏行政歷練,下面的人又不一定挺首長,大量的工作壓力下,拿不出績效,就會走人。」緊盯北市府人力問題的王鴻薇說。 有解方: 把握世大運 借助中央改變除了高官請辭,市議員陳慈慧更指出,北市府去年一整年,離職、退休、調任的基層員工總計二千人,這個現象被形容為「跳船潮」。 柯文哲不重視政治專業,但從事政治卻無疑是一種專業,若能改變領導風格,向其他都市借將,找來具有行政經驗的人才重整團隊,並善用留下來的優秀文官,在剩下的二年半任期,仍有可為。 「明年的世大運一定要搞好,台灣丟不起這個臉,柯文哲應該與中央政府合作,把自己從大巨蛋爭議抽離,就當作下一任沒機會了,放手去做。」曾助選的學者建議,柯文哲應讓團隊結合在一起,讓大家清楚知道目標是什麼,更要承認自己不足,戮力改進。 北市府另一個需要好好收尾的是大巨蛋等五大案,這個前人留下來的爛攤子,已對市政造成負面影響,根據財政部統計,民間投資參與北市開發案,一五年僅十五.○六億元,只達一四年四八一.七億元約三%,天壤之別的數字背後,是企業對柯市府觀望,台北市的競爭力已亮紅燈。 在急診室善於起死回生的柯文哲,能否抓住機會之窗,化施政危機為轉機,是重大考驗。柯P,加油了! 柯文哲 出生:1959年 現職:台北市長 經歷: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 台大醫學院教授 學歷:台大醫學系、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撰文 / 郭淑媛、賴若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