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二線土地市場升溫 總價太貴房企抱團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27583.html

一二線土地市場升溫 總價太貴房企抱團買

一財網 羅韜 2015-06-04 21:20:00

銷售走好,房企勢必需要拿地補倉,而核心城市土地依然稀缺,近日全國的土地市場高潮不斷。

上海土地市場再起波瀾,今年總價地王再度誕生。

6月3日,華潤置地(下稱“華潤”)與華發股份(下稱“華發”)聯合體拍下上海閘北區市北高新技術服務園區N070501單元09-03地塊,成交價格87.95億元,成交樓板價38062元/平米。

值得一提的是,華潤、華發曾在今年3月20日以總價70.52億元拿下的閘北區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N070501單元10-03地塊,成交樓板價34871元/平方米,與今日出讓的這幅地塊相鄰,並且出讓條件完全一致。

時隔三個月不到,該區域樓板價就已經上漲了3000元/平米。

“相比兩次價格,可以看出在市場全面回暖的情況下開發商的拿地意願越來越強烈。”德佑鏈家市場研究部總監陸騎麟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血戰土地市場

今年5月份的銷售情況無疑給了房企更多的信心。

本報記者綜合多家機構數據顯示,今年5月上海市商品住宅的供應量為106.7萬平方米,環比上漲6.0%,同比上漲25.2%;成交量為142.6萬平方米,環比上漲14.7%,同比上漲139.4%。而在深圳5月的一二手住宅成交總量高達19484套,接近2009年的峰值。視線轉移到廣州,5月全市網簽9313套,同比上漲59%,環比上漲28%。

銷售走好,房企勢必需要拿地補倉,而核心城市土地依然稀缺,近日全國的土地市場高潮不斷。

在同日上海的土地拍賣市場上,上海寶山大場鎮地塊吸引了包括碧桂園、綠地、旭輝、遠洋、萬科、九龍倉、保利、首創、金地等18家房企參與搶奪,最後經過多輪競價,最終被招商平安聯合體以溢價89.6%的價格拍得。葛洲壩上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則以11.04億元拿下了青浦東大門徐涇鎮徐南路北側08-02純宅地,溢價率95.1%,成交樓板價27309元/平米,一舉創下了該區域內的單價地王。

不僅僅是一線城市上海,很多二線城市土地市場也悄然火爆起來。

6月3日在蘇州今年第一次土地拍賣會上,就成交了130億元的土地金額。本報記者了解到,蘇州此次土地拍賣共吸引了包括萬科、碧桂園、華潤置地、旭輝、世茂在內的58家房企及6名個人參與競拍。土地拍賣最高溢價率達307%,而整體48.62%的溢價率也創下了蘇州歷史新高。

在天津,八里臺鎮沈寂兩年之後,再次推出住宅用地。近日,天津土地交易中心公布了3宗城鎮住宅用的土地出讓公告,編號分別為津南(掛)2013-12號、津南(掛)2013-13號、津南(掛)2013-18號,3宗用地均位於津南區八里臺鎮,總土地出讓面積338959.4平方米,總規劃建築面積372855平方米,掛牌起始總價10.234億元,平均樓面價2745元/平方米。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多方采訪獲悉,二級市場的趨好往往來自於一級市場風向的傳導,一級土地市場的走熱一定會在後續市場中傳導至房價乃至整個住宅市場的交易量。

聯合拿地避風險?

和以往不同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在核心城市聯合拿地,上述上海土地市場的拍賣勝者就是這樣的聯合體。

“雖然土地市場很火爆,很多企業也看到了其中的風險,核心城市土地非常貴,很多企業要獨立拿下這個地塊會更加困難,而在開發階段也會有更多挑戰。”某業內TOP10房企上海公司營銷總監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相比三、四線已經可以看到的風險,一、二線市場的風險要低很多,預計房企未來在一、二線城市拿地競爭將加劇。

正是基於這樣的競爭,也有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項目無論是供應數量還是質量都將上升,未來更加激烈的競爭也將給當前在售項目造成潛在風險,由於這些項目土地價格都很高,如何開發更加考驗開發商的能力。

去年9月,上海發布的《商業網點布局規劃(2013-2020)》,大寧商業中心被定為與陸家嘴、靜安寺、徐家匯等中央商圈同級的“市一級商業中心”。

由於這個原因,方興、寶華等知名開發商相繼進駐上海大寧板塊,也就是華潤、華發拿地的區域,而之前大寧金茂府就曾以48000/平方米的樓板價創造地價新高。

“通過我們的盈利模型測算大寧金茂府拿下這個土地價格要實現盈利非常困難,但我們也發現很多企業都在不斷加碼希望進入上海市場,我們估計這個還是戰略考慮。”某房企土地拓展部門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們也在上海不斷看地,但是基於風險指標我們並沒有拿到合適的土地,價格都太貴。”

也有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大寧金茂府一期價格其實並不賺錢,方興主要還是希望以此做自己在上海的品牌,而未來這個價格可能還會上漲,但是這個銷售壓力也很大。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由於政策層面已經寬松,市場基本面回升已是既定趨勢,此時開發商有可能趁機在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加碼拿地,謀求市場深耕與逆勢擴張的機會。

“一線城市土地會越來越貴,抱團拿地、合作開發將成為趨勢,這些城市未來只會留下那些最專業的開發商,而其他的開發商貿然進入或許得不償失。”上述營銷總監對本報記者說。

編輯:於百程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418

一輛電動機車 萬太貴?天才設計師首度回應 陸學森:台灣應走出比價輪迴

2015-07-06  TWM

智慧電動車gogoro試乘者滿意度高達九十七%,公布售價十二.八萬後,批評聲浪排山倒海,執行長陸學森接受《今周刊》專訪直言:沒有利潤,賣一台、賠一台。堅持創新、安全與品質,不做折衷的次品,每個零件都是汽車等級。

撰文•周品均、何佩珊

今年討論度最高、話題最熱的智慧電動車gogoro,在六月二十七日開賣。這台被譽為「兩輪Tesla(特斯拉)」的gogoro,開放試乘三周內,登記試乘人數超過九千位,其中三千多位試乘者滿意度高達九十七%。

不過,這些讚歎光芒,卻在gogoro十七日公布售價十二.八萬元後,遭網路反彈聲浪蓋過,多數消費者直指gogoro售價太高、資費太貴。

就連中研院院士朱敬一都發文表示:「能夠花十二.八萬元買機車的年輕人,恐怕已具有標籤意義。在超過六成年輕人當前月薪不到三萬元的情況下,尤其如此。」關於售價、資費方案,批評聲浪排山倒海,gogoro執行長陸學森在公布價格後,首度接受媒體專訪,這位極少出現在媒體前的天才設計師,罕見地親上火線面對眾多批評聲浪。以下是他接受《今周刊》專訪紀要:《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很多人說gogoro售價「是有錢人的玩具」,是否太貴了?

陸學森答(以下簡稱陸答):我不騙你,我每(賣)一台、賠一台,沒有利潤。

我們用Panasonic電池芯,它只賣兩家(車用電池):Tesla與gogoro。做能源,要用高安全標準去衡量,這個東西(換電站)是放在加油站,一出事會很慘。

每個零件 都是汽車等級gogoro每一個零組件都做得非常好,因為我們是用汽車零組件來做,每一個零件都是汽車行業水準。

為什麼呢?因為消費者值得擁有最高品質、最安全、最好的駕駛經驗,消費者每一毛錢都是很辛苦賺回來的,他們不應該擁有爛東西。

I don’t make crappy shitty product.(我不做爛產品)台灣有個毛病,每個人都比價錢,不在乎品質,東西就是爛的。一個爛的產品出來,長期來看,消費者花更多成本,台灣的產業有這個不幸的輪迴。

當我站在這條街(八德店)就想到,電腦的產業都是架構在別人的平台(platform)上,就連車子也都是別人的平台。台灣很會利用機會,但有誰成了平台?沒有創新就只能比價錢。

gogoro有沒有可能做到,成為幫台灣站起來的平台,幫助台灣產業、人民?gogoro可以是下一個平台。

我們要的是服務標準、品質標準、安全標準,要以這些標準作為衡量的基準。我希望有一天這間公司代表台灣,為台灣設下一個新產業標準。

價錢公布後 來客數更多問:你看到網路上的評論會不會感到很失望?

陸答:如果你不喜歡,連討論都不討論。事實上,價錢公布後,gogoro店面的來客人流更多了,不是減少。

gogoro資深採購處長李英榕(以下簡稱李答):Horace(陸學森)很掙扎價格到底要訂在哪裡,為此掙扎一年多。一年前,我就可以想像,當宣布價錢後會有很多攻擊,人家覺得你是暴利,就是欺負台灣人。

但我知道,即便這項產品的BOM cost(物料成本)這麼高,還是值得去拚。因為我看到整個產業能夠改變的願景,包括大家觀念和消費習慣能夠改變時,這個量可以讓整體價格再往下降的可能性,到那個時間點,我們不見得要在scooter上賺錢,但也不要賠錢,這樣商業模式就會起來。我常跟供應商講:我們的策略是先蹲後跳,我必須先蹲下去,才會跳得高。

陸答:但也不能蹲得太低。

李答:(笑)對,蹲得太低就趴下去了。

陸答: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我們沒有想過要很high margin(高毛利),我也知道沒有起步就沒辦法改變地球,但起步也要合理的起步。

問:gogoro換電池資費八九九元,和機車族實際加油費用脫鉤,也有不少人質疑資費定價太貴、太離譜?

陸答:我們做了一百多位年輕人的焦點團體測試,測試完有些人每月油錢是一千一百元、有的四、五百元,平均大概七、八百多元,我們定價在八九九元,可以換電池換到飽,原以為這數字會很吸引消費者,但我們可能太aggressive(積極),消費者並沒有騎這麼多。

但是,有一點很重要:這個月資費不是油錢,是一個服務,是一種生活形態,如果你的車出事,我們二十四小時來幫你,這資費包含了付費獲得更多的方便,不只是油而已。

本以為給一個換到飽的資費就沒有人會抱怨,結果每個人都有意見,所以我們會創造一個比較有彈性的資費方案,細節要之後才出來。

我不是要躲避這個問題,而是不知道。老實說,我們已經開始收集客戶怎麼使用我們的東西,一旦有數據,才可以設計一個健康的資費方案。

問:從消費者的反彈,和你的回應看起來,gogoro和消費者間的溝通是不是出了問題?

陸答:不。我這樣問你:有心理學家指出,一個人平均要花七倍時間才能消除你的記憶,假如你跟男朋友分手,就要花你和他相愛七倍的時間忘記他。要花時間讓人們去了解這個新公司、新商業模式、新產品、新服務,要花時間的。我常說:你還不知道你不知道,除非你知道了,不然不應該下評斷。

那些抱怨的人沒有騎過gogoro,我認為你應該去看首批騎乘者的回饋,已經有兩、三位已經買了,因為他們無法想像沒有gogoro多痛苦。這才是我要聽的聲音。

下一輪募資 目標一億美元問:做一台賠一台,還得布建充電站,有沒有資金疑慮?

陸答:我們沒有資金問題。

我們的第一輪資金總共是五千萬美元,一千萬美元來自王雪紅(宏達電董事長),四千萬美元來自尹衍樑(潤泰集團總裁)。下一輪募資目標是一億美元,這輪還沒正式結束。

我們需要的是可以剛好把事情做好的資金,太多資金會讓人變懶散,而太少又做不成事。

問: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也是gogoro股東,gogoro會成為王雪紅繼宏達電之後,扶植的下一家公司嗎?

陸答:Cher(王雪紅)她投資gogoro一千萬美元是個人投資,不是hTC的投資。

她很感謝我幫hTC,她也知道我已經下了決定(離開hTC),所以她只有一個方法,就是祝福我有一個順利未來,協助我的夢想。她出資讓我的公司能順利開始運作。

問:依你的說法,第一代gogoro用最好的零件,那麼這該被定位為頂級旗艦車種,還是你可以接受的最低標準?未來可能推價格親民的智慧電動機車嗎?

陸答:我不能透露未來計畫。我們第一步要專注在創新、安全與品質,不要做一個折衷的產品。

Tesla先推出了頂級車款Roadster,然後才是Model S,以及計畫推出平價版的車。我覺得我們比較像Model S,但大家都覺得我們要做Model 3(第三種平價車款),給我們一點時間,一個新公司不是那麼容易起來。

問:為什麼叫gogoro?

陸答:我們目標是找到中性的字,假設取名Taiwan electronic vehicle company,你就覺得是做車的,人家怎麼信任我們其他產品。

第二,不希望人們認為這公司來自特定地區,說中國製造會想到品質,說到台灣會想到高科技,我希望中立這些感受。

第三,老婆婆和小孩子聽過一次就要知道,不要小看命名,只要一個字,就能抓住人們的注意力。第四,設計gogoro logo時,要有前進的感覺,這種感覺很難做,就好像有很多輪子。

問:什麼是你現在最大的挑戰?你擔心失敗嗎?

陸答:(笑)你有五十個小時嗎?我跟你list(列)出來全部我擔心的事情。

對我來說,最困難就是抉擇,決定什麼要做、什麼不做。這台車本來還有很多功能沒有放上去,在有限的時間與經費下,如果做太多,卻不夠安全、品質不夠好,這不好。但做太少,不夠讓消費者興奮,人家也不喜歡,要做得剛剛好。至於怕失敗嗎?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為什麼要浪費時間想那個。

陸學森

出生:1970年

現職:gogoro執行長

經歷:宏達電創意長

學歷:美國華盛頓大學

成績:打造微軟第一代XBOX、宏達電鑽石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2640

租金太貴不得不撤? 鞋業巨頭BeLLE百麗關閉香港最後一家店鋪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877.html

租金太貴不得不撤? 鞋業巨頭BeLLE百麗關閉香港最後一家店鋪

一財網 劉曉穎 2015-09-02 17:19:00

香港市日益上漲的高租金讓不少商家難以為繼。《第一財經記者》記者了解到,在跑馬地黃泥湧道(俗稱“鞋街”)當年全街有11、12間鞋店,但隨著租金上漲,這條街上最後一間鞋店也將於今年9月結業。

據香港媒體報道,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880.HK)旗下的同名女鞋品牌位於香港的最後一家門店於近日正式結業。這意味著BeLLE百麗品牌完全撤出香港市場。

實際上,BeLLE撤出香港的消息並不讓人意外。BeLLE百麗位於旺角朗豪坊、葵芳新都會商場、荃灣荃灣廣場三間分店從上月起陸續關門,而尖沙咀中港城門店半年前則被集團旗下另一品牌Millie's代替。

香港零售業的下滑與疲軟,與當地日益上漲的昂貴租金形成反差,這些外部環境因素導致百麗等眾多快消品牌撤店、逃離。

租金太貴影響盈利?

BeLLE近年來在香港市場的品牌影響力早已大不如前,所剩下的店鋪也已不多。據統計,2015年以來,該品牌已悉數關閉位於香港市場的7間門店。而最後一家位於香港將軍澳的門店則於8月底正式結業。

香港零售業大環境下滑對於百麗有所影響。今年7月,百麗首席執行官盛百椒在一次股東大會上表示該集團受到目前日益惡化的香港零售市場的波及。

根據香港統計處最新發布的7月份零售業數據顯示,香港市場鞋類制品連續5個月出現跌幅,今年迄今為止已經大跌2.7%,跌幅高於零售業整體1.7%的跌幅。該零售數據顯示,服飾、百貨、鞋類開始新一輪調整,恐迎來連續下跌。

盛百椒表示,截至5月底的一季度按集團中國大陸市場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 7.8%同時關閉多間店鋪後,6、7月份表現同樣不好未見起色。不過據他稱,大陸市場因租金費用屬於變動費用,與銷售掛鉤,因此大陸市場盈利能力受損較小,相反香港市場租金為固定成本且一直穩企所以影響盈利能力。

香港市日益上漲的高租金讓不少商家難以為繼。《第一財經記者》記者了解到,在跑馬地黃泥湧道(俗稱“鞋街”)當年全街有11、12間鞋店,但隨著租金上漲,這條街上最後一間鞋店也將於今年9月結業。

受旅遊影響較大的首飾、手表類則更是重災區。亞太地區最大的手表零售商西鐵城(City Chain)因業績不佳、租金過高,已關閉了在香港的多家店鋪,其中包括在旺角的一家奧特萊斯店和兩家零售店。此外,九龍表行也關閉了在波斯富街的店鋪,當時,九龍表行表示公司上半年的營業額下跌了30%。

不過,目前在零售市場惡化的情況下, 業主加租幅度有所放緩、一些地段的商鋪已經開始調價。據房地產咨詢公司高力國際統計,中環、銅鑼灣、尖沙咀及旺角等傳統購物的街鋪租金已經受壓下跌,降至2011年中的水平,單是今年上半年租金已跌了10.5%。預測商鋪租金繼2014年全年跌5.5%後,今年會再跌15%。

受整體行業疲軟拖累

記者註意到,BeLLE撤離香港市場對於百麗集團來說影響並非太大。根據報財報顯示,截止2015年2月28日,百麗集團位於香港和澳門市場的自營門店底僅為158間,約為大陸市場鞋類門店14128間的1%,而港澳市場的收入亦僅占集團的2.9%。

BeLLE香港關店實際折射出的是中國鞋企集體疲弱。

以百麗的競爭對手達芙妮(0210.HK)為例。這家臺灣的鞋履制造及銷售商在上周公布的2015年中期業績顯示營業額下跌13.9%,上半年關店數達188家。而同樣深陷低迷期的還有佛山女鞋品牌星期六(002291)。其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3.81%,而凈利潤卻比上半年同期下降近兩成。

轉型尋求新的增長點已經成為這些公司的必然選擇。以百麗為例。除了主營業務外,百麗同時還運營有運動和服飾類別,特別是運動類別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了鞋類的疲軟,該部分今年首季業績增長12.4%。盛百椒稱,運動裝業務由於過去幾年已經歷低迷,市場已完成去庫存,表現較佳,利潤率趨勢良性,於2015年前三個月有雙位數同店銷售增長。百麗期望在目前鞋業疲軟的大環境下,可借助運動裝業務幫補。

此外,電子商務也同業被鞋商們寄予厚望。據了解,目前線上業務僅占百麗集團約3-4%,公司未來會投資更多資源予線上。而上個月,達芙妮與天貓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計劃將其全明星營銷方面的優勢延伸至電商平臺。

有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對品牌來說,發展線上業務已經是大趨勢也是件好事,但目前品牌多將電商視為清理庫存的一個渠道,在線下互動等方面並未實現預期效果。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06

萬達影視估值375億太貴?萬達院線遭問詢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601.html

資本市場監管趨嚴的背景下,一紙問詢函讓萬達院線(002739.SZ)重組發生波折。

兩周前公告擬收購萬達影視的萬達院線5月24日收到深交所問詢函,被要求就12項問題完善信息披露,其中包括要求披露穿透披露投資方、萬達影視高估值與利潤承諾的參考依據、旗下核心資產傳奇影業的經營狀況等。

“收到問詢後,公司一般是先回複,詳細解釋,最後的決定權還在交易所。”一位熟悉資本市場的人士5月25日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按照慣例,因標的估值被問詢的公司可以選擇調低價格,重新修改方案,也有主動選擇取消重組的情況,但一般取消之後三個月之內就不能再啟動。

近日有市場傳言稱,監管風暴或從IPO審核刮向並購重組。這紙問詢凸顯了監管層對影視公司高估值並購的關註,同時也將投資者的目光拉回標的資產傳奇影業的業績。這家正在虧損的好萊塢電影公司,對於在電影市場有莫大野心的巨無霸公司萬達而言,到底是一根雞肋還是一塊肥肉?

萬達電影樂園

劍指估值

5月12日晚間,停牌3個月的萬達院線披露了其重組預案,發布了發行股份購買萬達影視並募集相關配套資金的公告,稱將購買萬達影視及子公司傳奇影業,並披露了其業績狀況。公告稱,萬達院線擬向33名交易對方發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萬達影視100%股權,萬達影視100%股權的預估值為375億元左右,預估增值率約為171.46%,各方協商暫確定標的資產交易價格為372.04億元。

問詢清單中,第一個是要求萬達院線對投資方進行穿透式的披露。根據預案,交易對方包含泛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弘創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等 30 家公司和機構。深交所要求萬達院線以列表形式補充披露交易上述有限合夥企業的全部合夥人情況,披露至自然人、法人層級,並說明合夥企業取得標的資產股權、合夥人取得合夥權益的日期,以及合夥人出資形式、目的、資金來源等信息。

另一個重要問題是業績和估值。預案稱,萬達投資承諾萬達影視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度合並報表中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累計不低於50.98億元。而未經審計的模擬合並財務報表顯示,其2014和2015年凈利潤分別為-26.91億元和-39.70億元。這樣的歷史業績與承諾凈利潤形成了反差。因此,深交所要求萬達院線補充披露整合前的萬達影視、傳奇影業以及互愛互動等主要標的資產在業績承諾期內預計實現的凈利潤,結合交易標的所處行業發展、業務開展等情況,說明業績承諾的依據和合理性。

萬達院線內景(網絡資料圖)

眼下,資本市場監管趨嚴,上會節奏放緩。近日市場傳聞稱,監管層可能集中清理IPO排隊中一批凈利規模較小、且盈利能力出現下滑的企業。還有說法稱,監管風暴已從IPO審核刮向並購重組,對影視等行業高估值並購受到監管關註。這些說法尚未得到權威部門證實,但在萬達院線發布重組公告當晚,擬98億收購樂視影業、以資產註入形式登陸資本市場的樂視網(300104.SZ)也同樣受到了深交所問詢,被要求補充披露其評估增值率、市盈率水平的合理性。

前述熟悉資本市場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比起對近期個別存在借殼傾向的公司,深交所此番對萬達院線的問詢相對溫和,未來重組能否順利進行,最後要看萬達方面與監管部門的溝通情況。

雞肋還是肥肉

收購方案顯示,萬達影視是以自身為主體,由青島影投和互愛互動等核心子公司整合而來,其中,青島影投持有LegendPictures.LLC及其所有子公司(即傳奇影業)100%股份。基於此,對於本次估值375億元的萬達影視來說,傳奇影業無疑構成其核心資產。作為高估值要素,在深交所的問詢函中,傳奇影業的業績也被重點涉及。

傳奇影業是萬達今年年初宣布斥資不超過3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0億元)收購的電影制作公司,這起並購被稱為中國企業在海外市場最大的一起文化並購案例。公告披露,傳奇影業營業總收入由2014年的26.35億元增至2015年的30.23億元,但其2014年、2015年凈利潤分別為-22.43億和-36.28億元。這也使得收購完傳奇影業母公司青島影投之後,萬達影視凈利潤為負。基於此,深交所要求萬達院線補充披露扣除上述因素影響的傳奇影業2014和2015年的凈利潤,並分別列示上述原因對傳奇影業凈利潤的具體影響金額。

不久前萬達以3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傳奇影業(網絡資料圖)

針對虧損原因,萬達院線在公告中解釋稱,傳奇影業近兩年虧損較大的主要原因包括其管理層加速行使期權導致非現金股權激勵費用大幅增加、廣告成本較高以及對部分資產計提減值準備等。

“傳奇影業的虧損是有原因的,在六大好萊塢公司中,傳奇的模式最為獨特,它是獨立制作公司,只制作電影,因此相對於迪士尼這樣多種業務相互協同的綜合性公司而言,它業務單一,業績容易被其電影產品的市場表現左右,因此波動非常大。”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兩年傳奇的大片在市場上不太成功,是造成業績低迷的主要原因。

多年來,美國對外資進入影視制作產業十分審慎,正是因為傳奇恰逢業績低迷,才讓來自中國的萬達獲得了買入的機會,成為了傳奇的新主人。依據萬達董事長王健林的並購習慣,萬達買下傳奇,不僅僅是希望進行資本運作,而是與並購盈方、鐵人公司等體育公司一樣,希望將IP拿到中國市場賺錢。針對傳奇有些令人尷尬的業績,王健林近期在接受采訪時也坦言,傳奇是一個起伏、不太穩定的公司,最好的年份最後利潤超過兩億美元,虧損差不多幾億美元,核心原因就是產品。這一年若推出一兩個大產品,財報就好看;這一年沒有好作品,或投了一部作品卻巨虧,就造成虧損。

大片的票房增長,往往拉動制作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上揚,將IP轉變為收益,也是資本市場喜聞樂見的方式。上述知情人士指出,雖然傳奇抗風險能力較弱,但單獨一兩年的業績有偶然性的,其《魔獸爭霸》等系列出來以後,全世界的魔獸粉絲眾多,其業績還是很有想象空間的。

目前,傳奇影業有多部大片處在制作之中,將在未來一年內推出,包括將於6月10日推出的根據網絡遊戲改編的IP巨制《魔獸爭霸》,將在明年2月17日推出的由馬特•達蒙主演的《長城》,和將於明年3月10日推出的《金剛:骷髏島》等。

另一個值得註意的細節是,《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萬達並購債務纏身的AMC時,曾設置了管理層對賭,約定雙方未來三年按凈利潤分成,通過業績增長中共享收益。這正是AMC後來扭虧為盈、迅速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主要原因。王健林日前在媒體鏡頭前也透露,萬達在買下傳奇前,談判了很長時間,對公司的風險控制、每年投資計劃和利潤都有過制度性安排。由此不難猜測,萬達買下傳奇時,很有可能參考並購AMC時的手法,與管理層簽訂了對賭協議,來保障業績增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33

COACH轉型:好看且不太貴才是王道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1995.html

5月的一個普通工作日的上午,上海香港廣場的蔻馳(COACH 06388.HK;COH .NYSE)旗艦店十點準時開門迎客。

楊葆焱(Yann Bozec)笑容滿面走進來。在被委任為COACH大中華區總裁之前,這個法國人已經在COACH待了五年,負責公司的亞洲事務,先後在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任職。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後,COACH的業績終於有所起色。最新的2016年第三季度(截止3月26日),這家公司第三財政季度的銷售凈額為10.3億美元,相比上年同期的9.29億美元增長11%。

“我們對中國市場的長期前景仍然保持樂觀。中國市場將保持長期的增長驅動力。”楊葆焱再次笑了笑,COACH計劃在2016財年在中國再開15家門店,“而其實目前我們已經完成這個數量了。”

如果時間撥回兩年前,恐怕楊葆焱不會那麽自信。

經過重裝升級後的上海香港廣場的蔻馳COACH旗艦店

工廠直銷店的雙刃劍

2014年,COACH在連續近十年全球銷售額不斷攀升後,首度出現了負增長。同年,COACH還宣布關閉北美70家裝修風格過時或者業績不佳的門店。彼時業界對COACH唱衰一片,華爾街的分析師將下滑歸因於品牌的盲目擴張。

公開數據顯示,蔻馳在北美的門店由2003財年的156家變為2013財年的351家。然而,這並非癥結所在,最致命的是蔻馳的工廠直銷店。簡單來說,工廠直銷店就是所謂的奧特萊斯店,這些店里會給予相當於零售全價的10%~50%的折扣。由於需求旺盛,這些折扣店的數目增長驚人,從2003財年的76家變為2013財年的193家。

工廠直銷店飛速擴張的好處是,COACH可以通過這些店吸引大量追求性價比的顧客。這些人通過大幅的折扣拎著有COACH大號標誌的包包走在街上,等於一個個活生生的廣告。但問題也隨之而來,一個品牌擁有一些工廠直銷店是有必要的,但是COACH的零售門店中,10家之中有6家是工廠直銷的;而該行業的平均水平是10家全價零售店之中只有1家是工廠直銷的。

無疑,大幅的折扣一旦被扣上“廉價”的帽子,COACH的品牌價值和檔次在消費者心中地位就會不知不覺地下降。這對定位高端的品牌來說,是最致命打擊——2014年6月,COACH的股票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暴跌40個百分點。

意識到危機後的COACH在去年6月的投資者大會上,公布了一攬子的轉型計劃:將品牌定位從“觸手可及的奢侈品”轉化為“現代奢華”的生活方式類品牌;在發展原先手袋以及配飾為主的產品的同時,進一步發展成衣、鞋履等多品類,加強品牌的時尚度;並希望通過對產品、店鋪和市場營銷“三管齊下”的改造贏得更多消費者。

經過重裝升級後的上海香港廣場的蔻馳COACH旗艦店

發力入門級產品

COACH轉型見效緩慢,直至今年年初才能看到起色。

在經歷了連續十個季度的收入連續下滑後,這家公司在今年年初公布的第二季度業績顯示(截至2015年12月26日),按恒定匯率計算,其銷售凈額同比上升了7%。

這一好勢頭維持到了第三季度。COACH方面也似乎覺得公司的形勢已經撥雲見日,因為這家公司預計,到今年第四季度,此前衰退最厲害的北美地區同店銷售將恢複正增長。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看好COACH。

“業績不能看一次的。”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認為COACH初入中國面對的是一個不成熟的市場,中國消費者普遍缺乏對奢侈品的認知。隨著中國人收入、消費普遍升級,近年來電商快速發展,以及國人出國的機會不斷增加,他們很快發現這個品牌並不符合傳統意義上對奢侈品的定義。

即使如此,但COACH還是下決定要走奢華路線。自2014年走馬上任以來,楊葆焱帶頭將店面重裝升級,向消費者傳達全新的品牌理念。

按照COACH給出的最新數據,截至2016年3月26日止,這家公司在中國內地共擁有161家門店,包括40多家現代奢華零售概念的門店,如北京SKP店、北京東方廣場店、上海香港廣場店及上海IFC國金中心店等。楊葆焱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到2016財年結束時(2016年6月底),蔻馳預期將全新零售概念的門店比例提高到近40%(目前其全球直營店的數量為965家)。

如果不看LOGO,這些COACH大店的裝修以及店內的陳設會讓人覺得自己走進了某一個一線大牌的門店。但當你逛過這些重新裝修升級的店鋪就會發現,概念大店里的導購總是會跟你強調,“我們來自紐約,我們是一家主營皮革制品的品牌,我們擁有超過70年的歷史。”

按照楊葆焱說法,“COACH的價格定位是傳統歐洲品牌的40%~60%。同時,75年來COACH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產品,在質量上比大多數歐洲品牌有更加絕對的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流行的小包款式被COACH捕捉到。也許是為了擺脫此前被消費者定義的“阿姨包”形象,COACH現在試圖推出更多的小款包,這些包的定價相對更低一些。“畢竟,售價九千、一萬的包還是會讓很多人覺得貴,但一旦價格只有三四千元,你買時也許會毫不猶豫。” COACH投資者關系及企業傳訊副總裁盧佳慧判斷。

對於品牌商來說,這樣的產品算是入門級。貝恩咨詢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也提出了這樣的趨勢,未來的奢侈品市場,奧特萊斯的打折貨會變少,品牌會通過更多的入門級產品來吸引新顧客,這種路線也可以盡量避免傷害高端品牌的形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77

【三分鐘速成】出國機票太貴?那是你不會買!

隨著暑期出境遊高峰的日益臨近,國際機票價格也將漲至一年中的較高水平。去哪兒網此前公布的2015年出境機票大數據就顯示,7、8月份前往美國、加拿大、韓國、香港這四個熱門國家與地區的機票價格位於一年中的最高點。

那麽,如何購買國際機票最省錢?乘坐國際航班又應該註意些什麽?近日,攜程旅行網發布的《國際機票預訂貼士》,就透露了怎樣才能買到最劃算的國際機票的訣竅。

1、盡早預訂

盡可能提早購票,航空公司通常會在幾個周期提前預售客票,例如提前14天、30天、45天、60天等,提前的時間越長,優惠幅度也就越大。需要註意的是,此類機票通常是不能退票、不能改簽的。還要警惕網絡上一些明顯低於航空公司官網價與市場價的機票,謹防不法商家違規出票,耽誤行程。

2、盡量預訂往返機票

已經確定了返程日期的旅客購買往返機票會更加實惠。航空公司通常都希望旅客返程也選擇他們的航班,以提高入座率,所以購買國際往返機票往往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折扣,價格甚至比單程機票還要低。

3、盡量選擇同一航空公司

選擇同一航空公司的好處是,不僅往返程價格比不同航空公司的票價更優惠,如果是中轉航班因前一程航班延誤,造成後一程航班誤機,還可自動改簽到最近的一個後續航班上。但如果選擇了不同的航空公司,後程航班的誤機損失,只能自己承擔。此外,選擇同一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可在出發地要求機場櫃臺人員將托運行李直掛到目的地機場,無需在中轉地取出後重新托運。

4、夜間航班和中轉航班更省錢

一般來說,夜間航班的票價會比白天的航班更低,而中轉航班也比直飛航班更便宜,旅客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和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的航班。

5、擅用常旅客卡累積旅程

大多航空公司都設有常旅客計劃,這些計劃可以根據旅客使用該航空公司飛行的里程數,給予旅客免費飛行或升艙等獎勵。如果經常乘坐同一家航空公司的飛機,一定要加入俱樂部積攢里程,使用在攜程等在線旅遊平臺預訂機票時,記得要關聯相關常旅客卡。

然而,淘到了便宜機票才只是出行的第一步,乘坐國際航班還要註意以下這些:

1、建議提前3小時抵達機場

暑期出遊高峰,客流量大,全國機場安全檢查工作升級,安檢更加嚴格,可能會增加旅客的排隊時間。因此,乘坐國際航班的旅客最好預留出充足的值機、安檢和過關時間,提前3個小時抵達機場,以免耽誤行程。

2、淩晨航班不要混淆日期,起降均為當地時間

曾有旅客購買6月30日00:55的出境航班,在6月30日晚上21:00到達機場,但其實他的航班早在20個小時前就飛走了。乘坐夜間航班的乘客一定要註意,應在航班起飛日期的前一天晚上到達機場辦理值機手續,而非起飛日當晚。

此外,所有標註的航班起降時刻,均為出發與到達機場的當地時間,旅客一定要註意調整時區,避免因時差而弄錯登機時間。

3、中轉航班要詢問清楚是否要過境簽

乘坐國際航班經由第三方國家、地區中轉的,一定要關註簽證問題,有的國家免簽,有的國家即使不出機場也要簽證,比如經由美國,無論是否離開機場,乘客都要申請過境簽證。旅客在預訂機票時要詢問清楚該中轉地機場是否需要辦理簽證,以免發生被遣返的窘境。

4、盡量選擇同一機場

國際化大都市通常建有兩、三座機場,有些中轉航班,前程與後程航班很可能在不同的機場。購票時應盡量選擇同一機場,避免拖著行李輾轉奔波。即使在同一機場,旅客也要看清楚航站樓是否相同,以免誤機。

5、充足的轉機時間

為了保證銜接順利,攜程機票專家建議大家在前後程航班之間,至少留足3小時用於轉機。“有時會遇上後程航班在不同機場或航站樓,或者前序航班晚點等狀況,如果中轉時間過短,就很可能來不及趕飛機。”有些國家也會要求在抵達該國的第一個城市先辦理入關手續,如果是這樣,建議中轉時間預留得更加充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087

激光雷達太貴,於是百度聯手福特花1.5億美元投資了Velodyne

據外媒報道,福特和百度周二宣布,將分別向矽谷激光雷達技術廠商Velodyne LiDAR投資7500萬美元。這筆資金將被用於加速下一代激光雷達的開發和制造。

激光雷達是無人駕駛汽車的關鍵元件。目前激光雷達價格非常昂貴,谷歌目前使用的激光傳感器單個定制成本在8萬美元左右。高昂的成本一直阻礙著無人駕駛汽車的大規模量產和商業化進程,而此次投資Velodyne公司便意在降低激光雷達的價格。

據悉,Velodyne公司將借助這筆投資重點擴大其研發部門。Velodyne方面表示,Velodyne的規模會迅速擴大,未來12-18個月,Velodyne的雇員會翻一倍,目前,Velodyne LiDAR擁有200余名員工。

福特表示,該公司全自動駕駛汽車車隊的規模已超過了其他所有汽車廠商。去年,福特宣布將Fusion Hybrid無人駕駛汽車的總數從10輛增加至30輛。在亞利桑那州Proving Ground和密歇根大學的Mcity,福特已在測試車輛中安裝了Velodyne的激光雷達。

此前,據媒體稱,福特將最遲在2021年打造一款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試圖在量產世界上首款無人駕駛汽車的全球競賽中占據領先地位。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福特到今年年底的研發人員將增至300人,研發中心將擴建到近1.4萬平方米。

百度今年4月宣布擴大位於加州太陽谷的自動駕駛實驗室,將研究人員總數增加至超過100人。這一實驗室將專註於計算機視覺、機器人和機器學習技術的開發。此前,通過與寶馬的開發合作,百度在中國測試無人駕駛汽車。

無人車的核心在於人工智能和定位導航技術,百度無人車的核心“百度汽車大腦”主要包括四大模塊(高精度地圖、感知、定位、智能決策與控制)。百度方面表示,憑借激光雷達的支持,百度可以大力發展的地圖業務,尤其是高精地圖業務,也有望實現向主機廠打包供貨的新產品。

資料顯示,Velodyne是一家位於美國矽谷的科技公司,成立於1983年,最早以音響業務起家, 目前,谷歌無人駕駛車、百度自動駕駛車均采用Velodyne生產的64線激光雷達產品。據悉,Velodyne目前已經與25個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在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733

消息稱蘋果iPhone 7要漲價 都怪NAND閃存太貴

據媒體報道,有業內人士表示,因為iPhone 7所配備的256GB存儲容量需求強勁,NAND閃存將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其價格將繼續飆升直至今年第四季度。這或許意味著iPhone 7最終的零售價可能會因此而提高

報道稱,目前主要的NAND芯片供應商,包括三星電子和海力士都提高了閃存芯片的價格。不僅是256GB容量會加價,據傳iPhone標配的容量也將悄悄漲價,這意味著iPhone 7的價格最低容量也將高過目前iPhone 6s的5288元的售價。

蘋果是影響NAND閃存芯片市場表現的關鍵因素。蘋果推出的iPhone 6和iPhone 6s系列,占到了去年NAND閃存芯片約15%的供貨量。

不過,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如果新款iPhone的銷量令人失望的話,那麽NAND閃存的價格可能從明年第一季度開始出現回落。

此前,蘋果中國官網已經率先開賣了兩款適配iPhone 7耳機接口的耳機,均來自第三方品牌Audeze,售價分別為人民幣6498元、5698元,價格幾乎與蘋果最新款的i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896

在美國造“超級高鐵”太貴 Hyperloop One擬再融2.5億美元

據 《福布斯》 報道,盡管超級高鐵公司Hyperloop One剛剛在10月中旬宣布獲得5000萬美元投資,但根據一份投資文件,該公司還計劃展開新一輪融資,最多募集資金2.5億美元。

Hyperloop One內部估計這個項目的成本將遠遠超過“超級高鐵”概念的提出者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最初的預期。當時他預測從洛杉磯到舊金山灣區的超級高鐵路線的成本最低只有60億美元,每英里的造價只有1150萬美元,遠遠低於高鐵的成本。

Hyperloop One擴張計劃文件顯示,其對超級高鐵系統的成本預估存在很大偏差,這套系統預計將在2020年以前運送貨物,在2021年前運送乘客。

根據今年7月份該公司發給潛在投資人和房地產開發商的宣傳材料,該公司預計許多超級高鐵項目的成本都遠遠高於馬斯克的預期。據該公司估計,單純是舊金山灣區一條107英里長的超級高鐵線路,造價就達到90億美元至130億美元之間,合每英里造價8400萬美元至1.21億美元之間。

Hyperloop One在文件中表示,在第一條超級高鐵線路投入運營時,該公司還將有另外三條線路投入建設。Hyperloop One有可能會在迪拜舉行盛大的開幕典禮,而迪拜也是該公司上一輪融資的領投方DP World Group所在城市。據Hyperloop One估計,這條從迪拜到阿布紮比的線路全程93英里,行駛時間為15分鐘,造價48億美元,合每英里造價5200萬美元。

而根據建設地點的不同,超級高鐵的造價也存在很大差別,這可能是因為土地、路權和人力成本有所不同。例如,從休斯頓到達拉斯的一條貨運線路,每英里的成本將達到2800萬美元,而連接莫斯科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及太平洋的線路(總長6200英里),成本約為每英里2200萬美元,這可能是因為俄羅斯的施工成本低於美國。

不過Hyperloop One堅信到2030年該公司及合作夥伴的利潤率將非常高。Hyperloop One CEO羅布·勞埃德(Rob Lloyd)在接受《福布斯》采訪時,證實了宣傳材料中成本預測的真實性。他說:“這些都是準確性很高的預測,我堅信一個觀點,即超級高鐵的造價僅相當於高鐵造價的三分之二,但速度卻比高鐵快了三倍。”

據Hyperloop One預計,超級高鐵一旦投入運營,利潤將十分豐厚。該公司預測,客運和貨運超級高鐵的目標市場總規模在2020年將達到4.7萬億美元,到2040年將達到9.3萬億美元。即便Hyperloop One和合作夥伴的市場份額屆時只有10%,他們的收入都將達到3000億美元。yperloop One在宣傳材料中表示,該公司希望到2040年市場份額達到35%,與合作夥伴一起獲得1.9萬億美元的訂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524

大佬說|比爾蓋茨:美股太貴了!這是低利率造成的

周二,微軟創始人、億萬富豪比爾·蓋茨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美股確實貴了。在他看來,低利率的持續時間已經太久了。

當日,美股三大股指均走高。道瓊斯指數上漲0.58%,至19911.21點,接近2萬點大關。2萬點被認為是一個具有積極意義的重要心理信號。11月8日大選過後,道指已攀升約9%。

比爾·蓋茨認為,現今美元異常強勢,減少美國貿易差額實際上就變得很難。相較於其他大部分國家,美國受到的經濟刺激更大。他將股市走高的原因歸結為當下利率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並稱要使利率回到正常水平,需要作出很多調整。

周三,美聯儲將迎來議息會議,並公布“加息懸念”的最終結果。若美聯儲最終將決定上調利率,這將會是美國十年來的第二次加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6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