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華國際時評:互利共贏,讓中美經貿磋商不斷向前

習近平主席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於5月15日至19日應邀赴美訪問。經過幾天緊張艱苦的磋商,中美雙方最終達成了不打貿易戰的共識,並在當地時間19日下午就經貿磋商共同發布了聯合聲明,雙方將在諸多領域加強經貿合作。可以說,這是一次積極、務實、富有建設性和成果的訪問,是對兩國元首此前達成重要共識的落實,對中美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

從今年2月底劉鶴赴美溝通,到5月初美方主動派出代表團到中國磋商,隨後習近平主席應約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再到此次美邀請劉鶴率團赴美,這一切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在中美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的指引下,雙方朝著解決問題的方向不斷邁進。

從北京磋商的“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到華盛頓磋商的“積極、務實、富有建設性和成果”,幾字之變卻頗有深意:磋商次數增加的同時,磋商成果在不斷向前推進。上次磋商雙方在一些問題上仍存較大分歧,但這次卻在不少具體領域取得更多進展,比如在能源、農產品、醫療、高科技產品、金融等領域加強經貿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合作,鼓勵雙向投資等。這些來之不易成果的背後,是雙方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為妥善解決經貿爭端而積極尋找辦法的不懈努力。

談判是互諒互讓的藝術,是在相互妥協中尋求彼此利益交集。一方吃虧的交易不會持續,雙方共贏的合作才能長久。此次雙方就經貿磋商發布的聯合聲明就是一個共贏的典範。美國加大對中國優質能源和農產品等出口,於美國,將利於其削減貿易赤字,促進其經濟發展;於中國,可以促進產品供應多元化和優質化,更好地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的需要,對提升世界各國百姓福祉也是利好。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每項成果的達成都絕非易事。無論在北京還是華盛頓,面對美方的不合理要求,中國政府從來都是堅決回擊,絕不妥協,不接受對方所設的限定條件。一切從國家和人民利益出發,從中國實際發展需要出發,是中方談判始終堅持的原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中美在經濟結構和文化認知等方面的差異,讓兩國經貿爭端的解決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和複雜性。因此,管控分歧、解決問題更需雙方付出誠意、智慧和耐心。從最初的劍拔弩張到今天磋商取得階段性成果,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中美雙方本著互相尊重、互利共贏的理念,就沒有邁不過的坎,跨不過的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446

鬥士陸奇: 一直向前 從未停歇 | 人物

3個月前,陸奇卸任百度總裁兼COO的消息在中國互聯網圈引發了一場陸奇爭奪戰,當時市場最大的聲音是——得陸奇者得AI天下,而AI是各家都押寶的未來。投資圈還傳出“陸奇只要創業就給10億美元天使”的消息。

李開複曾評價說:“陸奇是少數這種有戰略技術眼光,又能執行得很好的人,他加入任何一個公司,都是對這個公司的加分。”只是等到陸奇最終選擇走他師兄李開複做投資的路子,出任Y Combinator(下稱“YC”)中國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之後,業界又是一片感嘆陸奇“低嫁”的惋惜之聲。

現年57歲的陸奇,早年畢業於複旦大學,此後就讀於卡內基梅隆大學,獲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1998年加入雅虎,後一步步晉升為執行副總裁。2016年,從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的位置上離職後,於次年加入百度。他曾被譽為“矽谷最有權勢的華人”。

《約翰•克里斯朵夫》是陸奇學生時代喜歡的一本書,書里那句“人生是一場不停的,無情的戰鬥”,像是陸奇一路走來的真實寫照。從複旦到雅虎、微軟,再到百度、YC,已經57歲的陸奇一直保持著向前的戰鬥狀態,幾乎從未停過。

複旦“陳景潤”

1961年,陸奇出生在上海,小時候被父母送到江蘇小鎮的爺爺家里,由於營養不良,陸奇體格孱弱且視力不佳。

年輕時,他曾經求職造船廠工人,卻因身體不行遭拒。恢複高考後,又因視力不佳無法從事物理實驗,最終,他努力考上了複旦大學的計算機專業。

在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編著的《智能革命》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1987年,在複旦大學的校園里,有一個和陳景潤一樣瘦削、戴著大框眼鏡的青年,每天背著一個很大的書包行走在校園里,精神抖擻,喜歡思考在外人看來很玄奧的問題,同學們都喊他“陳景潤”。畢業的時候,陸奇曾在畢業紀念冊上寫下了一個“陸氏猜想”:HI=>C⊃HB(式中:H:Human I:Intellectualized C:Computer B:Brain)。意思是人類終將使電腦智能化且使其遠勝人腦。

那時的陸奇只有一個朦朧的感覺,“計算機給我們帶來非凡的知識和體驗。當時我們在計算機系寫下棋程序,雖然是很簡單的棋,給我的直覺就是,只要給我們足夠的時間,以後一定可以做得比人更聰明,我當時有這樣的直覺,所以我就這樣寫了。”

之後不久,他遇到了來複旦講課的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圖靈獎獲得者埃德蒙•克拉克(Edmund Clarke)。陸奇的提問和研究領域給克拉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於是後者邀請陸奇申請自己的博士項目。當時在大學任教的陸奇月薪僅有幾十元人民幣,克拉克免去了他“高達”45美元的申請手續費,並提供了獎學金。很快,陸奇奔赴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深造。

1996年,獲得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計算機博士學位的陸奇,曾向同就讀過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師兄”李開複請教未來的就業方向。當時李開複建議他選擇美國西海岸矽谷的技術類和 IT 類公司,他也最終聽取了這個建議,加入了 IBM 公司的 Almaden 研究實驗室。

1998年加入雅虎。在雅虎的十年時間,陸奇從普通工程師一直做到搜索和廣告技術的執行副總裁的高位。

在美國科技圈,陸奇是有名的“工作狂”——早上4點起床回郵件、跑步,6點已經開始工作。一位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陸奇最令人佩服的地方在於:“長年堅持不懈的自律。”

2008年前後,微軟收購雅虎並整合雅虎的搜索業務因為楊致遠的反對而最終擱淺。但讓時任微軟CEO的史蒂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興奮不已的是,他替微軟將當時執掌雅虎線上業務的陸奇攬入麾下。至此半年後,微軟就推出了由陸奇一手打造的Bing搜索。

很快,負責Bing、Skype以及微軟最重要的現金流Office的陸奇成為鮑爾默執掌微軟時期的四大藩主之一,而其他三位藩主都是在微軟任職20年多年的老將。

鮑爾默在2013年8月就宣布退休,隨後將近半年時間,微軟的CEO處於空檔期。最終,在微軟工作了 22 年的印度裔理工男納德拉成了微軟史上第三任CEO,並且在短短四年時間內帶領微軟完成了一個巨大的轉型,將微軟的市值從2000多億美元帶向7000多億美元。在納德拉“去鮑爾默”的過程中,即使很多鮑爾默時代的老臣都被清洗,但陸奇依然被委以重任。

尋他千百度

2017年1月18日,身穿藍白花色 T 恤的李彥宏和襯衫、牛仔褲打扮的陸奇先後走進百度大廈里名為“青玉案”會議室,這是剛剛入職百度的陸奇第一次在媒體亮相。

李彥宏和陸奇相識於上世紀90年代末的矽谷,當時李在infoseek做搜索,陸在IBM做研究,後來互聯網大潮風起雲湧,一個回到中國創業做百度,一個進了雅虎。

近幾年,每年夏天李彥宏和陸奇等一幫朋友都會在美國找一家酒店封閉交流技術的趨勢和產業的發展路徑,李彥宏也從陸奇身上學到不少東西。2016年的時候,李彥宏曾在一個比較大規模的內部會議上講到一個理念,“ Data is new resource code”,這句話其實就是陸奇說的。

李彥宏甚至說,對人工智能領域的了解不及陸奇的十分之一。有陸奇助力,相信百度的人工智能平臺將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陸奇用天時、地利、人和三個關鍵詞來描述自己加入百度的原因。“世界有很大的兩個波浪,一個是信息工業的崛起,一個是中國的崛起,如果有機會和一個公司一起參與這兩個波浪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一位百度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評價,陸奇之於李彥宏,如同逍遙子張勇之於馬雲、劉熾平之於馬化騰,充當了“左膀右臂”的角色。李彥宏曾給了陸奇這一被外界稱作“矽谷最有權勢華人”史上最大的權力——包括向海龍、張亞勤、朱光,當時仍在百度任職的王勁以及吳恩達等在內的百度現有各業務群組及負責人都將直接向他匯報工作,陸奇向百度集團CEO李彥宏直接匯報。

百度引入陸奇背後的雙重意味在於:一方面,李彥宏將抽身並站在更高的戰略層面把控百度未來;另一方面,也彰顯出百度轉型人工智能的決心。

李彥宏曾說,以陸奇的能力完全能承擔百度的管理、運營各個層面,未來百度主要業務基本上都交到陸奇手中,自己則抽身並把精力放在公司戰略、企業文化、人才培養和吸引上。

對陸奇而言,初入百度的情形和他當年加盟微軟“臨危受命”的局面類似,在他加入百度的此前一年里,百度經歷的挑戰並不算小——從遭遇百度貼吧、魏則西風波,到百度兩名副總裁王湛、李明遠相繼離職,再到從業績上經歷了連續兩個季度的凈利下滑,營收在第三季度出現近年以來首次下降。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曾經的 BAT 三巨頭中,百度的市值與騰訊、阿里的距離正在拉大。

“任何一個公司都是一個長久的過程,有時候可能會犯一些錯誤,最重要的是,趕快把這個錯誤里面最最重要的東西學習、總結經驗,不斷地執著追求,推動創新,時間長了以後,一定會對社會有很強大的貢獻。”談及百度的挑戰,陸奇這樣說。他還說,自己過去的工作經歷最大的體會是:“一家公司要做到真正強大,既要保持文化的核心,也要勇於探索和改進。 ”

“三把火”

擔任百度集團總裁兼COO的不到500天時間里,大洋彼岸的中國互聯網圈終於直接感受到了“矽谷最具權勢的華人”——陸奇的影響力。

陸奇在上任後迅速燒了幾把火,裁撤醫療事業部和遊戲業務,整合人工智能團隊。例如,百度成立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由陸奇親自掛帥;深度整合包括NLP(自然語言處理)、KG(知識圖譜)、IDL(深度學習研究院)、Speech(語音)、Big Data(大數據)等組成百度AI技術平臺體系(AIG);以及全資收購渡鴉科技公司、矽谷科技公司xPerception。

他還把百度業務劃分為“四象限”。所有業務將按照坐標劃分,縱坐標分為關鍵使命(“夯實移動基礎”)和非關鍵使命(“決勝AI時代”),前者與搜索相關,後者與人工智能相關。其次橫坐標再將業務劃為“主航道”和“護城河”,主航道為百度戰略級業務,護城河為主航道提供支持,保駕護航。

此後陸奇亮相上海車展,宣布了開放自動駕駛平臺的Apollo計劃的重磅消息;又為進入智能家庭領域的度秘DuerOS站臺。

陸奇多次公開露面背後,透露出的一個信號是:百度正在為自己積累數年的人工智能尋找更多的場景落地,並且通過場景和產品找到商業模式。

一位百度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工作態度上,陸奇常說 “Head above cloud,feet on ground”。做人工智能不僅要想得足夠長遠,還要腳踏實地。

一個細節是,陸奇從去年年底開始在百度內部推行“新風會”,改善底層員工和高層的對話機制。

在知乎問題“陸奇是個怎麽樣的人”中,一位自稱來自百度基礎架構部、知乎 ID為“張雲聰”的用戶舉過這樣一個例子:“我在內網發了個帖子,探討公司搜索業務發展的一些方向性問題,在Qi的新風會提問區提問之後,被Qi看到了,竟拉了公司搜索和feed的幾個負責的大佬,和我花了一個小時當面討論我的帖子。”

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陸奇在百度人工智能的變革時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百度內部敢於“揮刀”,組織架構調整與裁撤業務,打破官僚文化,同時清晰搭建了百度AI路線。互聯網評論人士洪波認為,百度的聲譽和股價的重新上升,陸奇貢獻巨大。

直到今年5月18日下午,上任百度總裁486天,百度以內部信宣布了陸奇卸任的消息,引發業界熱議。

伴隨著陸奇的卸任,百度損失了一位“頂尖的戰略家兼執行者”,但百度AI正走上發展的快車道,李彥宏或將重回一線。

有人又將一年前陸奇加盟百度後,同為微軟前高管的“打工皇帝”唐駿給陸奇的一封公開信翻出。當時的唐駿表達了一個“過來人”的看法:第一,不計名不計權;第二,不計較分工;第三,不計較得失。“對你來說,最大的可能就是未能完成你自己給自己的百度使命。”沒想到,唐駿一語成讖。

下下簽?

陸奇在離職百度的時候曾對外表示是家庭原因,而現在,曾經公開表態不再做職業經理人的陸奇有了一長串的新頭銜:全球知名創業投資及加速器YC的中國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以及YC全球研究院院長。與陸奇的新頭銜一起宣布的還有YC終於落地正式進入中國的消息。

科研出身的陸奇喜歡結構化地做選擇,依據漏鬥理論將所有的考量、價值觀和理想組成一個大漏鬥,被篩下來的選項就是最終的選擇。

這一次,陸奇再次用天時、地利、人和來解釋自己的選擇。天時地利,是陸奇認為繼續在大公司做大規模、強度高的工作已經不適合自己。而市場正處在大規模技術驅動創新的前夜,想要直接參與這次創新大浪潮的他認為YC這樣專註創業投資及加速器的公司是最好的選擇。而人和的因素是陸奇和YC總裁Sam Altman早在2005年相識,認為彼此誌同道合。

業界不解的是,YC的中國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這個新身份相比陸奇之前在雅虎、微軟和百度的輝煌戰績多少有點寒磣。更何況,現在的時間點並不是做投資的好時機。

如今的中國創業市場,資本寒冬、基金募資困難等唱衰聲音一直存在。而孵化器的日子也不再是李開複剛創辦創新工場那時候的榮光。事實上,創新工場的孵化器功能也在被不斷淡化,現在的李開複已經把更多精力轉向了早期投資,畢竟相比滿天撒網的孵化器,後者更專註和高效。

雖然YC投出過短租平臺Airbnb、雲儲存服務供應商Dropbox、數字支付供應商Stripe等明星創業企業,但如今的中國互聯網創業者更明白的道理是——學好文武藝,賣給BAT。

對於入選項目,YC之前的慣用打法是會選擇性提供12萬美元的投資,換取7%的股權。而這一方式,在目前創投遍地的中國市場並沒有明顯競爭力。

對此,陸奇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也多次強調要適應中國本土的情況。“YC中國會繼續采取用一筆資金換取一定比例的股份擁有的方式,但是具體用多少資金換取多少百分比股權,這個需要考慮當地化,要適合中國的國情。”

陸奇正式加盟之前,YC傳出過多次要進入中國市場的消息,但一直沒有落地。

“很多美國企業都想進中國,但要在中國成功很不容易,很關鍵的一點是要找到一個人。”陸奇認為這個人除了能夠組建團隊,還要既能秉承公司全球的使命,又能在中國有高度的自主快速運營的能力。

其實,YC 孵化的創業公司中不乏來自美國之外的其他國家。據TechCrunch 報道,YC 在2016 年孵化的創業公司中,有40%來自海外。

而中國前往YC鍍金的知名項目之一就是渡鴉科技。渡鴉科技在2017年2月被百度以9000萬美元的價格全資收購,創始人呂騁攜團隊正式加盟百度,並出任百度智能家居硬件總經理,向陸奇匯報。

當時百度高管們的希望是這家智能音箱制造商可以成為百度人工智能戰略的關鍵,但是百度最終在今年7月確認呂騁離職,這距離陸奇的離開不到一個半月。

對於中國市場而言,YC總裁Sam Altman認為陸奇就是那個不二人選,而陸奇認為這是他當下最合適的選擇。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彭海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507

25歲女開兩公司「向前衝」做老闆?

1 : GS(14)@2012-05-11 23:24:40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1200822d666c-032724

25歲的林苑莉雖然已擁有兩間公司,每日要工作至深夜,但創業心未了,計劃為補習社開分店。 (車耀開攝)


80後老闆胡啟騫(左)及陸宗賢(右)有感兩人性格不同,分別處理對內和對外事務,互補不足。 (陳靜儀攝)



80後港女中三起幫人補習,兩年後月入1萬元,大學時更倍增,如今年屆25歲,已當上兩間公司的老闆,皆因其「向前衝」性格,正是做老闆的最佳材料,而現時有測試可評估性格是否適合當老闆(見另文——「90後不懂控制情緒」)。

「有一個夢想,可以盡量做就去做。」25歲的林苑莉由中三開始為小學生補習,中五開始半工讀,一半時間都補習,月入近1萬元,但代價是日睡3、4小時,甚至捱病,都只為應付家用。

月賺2萬 為教學生開補習社

由於補習能改善學生的成績,令她萌生「大學畢業就開補習社」的念頭。在浸大唸化學時,她的補習事業更瘋狂,主攻小組補習,月入近2萬元。

然而,現實告訴她,創業要資金,故畢業後先於廣告公司任職1年,又同時在補習社兼職,方便了解「行情」。

「向前衝」和「想做就做」的性格,令她計劃初期「沒有想過多少學生才夠營運」、「沒理會自己是否合適」,又赫然發現補習社數目與便利店一樣多。可是她沒放棄,連續3次鍥而不捨申請青協10萬元貸款資助,連同自己5萬元積蓄,終成立小學補習社。

「保A」課程宣傳 半年回本

開業後苑莉努力擴充客源,「洗樓」派傳單、Facebook、設計「保A」課程等方式宣傳,迅即在半年內回本。開業近兩年,她計劃今年下半年於沙田或將軍澳開設分店。

此外,她1年前與人合夥開設網上廣告公司,現有10多名員工,本地飲料商及日本服裝品牌都是其客戶。

另兩名29歲青年陸宗賢及胡啟騫,8年前尚未大學畢業,便已成立科網公司。當年二人素未謀面,只因對氣象有興趣,便在ICQ和討論區熟絡起來,中四時一起自費2、3千元買伺服器,建立天氣網站。從未想過有計劃地創業,卻因突然發現多餘的伺服器空間,能提供域名註冊服務,可從中賺取微量收入,但漸漸累積不少客戶,故04年未畢業每人便各斥資5萬元,成立科網公司。

爭母校IT合約 不懂寫標書

開業初期陸宗賢得悉母校正為校內IT支援服務招標,雖然「連標書都不懂寫」,但最後仍能一擊即中。8年後的今天,全港逾千間中小學中,有200多間是其客戶。

「兩日兩夜沒有睡,晚上合着雙眼回公司!」胡啟騫說,創業初期一點也不易,自己勝在肯捱,因做老闆「不能像打工一樣可轉工」,加上求學時創業撞板成本低,因此能作多方面嘗試。

3名青年創業至今,「每天仍在創業」。正如苑莉所說,做老闆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問題「日日鮮」,但她就是喜歡去解決問題。

2 : idsdown(1658)@2012-05-12 09:00:03

資本, 人脈.
3 : GS(14)@2012-05-12 10:34:17

2樓提及
資本, 人脈.


錢我覺唔重要
4 : Ar Yan(11362)@2012-05-12 10:38:21

3樓提及
2樓提及
資本, 人脈.


錢我覺唔重要


你見得多篤手指,1當10,10當100~~~

正常一個生意人,係要有資本同人脈~~

仲要講,成本,效益,回報,這些傳統野~~

當然,篤手指架就簡單的,搵老親的
5 : idsdown(1658)@2012-05-12 10:40:22

3樓提及
2樓提及
資本, 人脈.


錢我覺唔重要


適時的錢係絶對重要
錢係另一方面係指的是成長的家庭財政能力.

又玩白手興家, 大叫香港精神, 獅子山下的故事? 事實係有的
6 : GS(14)@2012-05-12 10:41:05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資本, 人脈.


錢我覺唔重要


你見得多篤手指,1當10,10當100~~~

正常一個生意人,係要有資本同人脈~~

仲要講,成本,效益,回報,這些傳統野~~

當然,篤手指架就簡單的,搵老親的


一個開創中,膽博膽是需要,但是現在個個經濟成熟,技能變成守成...
7 : GS(14)@2012-05-12 10:42:02

5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資本, 人脈.


錢我覺唔重要


適時的錢係絶對重要
錢係另一方面係指的是成長的家庭財政能力.

又玩白手興家, 大叫香港精神, 獅子山下的故事? 事實係有的


基本最少錢唔使餓死就得...真是白手興家好少,大部分都是生活無後顧之憂的
8 : idsdown(1658)@2012-05-12 10:43:30

7樓提及
5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資本, 人脈.


錢我覺唔重要


適時的錢係絶對重要
錢係另一方面係指的是成長的家庭財政能力.

又玩白手興家, 大叫香港精神, 獅子山下的故事? 事實係有的


基本最少錢唔使餓死就得...真是白手興家好少,大部分都是生活無後顧之憂的


晒冷都要D底氣, 否則, 底褲隨時無埋
9 : GS(14)@2012-05-12 10:44:07

8樓提及
7樓提及
5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資本, 人脈.


錢我覺唔重要


適時的錢係絶對重要
錢係另一方面係指的是成長的家庭財政能力.

又玩白手興家, 大叫香港精神, 獅子山下的故事? 事實係有的


基本最少錢唔使餓死就得...真是白手興家好少,大部分都是生活無後顧之憂的


晒冷都要D底氣, 否則, 底褲隨時無埋


個遊戲現在是講緊邊個守得住出錯少,唔是晒冷博大
10 : idsdown(1658)@2012-05-12 10:46:45

9樓提及
8樓提及
7樓提及
5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資本, 人脈.


錢我覺唔重要


適時的錢係絶對重要
錢係另一方面係指的是成長的家庭財政能力.

又玩白手興家, 大叫香港精神, 獅子山下的故事? 事實係有的


基本最少錢唔使餓死就得...真是白手興家好少,大部分都是生活無後顧之憂的


晒冷都要D底氣, 否則, 底褲隨時無埋


個遊戲現在是講緊邊個守得住出錯少,唔是晒冷博大


呢個固然.
老套嗰句, 天時地利人和. (shxt, 又廢up)
11 : GS(14)@2012-05-12 10:54:15

其實D野是好簡單,就睇你有無能力做落去
12 : idsdown(1658)@2012-05-12 10:59:52

11樓提及
其實D野是好簡單,就睇你有無能力做落去


同你搞呢個壇一樣, 日磨夜磨, 但佢地經營公司個資本開支可能大D, 呢個咪係底氣問題
另外就係人脈關係, 呢個係好多人都無的
13 : GS(14)@2012-05-12 11:18:06

12樓提及
11樓提及
其實D野是好簡單,就睇你有無能力做落去


同你搞呢個壇一樣, 日磨夜磨, 但佢地經營公司個資本開支可能大D, 呢個咪係底氣問題
另外就係人脈關係, 呢個係好多人都無的


咁你做呢件事之前,是點使錢要計得好清楚,唔好貿貿然做大就得
14 : idsdown(1658)@2012-05-12 11:23:23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11樓提及
其實D野是好簡單,就睇你有無能力做落去


同你搞呢個壇一樣, 日磨夜磨, 但佢地經營公司個資本開支可能大D, 呢個咪係底氣問題
另外就係人脈關係, 呢個係好多人都無的


咁你做呢件事之前,是點使錢要計得好清楚,唔好貿貿然做大就得


我估做幾十年生意的老行尊都未必計到咁準
15 : GS(14)@2012-05-12 11:25:23

14樓提及
13樓提及
12樓提及
11樓提及
其實D野是好簡單,就睇你有無能力做落去


同你搞呢個壇一樣, 日磨夜磨, 但佢地經營公司個資本開支可能大D, 呢個咪係底氣問題
另外就係人脈關係, 呢個係好多人都無的


咁你做呢件事之前,是點使錢要計得好清楚,唔好貿貿然做大就得


我估做幾十年生意的老行尊都未必計到咁準


收入就話計唔到,開支點都要計定先吧
16 : GS(14)@2012-05-12 11:25:43

把你計出的底線乘1倍差唔多
17 : idsdown(1658)@2012-05-12 11:29:07

16樓提及
把你計出的底線乘1倍差唔多


你咁計啫, 人地唔係呀嘛, 可能仲要借錢tim...
18 : GS(14)@2012-05-12 11:29:32

17樓提及
16樓提及
把你計出的底線乘1倍差唔多


你咁計啫, 人地唔係呀嘛, 可能仲要借錢tim...


咁呢D就是賭囉
19 : idsdown(1658)@2012-05-12 11:30:38

18樓提及
17樓提及
16樓提及
把你計出的底線乘1倍差唔多


你咁計啫, 人地唔係呀嘛, 可能仲要借錢tim...


咁呢D就是賭囉


1樓提及

「向前衝」和「想做就做」的性格,令她計劃初期「沒有想過多少學生才夠營運」、「沒理會自己是否合適」,又赫然發現補習社數目與便利店一樣多。可是她沒放棄,連續3次鍥而不捨申請青協10萬元貸款資助,連同自己5萬元積蓄,終成立小學補習社。

咁係咪同晒冷你分別?
20 : GS(14)@2012-05-12 11:32:21

19樓提及
18樓提及
17樓提及
16樓提及
把你計出的底線乘1倍差唔多


你咁計啫, 人地唔係呀嘛, 可能仲要借錢tim...


咁呢D就是賭囉


1樓提及

「向前衝」和「想做就做」的性格,令她計劃初期「沒有想過多少學生才夠營運」、「沒理會自己是否合適」,又赫然發現補習社數目與便利店一樣多。可是她沒放棄,連續3次鍥而不捨申請青協10萬元貸款資助,連同自己5萬元積蓄,終成立小學補習社。


咁係咪同晒冷你分別?


差唔多是盡地一煲,這些人成功就好勁,但失敗更多...還要他們識去守成,不然好大件事
21 : idsdown(1658)@2012-05-12 11:35:20

20樓提及
19樓提及
18樓提及
17樓提及
16樓提及
把你計出的底線乘1倍差唔多


你咁計啫, 人地唔係呀嘛, 可能仲要借錢tim...


咁呢D就是賭囉


1樓提及

「向前衝」和「想做就做」的性格,令她計劃初期「沒有想過多少學生才夠營運」、「沒理會自己是否合適」,又赫然發現補習社數目與便利店一樣多。可是她沒放棄,連續3次鍥而不捨申請青協10萬元貸款資助,連同自己5萬元積蓄,終成立小學補習社。


咁係咪同晒冷你分別?


差唔多是盡地一煲,這些人成功就好勁,但失敗更多...還要他們識去守成,不然好大件事


我覺得佢都係無人脈, 資本有限, 但又想去, 惟有叫做盡力試下咁lor

第一個例子有賭味
但第二個例子就好實呢. 係咪?! 恨唔到的
22 : GS(14)@2012-05-12 11:38:28

第二個例,壇主都有想過做呢樣,但愁緊唔知點找客,不然一早賭了...
23 : idsdown(1658)@2012-05-12 11:39:43

22樓提及
第二個例,壇主都有想過做呢樣,但愁緊唔知點找客


相同的問題
以前舊同事都有做, 依家可能剩底一個到啦
24 : GS(14)@2012-05-12 11:46:04

23樓提及
22樓提及
第二個例,壇主都有想過做呢樣,但愁緊唔知點找客


相同的問題
以前舊同事都有做, 依家可能剩底一個到啦


其實呢行點搞的?
25 : idsdown(1658)@2012-05-12 11:52:35

24樓提及
23樓提及
22樓提及
第二個例,壇主都有想過做呢樣,但愁緊唔知點找客


相同的問題
以前舊同事都有做, 依家可能剩底一個到啦


其實呢行點搞的?


咪又係web host, mail host, dns host之類
門檻低, 多人入黎玩, 如果無一定客戶, 甚至大點客戶,
又或某D人市場如外國人,
又或者係低成本地區落腳, 一兩個support同機在香港, develop team第度.
否則, 香港成本增加, 如idc收費, office租, 有時都幾難捱
26 : GS(14)@2012-05-12 11:58:20

咁都是鬥成本平,其實有無特色服務?
27 : idsdown(1658)@2012-05-12 12:10:44

26樓提及
咁都是鬥成本平,其實有無特色服務?


上次now有訪問佢地, 業務唔止web hosting
28 : GS(14)@2012-05-12 13:31:28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咁都是鬥成本平,其實有無特色服務?


上次now有訪問佢地, 業務唔止web hosting


咁包括甚麼?
29 : idsdown(1658)@2012-05-12 13:46:37

28樓提及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咁都是鬥成本平,其實有無特色服務?


上次now有訪問佢地, 業務唔止web hosting


咁包括甚麼?


學校it support, 周邊如cctv之類
30 : GS(14)@2012-05-12 13:54:46

29樓提及
28樓提及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咁都是鬥成本平,其實有無特色服務?


上次now有訪問佢地, 業務唔止web hosting


咁包括甚麼?


學校it support, 周邊如cctv之類


即是成個系統做晒
31 : idsdown(1658)@2012-05-12 18:16:56

30樓提及
29樓提及
28樓提及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咁都是鬥成本平,其實有無特色服務?


上次now有訪問佢地, 業務唔止web hosting


咁包括甚麼?


學校it support, 周邊如cctv之類


即是成個系統做晒


你睇佢個網頁同一般提供網頁寄存colo服務之類公司無分別,
但睇最新消息嗰版就好明顯有不同, 明顯有人教路宣傳開拓周邊業務.
最衰搵唔返嬲tv個訪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9278

鄭家華:睇市緊記向前看

1 : GS(14)@2013-05-11 15:57:03

http://news.on.cc/cnt/finance/20 ... 0509_00842_001.html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 東方產經「搜財奴」專欄作者鄭家華:我早前小覷恆指走勢的看法,最終已證明是錯!昨日恆指再升197點,收報23,244點,已連續兩日穩穩的收在 23,000點水平之上。要為自己找藉口,我當然可以有很多。譬如推說事先沒有料到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會去到那麼激烈,竟然夠膽說不排除用負利率,去迫使歐元區商業銀行借貸給中小企。又或者,澳洲突然減息,令全球寬鬆氣氛更濃厚。

不過,正如自己對「神七」近期預測表現的評論,錯了就是錯了,解釋等如掩飾。與其強詞奪理,倒不如為以後表現,努力籌謀。正如酒友「愛賓尼」早前問我:「你知道,為何車子的倒後鏡,相比擋風玻璃小那麼多?」不擅猜謎的我,自然答不出個所以,所以誠心求臈。酒友解說:「因為人應該盡量向前望,而不是老是向後望和想當年!」

看來,我所說的新股紅利,正透過各大投資銀行的協力,努力托市。要港股再見較大調整,可能要等到上半年王牌新股中煉化工程(02386),上市招股活動截飛為止。所以「Sell in May and go away」,在本月上旬,很大機會不會靈驗,但中煉化在本月23日掛牌後則又另當別論。

很快又到暑假,包括「苦艾酒會」永遠名譽主席伍哥,一眾有子女在海外求學的酒友,都忙著替孩子找名牌投行做練習生(Internships)。望子女成龍,確實無可厚非。那容我在這裡為大家帶來所有對下一代前途事業,非常著緊讀書的一些可能有用的資訊。據美國「商業內線人」(Business Insider)一篇文章所載,各家國際級投行,在美國取錄的新人,有以下隱性特質。想為子女多作一點安排的能人異士,請多加留意!

根據該篇文章所載,成功被聘的各式申請者,有近37%人士都懂得說國語、廣東話和印度語。成功獲高盛聘用的尖子,有9%畢業自英國牛津、劍橋和倫敦經濟學院,另有9%則畢業自美國長春藤大學,近四分之一人懂得說國語或廣東話。29%有碩士學歷,16%已經通過特許分析師資歷(CFA)考試,13%有工商管理碩士頭銜。作為在全球140國家有生意的花旗集團,願意聘任的人懂得說主要新興市場語言(國語、廣東話和印度語)更多,超越37%。

最喜歡有體育細胞新人的投資銀行,包括花旗和瑞士銀行,前者有近5%自命喜歡運動,後者則有近7.4%熱愛運動。崇尚歐洲文化的人,應該催谷子女到瑞信打工,近 21%新員工操法語,11%新員工操德語,有博士頭銜的人獲取率偏高。喜歡兒女認識印度文明之士,則應該鼓勵下一代投考美銀美林,文章說公司很在意尋找懂得說印度語的新鮮人。非經濟和金融學歷的人,最容易被巴克萊聘用,只有近11%的新人擁有特許分析師資格,出身自英(6%)美(3%)名校的畢業生,亦較其他主要投行為低。

申銀萬國聯席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820

入伍遇恩師克服喪母之痛哈里:他給我自信向前看

1 : GS(14)@2016-09-23 08:09:53

明年英國威爾斯王妃戴安娜車禍逝世20周年,哈里王子年幼喪母後,直至近年才公開表白自己當年如何克服悲痛,他周二到一間學校分享時,就感激自己入伍後遇到恩師,助他重拾自信。現年32歲的哈里王子12歲喪母,他周二到阿伯丁郡(Aberdeenshire)一間學校,出席青年導師培訓活動時表示,他2005年進入桑德赫斯特(Sandhurst)軍校時有幸遇到一位良師,助克服喪母之痛。這人軍階是護旗隊中的掌旗軍士(Colour Sergeant),自此成為哈里恩師,並幫他找回自信。他說:「我當時處於一個缺乏指引的階段,我很年輕便失去母親,而我突然間在軍隊中被一大群男人包圍。他是一個會在適當時間取笑我的人,給我自信向前看,他讓你擁有真正的自信去了解自己,並推動你去嘗試幫助其他人。」哈里未有透露這名恩師的姓名,因為「他不想我這樣做」。哈里王子當兵10年後去年退伍,他曾表示自己離開軍隊後難以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因為大部份工作都無法配合他的皇室職務。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3/197796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698

麥當娜公開向前夫求婚

1 : GS(14)@2016-12-06 03:56:26

美國樂壇天后麥當娜(Madonna)上周五在邁阿密舉辦拍賣會為馬拉維籌款,娜姐更將她和前夫辛潘(Sean Penn)未曝光的結婚照拍賣,辛潘亦有親到場支持。娜姐在拍賣會上,向辛潘表示如果他肯出15萬美元(約117萬港元)競投,就會再嫁給他。辛潘即時答應,台上即播結婚進行曲,麥當娜向辛潘說:「我還是很愛你。」娜姐又抵死重提前夫入獄的舊事來開玩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205/198549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3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