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俞敏洪: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選擇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17/161916.shtml

俞敏洪: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選擇
老俞閑話 老俞閑話

俞敏洪: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選擇

一輩子的事情不是一次尋找就能找到的。

本文由老俞閑話(微信ID:  laoyuxianhua)授權i黑馬發布。

提問:俞老師,我現在是一個教師,如何把教師當作一輩子的事業,而不是一份簡單的工作?如何能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人生有兩件事情最重要:一是做一份自己一輩子都喜歡的工作,二是組成一個自己一輩子都喜歡的家庭。兩件事情聽起來容易,做到難。

一輩子的事情不是一次尋找就能找到的。就像你交朋友,不可能看上的第一個人就變成你終生的朋友。你要交了很多朋友之後才能從中篩選出你一輩子的知心朋友。所以,通常情況下也很難做到一輩子就喜歡第一個工作或只喜歡一個工作。

那怎樣才能讓自己喜歡自己的工作?

前提是要不斷開發自己各方面的愛好。有的愛好是顯性的,有的愛好是隱性的。比如你喜歡打籃球、下圍棋、讀小說,這些愛好比較容易看出來,是顯性愛好。其中也許有的愛好能成為你一輩子的事業,但有的愛好只是一個業余愛好而已。

能夠成為你一輩子喜歡的事業,還要有另外一個條件,就是還能給你帶來經濟收入。沒有經濟收入,你的愛好連自己都養不活,也就必然持續不下去。所以有了這樣一個附加條件,你的顯性愛好大多沒法變成你的真正事業。

那麽,如何找到自己事業的愛好呢?

第一,你要考慮你所學所做的事情是不是你真喜歡的,這是需要花費時間調整的。比如說我們很多同學在上大學時選了一個自己認為喜歡的專業,但是,學了一兩年以後,發現這個專業並不是自己喜歡的。所以中國的大學,現在也有這樣的調整機制,入學後可以申請轉到自己喜歡的專業。

第二,當你換專業後,新專業也不一定就是你喜歡的。我們做過一個數據調查,換了專業的大學生中間依然有40%的人還是不喜歡自己的專業。這可能不是你的愛好問題,而是你的個性和學習能力問題了。

因為任何一個表面上你喜歡的專業,你如果鉆研進去以後,學習過程都是相對枯燥而艱辛的。比如說一個實驗,可能要做個千百遍,才能夠成功;一個程序設計,可能要修改千百次,才能夠完美。比如說研究《紅樓夢》,你不讀個五六十遍,你可能根本就不知道如何研究。所以,個性比較浮躁,不願意鉆研,就得不到樂趣。就像挖一口井,挖得越深水越甜。所以我希望,在尋找你愛好的事業時,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

喜歡的事情有三個特征:一是做這些事情本身會給你帶來成就感;二是給你帶來精神上豐富的享受;三是可以給你帶來經濟上的收入。比如說剛開始我不認為我自己能夠當老師。我留在北大是覺得上課時間少,將來會有大量的時間留給自己。我喜歡自由自在地讀書和行走,大量的時間可以用在我的行走和讀書上面。

但是,等到我走進教室,面對學生的眼神、歡呼、贊揚和掌聲時,我發現越來越有成就感。小的成就感,是每次走進教室講完一堂課,學生覺得老師講得不錯;大的成就感,就是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系統,慢慢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老師。最後通過當老師,我還創造了自己的事業,那就是新東方的整個教學和教學系統。所以,我喜歡當老師,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我發現當老師,可以跟學生充分交流,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滿足,可以得到別人的認可,這對於大學自卑了5年的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發現自己的學業在不斷長進,因為要教北大學生,備課要非常充分。我還發現我的口才、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也在不斷提升。而我看到學生成長和水平提升,也從內心充滿了歡欣。於是,我決定一輩子不走下講臺,把當老師或者做教育作為我一輩子的事業也就順理成章了。

很多人一輩子工作是工作,愛好是愛好,截然分開,構成不那麽完美甚至有點四分五裂的人生。我覺得,一個人一輩子最重要的是不能把一份工作只看作一份簡單的工作,因為你要把一半生命一半時間花在工作上。如果這份工作你不喜歡,只是因為它能給你帶來一點經濟收入,那麽,我覺得這對人生來說是比較悲傷的事情,甚至是一種人生悲劇。

所以我覺得人只能這樣選擇:要不就學會喜歡自己現在這份工作,就像我在北大學會喜歡當老師一樣,並且最終把它轉化為自己喜歡的事業;要不就應該放棄這份工作而認真思考自己到底喜歡做什麽,並且一頭紮進去把它做好。

我身邊也有很多朋友,自己做企業,賺了錢,但是後來發現自己其實不喜歡做企業,最後,有進入佛門的,有做收藏的,有行走世界的,那就是說,他最後從內心發現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覺得人生最大的選擇,除了選擇自身可以一輩子相處和諧的家庭成員外,最重要的毫無疑問就是對自己喜歡的事業的選擇。

俞敏洪 選擇 工作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729

689:處理佔中最難是「忍」圖將沒流血清場當功勞

1 : GS(14)@2017-06-16 01:52:51

■梁振英接受訪問,聲稱是他指令警方不採取行動。鳳凰衛視提供圖片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在佔領時以催淚彈對付示威者備受各界抨擊。卸任前夕,梁振英接受鳳凰衛視訪問,企圖為自己「漂白」,表示過去5年處理佔中是最大挑戰,當時最難的決定「就是忍」,聲稱是他指令警方不採取行動,同時在訪問中繼續對新一屆政府指指點點,揚言未來5年不會重啟政改。曾經是佔中運動核心成員的邵家臻反駁,當日他們收到訊息暗示「梁振英會開槍(對付學生)」,真正不想見到警民衝突的人,是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林鄭月娥,「最想搞禍嘅係梁振英」。記者:陳雪玲


■警方在2014年11月清場,拆走佔領人士帳幕及路障。

梁振英接受鳳凰衛視《問答神州》專訪時,談及處理佔中心路歷程,企圖將佔中最後沒流血清場,當作是自己功勞。梁揚言當時最難決定「就是忍,不採取行動」,他解釋警察的工作就是要執法,若要警方不對佔領人士採取行動,必須令警隊上下支持這個決定,「就是不是說我們給佔中的市民,給特區政府更多的時間,能夠讓雙方去談,這個是最困難的地方」。


「宣佈」未來5年不重啟政改

除了為不流血處理佔中搶功勞外,早前候任特首林鄭月娥曾在訪問中提及,若能凝聚社會共識及有利的社會氣氛,可考慮重啟政改。不過梁在訪問中卻越俎代庖,提早為林鄭「宣佈」未來5年沒有重啟政改的基礎,因為民主派會繼續提公民提名,而中央亦說明必須由提名委員會提名,然後普選產生特首的規定,「所以我看未來5年當然沒有(重啟政改)這個基礎」。曾是佔中核心人物、社福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臻踢爆梁振英,指佔中期間有黑社會介入,有人打旺角佔領區市民,即使報警亦不獲協助,據他所知最後是林鄭出手,警方處理,另外當年大專院校校長到金鐘勸學生撤退當晚,當時佔領人士就收到訊息暗示「梁振英會開槍(對付學生)」。邵說:「我覺得呢個(佔中)傷口,有一半係因梁振英而來,佢唔好扮和平大使啦。」對於梁在重啟政改問題唱反調,邵反問梁是否要與林鄭過不去,由林鄭當選開始,在各政策上均唱反調或預先設下框架,「希望林鄭認清最大敵人唔係泛民,係CY」。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15/200563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51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