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星美系沉浮:娱乐大佬覃氏兄弟的商业变迁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2/yNMDAwMDE4ODEyNw.html


“创业期间大家提覃辉,但要想做百年老店,之后我希望大家只提星美。”作为覃辉的弟弟,星美集团老板覃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7月20日,星美国际对外宣布,旗下的全资子公司SMIIC准备斥资5500万港元从覃辉手中拿下25间电影院,并已签订意向书。

按照规划,星美集团将抛弃过去数条业务并存的格局,将精力集中在电影产业方面。

而这个战略演变,覃氏兄弟经历了10余年的挣扎。

传说中的大佬

不管是星美系,还是那带着花边色彩的“天上人间”,覃辉似乎是个绕不开的环。

工 商登记资料显示,“天上人间”的前身北京长泰歌舞厅有限公司,于1993年成立。1997年5月,长泰歌舞厅经国家商标局核准取得“PASSION”与 “天上人间”中英文组合注册商标。1999年9月,国家商标局核准该注册商标的注册人变更为覃辉出资的北京长青泰餐饮娱乐有限公司。

正是1999年,覃辉开始了其成为传说的第一步。他将“天上人间”75%的股份置于自己所属的北京中外合资长青泰餐饮娱乐公司,工商登记出资额195万美元。在停业装修之后,“天上人间”从老式夜总会改成KTV式的经营格局,消费标准也随之飞升。

据知情人士表示,“天上人间”清淡时的账本上,记录的一天的流水就达到30多万。据估算,“天上人间”的年利润至少在2000万-3000万元。

如此稳定的现金流,催生了后来覃辉的“卓京系”,同时,也完成了覃辉从“顽主”到资本玩家的资本积累。

此 外,“天上人间”这一高端交际场,给覃辉带来了大量权势人物。在原建行行长张恩照一案中,检方的起诉书上就披露了这样的细节:2002年5月,在“天上人 间”停车场,张恩照第一次收受了覃辉给予的1万美元,之后,经历种种,换来了6.5亿元贷款。而与首都机场董事长李培英的结识也如出一辙。

面对媒体,覃氏兄弟对于曾经拥有“天上人间”并不否认,但却强调“早于5年前转让出去了”。

不过,正是5年前对“天上人间”的缔造,成就了覃辉这位传说中大佬此后的命运。

与之相印证,覃辉的“商业童年”虽然被外界所知的信息不多,但是多少带着点原始积累的力量。

1997年8月,覃辉透过卓京商贸,与其弟覃宏合作创办重庆长丰通信,投资800Z移动通信(CDMA前身),开始进入电讯业。

在 覃辉控制“天上人间”一年之后,凭借着每年2000万-3000万元的利润收益,2000年,投资入主上市公司重庆长丰通信(000892.SZ),建立 了国内第一个资本平台。同时,收购了一条覆盖全国的光纤骨干网,在四川、重庆、湖北、江苏建立了覆盖全省的宽带城域网。全网覆盖、四省接入的宽带网络平台 形成。

此后的2001年,覃辉的电讯版图在其经商7年后成形。为打造长丰通信的内容平台,对接长丰通信的网络终端用户,建立“电讯+媒体+科技”的产业模式,卓京投资和长丰通信共同组建星美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星美系”由此诞生。

跑马圈地

有了钱和“资本实力”的2002年,覃辉的商业扩张神经异常兴奋。

当 年10月,覃辉担任长丰通信董事长,开始大规模投资收购内容公司和媒体资产。旗下公司有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北京华夏文化传播公司、中影星美院线有限公司、飞 腾影视基地、星美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星美数字媒体有限公司、星美上海中录文化有限公司、英斯泰克视频技术有限公司等十几间。

“电讯+媒体+科技”的产业模式,一时使得星美集团成为业界的一匹黑马,其并购速度和商业模式引起瞩目。

2003年,覃辉发力资本市场。为整合海外娱乐内容,及布局香港资本平台,是年收购东方魅力(00198.HK,后改名“星美国际”)、旌旗出版集团(8010.HK,后改名“星美出版”)、流动广告(8036.HK)。

由此,覃氏兄弟掌控四家上市公司,以资本为龙头、以新媒体为核心、以内容为支撑的产业格局形成。

但 覃氏兄弟扩张的步伐并未停止。2003年通过收购旌旗出版,控制了香港历史最久的中文报纸《成报》。同时,收购阳光卫视,建立了内容制作播出平台。该年7 月与福建有线电视网合作开播了国内第一家数字娱乐频道;9月与中国电信签署战略协议,成为中国电信“互联星空”的首批13个战略合作伙伴之一。

2004年,覃辉依托星美国际(00198.HK)收购四川网吧连锁业务,并利用集团资源收购湖南湘计算器(SZ000748),布局数字终端设备业。

已经无法考证覃氏兄弟对于当时星美集团的看法。不过,在覃宏向本报记者回顾当初星美集团企业状况时,他称,“摊子铺得太大,对管理、人力和资金都形成很大的压力”。

事实上,在2004年左右,由于急速扩张,星美集团旗下已经拥有了17家各类公司,同时,形成了以卓京资本为投资纽带的四五家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固定资产规模也达到了近20亿元。

不过,星美集团的现金流正面临拷问。覃宏清晰地记得,“当时集团的负债率很高”。而这直指星美集团当时扩张的痛处。

不出意外,覃辉把2005年仍然定义为他企业简史中的扩张年。

当年,覃辉出手收购长城宽带,意图以长城宽带庞大用户群与星美内容产业对接,建立电讯传媒的航母巨头。与长城宽带的股东中信集团和长城集团谈判明确合作结果时,中国建行行长张恩照案发,覃辉卷入其中。

虽然后来全身而退,但是,星美集团以及旗下相关子公司纷纷受到波及。2005年星美开始大规模剥离不良资产,偿还银行债务,出售阳光卫视,重组长丰通信。

也是2005年,覃辉办理了相关法律手续,正式退出“天上人间”。

无法从隐秘的已知信息中找到退出“天山人间”是否帮到了覃辉,不过,或许由于他的敏感,在2009年的首都机场董事长李培英案件中,他又逢凶化吉。

艰难重组

但这种波折对于这个娱乐业大佬的影响显而易见。

覃宏回忆称,“受困于当时的负面影响,2005年—2009年,我们一直处于重组之中。”

除2005年退出长丰通信、阳光卫视、“天上人间”外, 2009年,覃辉退出星美联合,由新世界集团主席郑裕彤的女婿杜惠恺接盘。2009年,覃辉与杨家成签署协议,退出香港《成报》。

确切的是,星美集团几乎剥离了电影产业之外的所有产业。

事实上,覃辉已经将星美集团主要业务交由覃宏打理。覃宏现在的身份是星美集团董事长,同时,今年3月,覃辉以大股东身份增持星美国际的股权至64.23%。几乎是在同时,王钜成将星美国际董事局主席的位子让给了覃宏。

覃宏在叙述整个星美集团构架时表示,“上市公司是我们操作整个战略的平台,因此,首先是我们历经4年的艰难复牌,到2009年下旬终于实现。”

对 于专注电影产业,覃宏对本报记者解释说,“从现实层面考虑,我们的星美传媒是为了数字媒体而建立的,后来才进入了传统媒体,到了2005年的时候,我们梳 理公司资产的时候,感觉电影板块是相对比较完整的。当时,作为先行者,星美传媒一直是国内排名第一、第二的院线,一直在这个段位。”

据相关信息显示,2009年整个电影票房市场规模达63亿元,而从整个行业整体收入,按照行业惯例的1:3计算,所有电影相关市场盘子达200亿元。

在覃宏看来,文化产业中的电影产业,从经济效益讲,是目前能看到的最后的一块未开发的大的产业。数据显示,电影产业票房每年保持30%的增长。

二次创业

“不管外界怎么理解,我更愿意把星美集团的这次转型看成是二次创业。”覃宏称,“而这一转型电影产业的想法,也是我与覃辉商量的结果。”

在覃宏的电影产业的盘子中,包括电影制作、院线发行、影院建设与经营、影视基地开发等。

2010年1月,覃辉“以杀回马枪”的姿态向星美国际注资。该公告显示,公司向主要股东覃辉发行本金额1亿港元可换股票据,所得净额9900万港元用作为可能进行的未来投资提供资金及一般营运资金。

由此,覃辉连同SMIL(Strategic Media International,大股东关联公司)共持有公司59.41%权益,若悉数转换可换股票据,合计持股量增至64.23%。

同 时,覃氏兄弟控制的星美集团向星美国际注入优质资产。6月底,星美国际公告称,星美国际将以代价约为12亿港元,包括向覃辉发行4.8亿港元的可换股票据 及约24.4亿股,收购其拥有的Admiral Team。而该公司已拥有GDL和SMIIC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持有国内12家影院的经营公司相关股权。

在星美集团的影院版图中,覃宏称,“我们在北京明年7月是8家影院,上海我们有3家。我们实际上是想形成国内的4个影院中心,以北京为龙头的东北华北地区,以上海为龙头的华东地区,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的华南地区,西南的中心。”






内外交困 有色金属业面临洗牌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2/yNMDAwMDE4ODEyNQ.html

夏粮外资魅影:益海嘉里中国“粮图”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3/4MMDAwMDE4ODI4MA.html


首次进入小麦直接收购领域,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旗下的益海嘉里,便让央企中储粮、中粮集团感受到了压力。

在占据了中国食用油市场半壁江山之后,益海嘉里大举进入国内粮食收购领域所,大豆产业的沦陷,是否将在小麦市场重新上演?

目前,益海嘉里已在中国超过35个战略地区拥有130个以上大型综合加工厂,其中,已建和在建的小麦加工厂为12家,日处理小麦超过4000吨,年处理能力达到150万吨。

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马文峰告诉记者,“益海嘉里现有的小麦日处理能力,仅次于中粮集团,今年年底,就有可能超过中粮。”

对于外界的担忧,益海嘉里一位人士7月21日对本报记者称,“益海嘉里今年的小麦收购量仅占国内产量的2.6‰,稻米收购量仅占1‰,量是比较少的。”

不过,这还只是个开始,对外资进军中国粮食领域的争议,仍将继续。

争购小麦

据上述人士透露,益海嘉里目前在国内拥有的12家小麦加工厂中,5家已经投产,分布在深圳、东莞、周口、兖州以及石家庄。另外7家仍在建设中,主要分布在小麦主产区河南、山东、河北以及广东等地。

河南是中国小麦的主产区之一,2009年河南小麦产量在3000万吨左右,河南占有全国约四分之一的产量。目前,除了周口工厂已建成投产外,益海嘉里还在河南郑州、安阳、新乡等地投入巨资兴建加工厂。

而在山东,除了已投产的兖州加工厂外,益海嘉里在青岛、德州两个日加工1200吨小麦的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益海嘉里官网称,“在超过35个战略地理位置拥有130个以上大型综合加工厂,并拥有遍布全国的销售和分销网络,我们能更有成本效益地分销产品,并能在最短时间内上市。”

马文峰告诉记者,“益海嘉里目前的小麦加工能力是日处理小麦4000多吨,中粮集团目前日处理能力为6000多吨。”这一数据也得到上述益海嘉里人士的认可。

而在完成小麦加工能力的布局之后,对于益海嘉里来说,更重要的是掌握粮源。为了保障小麦原料供应,益海嘉里开始加大夏粮的直接收购力度,并于2010年首次进入原粮收购领域。

目前,益海嘉里主要通过委托河南、山东和河北当地的一些私营粮食收购企业、粮食系统改制剥离的粮库等收购主体,代收代储小麦。

上述益海嘉里人士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已经收购了26万吨小麦,当时定的收购价格为1.01元,超过这个价格,我们就全国停止收购了。”

益海“粮图”

不过,当益海嘉里将触角伸向小麦时,其外资身份,加上其之前在国内食用油领域的大举扩张,引发了外界的忧虑。

早在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大豆市场,外资企业开始涌入国内,通过投资办厂、参股控股等方式控制加工环节,最终,国内大豆产业链几近沦陷。在此过程中,益海嘉里一骑绝尘。

据 统计,目前,益海嘉里在全国各地建有60多家粮油加工厂。东方艾格农业分析师陈莉娜告诉记者,“益海嘉里在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占据60%-70%的市场 份额,其主要品牌‘金龙鱼’就占到40%-50%。在整个国内油类市场,其份额也高达40%,成为价格变动的风向标”。

在食用油市场取得主导地位后,益海嘉里的下一个目标是粮食深加工。上述益海嘉里人士称,“我们不会再往食用油这方面发展,已经没有太大空间了,今后,我们将会多元化经营。”

当拥有资本优势的益海嘉里进军小麦市场时,引发了“外资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担忧。

事实上,在小麦加工领域快速扩张的益海嘉里,甚至有可能超过国字号中粮集团,成为国内最大的小麦加工企业。马文峰表示,凭借正在兴建的加工厂,2010年底,益海嘉里的加工能力可能就会超过中粮集团。

但上述益海嘉里人士强调说,即便如此,外资也难以影响国内粮食安全,“与国内企业相比,益海的收购量还很少”。他举例说,“在河南省一个地方,中储粮收购了1350万吨小麦,而我们只收了5万吨。而中粮集团,在全国收购了400万吨小麦,也远远高于我们。”

国家粮食局一位人士也表示,“在粮食收购上,国家是市场放开的,国内的粮食收购主要还是中储粮,80%由中储粮来收购,益海嘉里目前还很难有这样的影响力。目前,益海嘉里参与收购小麦主要是为了自己加工,保证原料供应。”

氧化铝价格雪崩 中铝博赛冰火两重天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3/4NMDAwMDE4ODI4NQ.html


又是一场雪崩。

短短两个来月,国内氧化铝价格已经跌去了五分之一,目前约为2400元/吨。

这是自金融危机以来的再一次大跌。之前的那次,氧化铝价格在6000-7000元/吨的高位上被“腰斩”,

价格雪崩之下,央企和民企却表现迥异。

7月22日,从南川方面传来消息,中铝重庆分公司计划于8月18日正式投产。如果认真算起来,它离原计划已晚了1年多。

但它的命运仍不确定。

“现在各方面已做好准备,好不容易才能保住成本。”中铝重庆分公司宣传部部长常先生说。可他同时强调,“如果价格再跌,就难说了。”

与之相反的是,一周前,博赛矿业(重庆唯一的氧化铝民营企业)却在南川锣鼓齐鸣——第三期30万吨/年氢氧化铝技改工程如期竣工投产。

鼎泰拓源的卖厂闹剧

6月8日,重庆市联合产权交易所出现了一个预挂牌项目:重庆鼎泰拓源氧化铝有限公司。这让重庆铝业界在炎热的夏季率先感到了一丝寒意。

鼎泰拓源位于重庆武隆县白马工业园渝湘高速白马出口处,主要从事铝土矿、氧化铝生产和销售,年产15万吨氧化铝。它也是重庆市政府关于氧化铝“一大两小(一大:中铝;两小:鼎泰拓源和博赛)规划布局的项目之一。

鼎泰拓源最早是一家民营企业,由重庆鼎泰、重庆拓源和重庆建设投资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由于鼎泰是重庆电力公司的三产企业,鼎泰拓源后被纳入重庆电力成立的多元化企业渝能集团。

去年,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要求主多分离。鼎泰拓源这块“唐僧肉”被中电投抢到,交由旗下的九龙电力托管。

工人们还记得,2006年投产初期,高达6000多元/吨的氧化铝价让公司甚为红火。

可惜好日子并没能持续多久。在颠沛流离的过程中,鼎泰拓源的外部环境不断恶化——先是遇到金融危机,然后是铝价的再度下跌。

“厂里现在依靠贵州的矿石作原料。如今氧化铝价格降到2400元/吨不到,可我们的直接成本(不含税)就是2300元/吨,怎么生产?”鼎泰拓源人士说。

去年9月,这家老牌氧化铝厂停产。150名工人已解聘,250人保留劳动关系,只有100人还在上班。公司内部人士称:“停产主要因为技改”。

无奈之下,中电投只好将其出售。公告称,1.6亿元可买下鼎泰拓源全部的股权。

但戏剧性的是,预挂牌还不到一个月,公告就被撤下来了。重庆联交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没有接到转让方要求正式挂牌的消息。

“我们不卖了,也没人买。”7月21日,鼎泰拓源市场部人士说。

鼎泰拓源真的无人问津吗?

事实上,早在2月初,博赛就曾流露出收购意向,有传闻称双方甚至已谈好价钱。可在一周前,博赛董事长袁志伦却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现在做好自己的事情,鼎泰拓源暂时不考虑。”

中铝也曾是潜在买家之一。

早在2006年,中铝重庆分公司在南川奠基时,就“惦记”过鼎泰拓源。但记者走访该公司时得知,此次中铝高层并无意收购。

“虽然没人买,我们的技改项目仍定于今年12月投产,并开始筹划氧化铝年产能从15万吨扩建到40万吨。”鼎泰拓源有关人士说。

但据记者所知,40万吨的氧化铝扩建项目尚未获批。

中铝延缓投产

曾经的香馍馍为何陷入没人要的境地?

其实,潜在收购方的日子同样难过。

中铝的氧化铝项目总投资50亿元,堪称重庆直辖以来一次性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该项目2006年4月奠基,由年产80万吨一级品砂状氧化铝的氧化铝厂、155万吨精矿的选厂、165万吨的矿山和热电厂四部分组成。

按照重庆市政府和中铝的设想,依托重庆南川丰富的铝土矿资源,到2008年底,80万吨氧化铝项目投料试车出产品;2012年前,中铝重庆分公司形成160万吨产能、力争40万吨电解铝项目开工,再形成100万吨的铝材加工的完整铝产业链,把重庆打造为中国铝加工之都。

然而,金融危机重创中铝,项目开工没多久就被迫暂停,投产的日期一拖再拖。

7月13日,位于南川水江镇的中铝重庆分公司一派平静。记者前往厂区看到,厂房、生产线、员工宿舍都已建好。

该公司宣传部部长常先生一脸无奈的说,“现在不敢投产,一投就亏。”

老常来自山西,和其他骨干一样都是从中铝各分公司抽调而来。去年10月时,中铝重庆分公司已壮大到1000多人,但因为迟迟未能投产,几百名技校生已经暂时“放走”。

谈到工厂一再推迟投产的原因,常部长表示,“南川的铝土矿品位太低,选矿、脱硫等成本高,必须配外面的好矿才能生产,而现在的(氧化铝)价格和当初的成本核算差距太大。”

博赛的成本账

不景气的氧化铝行情让中铝和鼎泰拓源表现低迷。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博赛的新产能却如期投产运营。

7月13日,博赛先锋氧化铝厂30万吨氢氧化铝技改工程在南川竣工投产。袁志伦说:“该项目的投产,使该厂形成了60万吨氧化铝的生产能力。在明年一季度烧结法投产后,产能将继续增加到80万吨。”

该技改工程始于2007年,总投资近10亿元,历时34个月。

按照博赛的计划,力争在明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利润超10亿元,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强。

尽管氧化铝行情不振,但博赛有关负责人称,“我们目标不变”。。

这位负责人的底气在于,博赛能够更好的控制成本。

目前,博赛先锋氧化铝厂85%的矿石来自国外。上述负责人表示,尽管从国外进矿的含税成本不低于2700元/吨,但因进口铁矿石量大,从而摊薄了运费。

同时,不低于计划。“除了先锋氧化铝厂继续扩产外,我们的突破点在国外。等先锋氧化铝厂的产品被全部运到博赛阿坝铝厂,用于生产电解铝。“这样一来,虽然氧化铝的成本比市场价高,但给自己的厂消化,至少不亏本。”博赛负责人说。

钢铁网李旬告诉记者,尽管现在电解铝价格也在走低,已降到14000元左右,不少电解铝厂面临减产。但阿坝铝厂地处灾区,电价具备优势——才0.2元/度左右。

上述博赛负责人认为,“其实中铝的产业链更长,但各个分公司独立核算,成本不能平摊。而民营企业盘子小,机制就比较灵活了,决策也更快,这是国企难以比拟的优势。”

尽管氧化铝价格波动剧烈,但博赛仍制定了扩产至120万吨的庞大计划。

“我们的突破点在国外。等博赛在加纳的铝土矿大规模开采后,我们的成本就会更低。”上述人士说。






太平洋造船造富揭秘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3/4NMDAwMDE4ODI4NA.html


从2亿到120亿元产值,太平洋造船集团用了7年;签下一笔70亿元的新船订单,太平洋造船只用了1天。

这是金融危机以后,国内船企获得的最大订单——太平洋造船因此声名鹊起。7月19日,在上海新华路的一所老洋房,太平洋造船集团董事长梁小雷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这个高大、微胖的47岁宁波商人,也是个“海龟”,在说到公司管理时,梁常常夹带英文单词。

在2009年的胡润百富榜上,梁小雷以70亿元财富名列第112位。

富豪身价普遍缩水的2009年,梁小雷和太平洋造船的收入不降反升。虽然去年航运、造船业在大踏步后退,但太平洋造船“利用这个黄金期,完成了公司架构的调整和流程再造。”

梁小雷说,公司的口号是“去国际市场竞争,别跟老乡竞争”。国内同行有条件做好的船型,太平洋造船要少做甚至不做。梁声称,在海洋工程辅助船这个细分领域,他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

2010年是中国民营造船企业的发展拐点:船价被越压越低,而期待多年的海外上市路看起来还没有尽头。

而在梁小雷的言辞中,太平洋造船显得尤其另类。和造船业的“老乡”相比,太平洋坚持选择在最难的国内A股市场上市。“台阶和门槛要越高越好。”梁小雷说。

国际化

“他像一个香蕉,皮肤是黄的,是黄种人,里面的肉是白的,是白种人的。”太平洋造船首席运营官林波这样形容梁小雷,“东西方文化他都懂。”

学贯中西的梁小雷曾在法国留学三年,并娶了个法国妻子。据说梁妻酷爱装潢设计,梁小雷在上海新华路的老洋房办公室就是她设计的。

这所老洋房闹中取静,与太平洋造船集团的写字楼相隔不远。木楼梯、油画、檀木家具、玻璃花房——这些是构成梁小雷办公室的元素。

梁在这样的办公室里思考太平洋造船的未来。海洋工程是太平洋现在和未来的重点。

就目前的市场而言,“国内的海洋工程没有任何技术优势”,太平洋造船集团的竞争对手、民营的扬子江船业董事会主任张耀说,扬子江船业正计划收购新加坡的PPL船厂,以获取海工领域的技术。“因为海洋工程的技术优势在新加坡和韩国。”

梁小雷对此不以为然,“谁在乎优势在哪个国家呢?韩国人、新加坡人都可以为我所用。”

在太平洋的办公室,员工里不仅有韩国人、新加坡人,还有美国人、挪威人、荷兰人。太平洋的先期研发团队就象是“联合国”。在太平洋擅长的深海钻井船领域,技术人员中有90%是外国人,10%是中国人,并且中国人都担任助理——梁总结为,“不懂就要学。”

太平洋造船国际化的另一个显著标志,是公司的执行经理约克(Jacques de Chateauvieux)——这个59岁的法国人为太平洋造船带来了新动力。

梁小雷甚至用白求恩来比喻约克——为了造船事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头发花白的约克,每个月有10天时间飞往太平洋造船集团位于上海的总部。他曾经是全球最大保险集团安盛(AXA)的监事局主席。

早在2003年进入造船行业之前,梁小雷还在做轻工业生意时,就认识了约克,“他是我当时认识的唯一懂船的人。”

最终,约克辞去了在安盛的职务,成为太平洋造船的执行经理。2009年,太平洋造船的产值达到120亿元人民币。

缺钱和上市

快速增长的民营造船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综观国内排名前四的民营船企,都对资金有着强烈的渴求。

扬子江船业已于2007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正谋求在台湾或香港两地上市。而新世纪造船和熔盛重工原本计划今年在海外上市,但由于资本市场趋冷、造船业难有起色,上述两家企业今年的上市计划都殊难实现。

反观太平洋造船集团,在2007年就获得了PE股权融资,资金来源包括安盛集团旗下的基金、建银国际旗下的基金等。

梁小雷透露说,太平洋造船集团也在走国内A股的上市程序,但没有具体时间表,因为融资并不是上市的主要目的。

“国内上市的门槛相当高,A股要剥很多层皮”,但知难而进的原因在于,“太平洋造船不喜欢跟风,”海外上市虽然相对容易,但太平洋造船最终想保留中国公司的身份。

在梁看来,国内有些船企相当危险。他们拿了流动资金,去投船厂的基础设施,一旦新订单萎缩,将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细分市场

梁小雷在访谈中多次提到“门槛”和“台阶”,太平洋造船在细分领域做着国内同行难以做到的事情,梁自称为“细分市场领导者。”

国内喜欢用载重吨衡量企业实力,太平洋则用船价和附加值来衡量。一条40万载重吨的普通散货船,造价约1亿美元,而太平洋造一艘3500-5000吨的海洋工程船,也可以达到类似的价格。

“传统三大船型(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轮),国有的两大船舶集团投资已经很多了。”梁小雷说,太平洋造船要去国际市场竞争,而不是跟老乡竞争。

据统计,在石油平台供给船等某些特种船领域,太平洋造船已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国内海工辅助船的订单则几乎由太平洋囊括。

在航运业繁荣的两三年前,“只要是能浮的东西都赚钱,”江浙的很多民间资本蜂拥而入造船业,只要在沙滩上拉起一堆人马,找来一张别人的设计图纸,搞几个橡皮球就能把船造出来推下水。

但经过金融危机的涤荡,这些沙滩船厂已基本瘫痪。在梁看来,未来两年被淘汰的船企会越来越多,而坚持在细分领域耕耘的企业则必有收获。






巨额贷款流入地下 唐骏卷入“博京大厦”是非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3/2OMDAwMDE4ODM2OQ.html

携德隆旧部再聚路桥机械 涌金系难“涌金”?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1/5MMDAwMDE4Nzg5MQ.html



7月21日,随着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路桥机械)的上会,世人眼中逐渐日薄西山的涌金系,似乎又迎来一轮翻身好时机。

今年3月,涌金系参与投资的碧水源(300070.SZ)成功上市,被称为创业板第一高价股。2010年6月28日,涌金系潜伏两年的泰胜风能IPO再次顺利过会。半个多月后,涌金系苦心潜伏的另一家公司又向创业板发动攻击。

7月16日,路桥机械招股说明书(申报稿)预先披露,涌金系“大本营”涌金实业以150万股持股数列IPO前第十一大股东。

与此同时,一个让人跌破眼镜的秘密也由此浮出水面。据记者查证,此次,与涌金系在路桥机械聚首的,还有来自德隆系旧部的“老战友”。

涌金、德隆再聚首

路桥机械招股说明书显示,涌金实业第一次出现在股东名单是2007年8月。

斯时,路桥机械控股股东成都市新津新筑路桥机械有限公司(下称新筑有限)以每股10元,向涌金实业转让其所持路桥机械100万股,涌金实业由此以持有路桥机械1.47%的持股比例列第十一大股东。

2008年4月20日和2009年2月20日,经过路桥机械两次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按比例转增股份后,涌金实业持股数上升至150万股。

换言之,涌金实业2007年8月潜伏路桥机械,以1000万元代价获得150万股,折合每股6.66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与涌金系同时出现在路桥机械股东名单的还有两家私募——上海鑫联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鑫联)、上海众合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众合)。

路桥机械招股说明书显示,上海鑫联、上海众合与涌金实业是同一时间从新筑有限以每股10元分别受让路桥机械200万股和100万股。经过两次资本公积金转增后,上海鑫联和上海众合则分别以300万股、150万股,列路桥机械第八和第十二大股东。

实际上,上海鑫联可谓涌金系老朋友。

今年3月,碧水源高调上市,上海鑫联与涌金系就曾携手出场。

碧水源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IPO前的股东中至少包括4名身为涌金系成员的自然人和一家涌金系法人股东。

在碧水源的15名自然人股东中,魏东之母刘世莹,持有碧水源286万股;魏东得力干将之一的云南国信董事长刘刚之妻吴凡,持有41万股;涌金实业股东之一沈静持有33万股;魏东之兄魏锋持有18万股。

在三家法人股东中,涌金系资本运作平台之一的上海纳米创业投资公司以247.5万股,成为碧水源第八大股东。

同时出现在碧水源中的还有上海鑫联。

2006年9月,上海鑫联与涌金系仅投资2000万元便持有碧水源825万股,成为碧水源第七大股东。

计算涌金系与上海鑫联的投资成本,可谓相当低廉,入股价每股仅2.4元左右,而碧水源发行价为69元/股,7月20日收报83.74元。

而与涌金系一道出场的上海鑫联究竟为何方神圣?

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上海鑫联成立于2006年8月29日,距投资碧水源不足一月。注册资本15000万元,其中上海众合持股66.67%,其余33.33%为潍柴动力(000338.SH)持有。

记者查证的上海众合工商资料显示,其注册资本2000万元,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为聂新勇,由5名自然人股东出资成立。其中,聂新勇持股50%,郭旺、赵项题、郭辉、周志军分别持股10%、20%、10%、10%。

实际上,上述数名自然人股东可谓资本市场“老人”,皆与当年在资本市场盛极而衰的德隆系掌控的上市公司湘火炬难脱关系。

记者获得的有关资料显示,聂新勇曾任新疆德隆国际实业总公司执行董事、原湘火炬总裁,效力德隆十几年,既是唐万新的老师,也是将唐氏兄弟带入资本市场的第一人。德隆出事前,曾从湘火炬洗出一家公司到香港上市,获得不少收益。

赵项题,1999年加入湘火炬任投资并购部高级经理,负责重型卡车的行业研究,起草了湘火炬在该行业的最初并购战略。

周志军,曾任湘火炬企业管理部部长、第一副总经济师、总经济师,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战略发展部部长。

郭旺,1999年加入湘火炬投资并购部,任副部长,负责集团并购战略和方法的建立,并曾主持湘火炬每个重大投资项目的财务体系构架。

郭辉,曾是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委会秘书长。

涌金难“涌金”?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离开魏东的日子里,涌金系似乎日子一年不如一年,但至少作为涌金系最主要投资平台和大本营的涌金实业仍在资本市场到处落子。

涌金实业参股的泰胜风能IPO过会,眼看再次携手德隆旧部参股的路桥机械也似乎上市在望。

然而路桥机械招股说明书披露,截至2009年底,涌金实业总资产为70390.33万元,净资产29665.64万元,2009年度净利润仅21.78万元。

曾呼风唤雨的涌金实业在离开魏东后的第一个年头——2009年——净利润爆出20万元的区区小数,不得不让人颇感蹊跷。

难道离开魏东的涌金系越来越难“涌金”了?

记者注意到,表面看,各大私募投资公司在各个项目赚得令人咂舌,但反映在其未经审计的财报中,却变得获利微薄甚至亏损。

拿参股路桥机械的数家PE而言,该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

截至2009年底,成立4年的上海鑫联总资产为14416.57万元,净资产13350.17万元,2009年度净利润为-480.34万元。

而投资千万于路桥机械的上海众合,截至2009年底,净资产仅92.19万元,其2009年度净利润亏损172.74万元。

同样以数千万入股路桥机械的德润投资和兴瑞投资,2009年度净利润分别为55.50万元和-1.38万元。

按道理说,2009年国内私募投资环境并不差,二级市场也曾风生水起,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本该“涌金”的公司都变成账面上的弱者?





紫金矿业水污染波及下游 广东多部门启动应急机制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1/2MMDAwMDE4Nzk2Mw.html


紫金矿业污水泄漏事件,波及广东梅州市。

本报记者获悉,广东梅州市大埔县受此次污水泄漏影响较大,该县已与福建龙岩方面协商,将90万斤鱼放生,从渔民手中收购价为每斤6元。

大埔县因在韩江流域而受影响。作为韩江河源之一的汀江,其源头是福建省宁化县的南山坪,途径福建省上杭县,南流至广东最东边的地级市——梅州市大埔县的三河坝汇合南源梅江后始称韩江。此次被污染的水质,便是从汀江流向下游的韩江。

而广东环保、水文等部门正密集监测水质,除铜浓度外,有致癌作用的六价铬也在监测之列。

广东方面表示,目前水质属于可饮用范围,但对鱼类危害较大。“今天水质和前两天差不多,但浓度已基本稳定。”20日,广东省水文局梅州分局局长任成均告诉记者,目前断言水质变好为时过早。

除初步解决渔民最关切的赔偿问题外,此次水污染引发的相邻区域应急协调机制滞后、流域生态损害赔偿、渔业资源损害赔偿等问题也暴露无遗。而肇事企业紫金矿业如何赔偿,则需要公安、环保等部门进一步调查后才能明确。

渔民获赔款

此次水污染事故,先行获得赔付的是渔民。

据统计,目前梅州大埔县青溪库区网箱养殖户53户、约90万斤鱼已被全部收购破网放养,提前实行补偿。从7月15日开始,从福建棉花滩水库下游到梅州大埔三河坝55公里汀江河段实施全面禁渔。

任成均坦言,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铜的限值是不大于1毫克/升,故而目前水质不会对人体饮用造成伤害,“但关键是对鱼类有影响,因为水中铜浓度只要超过0.01毫克/升,鱼鳃对铜极为敏感,同时有可能造成死亡”。

“更重要的是大埔青溪水库内鱼养殖户采用的是网箱养鱼的方式,一旦网箱内的水质含铜浓度过高,鱼不能游到其它水质较好区域,便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死亡。”任成均说,最后采用的方式是开箱放鱼。

梅州市政府应急办熊姓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污染的补偿,龙岩市政府已收购这90万斤鱼,“养殖户对收购价格还挺满意”。据悉,福建方面以每斤6块钱的价格收购。

一位大浦县政府知情人士则对记者透露,龙岩市政府已和鱼养殖户达成协议,总的收购价“可能最后会由紫金矿业来出钱”。

污染影响几何?

“从数据来看,确实受到了影响。”大埔县环保局办公室人士告诉本报。

截至20日上午8时,监测显示,广东境内涉污染水域断面铜浓度为0.028mg/l,六价铬浓度低于检出限(0.004mg/l)。

根据中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每升水铜含量标准值不能超过0.01毫克,目前的检出值仍然高于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上述大埔县环保局人士告诉本报,六价铬现在是该部门的重点监测对象。不过,目前看,含有六价铬的韩江水梅州段,目前处在三类水水质。该类水质,属于可饮用范围内。

但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六价铬在体内具有致癌作用,皮肤接触可能导致敏感;更可能造成遗传性基因缺陷,对环境有持久危险性。

一位从事环境与健康研究多年的专家告诉记者,这次出事的矿是铜矿,尾矿中除了铜元素以外,还有一些别的伴生元素。除了已经公布的PH值、铜和六价铬以外,还有镉、汞、铅等元素的指标需要公布,这些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这几个数据也都测了,只不过低于检测限,或者没有这些物质,所以数据没有公布”,刚从粤闽边界,回到梅州市,广东省环保厅监察局邓姓副局长回应这一质疑。

“从目前公布的几个数据的浓度指标来看,对人体影响不会太大”,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说。

“现在还有一个感官的指标是,水库里的鱼还没有死,如果鱼死了,那就是有毒”,广东环保厅一位官员说,“青溪水库内鱼养殖户的90万斤鱼经收购后放入水库,目前水库无死鱼”。

“关键是饮水问题,而受到威胁的是大麻镇。”该办公室人士介绍,全县只有大麻镇的饮水源来自韩江。不过由于有应急水源可供取水,故可缓解险情。

而广东环保、水文等部门正在紧急部署,密集监测来水水质情况。

“省厅已经迅速启动应急监测,密切注意水质变化,积极采取防控措施,加强水质监测和现场巡查,开展饮用水源地水质调查,并要求当地政府做好沿线居民饮水安全应急预案”,广东省环保厅一位官员回应记者。

他的同事、坐镇梅州的广东省环保厅环境监察局邓副局长解释说,广东监测自己这边的水,青溪断面水质管理目标即是三类,我们会一直跟踪,环保部应急中心也一直有人,监测、巡查以及与福建的信息沟通。

韩江水从梅州流出来后,再往下游,便到了潮州市境内。

该市境内的韩江河段上,共设置了两个水质监测点。位于赤凤境内的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处于24小时自动监测中,另一监测站点位于竹竿山水厂取水口上游100米处。

潮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的梁站长告诉本报,目前韩江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属于二类水质。但当闻知上游梅州境内的韩江已经检测出该物质后,还是引起了他的紧张。梁站长告诉记者,目前尚未检测到韩江在该市河段的六价铬来。

梁告诉本报,此次污染事件中,主要通过梅州监测站了解水质污染情况,而广东省环保厅提出的要求则是加强监测。其表示,平时竹竿山的断面水质监测站每月只进行3次,自知道该渗漏事故后,该站改为每日监测3次。

据梅州市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近日,广东省海洋渔业局调查组已经在梅州进行取水样。不过,目前已经公布了大部分的数据。从数据层面看,韩江水质尚符合标准。

跨省应急机制之考

面对上游流下来的威胁,广东省政府层面亦颇为紧张。

18日,广东省环保厅对福建省环保厅发出了特急函件。在函件中,广东省环保厅商请福建省环保厅建立紫金矿业污水渗漏事件信息通报机制。

同时,广东省环保厅也提出建议,希望建立上下游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包括事件处理处置情况、棉花滩水库的水文监测点位监测信息、该水库下泄流量等。发现异常情况,两地随时互相通报,必要时对交接断面上下游水质联合采样检测。

上述福建省环保厅办公室人士确认收到了该特急函件。但其坚称,自发生紫金矿业环境污染事件以来,从汀江流向广东境内的水质都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据龙岩市环保局负责人表示,7月3日龙岩紫金山金铜矿区发生污水渗漏事故后,龙岩市采取一系列紧急处置措施,汀江水质从7月11日起已基本恢复,汀江流入广东境内水质一直都是达标的。

而梁站长表示,他是直到数日前,福建省环保厅召开新发布会后才知悉情况。

记者了解到,最新的消息是,福建省龙岩市政府已与梅州市政府协商,从7月19日开始两市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双方商定,龙岩市每天通报棉花滩水库水质监测、棉花滩水库下泄流量等信息;梅州市每天通报境内韩江水域水质监测、沿线巡查、饮用水源情况等信息。

研究员抄袭门追踪:“被抄袭是公开的秘密”


http://www.21cbh.com/HTML/2010-7-26/zMMDAwMDE4ODUzMQ.html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