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貿易融資活動走向何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1050

2月下旬開始,先是人民幣大幅貶值,接著超日債違約成為在岸首例實質性違約的債券,最後與貿易融資交易高度相關的銅和鐵礦石價格暴跌。這不僅讓人擔心,是不是貿易融資正在大規模消失。 然而,據路透社本周五報道: 中國銅融資交易未見大規模解除--交易商 ... 辦理結構融資交易的交易商表示,銅的賣盤是來自投機客,並非來自於融資交易違約。 而且德銀也發表報告指出,鑒於存量的銅融資交易大部分是進行了價格對沖處理的,人民幣波動或銅價下跌是不會引起銅融資交易被迫平倉的。而且只要中國非擔保貸款收益率足夠高,就算人民幣真的大幅雙向波動,銅融資交易仍然是有盈利空間的。 路透社的報道也把矛頭指向了中國投機客: 基金研究公司Z-BenAdvisors數據顯示,中國擁有700家左右的私募基金,管理約3,000億元人民幣(488.2億美元)。部分基金既投資大宗商品期貨又投資股市。 其中很多基金行蹤神秘,由富人提供支持,而且沒有開通在線網站。 新湖期貨一位資深分析師廉正表示,很多對沖基金看空銅市場已經有一段時間,它們一直在等待入市的合適時機。 他還稱,中國經濟數據疲軟、需求疲弱、銅庫存飆升,以及今年兩會缺乏刺激需求的新政等因素打壓了人氣,而超日太陽能債務違約則是“完美風暴”的導火索。 如果真的如此,這說明了銅融資貿易這樣的貿易融資行為出現的市場動因尚未消失,而且存量交易也仍然存在。那麽,中國貿易融資的未來可能更多取決於非市場因素,有趣的是,在同一天路透社還報道: 消息人士稱,中國銀監會也已要求銀行提交按照不同行業劃分的未償還貸款例行報告,但要求他們納入同衍生產品和債務融資相關的貸款。 納入這兩個領域的貸款是“新發展”,一銀行消息人士表示。 ... 尚不清楚銀監會的重點是何種衍生品貸款或債務融資。 但消息人士表示,需要關註的一個領域可能是銀行向使用鋼鐵或銅等進口商品作為抵押品的客戶發放的貸款。 這說明了監管者已經開始關註貿易融資行為,鑒於貿易融資活動已經很頻繁,監管者很可能並不敢貿然打擊這樣的活動(雖然去年年中外管局的文件也會打擊貿易融資,但文件真正針對的是虛假貿易行為)。 那麽,在摸底以後,中央下一步會如何“處置”融資貿易的問題呢?來自兩會的信息可能能帶來一些啟發。 在兩會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堅定地”表示: 我們必須加強監測,及時處置,確保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 這句話看起來隱含了兩重意義,第一重在於“處置”的內涵,第二重在於“確保”的內涵。 第一,按照過去的經驗,中國“處置”問題的方式一般重在增量,其次才是存量,無論是經濟問題還是政治問題,用“下不為例”的方式剎住風險累積的勢頭,同時在整體上穩住“存量”,對付“存量”問題更多只是“殺一儆百”的策略,避免系統發生不可預期或不可控的情況。 這似乎有效解釋了,為什麽去年中國保稅區的融資銅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去杠桿化,但同時虛假貿易的勢頭看似被打壓住了。地方債問題的“處置”方式也類似。 第二,“確保”本身似乎也具有兩重含義——表明中央有能力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同時也表明其有意願這麽做,給金融市場的發展劃定了紅線(底線思維)。 這與第一條是一脈相通的,中央的能力更多體現在包容歷史遺留問題的“選擇性執法”態度上,金融危機的本質可能更多是短期內無法分配歷史問題責任,而防範金融危機的最有效方法是提前找到買單的人。 有人可能會質疑,為什麽鋼貿倒了,銅貿卻不能倒?其實銅貿和鋼貿其實有著本質的不一樣。鋼貿的本質是通過銀行貸款高杠桿地做多鋼價,整個資金鏈大部分都限制在鋼鐵貿易內,然而銅貿並非做多銅價,銅價理論上和銅貿是不相幹的,因為銅貿的本質是跨境套利活動,已經通過對沖交易與銅價本身脫媒了。這意味著,銅貿的資金鏈不僅限於銅行業內部,這就是最可怕之處。就算銅貿突然消失,銀行業也不大可能出現虧損,甚至銅貿玩家也不會,因為抵押品銅的價值被對沖了(重複抵押除外,但就算重複抵押,真正的風險還是來自套利資金投資產品的違約)。真正的問題是,銅貿資金鏈的高度外延性,特別是延伸到高收益的信托產品等資產。 鋼貿倒了,銀行承擔巨虧,這是最好的結果,因為通過銀行的資本緩沖,緩解了鋼鐵行業內部資金鏈斷裂對市場價格造成的沖擊,受影響的只限於鋼價。但如果銅貿倒了,不僅銅價會大跌,而且中國龐大的高收益產品市場可能會突然失去了流動性,因為經過銅貿這條資金通道的突然消失。 因此,大膽地揣測一下,在摸底以後,李克強總理也不敢搞存量的銅融資交易庫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00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