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563

自從餘額寶們出現以後,阿里巴巴與他的四十大盜們正在讓傳統金融業寢食難安,「存款外流」已經成為中國金融業一個熱門的話題。最近,中國銀行業終於坐不住了,敦促監管者「叫住」類餘額寶產品的「野蠻」擴張,當然,首要的「罪名」是類餘額寶產品已經成為了系統性風險的溫床。

雖然該「罪名」並非子虛烏有,但監管者似乎更樂於看見金融互聯網產業這個新來者能打破「錢賺得太容易」的中國銀行業格局。

中國銀行業在向監管者「打小報告」的同時,也不忘留下後手,發展自己的類餘額寶產品。比如說工商銀行的天天益、薪金寶,中國銀行的活期寶,交通銀行的貨幣基金實時提現服務,招行的步步生金,民生銀行的如意寶,平安銀行的平安盈,廣發銀行的智能金賬戶等。

為什麼中國銀行業對類餘額寶產品如此不安,花旗銀行的報告給出了詳細的解讀——類餘額寶這樣的貨幣市場基金產品就像放進銀行「糧倉」裡的老鼠:

今天的中國和70年代的美國足夠的相似性(也就是存款利率管制和利息環境),這足以證明中國未來將進一步發生存款去中介化。這對銀行部門有重大的意義,因為活期存款——也就是我們認為最容易受到貨幣市場基金去中介化的存款類型,現在約佔了中國銀行體系存款的一半,而且是銀行盈利能力的基礎。如果活期存款流出銀行體系,流向貨幣市場基金,那麼銀行的盈利能力將受到嚴重的衝擊。我們以下做了一些敏感性分析,但最終的實際影響是有高度不確定性的,因為需要考慮很多中期的資金流動。

...

在美國,貨幣市場基金花了5年時間把10%的客戶資金(包括存款和貨幣市場基金)去中介化,花了10年完成了15%,花了15年完成了20%。最高值在2001年,當時37%的客戶資金投向了貨幣市場基金。

鑑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有理由認為,中國現在的發展會更快。比如說,中國可能只需要5年的時間就能完成美國15年的進度,也就是說,20%的存款將被貨幣市場基金去中介化,那麼銀行體系的總存款年複合增長率將會跌至7%,活期存款將幾乎不會增長,活期存款佔總存款的比重將會從現在的50%下跌至38%,同時淨息差將會收窄33個基點,因為存款結構的變化(樂觀地假設存款成本維持在當前水平不變)。

...

如果沒有積極的抵消因素(比如說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上調貸款利率),存款去中介化和存款利率市場化的綜合影響可能意味著,銀行業未來5年只有極小的淨利息收入增長,甚至出現溫和的負增長...在未來5年10%的存款將去中介化的溫和情況下(就像70年代的美國一樣),同時存款利率上升100個基點,那麼銀行體系仍能實施3%的淨利息收入年複合增長率。但在未來5年20%的存款將去中介化的嚴峻情況下,淨利息收入年複合增長率將變成負的5%。這個模擬計算凸顯了銀行收入的不確定性,銀行業將面對存款去中介化和利率市場化的巨大挑戰。

類餘額寶的出現,不僅會衝擊銀行業的盈利能力,而且對整個經濟和金融結構都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約束銀行貸款:很多銀行,特別是中小型銀行,它們的貸存比已經接近75%的監管紅線。這些銀行只能跟著存款的增長來增加貸款,如果受貨幣市場基金的去中介化影響而存款增長受限,那麼貸款增長也會受限。75%的貸存比紅線剛剛被銀監會加入到重新修訂的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規則中,所以看起來該紅線將繼續存在,當我們並不能排除通過調整存貸款定義來緩解銀行壓力的可能性。

影子銀行/資本市場擴張:貨幣市場基金的擴張將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催化器,因為貨幣市場基金是高質量短期證券的重要投資者。這將加速銀行體系以外直接融資行為的擴張(也就是商業票據、資產支持證券)。在美國,貨幣市場基金一直是影子銀行系統增長背後的關鍵因素,而影子銀行最終導致了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美國的貨幣市場基金大量地投資於短期的資產支持商業票據,這些票據一般是金融企業、結構型投資工具(SIVs)和渠道(conduits)發行的。這些發行者利用這些資金來投資次貸CDOs。

人民銀行的信貸政策:存款的去中介化和資本市場的放貸行為,將挑戰人民銀行的信貸控制和目標。這意味著,人民銀行需要依賴和發展更多的政策工具,拋棄象貸款額度這樣的量化工具,轉向利率工具。

促使銀行承擔更多風險:由廉價活期存款流失和存款利率市場化引起的融資成本上升的壓力,將促使銀行承擔更多的風險來賺取更高的回報。在很多中小型銀行中,這種情況已經在發生了,它們已經轉向關注回報率更高的中小企業貸款。投資者已經記住,美國80年代的存貸款危機,部分就是存款利率市場化的結果,存款利率市場化推高了儲蓄信貸銀行(S&L Banks 美國的地區性銀行)的融資成本,同時貸款的去監管化,也容許儲蓄信貸銀行過度追逐高風險的商業和房地產貸款。

更高的資本成本:在融資成本壓力下,銀行將嘗試給所有類型借款者的貸款加價;整個經濟的借貸成本將會上升。

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速度:這實際上已經通過後門渠道在發生,從幾年前的理財產品給定期存款去中介化開始,現在貨幣市場基金也正在為活期存款去中介化。人民銀行應該容許銀行和貨幣市場基金競爭來留住存款,進而加速存款利率的市場化,還是應該更為循序漸進地推進市場化,讓銀行承受成本低廉存款的去中介化呢?在3月11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已經表示,存款利率市場化很可能在1-2年內實現。時間表比我們預期的激進多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