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格力集團49%國有股權公開轉讓

http://www.infzm.com/content/98357

深交所消息,格力電器2月20日公告稱,,公司18日接到控股股東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通知,公司實際控制人珠海市國資委擬通過無償劃轉方式將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51.94%股權,及格力集團對格力地產的債權等資產,注入珠海市國資委新設立的全資公司。之後,珠海市國資委擬將不超過格力集團49%股權通過公開掛牌轉讓的方式引進戰略投資者。

公告表示,預計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格力集團仍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公司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均不會發生變化。

此外,據上交所消息,格力集團旗下格力地產也於當日公告透露,珠海市國資委新設公司目前正在辦理註冊手續,除上述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地產51.94%股權及債權外,還將注入珠海格力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建設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

在格力集團此次引進戰略投資者之後,珠海市國資委仍將保留對格力集團的絕對控股權,並仍是格力電器的實際控制人,但間接持有格力電器的股份比例由18.22%下降至9.3%。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有私募人士認為,未來格力集團剝離地產+引進戰略投資者之後,格力集團旗下將只留下格力電器這個上市公司平台,未來旗下資產整合預期或成為市場關注點。他預計,下一步,格力集團將啟動整體上市工作。

「屆時,集團下屬非上市公司資產即可裝進上市公司,各類概念資產(智能家居、互聯網、銀行等)也可以陸續體現到上市公司中來。」該人士稱,「之前,很多投資者對於格力電器的第一反應就是『國企』,這個思維也阻礙了很多投資者。現在,格力集團改制後,這個障礙將不復存在,或許是時候對格力電器的估值換換思維了。」

國泰君安分析師喬永遠認為,珠海市國資委和格力集團打響了本輪國資改革標誌性的「第一槍」,顯示改革已經得到了政策「綠燈」放行,體現了國企改革在競爭性領域實現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方向,有明顯的示範作用。

喬永遠預計,在國企改革的指導原則下,將來國資仍可能會擇機進一步退出,使格力電器摘掉「國企」帽子,以更加市場化的形式運作,管理層激勵體系亦有望在此過程中不斷完善。

另據《第一財經日報》此前消息,耶魯大學基金會有可能會成為格力集團的戰略投資者。但在格力電器的十大股東中,有摩根、瑞銀等五大境外投資機構,格力集團的戰略投資者最終是否「花落」耶魯大學基金會,仍難有定論。

廣東各地密集推國資改革

據瞭解,格力集團的國企改革也是珠海國資改革的第一步,是近日來廣東省各地密集推進國資改革的系列動作之一。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其大股東格力集團將進行重大股權改革的當天,廣東省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會議也在廣州召開。

據前述《21世紀經濟報導》,廣東省《關於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日前已修改完畢,將於近日下發至各地級市和省屬企業徵求意見,此後再上報省委、省政府審核。此外,具體到23家省屬企業的《關於深化省屬企業改革的實施方案》也已進入徵求意見階段,兩份文件有望於今年上半年正式出台。

報導稱,廣東新一輪國企深化改革的突出亮點在於,國有資本在持有比重上不設下限;支持國有資產重新配置和優勢企業進行重組;組建國有資本運營和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新增高管人員的市場化選聘以及引入職業經理人管理模式等。

據前述《第一財經日報》報導,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底,廣東全省國資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40729.69億元,同比增長16.04%,首次突破4萬億元,居全國前三。

廣東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呂業升說,到2020年,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比重要超過80%,二級及以下競爭性國有企業基本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其中,到2015年,全面完成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造;到2017年,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比重超過60%。

據前述《21世紀經濟報導》,廣發證券分析師陳果認為,從廣東省提升省屬企業資產證券化,促進同業整合以做大做強的改革思路出發,關注資產注入預期的上市公司依然是廣東國企改革核心的投資線索。

「目前,廣東省屬國資僅僅擁有13家上市公司,佔整個廣東省國資的比例很小。因此,資產注入的上市公司平台相對集中。」陳果稱。「不過,由於省屬集團間的同業整合對上市公司平台影響的鏈條更長,因此,省屬集團下的上市公司平台的集團資產注入預期的可能性更大。其中,廣東省屬多主業國資主要包括廣業公司、廣晟公司、廣新控股集團以及廣弘公司四大多業務控股集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45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