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這是一個在廁所里融資的創業故事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3/58605.html

這是一個在廁所里融資的創業故事,也是一個從記者轉型為產品經理,進而成為ceo的故事,現在i黑馬就帶著大家來了解這個在廁所里衍生的創業故事。這是一個在廁所里融資的創業故事。是一個金融記者自我救贖的故事。吳曉鵬說:“他們都在忙著看空,我們堅持做多。新聞依然創造價值。”我們先來看一段曉鵬的VCR自述。我們和平安創投的三位老大第一次見面聊完後,他們去廁所呆了一會兒,回來就說,“今天我們會給一個報價,但有一個條件,要麽你們現場就接受這個報價,要麽我們就不投了。”接下來我和另外兩個合夥人也跑去廁所商量,但我們覺得這兩個選項都沒法接受,因為過兩天還有另外一家很好的公司會給一個報價,我們至少想比一比。最終我們在廁所里憋了半小時,投資人跑來催時才想出第三種方案,“今天我們直接回家,不聽平安的報價。”後來另外那家公司給出了6000萬元的報價,但他們希望100%收購。接下來的兩日輾轉難眠,最終我決定還是想做自己的事情。如果被收購,和我一起戰鬥了兩年多的團隊成員大多數人都不會有什麽收益。另外,我自己也是一個高風險偏好者,自己獨立發展道路會艱難得多,但這樣的人生才更有意思。當時也有一家國內頂尖的財經媒體有意入股,但那會我們還未成立公司,對方又是國有企業背景,我們在註冊公司及員工激勵制度方面可能會碰到些問題。最終,我們選擇了平安創投做我們的機構天使。我報了一個價,平安同意。時至今日,我們仍然不知道當初他們在廁所里商量的是個什麽價格。創業初衷華爾街見聞最初是一個個人博客,創建於2010年11月,當時我是21世紀經濟報道(下稱21)駐紐約的記者,負責報道美國經濟與金融市場。21是中國第一個國際化擴張的市場化媒體,我有新聞和英語雙專業背景,因此有幸在2008年4月成為第一位海外記者派駐華爾街。那年我24歲。報社在海外最想要的是高端采訪,所以在華爾街駐站近五年期間采訪過伯南克、蓋特納、巴菲特、格羅斯等金融人士。但我逐漸發現,還有比高端采訪更有價值的事情值得做,那就是全世界最重要的金融新聞在中國幾乎很少有人知道!過去幾年,美聯儲等西方主要央行的量化寬松(QE)貨幣政策主導著金融市場走勢,政策的任何變動都可能造成所有市場劇烈波動。但最初幾年,這些政策在中國的主流財經媒體上沒有報道,或者接近被忽略。在公共的財經輿論空間中,幾乎沒有人討論這些最重要的議題。受制於報紙時效性,21在這些重大新聞主題上也很難操作。舉一例,美國政府每月第一個星期五會發布上月的就業數據,這是全球投資者每個月最興奮也最緊張的一天,因為就業數據會決定QE政策下一步走向,很可能就會成為全球所有市場的重大轉折點。但這個數據公布時,報紙已經過了周五的截稿時間,最快也要等到下周二才能見報。有關這些政策的任何動向都應第一時間向中國投資者發出警報,於是我創辦了華爾街見聞網站,希望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我們所處的世界。一個月後,我們就收到了不錯的用戶反饋。國內最好的投行中金公司的一位管理層寫信過來鼓勵,稱自己“已向中金銷售交易部全球500位同事發過郵件,推薦他們每天看這個網站”。銀河期貨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後來也說,國內各家金融機構的中高層很多都是華爾街見聞的忠實用戶。融資故事網站初期成本就是文章稿費和服務器費用。其中稿費占大頭,第一年稿費有十幾萬。起步時訪問量小,服務器費用一年幾千元就夠用。我認為這件事情有價值,在初期投入時並沒有太多猶豫。但發展到第二年,網站流量快速增長,每月總成本已增至兩三萬元,我在這個項目上也投入了幾十萬,靠個人財力已無法繼續支撐。這時我們做了兩件事。先是在網站上引入Google自動分配的廣告,大概可以覆蓋一半成本。然後我們拿了一位兼職作者的天使投資。這位天使是美國費城一家對沖基金的交易員。說起來團隊里有不少“高帥富”和“白富美”。我們在招聘兼職作者時,全球最頂尖的十家投行全部都有人投簡歷過來,比如摩根大通在紐約、倫敦、和香港的辦公室都有人聯系我們。很多人純粹是興趣愛好,把這里當成是一份誌願者工作。好幾個兼職作者說,如果後續需要資金隨時說一聲,他們都願意投,並且當時他們給的估值已比中國國內聯系我們的VC高了一倍。有了這樣的後備力量支持,我也就放心大膽把工作辭了,回國準備全身心投入這份事業。2012年11月回國後,我在上海松江租了兩套別墅辦公,希望找到《社交網絡》電影里那種創業的感覺。當時網站每日獨立訪客已有兩萬,我感覺如果流量再翻兩倍靠Google廣告也能實現收支平衡並發展壯大。但我最主要的合夥人說,“我不可能每天去你家上班。如果你不去融資,我就沒法辭職。”這位80後的合夥人是金融專業背景,比我小一歲,也是從兼職作者轉成為我們合夥人的。我們叫他“考證達人”,因為CFA,CPA,高級口譯證書他都有;還有好多人叫他“陸家嘴金領”,在辭職變成新聞民工前,據說他年薪已達百萬,此傳言他從未否認過。當我開始出去接觸機構投資人時,也有五六家機構主動找來,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平安創新投資基金。(具體融資細節就是文章最開始提到的廁所里的融資故事。此處省略。)記者轉型產品經理在平安的投資經理眼中,華爾街見聞是社會化推廣做得最好的財經新媒體。我們最初的成長主要得益於新浪微博。雖然粉絲只有47萬,但我們的微博影響力指數在所有財經媒體中排在前幾名。去年下半年我們將重心轉向騰訊微信,關註我們的微信用戶現在有22萬多,目前很難找到比這個用戶數還多的財經類微信號。我們成立公司來運作華爾街見聞已有9個月,這期間網站用戶規模增長了三四倍。但技術力量不足一直是我們的短板,制約著我們的產品能力。去年底我們狠下決心招聘了10名開發工程師,還聘請了一位前盛大遊戲的技術總監擔任顧問,幫我們帶團隊。技術的投入是非常值得的。我們在今年1月推出全球股指、外匯、商品和債券的實時行情,兩周後這個產品每日已有超過6萬人使用,一家頂級門戶網站很快過來咨詢是否能授權給他們用。春節前兩天,我們在蘋果商店推出華爾街見聞App,兩天後位列app store財務免費榜第11名。從財經記者轉型為產品經理,這條路我才剛剛開始,需要大量的投入和學習。同時為了研究用戶需求,我自己現在每天也會做大量的宏觀交易,涉及美國標普500,日本日經225,黃金,石油,歐元對美元,美元對日元,德國國債等各類資產。但在媒體這一塊,我們依然需要最高質量的內容。春節後,我們邀請了一位在中美頂尖財經媒體都做過,曾獲哥大財經新聞全獎的優秀記者加入,帶領我們的編輯團隊。不過我們依然希望有更多的優秀國際金融記者加入,借用老東家21的一句話,“他們都在忙著看空,我們堅持做多。新聞依然創造價值。”都是做海外金融資訊,有很多人會問,華爾街見聞與i美股有什麽區別?我想i美股用戶主要關註公司基本面,而華爾街見聞用戶關註國家基本面。學巴菲特要把公司研究透,而要想成為索羅斯,你怎麽能錯過華爾街見聞呢?海外經濟與金融市場,過去幾年全球每一個重大轉折點,華爾街見聞總是第一個向中國投資者發出警報。華爾街見聞:http://wallstreetcn.com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華爾街見聞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