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管理實務(19):企業要有足夠的後勤力度 笨發

http://notcomment.com/wp/?p=14620

做生意,就像打仗一樣:表面上是打前線,其實是打後勤。

據稱,在韓戰中,美軍平均13個后勤人員供應1個兵。中國志願軍則是1個后勤人員要供應6-10兵。那麼後勤的力度差距是:78-130倍。
換一個計法,美軍的後勤人員比例是93%,而志願軍是9.1-14.3%,結果當然就是不成比例的傷亡率。

再從另一個數據去看:在太平洋戰爭(1941-1945年)中,日本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 9艘、驅逐艦63艘。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131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 355艘、護衛艦 498艘。僅從數量上,日本期間僅僅建成了91艘艦隻,而美國在同一時期卻生產了1,042艘,即使兩洋作戰,分一半給日本,都是1:5.7,完全無得打的,更何況美國海軍的主力在太平洋而不是大西洋。

應用在管理上,就是兩個道理:

前線(front line)要有足夠的後勤(support),才可以增加成功的機會

如果後勤力度不足,就只能收縮戰線,不然必然會被壓倒性地打倒

在現時的資訊時代,除了傳統的物流(logistic)、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財務(finance)之類,資訊科技(IT)也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應該以IT去支援其他傳統的後勤部份,前線的銷售(sales)、市務(marketing)及客服(customer service)的質素才足以面對競爭。

可是我們往往會看到,很多公司對IT都不夠重視。例如一些中小型的金融機構,IT support居然只佔員工不到5%,甚至寧願down size以便加強銷售人員。

睇一間公司的成敗,其實睇佢個人事結構已經知道大概,如果前線佔大部份,後勤卻只佔少部份,結果就是sales要打天才波,而客服就要捱鬧,marketing就被人當作是吹水,因為服務水平追不上業務和客戶的需求。

一間公司如果要追上modern trend,IT人員的比例起碼要有10%,最好有20%,這樣公司才能夠有足夠的速度和發展步伐。

做生意,就像打仗一樣:表面上是打前線,其實是打後勤。據稱,在韓戰中,美軍平均13個后勤人員供應1個兵。中國志願軍則是1個后勤人員要供應6-10兵。那麼後勤的力度差距是:78-130倍。換一個計法,美軍的後勤人員比例是93%,而志願軍是9.1-14.3%,結果當然就是不成比例的傷亡率。再從另一個數據去看:在太平洋戰爭(1941-1945年)中,日本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 9艘、驅逐艦63艘。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131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 355艘、護衛艦 498艘。僅從數量上,日本期間僅僅建成了91艘艦隻,而美國在同一時期卻生產了1,042艘,即使兩洋作戰,分一半給日本,都是1:5.7,完全無得打的,更何況美國海軍的主力在太平洋而不是大西洋。應用在管理上,就是兩個道理: 前線(front line)要有足夠的後勤(support),才可以增加成功的機會 如果後勤力度不足,就只能收縮戰線,不然必然會被壓倒性地打倒在現時的資訊時代,除了傳統的物流(logistic)、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財務(finance)之類,資訊科技(IT)也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應該以IT去支援其他傳統的後勤部份,前線的銷售(sales)、市務(marketing)及客服(customer service)的質素才足以面對競爭。可是我們往往會看到,很多公司對IT都不夠重視。例如一些中小型的金融機構,IT support居然只佔員工不到5%,甚至寧願down size以便加強銷售人員。睇一間公司的成敗,其實睇佢個人事結構已經知道大概,如果前線佔大部份,後勤卻只佔少部份,結果就是sales要打天才波,而客服就要捱鬧,marketing就被人當作是吹水,因為服務水平追不上業務和客戶的需求。一間公司如果要追上modern trend,IT人員的比例起碼要有10%,最好有20%,這樣公司才能夠有足夠的速度和發展步伐。

管理實務(19):企業要有足夠的後勤力度 | 筆與置評 noTcomment
做生意,就像打仗一樣:表面上是打前線,其實是打後勤。據稱,在韓戰中,美軍平均13個后勤人員供應1個兵。中國志願軍則是1個后勤人員要供應6-10兵。那麼後勤的力度差距是:78-130倍。換一個計法,美軍的後勤人員比例是93%,而志願軍是9.1-14.3%,結果當然就是不成比例的傷亡率。再從另一個數據去看:在太平洋戰爭(1941-1945年)中,日本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 9艘、驅逐艦63艘。而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131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 355艘、護衛艦 498艘。僅從數量上,日本期間僅僅建成了91艘艦隻,而美國在同一時期卻生產了1,042艘,即使兩洋作戰,分一半給日本,都是1:5.7,完全無得打的,更何況美國海軍的主力在太平洋而不是大西洋。應用在管理上,就是兩個道理: 前線(front line)要有足夠的後勤(support),才可以增加成功的機會 如果後勤力度不足,就只能收縮戰線,不然必然會被壓倒性地打倒在現時的資訊時代,除了傳統的物流(logistic)、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財務(finance)之類,資訊科技(IT)也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應該以IT去支援其他傳統的後勤部份,前線的銷售(sales)、市務(marketing)及客服(customer service)的質素才足以面對競爭。可是我們往往會看到,很多公司對IT都不夠重視。例如一些中小型的金融機構,IT support居然只佔員工不到5%,甚至寧願down size以便加強銷售人員。睇一間公司的成敗,其實睇佢個人事結構已經知道大概,如果前線佔大部份,後勤卻只佔少部份,結果就是sales要打天才波,而客服就要捱鬧,marketing就被人當作是吹水,因為服務水平追不上業務和客戶的需求。一間公司如果要追上modern trend,IT人員的比例起碼要有10%,最好有20%,這樣公司才能夠有足夠的速度和發展步伐。

管理實務(19):企業要有足夠的後勤力度 | 筆與置評 noTcommen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2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