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參加完一個互聯網圈子的全國會議後,在賓館前等車。良久未到,一朋友使用打車軟件打到車,問題解決。坐在車上,我們順帶討論起打車軟件。
2012年5月,杭州快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8月「快的打車」上線。2012年6月,北京小橘科技有限公司成立,9月9日「嘀嘀打車」上線。間隔不到一月的兩款同質軟件,經過一年多的廝殺,現今市場態勢初步明晰,這兩款軟件分別以第一、第二的戰果,進入大眾的視野,迅速成為兩顆新星。與絕大多數創業的人不一樣的是,他們的成功來的很猛,令人豔慕。
兩者有些類似之處,第一、通過學習國外潮流定準位。歐洲、美國,包括日本和台灣,從2011年上半年開始,手機叫車、租車開始興起,且已經有成功案例。2、苦練內功,做出產品。1.0、2.0先後上市。3、死磕宣傳和推廣。狠抓客戶體驗。抓住打車軟件,車和人二要素。先爭奪司機。首先讓司機受惠。如打車距離近的話還會替用戶獎勵給司機幾塊錢……其次租客受益。出門就可以打到車。潮流一旦形成,山崩水裂,司機們整個都似被趕進了移動互聯網時代。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圈。
很明顯,一批新人拔地而起。
一幅創業圖
最近在朋友圈盛傳的一張創業圖片,更是活靈活現地展現了一種人生態勢。圖片中是2005年創業的18家公司,上市、收購和未上市詮釋圖。18家公司,已經上市的有360周鴻禕、人人網王興、土豆網王微、YY李學凌、斯凱宋濤、網秦林宇、「去哪兒網」莊辰超、戴福瑞、58同城姚勁波共七家;被收購的有:PPS林宇、56網周娟、抓蝦網徐易容三家。從2005到現在,僅僅8年。上市收購比例超56%!這種滿紙洋溢的氣氛,只有在創業的氛圍裡久經侵染,一顆跳動的心,才會深刻合拍,常常呼之慾出。
如果說過去的十年是互聯網的時代,那麼接下來是否就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如果不是,那是什麼?如果是,商機或者說商業利益的最大化銜接點又在哪裡?在一個節奏不斷加快的時代裡,在及時切入和果斷轉型,成為世人匯聚的兩個非常顯著的焦點之後,成功的通路究竟又在哪裡?
儘管什麼人成就,仍是個問題。但是顯然,互聯網即意味著前所未有的機會。
為什麼抓85後
不久前,衛哲在正和島發表了一通講話。他的話,85後代表的是互聯網的真正主流,85成長起來將催生更大的商業模式,懂了他們,就贏得了即將到來的電商世界。很明顯試圖更清醒地面對躍躍欲試的資本講出一個道理:抓住主流85後,即跟上成功節奏。
實際上,互聯網成就任何一個經典是有原因的,任何成功都要抓住地理和政策與產業結合形成的優勢。如新媒體在北京做,新娛樂在上海做,新通訊在廣州,新生意在浙江做,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一個個都成了一個時代一個地域的典型象徵。
而且世界背後的確存在一個大趨勢。今天的很多人已經明白,即使先知的智慧也是來自於勇於試錯。在一個紛亂無章的世界,只有敢於嘗試,順著錯誤指示的正確的道路,才能無限接近這個趨勢。當然,趨勢也是可以創造的,但那是在足夠強大具備條件之後。目前,我國的網民數量和智能設備保有量已位居世界第一。而且4G大戲即將在國家多地上演,隨後的5G、6G或者別的技術和硬件的突破性變革似乎指日可待。這都是勢。如何在借勢?互聯網的價值在於包容,但是商人成功的真諦,在於變現。而且就從互聯網多方面多層次融匯的價值裡,提煉變現。互聯網崇尚最強、最高、最快。這是個理想。現實中,不一定跑的最快,比對手快就行。
互聯網的機會
「做不成,我就不信了!」在很長時間,我聽無數企業家堅定地說過這句話,入心鏗鏘清脆,聲音久尤在耳邊。其中一個是我敬佩的3D油畫師,我看著他的油畫一步步從國內走向美國拍賣。還有一個,我也深信了他的事業肯定會成功。至少不會白費勁,果然他也上市了。還有……引我思索的是,任何人追尋成功,應該用一種怎樣的方式?或者說,應擔當或扮演一種怎樣的角色。
互聯網顛覆了很多行業。這或許就是最大的機會。這個機會塑造了很多人,除了李彥宏、馬化騰、馬云那些位居前列的人,仔細看看,在這個行列裡不斷擠進的富翁人數和整體擴張速度,同比簡直無法想像。
機會源自需求呼籲的服務,或者成熟合適的服務喚醒的需求。互聯網則以成規模體系化的速度提供了很多這樣的機會。如新媒體的興起,博客、論壇、社區、微博、微信……顛覆了傳媒一向單一傳播的姿態。騰訊QQ,網易郵箱改變了通訊的遊戲規則。阿里巴巴則譜寫了新的網絡生意的通途。
簡單說,現實生活中,不方便和存在大幅度利益空間地段,都是互聯網的機會。稍微大點的回憶一下,私營打敗供銷社,私立貴族學校崛起。快遞行業興起。哪一樣不是?現今,各方高調談論的互聯網金融,本質就是來自銀行業的高價、壟斷和諸多不方便。換句話,在政府、銀行甚至大集團企業收費比較高的領域,其實,都跳動著機會。都是靈光極佳的切入點。
而這機會的主流人群,就是新時代群體。瞄準未來,才有未來。
誰可以成功
互聯網世界,開放多向、平等自由,如果說顛覆來自大勢之下的敏銳。那麼成功來自執著。
總有朝一日,真金白銀的較量,有如戰場血腥瀰漫,作為一個強大的企業家最歡欣的時刻,才會體會到某種意境。
任何社會,都是有各種各樣的底線。只是商業社會的這種種線更是隱晦。而且需要在某種特殊的生活狀態裡,從一種自發的完善力,最終歷練成一種真正自若的境界。而且每一個機會背後常常就是陷坑,互聯網更明顯。以至於絕大多數人錯失無數機遇淪落為茫茫眾生。
這是人生向上突破時,必然的藩籬。試問,機會來了,你在哪?
第一:有沒有排斥歧路的擔當。需要排斥歧路,追定一個方向。凸顯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有價值的東西傳遞。咬定一個方向,踏踏實實地去做,才能看到希望。看到希望,才有持久地動力和凝聚力。才有可能成功。
第二:有沒有紮紮實實,一步一個推敲的恆心。互聯網,讓所有的工作都有效起來。至少每個部件,都能按照自身的規律去做,絕不浪費。這樣,最大限度地掌控住一切是在有意義的嘗試。這就是互聯網的威力。不讓讓做事孤立,一個孤點是無法與平台抗爭的。平台是勢,一旦造就,勢必摧枯拉朽。
第三:有沒有一種強大的執行意志。一種強大的執行意志和一個生命內在蘊含的可能的意志屈伸,就在一剎間,火光四濺,星云四散。要明白,這世界,除了堅忍、柔韌還有思考。要讓那些輕易捨棄不了的東西,沉澱起來,然後流成一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