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向低結餘戶收費邏輯混亂?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11/blog-post_3.html
星期日一清早看到李兆波先生在報章的一篇專欄(理財第一波)名為「向低結餘戶收費邏輯混亂」,止凡看完文章後不太認同,於是以同一命題但加上一個問號寫一篇文章,分享一下意見。

李兆波先生是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他過往的專欄都會寫有關理財生活細節,記得他寫過自己到銀行的經歷,文章頗為有趣。從文字作風上看,李生的文章流露了點點對大企業大裁團的不滿,作風跟另一位退休學者林本利教授有點相似。

今次李先生這篇文章「向低結餘戶收費邏輯混亂」的主要重點是存款戶其實是銀行的債權人,銀行利用存款戶的金錢再外借出去賺取息差,所賺取的息差大約2釐多,本應補貼好成本才是,加上存款人是債權人,世上哪有債仔跟債權人收費的道理呢?這是根本性邏輯混亂。

相反,我則認同銀行這個舉動,銀行跟其他大公司一樣,都會考慮區分「天使客戶」及「魔鬼客戶」。「天使客戶」是好客戶,能在其身上賺錢的,公司非常樂意對「天使客戶」提供服務,在其身上的毛利亦相對大。「魔鬼客戶」則是跟隨好客戶進來的不受歡迎類,公司在其身上賺的錢不多,有時花很多成本後更要蝕錢。

舉例,保險公司的客戶群組內,往往因為有很多老人家及長期病患者而令整個群組的賠付風險增加,所以保險公司對這類人士都會加大保費,其實意向是不想他們投保。另一邊箱又會降低健康人士的保費,希望他們積極加入,降低公司整體賠付風險。另外,辦賭場的,對絕大部份的客人都是歡迎的,很高興客人帶資金進來消遣。但如果你是賭博高手,是職業賭徒,賭場會把你列入黑名單內,全球所有賭場都不再歡迎你進入,因為你已經變成他們的「魔鬼客戶」了。

說回銀行,向低結餘戶收費這個動作很明顯就是要趕走「魔鬼客戶」,銀行的息差大約2釐,低結餘戶可能有300大元的存款,一年銀行就利用他這筆存款賺取6大元收入。然而,對一個存款戶來說,平均每個戶口其人力物力的平均成本也不至6元,因此一直開立戶口給這類客戶其實是浪費資源。

銀行應該有很多數據,從而決定在一個地區請多少員工作服務,開立多少分店,建多少個自動櫃員機等,這些數字都取決於有多少存戶,如果存戶多,要保持一定的服務水平,自然花一點成本。如果再細分一下,原來當中有一大部份的百分比也是這類存款非常低的「魔鬼客戶」,合理地銀行就會想辦法去「趕走」他們。

再者,大戶存款多不經常使用銀行服務,以我為例,一年都沒有親身到銀行兩次,大部份操作都自己在網上搞定。相反,很多老人家及家庭主婦們不懂上網及操作自動櫃員機,她們每天都會親身到銀行排隊、「打簿」、又存款又提款、跟銀行職員傾下偈,大大增加了銀行的負荷,要維持一定服務水平,只好大大增加成本去處理。

其實我不相信李兆波先生不明白這一點,但他偏要選擇從小客戶市民的角度出發寫文章,他的動機我不作評論,只覺這是某報章專欄作者們的統一方向。始終,銀行業務影響民生,但政府金管局又好像沒她們法子,銀行叫苦要減成本,但普通市民連銀行戶口也開不成又會有很多社會問題,要取得個平衡,這才對香港經濟發展有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4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