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美國銀行貸款陷入停滯。
Square 1 Bank投資經理David Schawel認為:
在銀行貸款增長乏力的時候,很難預計通脹和/或高漲的利率今後會怎樣。
52、歐元區出現近年來最強勁增長。
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金融學教授Constantin Gurdgiev指出:
過去9個月,當前商業景氣和6個月前瞻預期巧合地都在增加。
預期差距目前達到了2010年第二季度以來最大,景氣指標則是2011年第二季度以來最高水平。兩類指標都接近或超過歷史平均水平。
預期持續為正值的同時,目前又恢復了增長,這些都意味著歐元區在2-3年內會盡力最強勁的反彈。
由於全球增長對歐元區增長非常敏感,所以這也意味著全球經濟前景期待已久卻姍姍來遲的好消息就要真正到來。
53、認真看待通脹問題。
經濟學家Gary Shilling說
人人都在擔心美聯儲縮減QE,可這只是擔心他們開始從每月購買850億美元資產之中減少少量資產。
美聯儲購買的大部分資產都會成為超額準備金。這些過剩的準備金現在總規模2.2萬億美元,而且還在增加。
等到去槓桿結束,美國恢復正常增長,這些準備金將產生大量貸款,催生嚴重的通脹問題。
所以,美聯儲的主要任務是拋售持有的證券,甩掉這些超額準備。縮減QE只是開始。
54、日本家庭的龐大現金動向如何是關鍵。
大華資本市場歐洲公司研究負責人Grant Lewis認為
如果日本央行能成功說服日本家庭相信,本國央行會恪守2%的通脹目標,國內經濟會持續復甦,他們龐大的金融資產應該會逐步開始發生投資對象轉變,由大量以現金和存款形式投資變為投資收益率較高的資產。
這可能改變所有類型日本資產的價格,只要1%的現金轉投股市,流入股市的資金規模就約相當於目前日經股市市值的5%。
這種轉變也會極大地推動日本金融業增長。多年來,低利率和資產價格疲弱都在拖累金融業盈利。
55、美聯儲主要的政策門檻。
為什麼下面這幅圖表很重要?Rhino Trading Partners首席策略師Michael Block說:
美聯儲引導我們相信,如果失業率略下降,就會縮減QE。如果失業率降到6.5%,美聯儲就會考慮緊縮。
不過這存在許多問題。首先,失業率是降低了,但部分源於有些失業者放棄找工作。
所以,勞動率參與率已經降到了卡特總統執政以來的最低水平。
第二個問題是,許多人被迫兼職,他們的薪水低,與他們的才華不匹配。這種問題不會體現在下圖中。
第三個問題是,決定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因素不只是失業率,還有很多。
最後,由於美國聯邦政府關門,9月的非農就業報告也推遲了,所以,最重要的圖表裡還漏了一部分數據。
56、美國領取食品券人數增長。
ConvergEx Group首席市場策略師Nicholas Colas認為:
下圖凸顯了領取食品券的美國人數仍超過4700萬人,這批人佔美國人口的15%,或者佔美國家庭的20%以上。
美國社會選擇哪種方法解決貧困人群擴大的問題,這將決定今後幾十年美國經濟政策的特色。
57、TIPS VS 美國國債
法國興業銀行利率及外匯策略全球負責人Vincent Chaigneau認為
10年期TIPS的盈損平衡率(與美國國債的利差)與美國國債的名義收益率之間6個月的beta降到有記錄以來低位。
過去6個月,因為遭到拋售,美國國債實際收益率已經上升,但平準通脹率已經略有下降。
後者下降是美國CPI意外疲弱的結果,也體現了美聯儲的通脹信譽。
這會讓美聯儲更容易推遲縮減QE。
通脹平準的beta不會太久呈負值,但在我們預計的今後12個月國債拋售期間,它應該會總體保持低位。實際與名義收益率的beta會高。
所以,TIPS目前和以往不同,不再是固定收益投資組合裡那麼好的多樣化選擇。
而有些人相信美聯儲會不負責任地極度壓低收益率,他們應該會利用近來美債收益率和盈損平衡率之間脫鉤,大量做多TIPS。
58、中國收緊房產政策的風險逼近。
美銀美林中國策略師David Cui指出:
中國政府過去常在房價環比增長1%左右的收緊房產政策。
今後幾個月,房價的漲勢可能讓價格增幅達到那個水平。
59、兩頭熊和一頭牛。
LPL Financial首席市場策略師Jeff Kleintop認為:
股市可能是持續牛市期間暫時回調。但其他傳統的支持可能應熊市受害。
過去63年的牛市與熊市趨勢顯示,目前的環境和上世紀50年代很相似,當時股市處於牛市,債券和現金都處熊市。
50年代那將近十年時間裡,股市始終在上行趨勢的牛市,債券和現金主要處於熊市。
既然牛市會繼續,那麼股市的回調是個令人鼓舞的跡象,它也許能提供一個吸引人的買入機會。
60、股市的關鍵支撐。
Miller Tabak首席市場技術分析師Jonathan Krinsky認為:
標普500上行趨勢線脫離了2012年11月的低位和150天的移動均線。
2012年11月20日之後,或者說這波升勢啟動後,標普500就沒突破過150天移動均線,已經持續了217個交易日,成為第六長的連漲期。
如果到今年底,標普500還沒突破150天移動均線,就會不如排名前三位的最長連漲期。
收盤跌落150天移動均線可能導致投資者心理轉變,今後的波動性可能開始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