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00 字唔夠喉,幸好一圖勝千言。昨日附圖希望可以令淡友醒醒,仍然唔信邪?今日整多張。此乃某前大行策略員經常掛在嘴邊的「利差模型」,一張圖,夠講十年八 載,開幾百場投資講座了。不要被高深的學名嚇窒,只是一條小一算術題──股息率減借貸利率──而已。股息率高過借貸成本,代表借錢投資有着數。為方便起 見,我今日繼續用一個月本港銀行同業拆息,作為借貸成本的基準。綠色正數位置,顯示股息率高於拆息,3月上旬,股息率一度較銀行同業拆息高逾6厘,而以昨 日收市價計算,仍有近4厘息差。我讀經濟學讀到半桶水,請恕我唔識睇經濟前景,但是單憑這個簡單算式,你話投資者應該擺錢喺銀行做定期享受零息優惠,還是 買股票收4厘息了? 供樓收租淨袋2厘 同一道理,本港目前買樓收租收近4厘息,借錢買樓付2厘息,扣除供樓利率,淨袋2厘。不 錯,如果經濟再差,債仔斷供被迫賣樓,可能會殃及池魚,只是目前究竟有幾多個債仔孭重債務而已?然而,投資是否這麼簡單?炒日圓利差交易的,就是用這條簡 單公式,早年應用還可以,過去兩年才跟風的恐怕已葬身滙海。再者,大家可有留意,圖中90年代股息率長期低於借貸利率,股市卻長升長有,而整個2004年 息差長期維持於3厘以上,股市卻紋風不動,何解?讀者自己動動腦筋罷。林少陽以立投資管理投資總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