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宗商品對沖基金業慘淡度日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9070

大宗商品對沖基金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疲軟的業績表現加上投資者投資意願消退,已經迫使許多行業內的巨頭關門歇業。

Clive Capital成為了最新的受害者,9月底該全球最大的一家大宗商品對沖基金公司宣佈關門,將向投資者返還資金約10億美元。

而過去的2年之間,包括Arbalet, Bluegold, Centaurus和Fortress等聲名顯赫的商品型對沖基金均宣佈關閉。

Clive Capital在致投資者信中稱,市場信心完全喪失,導致了近期收益大幅下降。「大宗商品的機會環境何時會重好轉還不清楚,但最終很可能會出現。」

不僅僅是Clive Capital,整個商品基金行業都受困於此。

追蹤大宗商品對沖基金的HFRI宏觀商品指數,2011年為-2.56,2012年為-2.57,而今年迄今該指數已經跌至-3.08。

大宗商品波動性減弱,行情缺乏大方向性的移動。交易員下重注的石油和銅的價格波動變小,導致大宗商品對沖基金回報率疲軟。

這與2007-2010年期間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當時很多交易員拋棄銀行,發起自己的對沖基金,並吸引到了可觀的投資。

但是由於回報率的下降,投資者開始懷疑這些基金是否值得持續的投資。

FT援引SkyBridge組合經理Robert Duggan觀點稱:

「自後金融危機以來,一些大宗商品基金的回報率就開始不盡如人意」

「我們正看到越來越多的人從這個行業退出」。

對沖基金IAM首席執行官Morten Spenner說,他現在不配置任何資金到大宗商品基金,他說

「我們關注那些能更持久的策略,大趨勢(股票多空,事件驅動型)策略有更高的持續性」。

據FT,2011年投資者對大宗商品對沖基金業注入25億美元,但是自那時起一直在撤資。2012年撤出資金達到10億美元,今年上半年撤資額超過3億美元。

據數據提供商Preqin,新發起的商品對沖基金數量一直在下降,在截止2011年的3年中,平均每年有177個新商品基金成立, 到2012年下降為119個。

儘管大宗商品對沖基金大勢不盡如人意,也有人看好行業內某些人能出類拔萃。

Sciens Alternative投資公司高級組合經理Alex Allen說:

「有一些商品基金的投資模型,持有期限與普遍的模式不同,我們知道有幾個交易員,在過去3年裡取得令人印象深刻的回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5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