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所瞭解的諾亞: AK-C

http://xueqiu.com/1812539615/24857380
我是一名在陸家嘴工作的金融從業人員,截至我的從業年限是滿九年。前年我的上司和我回憶在2005年時曾經受邀參加他們公司的開業典禮,當時他沒去---跟我說這話的時候他表露出來的情緒是「當時這家公司太小了,沒什麼合作機會」。今天,noah已經成為一家市值為十億USD的企業,我想,這遠遠超過了我上司的想像空間。

從05年到13年noah一路成長,尤其在近三年。  這三年資本市場變化巨大:股市全面轉熊,IPO暫停,信託崛起,地產持續繁榮。 這背景下NOAH發生了如何應變,這些變化說明了什麼?NOAH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作為一名從業人員,我談談我的觀點。

在07~10年中國資本市場最火爆的時候,據我所知當時的諾亞主要的精力是在做PE產品,也就是目前諾亞的資產管理部門「諾亞歌斐」,收取客戶前端費用,還有後端的管理費和分成。 小眾高端,主要背靠其股東紅杉資本的實力。

10-11年開始,也是本人開始和「資產管理」這個領域打交道的開始,於是和諾亞業務有了交集,當時二級市場開始低迷,ipo斷斷續續,同時大量的社會資本湧向了低風險類固定收益的信託產品:這時諾亞開始放慢了PE產品的節奏,轉向了代理銷售信託產品收取一次性的前端收益,這塊業務屬於「諾亞財富」。緣於其原來就擁有的客戶基礎,加上信託公司普遍沒有成型的銷售團隊(目前大多數信託還是不成氣候),諾亞便成為市場上重要的一個代銷渠道。這個策略轉型非常成功,在順應了客戶資產配置需求的同時,還進一步擴大了客戶群。

與諾亞同步崛起的還有好買基金,恆天財富,以及無數中型和迷你的財富管理公司。 結果就是隨著代銷渠道的增多,產品銷售的壓力緩解,加上信託公司自身的銷售團隊建設,整體信託代銷前端費用下滑。一個顯著的表現就是類固定收益信託(地產/政信合作)產品銷售返還給渠道的前端費用,從大概一年1%~1.5%到0.5%: 諾亞代銷一個2年期,預期收益為10%的房地產信託, 前端返還的費用從2%變成1%。 這種滑坡也造成了2012年諾亞業績相比2011年的下滑。

 在我看來,諾亞在11年的時點,和好買,恆天等公司經營模式沒有根本差異:都只是一個代銷渠道,競爭同質化。 但有一點我感受到的是諾亞是一家對客戶負責任,專業性更強的財富管理公司:在二級市場低迷的時候,諾亞做了預判,並沒有向客戶兜售二級市場的私募主動管理型基金。與此形成鮮明比較的是絕大多數的財富管理公司,只要有錢賺,產品賣得出去,不顧後果:  以客戶利益為導向,知易行難。

 地產融資為主的信託銷售渠道的整體拓寬,帶來的變化不單單是渠道代銷費用的下降,還有客戶信託收益率的下滑。一方面要維持客戶對收益率的要求,一方面還要保證自己的銷售收入,在2012年諾亞開始了以有限合夥和 以基金子公司為通道的主動管理方向的轉型。主動管理和代理銷售最大的區別就是諾亞要以管理人帶股權的身份介入到項目當中去,對專業性要求更強,對風控的要求更高。為什要選擇有限合夥模式?  有限合夥地產基金其實不是一個標準化的金融產品,有別於信託和券商集合理財,但萬變不離其宗的是為房地產商融資,尤其是拿地貸款。
 這種OTC產品最大的弊病在於監管問題和引申出來的道德風險。去年數家銀行(華夏,工商)涉及了行長或員工代銷類似產品而最終融資方出事無法兌付,導致的投資者上訴監管當局的風險事件。這種產品在我們從業人員眼裡是隱含巨大道德風險的,但為什麼諾亞選擇了走這個模式?(1)有限合夥基金成立效率高,因為不是標準產品,故無需報備銀監會,地產商融資效率高。(2)成本低,少了信託收取的通道和管理費,更多的利潤空間可以留存給銷售方即諾亞。(3)諾亞作為主動管理方的一方,出資介入項目,獲得除了前端收入以外的後端分成和管理費。怎麼分怎麼收的方式和比例我不清楚,但注意,主動性管理這是一個顯著的盈利模式改善,後端分成要高於前端收入同時項目管理費用是持續收取。在這種模式下,一方面融資方地產商成本低效率高,目前和諾亞合作的房地產商是包括萬科在內的20多家國內地產大佬,有限合夥的道德風險很小; 諾亞的品牌確保了這種有限合夥OTC產品的信譽,客戶敢於配置;同時還提升了諾亞自身的收益。

 同時諾亞還收購了萬家基金的部分股權並以萬家基金子公司為通道發行各種產品,包括私募債,貨幣基金,債券型基金等多種產品。發行成本更低,發行渠道更加順暢。

 如果是諾亞的客戶,應該還發現諾亞提供給客戶一種類似銀行貨幣理財產品的基金,即那種三個月收益率為5.2%的產品---這是標準的資金池產品。 背後隱藏的資產到底是什麼,諾亞估計不披露,我猜測是那些安全邊際特別高,收益率大於貨幣基金而小於房地產基金的資產如股權質押產品。我當初和諾亞談過這個產品設計模式,希望雙方共同開放,並來回多次磋商,但最終因為要突破監管的一些限制不了了之,但後來我發現諾亞把這個架構發展起來並設計出了產品賣給客戶。這點對我觸動很大,就是親身體會諾亞的效率和專業能力。

 以上涉及的產品,都是歸屬於諾亞的資產管理公司「歌斐」的業務,即主動管理業務。諾亞在前年還是去年設立了諾亞「正行」,主要面向券商,私募和基金公司等傳統市場產品的代銷售。他們有自己的一套篩選體系,盈利的模式是收取前端銷售一次性費用的同時,還向私募收取業績後端提成,例如代銷二級市場主動管理型的私募信託產品,管理人和客戶後端分成是二八開,其中二部分,諾亞可能要提取30%,即總收益的6%. 為什麼私募大佬們願意分後端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足夠的銷售能力。據我所知諾亞代銷的私募基金包括重陽,景林都是國內的超級BOSS級基金, 還有諾亞所津津樂道的上投摩根的基金轉戶,要知道上投摩根的研發實力,激勵機制在這兩年公募界算是非常出彩,業績可以去查一下,客戶是非常滿意的。諾亞正行的boss是來自銀華基金的某前老總,台灣人名字忘記了,眼光非常獨到。

 大家還要注意到諾亞還有一個分支業務「諾亞香港」,這我瞭解不多,服務的目標主要是現有諾亞客戶在海外的資產,對應的產品包括債券基金,還有PE產品(幫阿里巴巴的前ceo衛哲募集了一隻香港pe基金),目前諾亞在推動的美股FOF可能也是歸屬於這塊。 海外市場據我所知,諾亞還與美國著名地產商鐵獅門合作有關商業地產的REITs項目。

最後是新成立的諾亞金融服務公司,看似是一家以服務諮詢為主的分支機構,實際意義目前看不大,如諾亞所言「充份體現了上海市金融辦對諾亞集團的認可與鼓勵,也體現了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金融創新與開放力度。」

這基本上是我所知道的諾亞, 大家也能看出我對諾亞的認可: 其最護城河包括對市場認知的專業性,對產品開發和管理的專業性,以及專業性的服務帶來的龐大客戶群,還有公募國資金融企業所不具備應變快速轉身的能力。

諾亞的弱勢:(1)民營背景不如國資雄厚,未來很多金融創新的蛋糕諾亞很難吃到,如新三板,期權,互換櫃檯產品諾亞很大可能是無緣。反過來說國內券商,特別是上市券商在逐步加槓桿的過程中盈利能力提升空間不小。

(2)過分依賴地產,假設國家放鬆地產調控,特別在銀行融資這塊一旦放開,諾亞很有可能失去部分合作夥伴,進而盈利水平下滑,但我預判目前房價走勢下,國家松貸款的概率很低,當前融資成本下開發商日子其實滋潤得很,國家沒必要因為放開抽自己耳光。

結語:汪CEO所提示的13年盈利預測5000~5500,應該可預見性非常高的,當前PE是多少,今年PEG是多少一目瞭解。 畢竟諾亞是按項目收錢,不出風險的情況下,賬目內部人是很好算的。但作為投資者,我們很難預測未來的盈利數據。 但我上面所說的,諾亞的產品開發能力,尤其是和地產商聯姻的地產基金所帶來新盈利模式,代銷產品的多樣性;都將提振未來諾亞的業績,盈利模式多樣化,業績波動性也會更小。2012~13年是諾亞華麗轉身的一年。盈利隨不可測,未來,以中國高淨值客戶的體量,可以預測的諾亞市值增長的空間還很龐大。

PS:  本人持有NOAH的頭寸;以上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專業機構,僅供參考。轉載請標註出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7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