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讀書筆記 巴菲特的信1959 by Jamie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ml2o.html

背景:

美國S&P指數1959年經週期調整後的市盈率(參見為RobertJ.Shiller)為18至19倍之間,高於長期趨勢值16。當期PE為19倍,股利收益為3%,國債收益率為4.5%左右。通貨膨脹約為1%,名義經濟增速為8.4%。股指回報為19.97%,巴菲特回報為22.3%至30.0%之間(多個信託組合)。

 

信得內容:

1959的信比較簡單,信息量不大。主要內容有:

 

一是市場介紹:股市呈現牛市末期的特徵,指標股大幅上漲,而大部分股票處於下跌的情況,巴菲特認為藍籌股估值含有投機成分。幽默的嘲笑投資估值中的「新時代」哲學——樹將漲到天上去,以此強調估值、安全邊際的重要性。

 

二是業績比較:巴菲特比較了自己和指數基準以及與大型投資信託的相對業績,並說明了自己業績的計算過程以及與基準的可比性。這其實對投資者是很重要的,在投資業績計算中有很多取巧的方法,過分誇大投資人的投資能力。對於不同的機構當然要採用不同的業績評估方法,不過我個人認為長期來看追求絕對收益的對沖基金3個指標是很重要的:

 

1是賺錢的絕得數額,絕對數額大必然是久經考驗的,並且證明你的方法有很大的資金承接能力,這對大型投資人是很重要的。

 

2是投入資金增值倍數,這個指標計算簡單,可以排除很多取巧的計算方法,也可以反映管理人的風險控制能力和價值追求。

 

3是業績相關性,如果你的方法如同bridgewater一樣既與市場毫不相關,也與其他對沖基金無相關性,肯定非常受養老金、捐贈基金資產配置的歡迎(當然不要是麥道夫那種無相關性)。

 

當然任何指標都不是完善的,夏普比率,信息比,跟蹤誤差等都是重要的。但管理人誠實、保守披露自己業績是相對較好的。

 

三是介紹了一個投資案例,及去年換入的那個最大投資。佔組合資產的35%(夠激進)。基本情況是一個投資信託,包含很多的30到40只高質量的證券,價格在保守評估基礎上也是有安全邊際的。巴菲特是第一大股東,另外的兩大股東已經同意巴菲特的處理方案,巴菲特預期很快(1960年)通過資產處理實現這一投資信託的內涵價值。這有點資產配置和風險配置的區別,有時資產的集中恰恰是風險的分散,組合構建的風險配置效應是很重要的。巴菲特同時強調不會投資受市場「歡迎」的股票,堅守那些被大眾忽視的滿足安全邊際標準的股票。 

 

漂亮的句子:

1:I would rather sustain the penalties resulting fromover-conservatism than face the consequences of error,perhaps withpermannent capital loss, resulting from the adoption of a "New Era"philosophy where tree really do grow to the sky.


可供思考的問題:

信中有一句話:「Massachusetts Investors Trust, the country's largestmutual fund with assets of $1.5 billion showed an overall gain ofabout 9% for the year."當時美國最大的公募基金才15億美金,而今天美國大型公募基金都是萬億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Bridgewater也有1500億美金左右,美國名義GDP從5000億美金增加到近15萬億美金,大致為30倍,而公募基金以及私募基金的規模擴張了超過1000倍,說明行業的發展是很快的。可以思考的問題是何時、那些因素推動了美國基金行業以及財務管理行業的大發展,以及此種趨勢是

否是成就巴菲神話的一部分因素。

 

PS.我們現在回頭去讀巴菲特的信的時候能很好的明白巴菲特的意思,但是我相信在當時他的投資人可能也不是很明白信中的一些內容,如內涵價值啊。公平的說,從信也很難得出這種巴菲特將成為行業神話的結論。而且還有很多讓人擔心的「行為」,如重倉沒有什麼流動性的小股票,不投資受市場歡迎的股票,我覺得也許現在永遠也不會明白當時巴菲特的處境吧,但應該可以說好業績是有幫助的,資金性質也是重要的,誠實、正直的作風也是重要的。

 

我印象中索羅斯、Raydalio都曾經說過投資是一項很嚴肅,競爭很激烈的事情,過程是相當辛苦的,我曾經聽高盛的一個MD說(當然只是聽說)連被認為是神話的西蒙斯當年也是被市值波動弄的極度痛苦。想想當年黑石第一期基金融資時的狼狽,巴菲特說「每天都跳著舞去上班」,但我覺得這只能說明他很喜歡他的工作,投資,特別是開創對沖基金、或是PE基金,那是很不容易的吧。而且我個人不太喜歡那些說自己沒有壓力的,或者沒有挫折經歷的投資人,我個人覺得那是不現實的,很多東西只有經歷過才知道真的不行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1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