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學是企業互聯網化的死敵 B座12樓
http://xueqiu.com/3495536609/24337541最近B座12樓的無界沙龍一直在探討的是,O2O在各個行業發生和應用的可能,從汽車、餐飲、旅遊、教育,到嬰童、toB、金融、醫療健康等,凡是與我們生活相關的領域,都有可能因為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和大數據、云計算的出現而改變。
這個認知在互聯網從業者這個層面已經成為了共識,更可喜的是,很多在上述這些領域的傳統從業者也開始認識到了移動互聯網對他們所在行業可能形成的衝擊,並開始主動尋找解決方案。
在前面三次的「車後市場、餐飲、旅遊行業」沙龍中,每次都有不少的線下企業報名,旅遊行業沙龍更吸引了洛陽市一位主管信息化的副市長專程趕來,可見移動互聯網的衝擊力。
之前有業內朋友在爭辯,到底是互聯網從業者更有可能改變傳統行業,還是傳統行業的從業者更有可能用互聯網的方式實現自我革命。我覺得兩者都有可能,但是這兩種類型的人都需要對自己的認知方式進行改變。「全盤西化」固然是幼稚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方式也同樣很難行得通(具體可參見《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輸入29即可)。
輕重相宜,將互聯網的思維方式融入到產業經營中,說說容易,真要做好,難度不小,但不管怎麼樣,核心是思維方式的互聯網化。
這兩方面的結合,我們已經有幾個案子在嘗試,目前效果還不錯。但更多的產業從業者,即使有自我變革的意識,卻囿於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和路徑依賴,而難以在這波浪潮中有所作為。
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是被成功學洗腦成功的一群人!
成功學的核心邏輯是捷徑和技巧,它要教會你的,是一條你還沒有發現的抵達目的地的隱秘通道。
成功學的核心思想是「人定勝天」和意志決定一切,它和我們傳統的黃道玄學一脈相承,開天眼、通任督二脈,人就能夠即刻昇華為半神,從而統御一切。
成功學以目的為導向,只要能夠達成目標,手段並不重要。你說企業家要有底線,他說成功的企業家不是都有原罪嗎?你說這些手段可能會傷害到用戶,他說,企業存在不就是要賺錢嗎?
當然,現實中的企業家並不會表現得這麼極端,但成功學的普及程度絕對不可小覷。他們取得今天的優勢,肯定是因為他們擁有良好的企業家素養,你總是可以在他們身上看到抱負、勤奮、聰明、冒險、果敢、知人善任等等這些要素,但是,你很難在他們身上看到把用戶當親人,把用戶體驗當最高原則的互聯網思維。試想,有哪一個傳統企業家會「為了挑一張壁紙,看100萬張圖片,花100萬買一張壁紙」。雷軍的說法可能有誇張,但沒有這份對用戶體驗的極致追求,就不會有小米手機的神話。
互聯網思維是以給予、分享和互利為出發點的,它通過解決用戶痛點、消除用戶癢點來實現自身價值,無論是信用卡還款管理還是用藥助手這樣的應用都遵循了先給予後獲取的邏輯。最近看到有涉足家政服務的互聯網公司,用給保姆發智能手機的方式獲取用戶,這就有點燒了。
總之,成功學要的是攫取,互聯網講究的是分享,兩種商業邏輯,往大里說,他們對應的是兩種商業文明,是死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