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揭秘娛樂新聞幕後寡頭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7/2827362.html

在娛樂新聞圈,採訪外包不是新聞,舉牌才是。

舉牌並不是一個專業稱呼,事實上,這件事也沒有專業稱呼——你看到那些明星接受採訪的時候攏起一堆話筒,上面分別標有各家媒體的Logo,好似各家媒體紛紛趕至現場錄播。事實上,提供這些話筒的人都來自同一家公司:東星娛樂。它們用一個更直接的術語來定義這個業務:秀標。

秀標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對操作者所有的要求就是在正確的時間趕到正確的地點,然後讓那些話筒和明星一起對準鏡頭。2006年下半年,東星娛樂接到騰訊和網易的委託,要求在採訪的時候在話筒上貼出它們的Logo——東星娛樂是一家拍攝娛樂新聞素材的公司,客戶為各大媒體機構。但這個免費服務很快因為紛至沓來的類似委託而變成了一項收費服務。目前東星娛樂以年費的方式讓申請這個服務的媒體競價排名,出價高的媒體就能得到更好的曝光位置。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是一種情有可原的欺騙。娛樂新聞日漸細分,每天在各地都會有明星亮相的身影。如果讓某個媒體機構的娛樂新聞製作部門天天趕赴所有現場,這是一項不可能完成且成本高昂的任務,尤其是很多新聞發生地點位於香港和台灣。

為了彌補這種信息的缺失,以往很多媒體機構都傾向於與某個香港媒體合作,比如北京電視台曾經的合作夥伴是香港無線電視(TVB)。在這種合作關係裡,北京電視台接到的是TVB提供的成品視頻,這意味著裡面往往會閃現一些TVB的Logo。在播出之前,北京電視台需要把出現TVB包裝的部分擋掉,畫面質量就打了折扣。

東星利用這一點,宣稱自己能提供完整的、及時的且無任何品牌痕跡的採訪素材。它們目前向每個客戶提供3小時的素材量,但最後進入公眾視野的往往只是其中的十幾分鐘。

東星娛樂成立於2001年的香港,創始人是一個名為謝健東的失業攝影師。它最早只是為內地媒體機構提供港台娛樂新聞素材,但由於相關規定,境外娛樂新聞的播出時間不能超過整體節目時間的三分之一,而剩下的時間同樣需要內容來填補。因此內地的娛樂新聞採訪很快也成為東星的業務之一,2004年,它在北京成立了分公司。

12年之後,這家公司的客戶超過100家,從香港的亞洲電視(ATV)、NOW TV和《大公報》,內地的北京台和大部分省份的衛視,再到新浪網、樂視網和優酷土豆。它每天往在線資料庫更新超過1000張明星新聞照片和3小時左右採訪視頻,年收入超過千萬元人民幣。

東星的主要目標客戶是門戶網站等新媒體,也正是這群客戶打破了「非正規新聞記者不能舉牌」的規定,讓自己的Logo出現在東星的話筒上。和電視台這種機構不一樣的是,時效性被網站提到空前重要的程度。東星提供的素材一視同仁,電視台彼此之間拉開差異的地方在於錯開節目時間。「北京電視台的節目從晚上7點開始,上海是6點半開始,大家的節奏就不一樣。」北京東星娛樂總裁王廣平說。

互聯網的娛樂頻道要做到足夠的差異,只有加大娛樂內容的覆蓋量。這是一場「必須要有」的競賽。對互為競爭對手的網站而言,同樣的新聞可能需要出現不同的娛樂新聞照片;而不同的新聞,則越細緻越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8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