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程序化交易 諸葛就是不亮

http://xueqiu.com/2325980630/24094230
程序化交易在國外非常興盛,一般來說,程序化有幾大類。
  1、搶帽子的:比如計算好某個品種的價差,符合無風險套利,然後進行編程。當市場波動有先有後的時候,出現這種交易機會,馬上成交。其實這是在做價差或者某個比價的極值。目前這種交易方式在國內也有非常多。比如股指期貨的期現套利,比如一些商品的價差交易。
  這種程序化交易的本質是速度。利用成交推送,100檔買賣盤提升交易速度,利用機器比人反應快,迅速在出現合適對盤價格的時候自動成交。原先有很多人手工做,現在他們都失業了。因為再快也快不過電腦。
  但這種程序化其實缺陷也相當明顯:
  A:衝擊成本高導致盈利瓶頸。很容易理解,市場出現極值的時候,很多都是來自於遠月合約或者是瞬間機會,如果運作的資金很大,那就會導致衝擊成本過高。換句話說,本身搶帽子就是在上下影線裡掙點辛苦錢,資金量大,那個上下影線就都是自己打的了;
  B:對硬件要求高。幾乎所有此類的程序化交易者都對線路的速度提出極高的要求。比如原先摩旗的軟件做期現套利,有些券商最初只能穩定在20秒左右完成300筆申報,而有些券商經過硬件升級,網絡提速,專用席位之後,可以把交易速度提升到4秒以內,最快的是光大,號稱最慢4秒。試想如果以這樣的機器去搶20秒才能完成報單的機器,是不是永遠成交主動呢?前些日子,有個華爾街回來的做高頻的,現在在國內某小期貨公司開戶,服務器上同樣的策略做內外盤套利,只有跟小期貨公司對接的國內盤不掙錢,因為差了幾百個毫秒。你沒看錯,就是毫秒。
  C:因為有A的原因,所以搶帽子的程序化交易都會選擇儘可能多的策略來分散資金。
  這種類別的程序化交易幾乎是最簡單的程序化交易,他們的交易成功率很高,但是盈利不大。而且,一天出現幾千筆申報但只有有限幾筆成交,非常常見。

第二類,做交易策略的。
  這一類現在越來越多,而且,在國內衍生品交易逐漸活躍的情況下,會更多。一旦有了期權,甚至期權的期權,那就會非常非常多。
  先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比如美油和布油。兩者都是油,相對就有價差區間。程序設計者會用數理統計的方法,把美油和布油的價差的波動區間計算出來,給出一個置信區間,比如99%。即在99%的時候,美油和布油的價差波動是在某個區間之內,那麼就認為這個區間就是這個價差的上下波動區間。當價差觸發上限的時候,做空這個價差,觸發下限的時候,做多這個價差。ICE交易所應該就有美油布油的價差合約,就是把這種策略做成的交易品種。原先的程序化就是時刻計算這個價差,然後在自己設定的區間上下限進行交易。完全自動開平倉。
  有人就會問,這跟搶帽子有區別麼?
  光看布油和美油這個,好像都是搶帽子,區別就在於搶帽子是基於一些無風險套利的條件,因此搶帽子抓住了,就掙錢。而這個,布油美油的價差去年年中曾經到過20塊還多。其實挺可怕的,因為曾經有過美油貴啊。
  這種交易策略都是基於一些相關聯品種,進行大量的數理統計運算,計算出概率。說白了這是個靠概率贏錢的遊戲。但是也有一些弱點:
  1、需要大量的策略。所有的策略都是基於大概率,但一旦發生不可測時間,俗稱黑天鵝,那這個策略立刻就不符合概率了(除非原先的置信區間設置的不敏感)。因此,一般來說,發生了突破上下限的時候,這個策略也廢了。因此這需要大量的策略備用。2011年,我的一個朋友邀請我加入他們的量化團隊,主要是以A股和期指的對沖交易,希望我能夠負責策略提供。我知道當時他們有10多個交易員,每個人大致上負責上千萬甚至幾千萬的資金,專用一些策略。一旦他們的策略出現故障,立刻就需要有新的策略補上。我拒絕了,因為我深刻的知道朋友的痛苦:他晚上起夜上廁所估計都在想:要是10點半強勢弱勢對沖這個策略不行了的話,是不是可以考慮在下午2點半收盤前搞?
  2、止損的問題:幾乎所有的非無風險策略都會面臨一個止損的問題,為什麼我會在這裡寫?因為這個基於數理統計的策略,止損實際上相當不容易做。假設是符合概率的,那應該做的其實並非止損,而應該在概率保護的情況下加倉。但又因為我們不能死,不能承受結果的話,哪怕發生的概率再小都不應該嘗試,所以這個度非常難以把握。
  注意我沒有說宏觀出現什麼什麼。沒有說基本面變化了策略要變,沒有這些問題。都不需要這些內容。量化交易的核心就是觀察結果,對結果進行交易,而不是去交易原因。
  這種量化的策略有明顯的好處,比如客觀,機械,可靠,而且可以容納相當大的容量。在這條路上走,最終比的還是腦子。因為所有的策略都是人想的。
  祝我的朋友一切順利。

  輪到談談趨勢類的程序化交易。我一度非常痴迷。但這些年發現,還是人更可靠。
  我相信每一個學習技術分析的人,都會憧憬,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指標,劃幾條線,編一個程序,符合我們的買入標準就買入,符合賣出標準,就賣出獲利。多好。
  我們在睡覺,機器在掙錢。聽上去很不錯。
  我相信有一些A股大神也在販賣自己的程序,號稱一年收益率多少多少。其實我是不信的。因為如果我有這樣的一個程序的話,我會在屋裡偷偷摸摸的運行,把全世界都掙到口袋裡。但立刻就會有人反駁,我的程序你去跑,歷史回溯非常棒。是麼?趨勢類的程序化交易最大的問題有幾個方面:
  1、T+0:這是必須的。當天認錯權都沒有,你說個屁程序化啊?!去年融券規模逐漸變大之後,我認識的一個量化團隊,也是華爾街回來的,專門做融券,因為可以當天買券還。但是證券公司也很痛苦,他們成交量巨大,但是掙不到融券的費用。我又跑題了。sorry。
  2、判定的法則:這是最關鍵的地方。很多忽悠人的人會說,你看,當價格上穿某均線的時候就買入……請住嘴。一秒鐘上穿,一秒鐘下穿就在這個位置來回晃,你怎麼辦?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所謂回溯都很好的策略之所以好的原因:當你回溯的時候,你只看到了價格跟均線只交叉了一次,實際上,在哪天,可能交叉了無數次!
  3、流動性:一個趨勢性的東西再好,也要有流動性支持。同樣的好策略,螺紋上非常棒,你去試試看早秈稻?
  4、假如有人願意把自己的交易體系做成程序,讓你順利的從頭跑到尾,那他為什麼不自己做?而非要用程序呢?這其實是個悖論。所謂程序,不過是比人自己的約束力更強。也更機械。去年一個期貨圈短線天王級人物在微博上感慨:「自己瞎雞巴做,再看看程序化交易死拿著螺紋的空單,是不是人要被機器廢了?」你要是相信這真是他心裡想的,那你就太天真了。因為他在日內,就會幹掉機器。比如在某個關鍵的價位形態特別好的突破之後被他死死摁住,於是程序化們砍倉了,剛好成了他獲利平倉的對手盤。因為,機械就意味著死板,不懂應變。而這個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永遠在變。
  除非有一天機器擁有自我進化的功能,不然人腦還是最牛的東西。
-

  美國人在這幾年不斷在數據分析上做出重大的突破,比如雲計算。這些最基本的思維也體現在了程序化本身。
  在美國的投機界,每天會有無數計算機在分析人們的行為模式,在對某些重要的講話做關鍵詞剖析。這些分析,靠人腦臨場反應,可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因為讀完USDA的報告,沒有1分鐘,是絕對不可能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再6月12日夜跟我一起看,看看在13日凌晨0點0分多少秒你可以反應出這個報告是多還是空。
  機器能,即便機器的能是基於事先的分析原理設定,那看上去也比你隨口說一個字多或者空更科學。
  因為事先可以制定一些閱讀標準,比如數據比較,比如某些關鍵詞。於是報告剛剛公佈,瞬間就被一些機器讀出到底應該多還是空,於是程序啟動。
  我們經常看到的美股分鐘圖暴漲暴跌,外盤黃金秒殺,都是這個因素。
  很多傻X說這是超級大主力。我勒個去,我證明不了超級大主力一定不存在,你非要這麼想,那就這麼想吧。
  最初這種交易模式相當精準。後來用的人多了,人們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初期如果你獲利不平倉,後邊就要賠錢了。所以,老手們其實都知道,這種基於某個人的講話的秒殺,一般前面走的都是錯的。比如暴漲,一會兒會回來的;暴跌,一會兒也會回來的。why?超級主力怎麼搞的這麼累?既然都能精準到定點打擊,為何不做的有些持續性?
  這是因為那些力量就發洩那麼短短一段時間。於是機器們自己也聰明了,我在前面第一個反應,後邊的兄弟們幫我推上去,我立刻就獲利平倉。
  於是你會發現這樣的機器越來越多,於是行情越來越短。除非是真正的利空和利多,會有持續的資金進來表態,那時候市場的波動才有趨勢性。
  這種模式中國人並不陌生。你沒看到巴菲特寫了一封信感激一下收到的免費西裝,於是這個公司連續好幾個漲停板。當年股改的時候,在第三批股改股公佈之後,公佈股改方案就意味著連續漲停板,大家都是這麼反應的。
  其實我們沒自己想像中那麼高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77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