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徐小平:其實時代從未有變過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1897.html
中國合夥人

5月13日,在微博中一直澄清與《中國合夥人》無關的俞敏洪,不僅突然現身清華首映式,還和兩位好友一起上台助興。他的到場,讓徐小平感到很意外。

十年前,一家知名媒體要拿新東方的故事做頭版頭條,配合完採訪後,俞敏洪突然覺得還是不要上了吧,徐小平對他說:「你傻呀!」新東方「三駕馬車」,王強讀書最多,最有原則,對公司的價值和理念從不妥協;俞敏洪從不挑戰別人,被挑戰時也從不當面反擊,是管理大師和考試專家;徐小平則隨心所欲,樂於同媒體和學生打交道。十年後,3個人的格局依舊。

去年3月,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約徐小平寫個關於兄弟創業的劇本,這「喚醒了徐小平的新東方基因」。他馬上找到俞敏洪,交代這個項目,俞當即表示反對,但中影副總張強卻堅持,電影已經立項,無論如何也要拍,想到「與其把新東方的解釋權給別人,還不如自己來寫」,徐小平最終答應參加創作。

在提到為何出席首映時,俞敏洪說,3人依然是合夥人,新東方很早就提出過「出國留學的橋樑,歸國創業的彩虹」的口號,前半句是他們以前通過新東方做的事,後半句是他們現在通過真格基金做的事。

徐小平迫切想把創業故事搬上銀幕,同樣因為後半句。新東方上市後,他帶著上億財富離開,創立了真格基金,以天使投資人的身份,幫助國內大學生和歸國留學生創業。一同離開的王強當了聯合創始人,俞敏洪也在幕後參與了很多項目。

實際上,陳可辛最早是想拍一部類似《社交網絡》的電影,創業、成功、猜忌、反目,後來在《臥虎藏龍》製片人江志強的建議下,選擇了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的模式,兄弟相親、溫暖感人。為了讓俞敏洪接受,徐小平的原始劇本是一個以自己為主線的愛情奮鬥故事,最終劇本只用了他的片名、人名和校名。

「新夢想」的校名包涵了徐小平作為天使投資人的寄望:15年前,俞敏洪帶著3人指導別人出國,15年後,徐小平帶著3人幫助別人回國。他希望以電影的方式,讓年輕人能有更多在國內創業的衝動和激情。

橋樑與彩虹

電影首映後第三天,徐小平和王強回到清華,這次,他們是代表真格基金做演講,主題是「從大公司到小公司」和「夢想與現實,創業的哲學思考」。這樣的演講已經在十幾所大學做過,先前是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後來是北大、復旦、同濟、浙大,清華是最後一站。一個清華學生問徐小平,自己還有兩個月就要畢業,想創業,該怎麼辦,徐回答,你退學吧。台下哄堂大笑。在哈佛,一個拿了7年全獎、每年6萬美元的社會系女生也問了同樣的問題,他做了同樣的回答。

演講風格有著新東方式幽默,方向卻完全相反:與在新東方幫助別人做留學諮詢不同,徐小平現在反對年輕人考公務員和進國企,因為沒有裙帶關係就沒有前途,也反對進外企和大型私企,因為對新人來說,在大公司很容易遇到瓶頸。他鼓勵年輕人去小公司創業,並且是國企不願意涉足的小公司,例如金融、通訊、教育、培訓、醫療、養老、電商、娛樂。

2005年,在新東方當過老師、後來留學又回國創業的錢永強,以一億美元的價格,把自己的創業公司聯東偉業賣給了英國的網絡通訊公司Monstermob。當時,徐小平對資本市場還沒有多少認識,但離開新東方後,他發現自己「手裡拿著一大把錢,卻不知道幹什麼,找不著北,跟沒錢一樣」,於是開始和錢學做投資。

徐小平說:「其實我和俞敏洪2000年去耶魯大學參加錢永強畢業典禮的時候,就有了鼓勵年輕人在國內創業的想法,那時候的口號是彩虹駕到哈佛耶魯。」在家閒了幾個月,他正式發起了真格基金,口號是「希望能為海外學子搭建起歸國創業的彩虹,幫助那些具備國際意識的懂真格的青年人實現他們的創業夢想。

真格基金的早期投資主要集中在互聯網。2007年,徐小平和錢永強一起約見了龔海燕,聊了一個小時各自的人生經歷後,他決定投資世紀佳緣網。同年,創辦電子商務公司蘭亭集序的郭去疾給徐小平打了一個電話,用20分鐘闡述了自己的商業計劃,「沒有聽懂」的徐覺得這個創業者不錯,馬上給了10萬美元投資。徐小平和陳歐也是在2007年認識,那時,陳還是斯坦福大學的學生。兩年後,陳歐畢業,給他打了個電話,喝了15分鐘茶,他決定投資聚美優品。2011年,世紀佳緣在納斯達克上市,蘭亭集序和聚美優品也準備在今年上市,這成為徐小平最成功的幾筆投資。

投資與投人

徐小平說,自己沒有投資的理念,只有投人的理念。經朋友介紹,他給一個互聯網項目投資過25萬美元,過了一年發現,這家網站總共才花了2萬人民幣。

聊過幾次天,徐小平就會決定投還是不投,這讓他有更多失敗的案例。

2011年,和林偉聊了不到半個小時,只問了一句「你們今後只會賣襪子嗎」,徐小平就給內衣電商維棉投資了上百萬美元。一年後,維棉因為拖欠供貨商貨款被迫關門,這是他最慘痛的一次投資失敗。直到現在,他還調侃自己是因為林偉長得比較帥,看起來很有品味,就投資了一筆巨款。

從徐小平在新東方的經歷就可以看出,這是他的一貫風格,他自己也時常反思,但就是改不了。在真格基金,他經常和團隊產生矛盾,然後選擇以個人名義投資,如果項目能夠獲得第二輪投資,再轉到真格名下,如果投資失敗,則自掏腰包。

現在,經常會有各種各樣的陌生人通過奇怪的方式找到徐小平,他也有自己的底線。有年元宵節,一個初中畢業生在徐小平家樓下等了六天六夜,見到他時說,自己想做一個消滅農民的城鄉改造計劃,把農民全部遷到城市,他覺得不靠譜。第二天,又給他寄來了一份做蟻族二房東的計劃書。「他說擺過地攤,但是沒賺到錢,我知道他是在北京混不下去了,給了他5000塊錢,不是慈善,是心酸。」對待這樣的創業者,徐小平通常會和對方聊天,請對方吃飯,最後送幾千塊錢。

另一個創業者讓徐小平躲了一個禮拜,早晨出門還是在樓下撞到,他和對方聊了一個多小時,找來了自己在北京的投資顧問,後來又讓對方去找自己在上海的投資顧問。大家都覺得項目不靠譜後,他勸那位創業者,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還是放棄這個項目。徐小平的接受方式和拒絕方式一樣不那麼「專業」。

「其實我虧過很多錢,一百萬一百萬地虧,但我心態好,有一筆賺了一千萬,無非是把它變成九百萬的快樂,再變成八百萬的快樂,非要等到深入瞭解一個人,會錯過很多東西。我因為輕信,得到的果子比失去的果子多得多,老去想失去的果子會永無寧日。「徐小平說,就像能夠同王強、俞敏洪建立友誼,創業成功,也是得益於只會投人的性格。

合夥人與好朋友

王強這樣總結3個人的性格,自己像鋼,堅硬,但一砸就碎。俞敏洪像蘆葦,柔軟但有韌性,徐小平則介於兩者之間。

徐小平記得,1995年11月7號,俞敏洪到溫哥華找他,他帶著孩子去接機,結果遲到了兩個多小時。沒有手機,俞敏洪等得不耐煩,買了當天回國的機票,但見面後整整待了四天四夜,去海邊的旋轉餐廳吃兩三斤的大龍蝦,喝紹興老酒,最後徐小平回國加入新東方。比起放棄貝爾實驗室工作的王強,當時,他正在加拿大失業。

「所有人都有自卑和自信的一面,就像手心和手背,其實我一直問自己有什麼本事。比起他們,我學術不行,從政不適合,專業上學習音樂也很失敗,在新東方也從來沒有教過書,做留學出國諮詢,也只是道聽途說,加上一點私人經驗。如果開餐館,做的只是家常菜,我常常問自己有什麼優勢。」徐小平說。他最早在新東方,連演講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俞敏洪講他的苦難和失敗,王強講他的自信和成功,再講這些,學生都聽過了。」後來,徐小平演講的主題總是學生的失敗和經過他調教後的成功。

2011年12月,真格基金進行了第二期3000萬美元的募資,徐小平稱之為真格2.0時代。此前,真格基金已經投資了國內80家創業公司。3000萬一半來自徐小平、王強、俞敏洪為主的原始合夥人,一半來自好友沈南鵬的紅杉資本,他們計劃投資100-150個項目,每個項目10-30萬美元。今年初,已經投出了1500萬美元,其中包括了網絡教育網站51talk和女性健康網站大姨嗎,國產3D動畫片《魁拔》也即將上映。

「如果俞敏洪繼續讓我留在新東方,我會很願意做貢獻,但我已經完成了在新東方的使命,當時的環境決定了我們必須要和它脫離。早5年走我會重新創業,晚5年我會退休周遊世界,所以那段時間我很難受,但現在我找到了延續新東方舊夢的機會,從幫更多人出國到幫更多人回國。」徐小平說。

電影首映時,他告訴俞敏洪,自己呵護的最高原則是3個人的友誼。他印象最深的畫面是佟大為說「有雞翅吃就跟著你幹」。

他說:「那是一代人做出的選擇,其實時代從來沒有變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3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