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銀行尋找資本補充新工具

2013-05-06  NCW
 
 

 

銀行資本補充問題再浮水面,銀監會11號文尋求資本工具創新突破,取代次級債 ◎ 本刊記者 溫秀 文wenxiu.blog.caixin.com 繼工行、建行之後,中行和農行也于4月下旬相繼通過決議,加入“減記型合格資本工具” (去掉了次級債中贖回條款,增加了特定條件下減記和轉股觸發條款——編者注)發行之列。這是銀行資本新規實施後,商業銀行在探索新型資本補充工具的一項嘗試,被視為“新版次級債” ,主要目的是替代此前常用的資本補充工具。

為改變銀行資本工具匱乏現狀,銀監會下發了關於做好《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 》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11號文) ,提出考慮到各類新型資本工具發行的迫切性和可行性。2013年銀監會將重點推動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工具的試點發行,並會同相關部門推動權益類資本工具的發行。

一位有財務管理背景的大型銀行高管對財新記者表示,11號文的出台反映出二級資本工具創新已經迫在眉睫。 “11 號文正是對資本管理和資本工具創新的操作層面的指導確認。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工具是當前監管機構認可和力推的替代次級債的主要手段。 ”一位大型機構投資者對財新記者表示,現在關鍵是如何創新資本工具,目前中國銀行業核心資本的質量高,但合格二級資本工具和補充渠道太少。

“只要監管訂出規則,銀行都能適應。不過目前國際上新資本工具的探索和發行十分有限,預計銀監會在探索實施新的資本工具方面,也會十分謹慎。 ”一位銀行財務管理者表示。

銀監會國際部副主任王勝邦曾對財 新記者表示,監管部門的基本思路是鼓勵銀行走內源性擴充核心資本、控制資產規模的轉型之路,並未一味地尋找補充二級資本、規避資本監管的套利空間。

新版次級債

在去年衝刺發行了1300多億元含有贖回條款的次級債之後,工農中建四大行有意在未來三年發行2700億元減記型合格資本工具,以補充資本。

4月25日,中行發佈公報稱,將在獲得相關批准後,在2015年年底前,發行不超過60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外幣的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工具。

與中行不同,農行有意在獲得股東大會和相關機構批准條件下,發行不超過900億元的合格資本工具,其中其他一級資本工具發行總額不超過400億元。

此前,工行已于年初率先決定發行600億元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工具,建行也在一季度末獲得了董事會關於發行600億元減記型合格資本工具的授權。

目前四大行中,僅農行一步到位地為一級資本工具的發行準備了相應的授權,其他三家銀行則主要著眼于二級資 本工具的補充,工建中三家銀行首次授權的額度均為600億元。

監管人士表示,由商業銀行發行、主要由銀行業金融機構互相持有的次級債,由於沒有充分分散風險,且多數還 有贖回條款,大都屬於新規中的不合格二級資本。對於這部分不合格二級資本,銀監會的做法是新老劃斷。2013年1月1日前發行的大都“既往不咎” ,可計入監管資本,但要逐年遞減,到2022年止。而2013年1月1日之後發行不合格資本工具不計入監管資本。由於上述規定的截止期限是2013年元旦,且以當時的規模為基數,所以不少銀行都在2012年四季度進行了次級債的發行衝刺,力爭在2013年之前用足獲批規模,僅四大行去年就發行了1300多億元。

銀監會去年11月底發佈的資本工具創新指導意見指出, “當二級資本工具觸發事件發生時,其他一級資本工具和二級資本工具的本金應立即按合同約定進行全額減記……若對因減記導致的資本工具投資者損失進行補償,應採取普通股的形式立即支付。 ”此處所謂的觸發事件,是指銀監會認定若不進行減記或轉股,該商業銀行將無法生存,或相關部門認定若不進行公共部門注資或提供同等效力的支持,該商業銀行將無法生存 ;以二者中較早發生的情形為準。

目前上述工具的發行都還在準備或待批階段,並未付諸實施。在實際操作中,仍有些技術性指標有待觀察。

“關鍵是觸發條件和利率的設定,還得看監管及同業,並隨行就市。 ”一位有財務背景的大行高管表示。

先易後難

工行行長楊凱生坦承,目前上市銀行的資本補充渠道較為狹窄,需要有效打通有關資本補充渠道。他在解釋工行為何選擇減記型資本工具而非轉股型工具時表示,要“先易後難” 。

楊凱生直言,目前轉股型資本工具仍面臨“不少法規限制” 。如根據有關法律規定,投資人有自主選擇是否轉股的權利 ;而根據相應的資本管理辦法,權益性的資本工具則要求能夠強制無條件轉股。 “二者需要進一步磨合,所以選擇了目前沒有法規限制的減記型資本補充工具。 ”

這也符合監管部門的基本

思路。銀監會表示,在推進商業銀行資本工具創新時,堅持先易後難、穩步推進的原則。

資本工具創新,率先在法律法規允許、市場條件基本具備領域進行創新探索。銀監會將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共同解決資本工具創新面臨的法律障礙和政策限制;待條件成熟後,適時推出新型債務類和權益類資本工具。

業界普遍預期,減記型合格二級資本工具作為次級債的替代品,推廣難度不大,而權益類一級資本工具創新短期推出無望。由於權益性資本工具的暫時缺席,商業銀行一級資 本的補充渠道依然匱乏。而上述資本工具之所以無法及時推出,主要是因為資本管理辦法的要求與現行法規有衝突之處,需要跨部門協調。

此前,楊凱生曾公開表示,如果實施內部評級法,該行的資本充足率將會有“明顯提升”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工行正在加緊推進相關工作,落實監管部門在驗收評估中提出的整改意見,力爭成為首批達標銀行。目前幾家大行都在力爭成為首批試點行,以爭取更大的自主權。

資本補充之外

盡管新的資本管理辦法,對資本充足率達標給予了較長的過渡期,但銀行業的周期性變化和傳統的盈利模式,仍對商業銀行的資本管理構成不小約束。有限的資本來源制約著資產等業務的擴張。

誠如前述監管人士所言,以資本約束促使銀行走轉型之路,當屬資本監管的核心要義。

事實上,年初實施的新版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賦予銀行較長的寬限期和自主性,但一些主要上市銀行, “為保證穩健經營和行業領先的形象和地位,不大可能自降標準,仍需要維持一定的資本充足率水平。 ”有銀行高管稱。

少數大型銀行已主動探索,在外源性資本補充渠道有限的情況下,以有限的資本獲取對收益增長更高效的支持。

工行的一項內部測算表明,在現有的經營模式下,盈利增長面臨著資本不足的壓力。如要保持13.6% 左右的資本充足率水平,未來五年年均新增人民幣貸款在8000億元左右,考慮到風險加權資產的增長極對外資本性投資的因素,未來需要增加的資本高達1.5 萬億元。以未來五年10% 的平均淨利潤增長計,如果把其中65% 的利潤用于留存增加資本,可解決1萬億元左右的資本缺口,尚有近4500億元的資本有待籌措。今年以來,各主要銀行的年度經營目標大都是個位數增長,工行的相關目標大約為6%,所以未來幾年靠利潤補充資本的挑戰十分嚴峻。

工行預計,未來五年,該行本外幣信貸資產會新增4萬億元左右,每年貸款累計投放額高達7萬億元,這將對去資本充足率帶來較大挑戰。為此,工行提出,要加快信貸結構調整,以期通過較少的資本佔有支撐信貸的適度增長。如提高個貸餘額占比,壓降公路、房地產、電力、城建等四大行業貸款占比等。

有大行高管表示,在資本新規做出極大讓步時,資本約束短期內對銀行業轉型能起到何種作用,恐怕難言樂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