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市場永遠是對的嗎? 孔浩

http://xueqiu.com/4597321373/23590886
常常聽到一些投資者這樣說---(一):「市場永遠是對的,錯的一定是投資者」,這種認識的投資者很多。也發現投資者(包括巴菲特)很多時候也這麼說,---(二):「市場的情緒是琢磨不定的,往往漲過頭或跌過頭,市場經常情緒化,非理性的,因此市場很多時候是錯的」。上面兩種觀點對比,貌似一對矛盾,那市場到底是對的還是錯的呢?

首先必須得清楚「市場」指的是什麼意思?經濟學上,市場就是股票價格對於股票價值的反映,看歷史各國股市K線形態,價格根據價值上下波動,很多時候(金融危機等刺激)是劇烈波動,非均衡的表現。一般投資者認識上,狹隘來說就是資本市場,二級市場,股票市場。具體表現形式上就可以說道瓊斯指數,上證指數……,首先有一點是確定的,市場就是市場本身,市場的走勢是歷史下的客觀事實的反映,而這種客觀事實是與極端暴漲暴跌市場情緒無關的。如果,把市場從這個角度理解,參考上文(一)指的其是客觀事實,把客觀事實等同與「對」,投資者如果方向做反,或者買入過後,一直下跌,這是客觀事實,但市場(漲跌的客觀事實)的「對」了嗎?投資者就錯了嗎?這些展開來又取決於投資者對於市場的理解的角度了。中短線強調漲跌的投資者當然認為自己判斷錯了,因為一買入下單後第一秒時候這類投資者就定義了此刻上漲才是對的,這部分投資者判斷錯了,得尊重市場的脾氣,這就是上文(一)的大部分投資者的觀點,他們的順其自然,時刻尊重市場,他們經常說投資應該順勢而為。有(一)觀點思維模式的投資者往往把市場放在比自我判斷更重要的位置。但(2)觀點的投資者顯然有另外的解讀,真正的價值投資者肯定不因為市場漲跌就認為自己錯,因為他們評判的標準不同,他們對自己的標的買入之前就定義了價值,而其市場市場中短期是難以琢磨無法預測的,因此,他們只會利用市場,利用市場犯錯的時候,就是大幅暴跌的時候,他們從容出手買入,不因市場中短期漲跌而認為自己錯的,因此,有(二)觀點思維模式的投資者往往把自我價值判斷放在比市場本身更重要的位置。說到底是兩種風格與思維模式。

很多時候,我們看待市場,還得區分是:1:強有效;2:中等有效;3:弱有效。美國市場可能偏向強中有效,而中國股市目前發展階段(本質上重融資輕回報,制度監管落後,無法有效保護中小股東,形式上表現為大藍籌與ST中小市值走勢兩極分化)肯定是中弱有效範圍。很多朋友如果從上文(一)的思維邏輯去看,也會發現很多投資者說---「A股是最不值得投資最坑爹的地方,十年前是2000點目前還是,美國都新高了。」一些朋友如果從上文(二)餓思維邏輯去看,因為市場本身的不成熟,情緒反應過度過大,恰恰可以做到更好的發現價格與價值的偏離程度,恰恰更適合更利於價值投資。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思維模式,衍生出來的邏輯以及看法差異很大。筆者認為自己尊重敬畏市場,但我認為市場就是市場,市場有對也有錯,最主要是利於市場非理性時候,對於價格價值的偏離程度,來發現價值創造價值實現價值。這才是我們投資的本質。

                                                                            孔浩  陸家嘴  2013.04.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6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