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股舊事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4012115

香港的股票買賣,可以追溯至1860年,早期英國商人在香港成立合資公司,其股票轉讓以私人交易形式,透過中間人撮合。 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正式成立;1914年協會正名為香港交易所。早期的買賣,大部分是在雪廠街街邊達成,經紀間互通消息,包括貨源多寡、價格多少等,然後經紀會坐著人力車去找投資者(有錢佬)洽談。當時的節奏很慢,成交不多,主要是英資公司如匯豐、置地、九倉、港燈、煤氣、電車、太古船塢、黃埔船塢及均益倉等。

1949年中國解放後,上海交易所部分經紀轉移到香港,帶來了人才及資金。上市公司如會德豐亦遷移到香港上市,香港股票市場一度活躍起來。解放前怡和主要生意集中在長三角流域,解放後,投資在中國的貿易及紗廠生意血本無歸;幸好,在香港仍有不少投資:如置地及九倉等。經過休養生息後,1961年怡和控股在香港上市,發行90萬股,每股16元​​,當時超額認購56倍,開市價31.25元。 1965年香港發生銀行擠提風潮,怡和股價跌破上市價,只有12元。 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香港交易所曾停市兩次,每次為期10天。根據已故老經紀莫應基所言,停市與否根本沒有分別,因為只有賣出,沒有買入,不能達成任何成交。但銀行要求經紀在掛出賣盤時,要將賣出價盡量掛高些,銀行藉著賣出價來估值,盡量減少“斬倉”的情況出現。六十年代香港上市股票只有數十隻,經紀數目亦只有幾十人,成交十分稀疏。

1969-1973年,香港的股市狂潮,使英國經紀行留意香港股市。 1971年維高達及嘉惠父子率先到達香港,為外國基金買賣香港證券。整個七十年代,愈來愈多的英資經紀行來了香港,高峰時有十多家之眾。但這個情況在八十年代中期起了很大變化,英國金融業在1986年經歷了大改革,名為Big Bang,容許外國銀行收購英國經紀行及金融機構。所以八十年代後期,這十多家在香港有分行的英資經紀行,亦陸續被英、歐、美資的銀行或投資銀行所吞併。經過一連串收購後,九十年代本地的證券市場,漸漸由歐美的大銀行及投資銀行所壟斷,本地經紀數目由“四會”高峰時的近千名,逐步下降至現時少於400名,成交佔有率亦由超過90%,下降至不足3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