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性化管理與機械化管理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6745.html

一個銷售總監出身的朋友創建了一個小公司。他從大公司出來,還是喜歡人性化管理的,待員工如親人。結果過了一段時間,發現人性化管理不好使,該怠工的怠工,想高薪的辭職。於是他吐槽說,人性化管理不好使,甚至西方的管理方法不好使。

其實人性化管理也不是西方特有的管理方式。《孟子·離婁章句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孟子就已經發現管理者把員工當作手足,員工也會對管理者推心置腹。

西方管理學錯了嗎?孟子錯了嗎?都沒錯。只是大家都沒有發現人性化管理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機械化管理。

不管君與臣之間如何看待對方,先想想臣是如何出現的?一定是這個人有過人之能,才能成為臣。過人之能是用來幹什麼的?提高效率。所以孟子說的君臣關係,可以看作是老闆與高效率人士如何相處。現在企業招人都要求有相關工作經驗或相關專業畢業,為什麼?為了最高效率的用人,不用自己再培訓啊!

人性化管理提法源自「管理心理學」。 「管理心理學」(或「組織行為學」)源自美國,是在泰勒的「科學管理」有時候不靈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也就是說「人性化管理」是為了彌補「科學管理」的不足。當然這個「科學管理」並不一定真的科學,只是個名稱,我覺得叫「機械化管理」更合適。即把人當作機器一樣管理,最重要的目的仍然是提高效率。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走上街頭遊行,要求資方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勞動時間、提高工人工資。所以泰勒的科學管理,並不是讓工人像機械一樣不停工,而是讓員工像機械一樣高效率。雖然卓別林在電影《摩登時代》裡諷刺了「科學管理」。

1898年,泰勒在伯利恆鋼鐵公司進行了著名的「搬運生鐵塊試驗」和「鐵鍬試驗」,搬運生鐵塊試驗,是在這家公司的五座高爐的產品搬運班組大約75名工人中進行的。這一研究改進了操作方法,訓練了工人,結果使生鐵塊的搬運量提高3倍。鐵鍬試驗是系統地研究鏟上負載後,研究各種材料能夠達到標準負載的鍬的形狀、規格,以及各種原料裝鍬的最好方法的問題。此外泰羅還對每一套動作的精確時間作了研究,從而得出了一個「一流工人」每天應該完成的工作量。這一研究的結果是非常傑出的,堆料場的勞動力從400-600人減少為140人,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從16噸提高到59噸,每個工人的日工資從1.15美元提高到 1.88美元。

1901年以後,他用大部分時間從事寫作、講演,宣傳他的一套企業管理理論,即「科學管理—-泰勒制」。

後來有個在霍桑的工廠,在使用「科學管理」(機械化管理)後仍然生產效率不高,請專家來研究。專家通過研究發現,最終影響生產效率的因素是員工的心理,在關心他們的時候生產效率就高。於是才出現了管理心理學這個學科,俗稱「人性化管理」。

為什麼人性化管理在中國很多時候不靈呢?因為現在在中國「機械化管理」的路還沒有做過,各個企業工作效率不高。這時候就開始強調人性化管理,是在搞大躍進。

仍然用親人做比喻。管理者與員工是嚴父慈母與兒女的關係。嚴父就是「機械化管理」,慈母就是「人性化管理」。光有慈母沒有嚴父,很有可能變成溺愛,員工就開始上房揭瓦了。光有嚴父沒有慈母,員工就開始離家出走了。所以嚴父慈母不可偏廢,先做嚴父後做慈母。

目前國內各個公司重點應該做的是通過實驗,看看各個崗位上的工作效率怎麼才能獲得提高,而不是過於強調員工的心理因素。

勞動密集型企業和智力密集型企業,在機械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的偏重上有所不同。智力密集型企業的工作人員工作過程無法量化。一個IT公司的技術總監上班玩電腦遊戲,遭到其他部門人員質問,技術總監義正言辭的說:「這個遊戲裡的設計說不定就用在咱們公司軟件裡。」所以很多IT公司的工作間要多隨便有多隨便。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工作過程容易量化,更容易實現機械化管理,更容易實現流程優化,更容易實現效率提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