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麻煩大了】碧生源「瘦了」

http://www.infzm.com/content/89158

七年前,相聲演員郭德綱以200萬元簽約價代言藏秘排油,不想招來連串質疑,被央視作為名人不惜羽毛、只顧拜金、虛假代言的典型予以曝光。

此後,藏秘排油在市場匿跡,只是有時會在郭德綱的相聲中出現。郭氏頗有自嘲精神。

繼之而起的是另一款名為碧生源的功能減肥茶產品。數年來極盡廣告轟炸之能,搞到家喻戶曉的地步,並最終於2010年9月登陸港交所。

但好景不長,這家上市公司剛剛公佈的2012年年報露了底:全年虧損3.42億元。

從簡單的年報數據中也可看出這家公司的成敗原因,廣告和市場營銷費用高達5.63億元,研究及開發成本僅為1528萬元。如果翻出舊賬簿可以發現,該公司2010年被大摩和瑞信保薦上市時,已背負23次廣告虛假造勢處罰的「原罪」。

如果說藏秘排油還是一顆流星,那麼碧生源一度被視作耀眼的恆星。事實上,兩者的營銷路數頗為相近,只不過前者請動郭德綱後意外走了麥城,而後者則覓得郭冬臨匹配牛莉代言常潤茶,甚至有勞徐靜蕾為減肥茶背書,親民之餘無疑多了不少知性和時尚的風采。

連推廣平台也有所升級,老前輩走的是以都市報為主的紙媒和賣場招貼廣告的路徑,而碧生源則與時俱進,從江西衛視的「中國紅歌會」到青海衛視的「花兒朵朵」、浙江衛視的「我愛記歌詞」,從主旋律到流行派,從東海之濱到西部高原、從中老年到女憤青,一網打盡。

從2007年開始,碧生源每年不少於營收三分之一的廣告投放帶來的是產品的熱賣。只2011年,碧生源就宣佈其常潤茶銷售出13.7億包,「給每一個中國人的腸洗了個澡」。

也許消費者並不知道,碧生源與藏秘排油均來自同一家生產商,即北京澳特舒爾保健品開發有限公司。其背後實際操作者亦為同一個人——曾出任頂新集團康師傅飲品事業群北中國區域副總經理一職的趙一弘。

1988年由中國食品工業信息諮詢中心研製的「瑞夢牌百草減肥茶」面世,2005年5月,其被轉讓給北京澳特舒爾公司——後者的母公司正是2000年初成立的碧生源,老闆正是趙一弘。此時無論是自有品牌還是外購品牌均無太多影響力。

趙氏以100萬元請來著名品牌策劃人張錦力。隨後,這位以策劃婷美內衣、聖像地板聞名的點子大王,借助青藏鐵路開通西藏概念大熱之際,以妙手偶得的藏秘排油概念,將豐富的想像空間與具體的排油理念無縫拼接,李代桃僵加諸百草減肥茶身上。而名頭剛盛的郭德綱的代言更令此款產品大熱。但突遭央視實名批評,喪失了再戰江湖的機會。

接下來的故事便是碧生源自有品牌取而代之,從相對安全的通便功能市場入手站穩腳跟,時機成熟後再撿昔日減肥利器,看似左右逢源,實則一招兩用分散風險。而在品推上,借助選秀節目的崛起淡化功能性訴求無疑是吸取教訓的進步之舉。至2010年秋,也就是距藏秘風波相隔僅3年半後,碧生源順利赴港上市募得10.33億元。什麼叫屌絲逆襲,此之謂也。

自1985年至2010年,中國城市男性腰圍平均膨脹15%,減肥的需求催生了一個巨大的市場。百草、藏秘、碧生源們確實迎來了巨大的藍海。動輒八至九成的毛利讓所有想以此撈金者興奮。百試不爽的名人代言噱頭輔之無關痛癢的行政處罰,即便一個品牌覆滅也大可改個名字換個身份證從頭再來。

與上市時約每股3.12元相比,碧生源如今已墜落至每股0.22元的深谷。不過沒關係,趙老闆搶在信息披露限制之前已成功套現4024萬元。

回想1980年代三株、太陽神等一眾保健品品牌從崛起到隕落的故事,再看從藏秘排油到碧生源改頭換面的前世今生,可知「陽光底下無新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1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