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盛:PE的世界正在縮水 臨近「PE懸崖」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2942

資產價格上漲之後,私募股權(PE)的圈子中一個最為普遍的主題就是:找到有價值的新投資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高盛分析師針對這個問題對客戶發出警告,在投資大規模公開交易的替代性資產管理基金的時候要小心「PE懸崖」,這些基金經理從投資者那裡得到的巨額管理費用正在遭遇著風險。

下圖就是高盛所說的「PE懸崖」:

圖中深藍色快代表2010年以來PE基金經理籌集的資本(單位:十億美元),高盛估計2013年總融資將達到450億美元,比2012年的370億美元有所上漲。

然而,淺藍色快顯示過去的PE投資資本向股東返還的速度超過了這些基金融資的增長速度,主要原因就是資產價格的上漲。

換句話說,PE所管理的資產規模正在縮小,這就意味著通過所管理的資本來賺取的費用就會相應的縮小。

高盛分析師Marc Irizarry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資本抽離出去,我們預計資本管理的費用將會承擔一定的風險,與管理費用相關的一些盈利也會遭遇潛在的挫折。」

雖然PE融資規模處於回暖階段,但是遠遠不及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從下圖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如今的PE融資速度只是金融危機前的一半左右:

然而,融資速度的下降,並沒有限制住尋求融資的PE基金數量,下圖顯示,2010年以來試圖融資的PE和房地產基金上漲了25%:

上述三個因素加在一起,就能夠基本上得出一個結論:PE市場正在縮水。

Marc Irizarry表示,「在價格和估值都更高的市場中,我們預計基金經理將會變得更為挑剔,更為謹慎地去部署資本。信貸投資者、來自OAK資本的Howard Marks和來自FIG的Pete Briger都對高盛表示,現在以合理估值來部署資本的機會越來越稀缺,這樣一來,遵守規定的基金經理們融資的規模就縮小了,從而推延了他們的投資週期。」

那麼,要想讓「PE懸崖」來得更平緩,PE公司都在用什麼辦法呢?Marc Irizarry指出:

首先,這些公司推出了規模更小、目標更明確的基金(30億美元以下的基金更為普遍,目前佔比46%,以往該比例為29%)。

其次,PE公司都在尋求更具永久性的資本來源,而不再是以往典型的PE投資者的資本。

最後,規模較大的PE基金都在給小規模的基金投資,以此獲得一些潛在的與管理費用相關的盈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