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扔飛鏢的故事

http://www.yicai.com/news/2013/01/2431918.html
在1973年,《漫步華爾街》的作者麥基爾記錄過這樣一個著名實驗:把一隻猴子蒙上雙眼後讓它向報紙的金融版擲飛鏢而選中的投資組合,和那些專家小心謹慎選擇的投資組合相比,盈利性一樣好。

在多年之後,又有了另一場扔飛鏢實驗,主角是《華爾街日報》的編輯們。編輯通過扔飛鏢的方式隨機選擇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股票,而專業分析師基於基礎性分析或技術分析,小心翼翼地選擇他們最鍾愛的股票。這場比賽每6個月進行一次,一直持續了14年,從1988年開始直到2002年。最後,專業分析師們以平均10.2%的回報率勝過了平均回報率只有3.5%的扔飛鏢的人。

都是扔飛鏢,結論卻各不相同。不過,還是猴子的飛鏢被市場深刻地記住了——即專業人士戰勝猴子都很難,更別談戰勝市場了。

CS部門的10多位同事,對資本市場也關注多年,他們絕不相信猴子不可戰勝,希望用另一場實驗來證明自己。

他們每年舉行一次選股賽,當然不是用扔飛鏢的方法。每人年初選三股,白紙黑字記下,一年後評定。為了戰勝心中的那隻猴子——市場,這些同事們可謂奇招百出。

H君,2011年的選股冠軍,一位期貨愛好者,卻對兒童喜歡的動漫產業情有獨鍾。那年大盤暴跌,H君選擇奧飛動漫卻取得了33.41%的漲幅,並且使其三股的平均漲幅為-5.7%,跑贏市場20個百分點。他第二年繼續支持奧飛動漫,卻弄砸了,跌了31%。

Z君則是2012年的冠軍,她平時常掛在嘴邊的是債券。Z君選了看起來極穩健的三隻大盤股,和她風格很搭。這一年,她選的保利地產卻盡顯激進風格,漲了65%。

還有兩位L君和A君採取了特別的選股方法。L君採取逆向投資法,希望上一年遭遇「黑天鵝」的三隻股票能夠反轉。A君則採用完全基本面選股法,摒棄主觀干擾,參考市盈率、市淨率、淨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總市值等幾大指標。但二君都一無所獲,結果和最初所想相去甚遠。

幾位最熟悉股票市場的人,卻在兩年的選股賽中均名落孫山,甚至總是被年輕選手超過。自認為瞭解股票、總作高深狀研究盈利模式的Y君,選的股票不溫不火,兩年只在中間角色裡晃來晃去……

這樣混亂的結果,似乎和扔飛鏢差不多,沒有持續性,充滿偶然性。

偶然性會攪亂你的計劃,比如誰會想到2011年會有那個文化產業振興的事?即使有了這個事,誰又會想到爆發力那麼強?誰會想到持續受到政策打壓的房地產,會在2012年表現最好?

眾君很認真,市場卻很隨意。他們希望在隨意的市場中尋找到那一點點的確定性。

一年的週期,那種確定性又在哪?是利潤的增長,還是安全的估值?

2013年,眾君又出發了,以他們自己的方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0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