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括而言小業主想趁樓升套現,將錢放入澳元計的債券基金收取年息十厘,用十厘收息對比套現資金要付的二厘年息,計落都有賺。
問題就係「澳元計的債券基金」究竟要面對咩風險呢? 一是貨幣風險,二是基金自己價格變動。
其實債券基金是集合投資人本金,放於數十至數百隻債券換取穩定利潤收入,而百隻債券出於不同發行人,更可減低倒閉風險。如果債券基金內公司或低評級債券較多,用美元/港元買可達至年息7厘,每月發放。即一百萬每月約派5800。如債券基金內政府或高評級債多,息率降至三厘附近而一般風險相對低。即一百萬每月派2500。由於基金形式買債,持有人可隨時贖回單位,不設固定年期。
隨時攞錢梗係好,但壞處是基金本身有價格變動。如小業主提及的德x債券,可能08年前未面世,但同類型基金可在市況極端時有下跌三到五成冒3風險。不過時至2012年,大部份08年跌到x街既債券基金已返到家鄉仲有賺,比某些股票或股票基金表現更佳。外圍市況會影響基金價格,債券基金本身既平均續存期亦會令價格和外圍息口扯上關係。記得應係續存期長就對息口敏感。
另外投資人可用澳元歐元加元買債券基金都可以,如選澳元一般比美金被多兩厘。所以小業主聽見銀行職員話年息10厘條數就咁黎。當然吸引! 不過如諗樣選就會搵另一隻低波幅既債券基金,港元有5.5厘而澳元約8厘,在此不作推介,無謂踏界。可在版頭既link去 forum PM本人再談。
至於你既部署冇問題,只係今次選擇既投資物要小心。看你在數字上既演繹已知加按及套現既方法了,可供其他blog友參考。你而家要做既係執行套現及等待時機,keep住自住一層去避免樓市大升風險。債券市場在外國十分活躍,可惜在香港始終少人買。相信係香港人喜歡快同博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