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零售業----簡單得看不懂 馬愚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acbaec01015ukb.html

零售業----簡單得看不懂

很多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說醫藥白酒化工等,說到這些行業中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總能說出個一二三,但對於零售企業的優勢,總讓我犯難。有人說規模效應是零售業的競爭優勢,這話只說對了一半,否則怎麼解釋很多企業關店的事實?說明規模效應不是零售企業的絕對競爭壁壘,至少存在規模上的臨界點,超過這個臨界點,規模化產生的優勢曲線將趨於平坦。

身邊總有一些零售企業,有些莫名其妙地做得很出色,有些莫名其妙地做得很糟糕。比如我熟悉的人人樂與天虹商場。

人人樂未上市前,應當說做得很出色,最初只有一家店在蛇口沃爾瑪附近,客流量可與沃爾瑪分庭抗禮,而後開的分店,人氣都還不錯。情況在上市之後急轉而下,現在,我偶爾光顧的一家店可謂門可羅雀,客流量遠遠比不上週圍不知名的超市----我沒研究過後面的因素,只是作為消費者感受到表象。

天虹商場的業務模式稍有不同,是商場加生活超市的模式,我所瞭解的每一家天虹,人氣都很旺。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深圳送購物卡(國情,你懂的),除非特定,一般均指天虹購物卡。

巴菲特說:零售業的經營相當不易,在我個人的投資生涯中,我看過許多零售業曾經擁有極高的成長率與股東權益報酬率,但是到最後,突然間表現急速下滑,很多甚至被迫以倒閉關門收場,比起一般製造業或服務業,這種剎那間的永恆在零售業屢見不鮮,部份的原因是這些零售業者必須時時保持聰明警戒,因為你的競爭對手隨時準備複製你的做法,然後超越你,同時消費者絕對不會吝於給予新加入業者嘗試的機會,在零售業一但業績下滑,注定就會失敗。相對於這種必須時時保持警戒的產業,還有一種我稱之為只要聰明一時的產業,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在很早以前就懂得睿智地買下一家地方電視台,你甚至可以把它交給懶惰又差勁的親人來經營,而這項事業卻仍然可以好好地經營個幾十年,當然若是你懂得將Tom Murphy擺在正確的位置之上,你所獲得的將會更驚人,但是對零售業來說,要是用人不當的話,就等於買了一張準備倒閉關門的門票。

巴老的經驗與我理解的一樣,零售企業的前景在於管理,不是傻瓜都能經營好的行業。公司的管理水準是一個很難評估的指標,我們只能從結果來倒推,公司經營得出色,當然管理不錯,反之亦然。

零售業確實誕生過一些超級大牛股,所以零售企業很難讓投資者排除在備選池外,但要重倉投資,需要非常非常謹慎,除非對管理層足夠瞭解,把公司看得足夠透徹。

當然,這話也適用於其他行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7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