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超級大戶」缺席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12-14/100472495.html
11月中旬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的國際肺病大會上,結核病依舊是主角。一週的國際肺病大會,只有不足2000人參會,大部分為主辦方——國際防癆與肺病聯合會——在全球各分支機構工作人員、合作機構和研究者以及各國政府機構代表和醫療企業的展銷人員。

  作為全球結核負擔第二、耐藥結核負擔第一的「超級大戶」,中國自然不能缺席國際肺病大會。但遺憾的是,會場上來自中國代表的聲音寥寥無幾。我翻遍幾十頁的會議日程,裡面的中國代表發言不足十場。

  多方打聽後,我終於弄清中國代表的組成情況:一名來自國際防癆與肺病聯合會北京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五名來自中國疾控中心結核病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他們是由一家製藥公司的結核病項目資助去參會的),十餘名來自復旦大學等高校的教師和研究生,一名來自蓋茨基金會北京辦公室的結核病項目官員以及包括我在內的三名媒體記者。

  至於中國代表的發言,我只能說,實在太中國了。這些發言的特徵包括:標準的洋涇濱英語,極慢的語速和謹慎的吐詞,PPT裡塞滿領導視察指導的照片;演講等於照念PPT,信息增量少,嚴重拖時。

  在某分會場,一位來自某省高校的教授介紹了在國內做某病種的小樣本篩查的情況。他的10分鐘演講既拖沓又無聊,聽眾陸續離席,有些聽眾玩起手機或和同伴竊竊私語。這場尷尬的演講進行到近8分鐘時,會議主席提示時間不多,但演講者依舊慢慢地展示著十多頁的領導照片。在發言超時後,一位記者終於喊出:「說重點!」

  散會後,一位記者向我吐槽,這位教授的報告數據質量慘不忍睹,甚至不可能作為報導的參考來源,「這樣的演講簡直是浪費大家的時間」。

  或許是研究的領域平時太受冷落,我好不容易在會場「逮到」的一位山東高校教師竟反問我:「你們怎麼還關注結核?」

  也有給記者們留下好印象的中國代表演講,只是太少。那是在移民結核防治經驗的會議上,一位來自中國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中國的流動人口結核防控計劃。演講者語速依舊很慢,發音依舊不標準,但有事實、有分析、有反思、有討論,邏輯清晰,內容詳實。互動時間全部用完後,話筒前依舊排著數位提問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49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