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旭 王淑蘭 上週,大元股份(600146 SH)公告稱,其二股東上海旭森世紀投資有限公司在過去的一週中通過二級市場繼續減持了0.6%的股份,套現1600多萬元。而就在2012年10月9日,大元股份在停牌40天後復牌。之後連拉三個漲停板,正是大元股份持續3年多的黃金夢再次啟動——定向增發收購阿拉善左旗珠拉黃金開發有限責任公司79.64%股權及補充流動資金。
在過去很多年,大元股份股東這種精準踩點的擇機套現行為已經司空見慣。雖然大元股份醉心的「黃金」產業夢想在重組中一次次受挫,但是,股東套現的收益卻賺得盆滿缽滿。
事實上,為了收購這家珠拉黃金公司的股權,大元股份定向增發8600萬股,大股東上海泓澤世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泓澤」)及其子公司上海泓澤世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泓澤資產」)認購了3300萬股,按照上週的收盤價,上海泓澤也已經浮盈過億,這種增發收益在如此市道也是不多見的。
上海泓澤的實際控制人鄧永祥、鄧永新兄弟其實此前在大元股份上已經套現了8億元左右。
奇怪的是,在這樣的收益下,伴隨著的卻是大元股份重組過程中的亂局,不斷地質押、私下回購、評估亂局、舉報等等。
近日,更有持有大元股份控股子公司世峰黃金20%股權的自然人趙曉東向媒體及證監系統舉報世峰黃金資產遭非法轉讓一事,而大元股份與趙曉東也即將就世峰黃金的回購協議一事對簿公堂。
珠拉黃金的「局」
大元股份鍾情於黃金的重組局中,大連實德成為一個超級受益者。2009年2月限售股解禁之後,大連實德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通過28次交易在二級市場迅速減持7000萬股,累計套現8.99億元。同年8月,上海泓澤與大連實德達成協議,以5.58億元收購後者持有的剩餘大元股份5080萬股。大連實德以投資2.91億元入主大元股份,並以套現14.58億元退出。三年多時間,大連實德淨賺11.67億元,投資回報率超過400%。
但是實質性的重組卻並沒有突破性進展。有意思的是,在實德套現的過程中,一個關於黃金的故事不斷縈繞在大元股份的頭上。
自2009年初開始,市場就傳言大元股份擬收購湖北嘉魚蛇屋山金礦。該股在傳言中行情貫穿整個2009年,即便大連實德退出,仍未能阻擋其上漲步伐,全年上漲663%,成為當年A股漲幅冠軍。但是高價進入大元股份的上海泓澤,資金並不寬裕,這在上海泓澤進入大元股份後不斷地質押手中股份可見一斑。
2010年初,大元股份正式披露收購珠拉黃金的併購重組計劃。有公募和私募的人士向記者證實,在當年7月,大元方面組織了一次針對珠拉黃金的機構調研,在現場,國信證券深圳泰然九路營業部的一位投顧興奮地拍下照片,並上傳至微博。在這之後的三季報中,包括華夏基金,哥倫比亞大學基金會(QFII)等多家機構開始進駐該股,整個三季度,股價由17元/股飆漲至37元/股。
根據早先《財經》雜誌的報導,2002年開始,內蒙古磴口縣人郭文軍開始收購珠拉黃金,並實際掌握珠拉黃金超過70%的股權。但受資金所限,開採遲遲未能大規模進行。2009年上半年,鄧永祥與郭文軍接觸,談論收購珠拉黃金。當時,郭文軍提出,若簽訂協議,必須先由大元股份墊資,以擴大珠拉黃金的開採規模。
2010年1月,大元股份公告,承諾通過非公開發行不超過1.1億股,募集資金21億元,收購珠拉黃金100%資產和低品位金礦石堆浸二期項目,分別為16.75億元和3億元。該協議有效期為一年。增發最終因多種原因未能如期完成。
此時,獲得1.6億元預付款的郭文軍,已大規模擴大開採珠拉黃金,並在2010年實現淨利1.5億元,轉讓金礦想法也在消退。
為了救急,大元股份大股東上海泓澤被推到前台,於2011年3月26日,簽署了新的三方股權協議。上海泓澤承諾在2011年6月30日前籌集30億元,收購珠拉黃金79.64%股權和擬受讓郭文軍的內蒙古大漠礦業有限公司(下稱「大漠礦業」)100%股權,大元股份以定向增發股份形式,收購上述礦業股權。郭文軍的79.64%珠拉黃金股權提價至27億元,大漠礦業定價3億元,上海泓澤預付郭文軍3億元資金,其中包含大元股份已付的1.6億元,該筆資金由上海泓澤償還給大元股份。該份協議又因上海弘澤無法籌資30億元資金而取消。
珠拉黃金遲遲不能注入,令許多機構人士寒心,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在增發失敗後,他們不再相信大元股份的故事。
套現風潮
2011年1月17日,大元公告將收購新疆世峰黃金52%的股權。收購珠拉黃金與世峰黃金的雙線戰場開啟,再次催化了大元股份的股價。此時,鄧永祥已經是大元股份董事長了。鄧永祥曾有老君安證券、國信證券、典當行的經歷,並通過永盛投資投資過長興實業(000827.SZ,已退市),後續還投資過吳忠儀表(000862.SZ)、贛南股份(000829.SZ)、億陽信通(600289.SH)、*ST光明(000587.SZ)等多只股票。
在2011年1月18日開始到3月29日短短的20餘個交易日中,大元股份股價從27.73元/股上漲至36.13元/股,上漲近10元/股。
隨後,大元股份的控股股東開始了大規模的減持。
2011年3月31日,上海泓澤大宗交易以32.8元減持大元股份700萬股。在此後的一個月內,上海弘澤通過大宗交易等陸續減持2280萬股,套現約6.55億元。
2011年12月8日,上海泓澤與上海旭森世紀投資有限公司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書》,將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1100萬股轉讓給上海旭森世紀投資有限公司,轉讓價格為14.65元/股,總價款為1.61億元。如將之計算在內,上海泓澤累計從二級市場套現近8.2億元。鄧永祥的弟弟鄧永新成為了上海泓澤的大股東,也是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在轉讓世峰黃金股權時,世峰黃金原控股股東核工業二○八大隊(以下簡稱二○八)承諾2011年1月起的六個月內完成世峰黃金所擁有的採礦權儲量不低於20噸的勘探報告,以及2012年12月以前提交黃金遠景儲量不低於40噸的儲量報告。時至今日,儲量報告的問題似乎已被參與大元股份炒作的各方遺忘。
在拿到回購協議及二○八的礦產資源承諾後,趙曉東決定以5000萬元入股世峰黃金20%的股份。
其中伴隨的是大元股份收購珠拉黃金價格從16.75億元到30億元再到8.18億元的蹊蹺估值。而事實上,珠拉黃金與世峰黃金正式的評估儲量報告與評估報告均至今未能出爐。大元股份的董秘朱立新向記者確認,目前兩家黃金公司,都沒有儲量報告。
北京深石律師事務所律師邱嘉煜告訴記者,投資者依據上市公司公告所做承諾做出投資判斷,但上市公司未能屢諾,涉嫌虛假陳述,「最高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賠償案件若干規定》中雖然有前置條件,但是我認為,如果投資者認為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可以提起訴訟。」
對於鄧氏兄弟而言,一旦此次增發完成,一個現實的結果是,鄧氏兄弟將以套利5億元、浮盈近億元之後,依然保留5000萬股大元股份而繼續成為實際控制人。
舉報與官司
趙曉東錙銖必較的是世峰黃金「齊求3號黃金採礦權」。
本報依據公告和之前的收購價格測算,該採礦權保守估計4000萬元,不過在大部分高管不知情下卻被大元股份以350萬元拱手讓給華業地產(600240.SH)旗下的華業礦業。
事實上,受大元股份之托,2011年1月28日趙曉東出資5000萬元,以參股資金形式購得世峰黃金20%股權,雙方背書以一年期為限大元股份以7500萬元回購。
但這份回購合同雖然有鄧永祥與袁野的簽字同意,卻因未經大元股份董事會審批、缺乏定價依據而被上市公司公告否認。
趙曉東隨即報案至當地公安,並一邊訴訟,一邊將世峰黃金違規轉讓「齊求3號黃金採礦權」侵害投資者利益之事向上交所、證監會舉報。
趙曉東在舉報信中指出,大元股份控股子公司世峰黃金齊求3號金礦,在事先未履行(經過)任何會議決議等法定要件、在世峰公司股東及世峰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不知情情況下、缺乏法定前提之下而被相關人員秘密加蓋公章後強行轉讓。「監管部門來公司做了調查。」大元股份董事長洪金益向記者確認了該信息後掛斷了電話。
接受記者採訪的監管層人士確認接到了趙曉東的舉報,但稱最終結果目前不便透露。寧夏證監局一位人士表示:「證監會領導已知道此事。」
對於回購協議,大元股份又於9月20日公告鄧氏兄弟控制的大股東上海泓澤願意繼續履行回購義務。
事實上,在大連實德套現離開後,大元股份的高管更換猶如走馬燈。2011年4月19日,董事長趙海,監事會主席凌湧辭職;3天後,董秘張冬梅辭職;2011年11月29日董事長鄧永祥辭職……期間,公司明面上的實際控制人也是幾經易手。而在2011年10月,因信批等問題,大元股份時任董事長鄧永祥及財務總監魏明傑遭到了上交所的公開譴責。「我不相信大元股份控股股東的兜底協議。」趙曉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