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太陽能產業整合對美國的可能影響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8939

在過去的五年裡,為了統治全球市場,中國在風能和太陽能行業領域大量投資。但根據紐約時報Keith Bradsher的報導,這一策略卻事與願違。儘管全球太陽能面板和風輪機的消費在增加,但國家補貼下,中國的生產力增長速度更快。面對供過於求的現象, 中國正在重新思考相關策略。

這一政策造成的後果則是日益逼近的金融災難。不僅僅關係到生產商,也會影響為該行業提供了180億美元低息貸款的國有銀行和為貸款提供保障並低價將土地賣給生產商的省市級政府。

中國最大的太陽能面板生產商今年每賣出3美元產品,就要承受最高達1美元的損失。2008年至今,太陽能面板的價格下跌了四分之三。

這一結果讓中國再生能源策略的規劃者們感到沮喪,他們甚至急切盼望著許多生產商的倒閉可以在經濟上挽救生產效率較高的企業。

從中國和美國近年來對太陽能產業支持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補貼的規模之大。作為刺激項目的一部分,美國能源部2009年以來為國內太陽能項目 做出了大約140億美元的聯邦貸款擔保。這筆資金大多進入了研發和先進技術企業,當然其中也包括給Solyndra(2011年9月破產)的5.35億美 元。

相比之下,中國單單國有銀行就在五年內借出了180億美元的低息優惠貸款。主要給了低端的工廠和製造商。除此之外,中國當地政府還為生產商們提供了 大量貸款擔保以及低價土地。Bradsher報導稱在將來的20年內,每10G瓦安裝的太陽能背後的補貼合計將達500億美元。兩國的差距可謂非常之大。

所以中國對太陽能市場的壟斷並不奇怪。中國擁有全球三分之二的太陽能生產產能。2011年底太陽能板價格低於1美元/瓦,這要比全球其他地方的價格便宜百分之二十。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美國的太陽能零售價下跌了一半,而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的屋頂數目增加了一倍。

但這種情形可能很快就要告一段落了。Bradsher報導,除了實力最強大的生產商,中國的決策者準備切斷給其他生產商的貸款,任由其破產。這會不會是一件好事呢?答案並不一定。中國出產的太陽能面板價格會上升,這會給備受中國低價進口折磨的美國太陽能生產商帶來提振。

未來能源(Resources for the Future)的Nathan Richardson則有不同的觀點。他說:「便宜的太陽能面板本身是件大好事,這些面板由誰製造並不重要。如果我們能從中國購入便宜的太陽能面板,我們 就可以將資源投入其他東西的生產中。中國的太陽能政策也許經濟上收益不大,儘管或許並非出自本意,中國的確在防止地球變暖上作出了貢獻。

不是所有的分析師都覺得中國太陽能產業的整合會導致美國太陽能產品安裝的下滑。今年五月,在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的政策簡述中,Melanie Hart和Kate Gordon指出美國太陽能業崛起的主要驅動力並不是中國出產的低價商品,而是需求方面的政策。例如安裝後帶來的稅收減免和州級別的再生能源標準。他們寫 道:「觀察美國市場,你會發現州和州之間(太陽能使用率)有巨大的差別,而差別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激勵政策的不同。」

中國迫不及待向世界各地輸送廉價太陽能面板(和風輪機)的日子可能很快就將過去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最近席捲全球的太陽能大發展時期已經結束,一切還要看美國這樣的國家會不會繼續採取政策促進再生能源的使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7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