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投資記憶碎片分享:尋寶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e1ue.html
 剛剛旅遊回來就看見壹傳媒(282)股價坐火箭上了去,這時才記起曾經在評論中說過壹傳媒被低估,可惜因為算不清估值修復的時間成本,完全錯過了。當時本來是想用壹傳媒的情況來解釋如何尋寶的,後來不了了之。


我曾經說過,如果一隻股票它同時擁有兩種或者以上業務,它的實際價值很容易被市場錯誤判斷。壹傳媒算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一方面擁有持續而穩定盈利能力的台灣與香港地區的印刷傳媒業務,另一方面也擁有流血不止的台灣電視業務。之前市場一直將兩種業務盈利合併進行估值,這種做法是很有問題的。想一下,一家公司A業務每年賺一億元,B業務每年虧九千萬,合併後是否應該用一千萬元盈利去估值呢?要明白虧損中的業務,如果不是處於投資期,將來會有盈利的能力,正常的公司必然會退出這項業務的,除非是國企。黎先生顯然不是笨蛋,他是一個瘋子但是絕不是傻子。當然也不是老千,起碼多年來沒有看到他做過對不起小股東的事情。

這種情況的公司,一般把虧損業務按零價值估值,只計算盈利的項目的合理估值就已經足夠了。只是虧損業務何時才能夠開始盈利或者徹底退出,時間成本必須要算進去。

 

上面只是一個極端的例子。還有一些情況是,一隻股票它擁有兩種或者以上業務,但是其中一部分是沒有前景的,而另一部分是處於高速增長期的。市場先生要麼就是把它們按沒有前景的煙頭給予估值,要麼就喜歡按成長股給予估值,總是喜歡向兩極化發展。給一些例子,去年初的時侯核電概念升溫,市場先生就把擁有核電業務但只佔營業額小部分的東方電氣(1072)按成長股給予十幾二十倍估值。另外的例子還有去年初的好孩子(1086)、敏華國際也是這樣。它們國內自家品牌的業務只佔總營收不到30%,70%以上營收為ODM貼牌的工業股,市場卻完全按內需股給它們估值。

 

敏華控股(1999)今年中完全反過來了,市場先生突然間只願意給予它工業股的估值。這個時候,如果把它出口貼牌部分和國內芝華士沙發業務分開估值,你會發現只考慮國內內需業務,按照15倍PE進行估值,價值已經不止三十億元了。

 

新天綠色(956)同樣也存在這種情況,市場先生已經完全把它的燃氣業務和不受歡迎的風電業務合併在一起,按照風電股的估值方式進行估值了。

 

我手中的股票類似的情況還有鄉村基,重慶分店幾乎全面盈利,但是重慶以外的地區(佔了一半)幾乎全面虧損。兩者合併後得出17、18倍左右的PE。

 

上面的情況大多數都包含一些重資產的業務,所以大家從PB折讓中去尋找,還是比較容易發現這類標的的。這裡還要提一下雅虎、金山,還有一些醫藥研發類的公司。這類輕資產的公司也同樣會出現上面的情況,但是第一眼看PE、PB、ROE並不容易被察覺它們被低估。

 

此外,提醒一下,這種方式也非常容易尋找到老千股。我曾經就因為看到威華特(622)擁有三十幾個巴仙港華燃氣(1083)的股權,價值已經遠遠超出威華特本身的市值而買入。最後被老千迫降,落荒而逃。小心!

 




大部分很成功的投資者都是工作狂閱讀狂,投資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