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上市櫃公司資訊揭露 荒謬做半套

2012-10-08  TCW




以保護投資人為名,政府管制多如牛毛,但是,為什麼上市櫃公司的投資資訊至今無法做到即時且透明?

生產多媒體資訊產品的吉祥全(原名訊碟)頗具代表性。一家每股股價不到兩元的上市公司,前董事長呂學仁等人,因編製不實財報等,在二○○五年被投資人保護中心(簡稱投保中心)提起求償訴訟。

這場長達七年多的訴訟,在四月二十七日經台灣高等法院判決,吉祥全應與呂學仁等五人,須連帶賠償投資人新台幣二十二億二百餘萬元。

直到八月十日,吉祥全雖應主管機關台灣證券交易所(簡稱證交所)要求,對此案做進一步說明,但吉祥全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中的說明,都以「洽請委任律師評估,本公司以估列之賠償損失準備二億五千萬元仍尚屬合理」為結語,未完整揭露公司可能面臨的求償風險。

由於這一個案子,高等法院還未做出終判,因此,吉祥全律師出具的意見,都符合程序上要求。

但是,公司被判賠二十二億餘元,對營運影響有多大?

證交所不管資訊是否翔實》

截至上半年,吉祥全合併財報中帳上淨資產約十七億元,現金與約當現金僅約一億五千萬元,一旦高等法院終判出爐,投保中心董事長邱欽庭說:「吉祥全根本無力償還。」若吉祥全籌措不到賠償金,恐拖累資金週轉,屆時八千多名受害股東與現任股東,恐均求償無門。

對吉祥全一案,證交所表示,上市櫃公司只要把訊息揭露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中,就盡到職責;至於表達的內容是否翔實,可再行討論。

證交所、櫃檯買賣中心都扮演投資人「守門人」角色,投資人透過他們的把關,取得可靠的投資資訊。但當公司在公開資訊觀測站中,揭露的資訊只有「半套」,或是投資人要靠著閱讀冗長的財務報表,才能一窺公司營運全貌,實在叫投資人太沉重。

吉祥全是諸多案例的縮影。可想見,未來在國內企業屢被國際企業提起專利權訴訟,若主管機關不能盡責監督,讓企業資訊透明,股民若等到訴訟答案揭曉時,恐哭訴無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5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