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網】(《紐約時報》NICK BILTON 報導)如果蘋果公司(Apple)沿著現有軌跡發展,2015年4月9日上午11:00左右,可能會發生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與我交流過的統計學家和投資者認為,保守估計屆時蘋果將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家市值達到1萬億美元的公司。(是的,你沒看錯,數字1後面跟著12個0。)
截至上週五,蘋果公司的市值為6560億美元。另一些分析人士對蘋果市值的估計甚至更加大膽,他們認為蘋果突破萬億美元大關的日期是2013年8月16日,距現在不到一年。
大數據和預測分析公司Metamarkets的首席執行官邁克爾·E·德里斯科爾(Michael E. Driscoll)說,「很難想像蘋果會比發佈iPad和iPhone時增長得更快。」他也認為蘋果會在2015年邁過萬億市值大關。
預測蘋果能否成為第一家市值超過萬億美元的公司,以及何時會成為,有點像是紙上談兵。但我們可能都會同意一個事實:今天的蘋果公司,是一個巨頭。
不久以前,蘋果還只是一家精品個人電腦製造商。從那時到現在,蘋果已經擊敗了其發展歷程中遭遇的幾乎每一家公司,首先是音樂播放器,之後是手機,最近是筆記本電腦。諾基亞(Nokia)、索尼(Sony)、RIM (Research in Motion)、戴爾(Dell)和惠普(Hewlett-Packard)都曾目瞪口呆地看著蘋果奪走了自己本來以為很牢固的市場。每一次,蘋果的股價都會上漲,這些公司的股價則隨之下跌。
BTIG研究公司(BTIG Research)的無線行業研究分析師沃爾特·皮西科(Walter Piecyk)說,「蘋果當然是一種不同的公司。」但他也警告說,「就像90年代末時的諾基亞一樣,當時沒有人覺得諾基亞會受到挑戰,但是你看諾基亞今天到了什麼位置。」
儘管曾有這樣的增長,卻還有另一種可能性存在,即蘋果市值永遠達不到1萬億美元。「最糟糕的情況是,微軟(Microsoft)的命運可能會降 臨到蘋果身上,前者在1999年底也曾到達了令人頭暈目眩的巔峰。」德里斯科爾說,「如果是這種情況,蘋果市值就永遠都不會達到1萬億美元。」
如果說1萬億美元是珠穆朗瑪峰的峰頂,那麼微軟在1999年12月本來可以從海拔最高的營地繼續攀升,當時,微軟市值達到了其歷史最高點6163億美元。但從那以後,微軟就開始走下坡路,目前市值僅為2610億美元。
iPhone 5低質地圖引發的不滿,確實開始讓一些人懷疑,蘋果已經失去了水準。但請記住,蘋果已經很好地經受住了其他挑戰,例如手機信號接收不良和Siri的不穩定表現。
蘋果和微軟不一樣。「微軟2000年達到頂峰時,它已經在個人電腦革命中發展了20年。我們現在經歷的智能手機革命,實質上才只有五年時間。」在威斯康星州米德爾頓經營一家諮詢集團的證券分析師查爾斯·S·沃爾曼(Charles S. Wallman)說,「根據iTunes中的信用卡號碼,蘋果有4.35億名顧客。相當於世界人口的6%,將這個比例提高到全球人口的10%或12%並不是很困難。」(在繼續討論之前,先停下來思考一下,這個數字向蘋果賦予了多大的力量。)
即使蘋果不進軍任何新的產品種類,通過銷售量翻番,它也可以達到1萬億美元市值。對於一家大公司,做到銷售量翻番並不容易,但從很多方面觀察,這一現象已經在發生了。根據研究公司IHS iSuppli發佈的最新統計數據,蘋果的iPad在平板電腦市場佔據了近70%的份額。BTIG研究公司預測,今年四季度蘋果將會售出4500萬台iPhone。去年同一季度,該公司售出了3700萬台iPhone,比上年的收入翻了一番。
蘋果的市場曾經僅限於美國,在海外不為人知。而現在iPhone 5這樣的產品卻會在同一天向全世界發售。可以預料,蘋果還會繼續擴大該公司已經有388家商店的全球零售部門。這些商店每平方英呎的平均銷售額達到5647美元。與之相比,美國的購物中心每平方英呎的平均銷售額僅有341美元。
蘋果公司也會繼續在中國增長,中國的十幾億人口中,很多擁有手機的人要升級為智能手機。
此外,不要忘了那些笨重的個人電腦。其他個人電腦廠商喪失市場份額的同時,Mac的銷量在過去六年中,每個季度都在上漲。另外,所有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增長因素,都沒有考慮蘋果進入全新市場的可能性。
「我們發明汽車時,它只是馬的替代品。但在汽車革命的第二階段,也就是發明汽車周邊的設施,如加油站以及可駕車駛入的商業設施時,創造了新的商 業市場。」沃爾曼說,「我們也可以在手中的科技產品中,觀察到相似的情形。我們正在進入這場革命的第二階段,這個階段會創造出全新的市場,而這些市場可能 是由蘋果創造出來的。」
例如,蘋果可以改變電視產業,利用iOS操作系統製造自己的電視機,分析人士估計這種產品能帶來每年200億美元的額外利潤。蘋果公司還可以嘗 試重新發明貨幣,利用在該公司登記的4.35億張信用卡,啟用移動支付功能。還有其他尚未發明出來的消費電子市場,比如可穿戴的計算設備。
蘋果剛剛推出iPhone時,消費者露宿街頭排隊購買。五年後,人們仍然在街上排隊,搶購最新的一款,儘管它和上一款相比只有一些微小的差異。一家受到如此追捧,能在上市24小時內就售出200萬部iPhone的公司,可能很快就會值1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