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券商創新起步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9-07/100434284_all.html

 等待了四個月,券商的創新業務逐步開啟,最初的激情被冷靜替代。

  8月22日,證監會公佈券商資管業務試行辦法修訂稿;23日,證監會發佈《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管理規定(草案)》,放寬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範圍;24日,證監會放寬券商外資股東持股比例至49%,以及合資券商申請擴大業務範圍年限降至兩年;8月30日,轉融通業務試點正式啟動。

  券商創新大會自5月召開以來,當時明確的11大類創新措施(簡稱「11條」)久久不見出台,業界對此翹首以盼,更有傳言稱監管層內部對券商創新看法不同,以致遲遲沒有新政出台。

  截至目前,「11條」中有近半比例推出或徵求意見,除資產管理及代銷金融產品新政外,其他如自營另類子公司、直投自律委員會、營業網點市場化,均在現實中遭到冷遇或擱置。

  本土券商長久以來的同質化、靠天吃飯命運必須依賴創新扭轉,未來券商的差異化競爭也只有在創新中實現,監管層是否能統一思路,推動券商創新?

資管鬆綁下猛藥

  資產管理市場硝煙瀰漫。

  「券商資管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兩手空空,既沒有產品,也沒有客戶。要規模沒規模,要模式沒模式。」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現在亟需對券商資管進行重新定位與佈局。券商能否借這一機會置之死地而後生,在此一舉。

  8月23日,證監會公佈《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試行辦法》)及部分配套實施細則,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這次《試行辦法》最大修訂在於,將券商集合理財產品此前的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取消券商資管投資的「雙十」規定,允許集合計劃正回購,擴大資管業務可投資商品期貨等投資範圍、降低部分產品募集門檻、取消清盤規模限制等內容。

  「這次修訂令業內較為振奮,也屬預期之內。真正放開了券商資管運行中的諸多束縛。」第一創業證券創金資產管理總部副總經理黃越岷告訴財新記者,《試行辦法》將促進券商資管差異化競爭,隨著批文制逐步退出歷史舞台,券商資管將在投研、發行等綜合能力方面展開競爭。

  中信證券相關人士表示,證監會此次對於資產管理產品的推動力度比較大,對於公募產品和私募產品將進行分別監管:對公募產品將採取較為嚴格的監管,而對私募產品的監管態度將會更加開放。

  證券公司可以利用專項理財業務的平台,進行適當的分層,體現出衍生產品的一些要素。

  國泰君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章飈向財新記者表示,這次對於券商資產管理政策的鬆綁,恢復了投資銀行的本色。此前證券公司的資產管理業務只在二級市場上投資,現在拓寬了資產管理視野,「我們開始做財富管理,而不僅僅是證券管理。」章飈說。

  對於此次資管新政鬆綁,北京一券商高管甚至提出,政策將助券商「超越公募,指日可待」。

  這種狂歡之餘的豪邁也從另一方面透露出券商長期以來在資管市場抬頭無望的現實。

  方正證券研究所分析師周偉提供的信息顯示,截至2011年底,券商全行業資產管理業務受託資金總量為2819億元,市場份額佔比僅2%。今年上半年,開展八年多的券商資管業務淨收入僅為10.44億元。

  也就是說,無論是與公募基金、陽光私募、銀行理財產品還是信託、保險相比,券商目前資管業務規模和競爭力都比較落後。周偉認為,造成券商資管這一現狀的根源與嚴格的審批制度和過小的投資範圍有直接關係。

  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表示,在券商創新整體大盤中,選擇投放猛藥於資產管理領域,也源於其當下過小的規模。

  「其實,資管作為買方業務,並非券商的優勢,即便在國外成熟的投資銀行,資產管理佔總收入的比重也就百分之十幾。只是我們的資管業務當下才佔2%,基數太低了,所以創新發展的空間還是比較大。」這位人士表示。

  不過,回望現實的資產管理市場,恐怕無法令券商樂觀。姑且不談理財老大銀行,基金、信託、保險幾位小兄弟,也正借力政策東風,盡得優勢。

  據同花順iFinD最新統計,截至2012年8月22日,公募基金數量已經增至1057只,資產管理規模達2.51萬億元。為券商的10倍之巨。

  6月20日,證監會再發四個與證券投資基金相關的政策,推動基金產品向註冊制轉變,並為發起式基金做法律準備、完善基金公司股權政策、放寬基金專戶投資範圍、放鬆QFII管制。

  業內對基金新政一片讚譽。中信證券研究報告稱,監管層一日之內密集發文,涉及基金行業多年來積累的深層次問題,改革力度受到業內前所未有的關注。「放鬆管制將推動行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基金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信託業在過去幾年間資產管理規模迅速增長,截至2012年二季度信託管理資產規模超過5.5萬億元,為基金業2倍有餘。

  8月31日,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佈《關於信託產品開戶與結算有關問題的通知》,此前叫停三年的信託產品證券賬戶開戶正式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中登公司發佈信託通知的當日,亦放行了保險資產開立證券賬戶,明確了保險資產管理計劃開立和使用資產管理賬戶的具體要求和相關結算安排。這意味著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有史以來首次獲準可開立證券賬戶,為其證券投資提供支持。此外,保險資管公司可以受託管理保險資金以外的資金,使其從之前的對內服務跨越為內外雙重服務。

  「(政策上)已經鬆了最大的口,下一步就看行業自己的發展了。」接近監管層的人士說。

經紀轉型「借雞生蛋」

  作為券商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監管層在放行券商代銷金融產品的同時,對於營業網點開放的改革仍然謹慎。

  8月23日,證監會發佈《證券公司代銷金融產品管理規定(草案)》,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此草案,券商代銷範圍將在目前允許銷售基金及其他券商資管計劃的基礎上,擴大至包括證券公司理財產品、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信託公司信託計劃、保險產品等多種金融產品。

  「最近關於代銷的說法較多,可能最先試行的先從賣保險開始。」中信建投證券北京東直門南大街營業部研發經理孫京春告訴記者,近日信託也在積極與證券公司合作,主要集中於一些之前有過合作的信託公司,通過券商發信託產品,如房地產信託及其他的項目等。

  「以前,券商只能賣基金和自己的資管產品,還侷限於『有牌照的券商』才能做。代銷放開後,以後應該路子會寬些。」孫京春說。

  券商代銷金融產品的通道打開,將直接增加券商的渠道收入。方正證券分析師周偉表示,在美國市場,券商金融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達12%。按照2011年證券行業1359.50億元的營業收入計算,樂觀估計新規實施後,券商金融產品銷售收入將達165億元左右。

  周偉認為,這次代銷草案的發布,打開了券商投行和資管業務轉型的通道,也是經紀業務轉型的關鍵。「代銷金融產品種類的增加將反過來激勵資管業務開發出更多與投資者需求相適應的新產品,形成經紀、投行和資管的良好互動。」

  目前有中信證券、宏源證券等多家證券公司向證監會申請該項業務資格。

  北京一位券商高管表示,證券公司賴以生存的核心競爭力並非代銷金融產品,即便在證券市場發達國家,代銷也不是投資銀行的主營業務。

  但在當下經紀業務亟待轉型的背景下,放行代銷金融產品表明,監管層冀望借此打開券商轉型生路。接近監管層的人士亦坦承,在券商創新的整體思路中,代銷不會成為券商的主營業務,現行政策只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特定階段的必要舉措,「現在解決的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該人士表示,當前證券公司發展面臨的尷尬境地是,既缺客戶,又缺產品。為應對此困境,經紀業務只能採取借雞下蛋策略。

  根據監管思路,券商代銷將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通過代銷他人產品,達到瞭解客戶的目的。瞭解到一定程度時,開始進入第二階段,即為客戶定製,改裝產品。代銷將在該階段脫離簡單的銷售,一方面券商可以找銀行為客戶定製特定產品,另一方面,也可以將現有產品通過改裝、加工、證券化等方式重組成適合特定客戶需求的新產品。及至發展到最終階段,在對客戶充分瞭解,同時,擁有足夠的產品開發能力後,進入到自制產品的第三階段。

預期新政策

  證券業最具創新的舉措還在於8月30日新推出的轉融通業務。第一創業證券黃越岷表示,諸多創新中,轉融通將是證券行業短期內利潤貢獻最大的一個創新舉措。「手握大把現金的上市券商,實際資金運用的收益率也就百分之五點幾,但融資融券給客戶的話,八九個百分點的收入,算是穩賺。」

  國外成熟市場數據,融資融券通常佔經紀業務三分之一比例。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證券公司融資融券的業務累計收入已經達到66.6億元。2012年二季度,融資融券總收入佔券商整個經紀業務收入的比重為14.8%。

  「融資融券試點才兩年,這些成績是在以前沒有轉融通業務基礎上的,未來可以轉融資、轉融券後,來自息費、佣金方面的收入將不可估量。」黃越岷說。

  合資券商步伐亦有推進。8月24日,證監會規定,將境外股東持股券商比例提升至49%,以及合資券商申請擴大業務範圍年限降至兩年。

  此外,中信證券相關人士透露,股票買斷式回購業務近日已推出最新規則,即持股5%以上的股東可以將其持有的股票進行買斷式回購融資,這對擴大融資客戶來源將起到明顯的作用。

  在推進證券公司創新的「11條」近期思路中,尚待明確的政策還包括推動營業部組織創新、鼓勵證券公司發行上市和併購重組等。

  這些政策力度均較以往有所加大,不少推出時間亦以「年底」為限,如鼓勵上市及併購重組的政策中,明確規定將允許符合法定上市條件的證券公司自主確定境內外上市安排,放寬證券行業整合時解決「同業競爭」的時間期限至五年,並擬於年底取消證券公司IPO上市審慎性監管標準。

  直投方面,證監會已積極推進直投專業委員會的成立。目前證監會已要求所有券商直投子公司必須是直投專業委員會的會員單位,必須接受自律規範。「現在直投都是使用自有資金,未來募集基金、併購基金、夾層基金、債券基金等等都會出現。」接近監管層人士表示,證監會將全面放開直投子公司的監管,僅對證券公司母公司監管。

  創新政策對行業的影響必將是深遠的,風險與機遇共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2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