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基:細價H股再受追捧 十大持股重倉科技工業護理
1 :
GS(14)@2018-03-19 04:26:02【明報專訊】港股2月初曾下跌超過1600點,當時A股未能倖免,其創業板亦曾急插逾5%,見3年來新低,加上2015年股災陰影,令不少投資者對中國細價股聞之色變。銘基亞洲投資組合經理蕭菊嫻(圖)認為,隨着中國經濟持續轉型,市場供求趨平衡和企業成本結構改善,細價股將能從中得益,且隨着中港互聯互通機制擴大,H股小型股或迎來更多估值重估(Revaluation)機會,已經愈來愈多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細價股感興趣。
隨着中國經濟轉型至消費、服務和高附加價值行業,蕭菊嫻相信中國小型股將從中受惠,今年對A股小型股市場感信心。她解釋,細價股受企業盈利持續復蘇支持,特別是工業、資訊科技、健康護理和消費行業,因經歷產能過剩時期後,目前供求已趨向平衡,並受企業成本結構改善和提供高附加價值產品帶動。雖然相對資金較少,但她認為小型企業可透過不斷創新,與大型公司競爭。以手機市場為例,她稱年輕人對科技設備應用的需求不斷增加,故亦會在透過創新令手機更輕巧和延長電池使用時間的小型公司中尋找到投資機會,並稱隨着中國期望在半導體上達到自給自足,料這行業亦會迎來結構性增長。
半導體趨自給自足 增長潛力佳
「多年來政府政策導致中國企業的薪酬和營運成本上升,迫使企業作出結構性改革,而目前改革成果正面,經歷一輪淘汰後餘下的公司變得更強。」她又稱即使去槓桿政策主動管理系統性風險,但小型公司由於早已被金融機構拒絕貸款,並不倚賴槓桿帶動業務增長,反映影響實質不大。
去年AH股估值已明顯收窄,但主要集中於大型股,這差距仍出現於小型股,故基金仍在H股小型股中尋找到更多投資機會。她稱H股細價股的未來估值重估動力,其實來自港股通機制。一般小型股的增長動力較好,故估值亦高於大型股;但中國投資者以往不能投資離岸小型股,導致投資者基礎上出現缺口,從而令H股小型股估值受壓。惟她稱隨着互聯互通機制擴大,這缺口已持續收窄,有助H股細價股迎來更多估值重估機會,並發現去年已有更多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細價股感興趣。
中港互聯互通擴大 吸引外資
基金主要投資市值30億美元以下的小型公司,截至上月底的十大持股中,資訊科技佔達21.6%,其次為工業、健康護理和非必需消費品。蕭菊嫻稱,在科技股中,較偏好聲學、軟件即服務(SaaS)和半導體公司;長線則正在研究汽車科技和3D感應解決方案企業的投資機會。
她又相信中國長線有機會成為全球健康護理行業的增長動力,因政府嘗試推動企業由以往仿製西方藥改為創新藥物,並作不少投資推動生物科技發展。例如江蘇政府已對一項基因排序計劃「開綠燈」,未來甚至可能建立全民基因資料庫,她料這將改變10年內中國的醫療行業情况,因上述數據將為藥廠提供研發藥物機會;而她目前亦正在觀察部分,透過基因研發出高治癒率抗癌藥的公司。至於年初升勢凌厲的內房股,她稱有留意部分具優質土地儲備和眼光的公司,但指這為一個資本消耗行業,不利於細價股,故低配這行業。
內房屬消耗行業 不利細價股
不過 ,去年A股走勢與全球主要市場相近,都是呈強者愈強格局。以MSCI中國小型股指數為例,全年回報為18.53%,同期表現遠遜於MSCI中國大型股指數的37.64%。至於估值方面,小型股其實也只是略高於大型股,平均18.4倍略高於大型股的16.56倍。
明報記者
[王俊騏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801&issue=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