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消失兩年!全球小摺教父 談父子決裂內幕

2013-10-14  TCW  
 

 

當研究雷射光、核聚變的物理博士遇上自行車,會擦出怎樣的火花?答案是,名列世界紀錄、全球摺疊自行車大王:自行車界的「科學怪人」大行集團(Dahon)總裁韓德瑋(David Hon)。

五年前,他掀起全球小摺熱,當時想買大行的小摺要排隊半年,大行第一代小摺甚至成了玩家蒐藏品;然而這兩年,大行幾乎在台灣銷聲匿跡,究竟發生什麼事?

韓德瑋十月二日悄悄來台灣,他先赴券商和工業局拜會,洽談合作、找土地組建生產線,宣告他將在台灣再起。

很多人不知道,三十年前,他在美國研發出全球第一輛現代摺疊自行車,背後卻是台灣製造與供應鏈,讓大行摺疊車問世。台灣,是「摺疊車教父」韓德瑋的發跡地。

七十二歲的韓德瑋,此時卻宣告大行集團將傳賢不傳子,他第一次接受獨家專訪談父子為何理念不同,最後為了商標、為了台灣分公司走上法庭。這就是大行過去兩年幾乎在台灣消失的原因,更是韓德瑋心中的痛。然而父子此刻卻都選上了台灣,想做為事業再攀高峰的出發點。

他是全球雷射先驅傷心研究被做成武器,四十歲改行

三十年來,大行集團在韓德瑋領軍下,穩居中高階摺疊車第一品牌、售出逾五百萬台摺疊車、市占率一五%,還有約三百項專利,居全球摺疊車之冠,甚至可以說,現代小摺都可能用上韓德瑋的發明。

香港出生、高中畢業後,他移民美國,一路念物理,成為國際雷射領域專家。一九七○年代,韓德瑋取得南加州大學物理博士學位後,進入休斯飛機公司(Hughes Aircraft)。當時的他,是全球雷射領域研究先驅,才三十五歲,就獲邀共同撰寫行業標準的國際通用雷射手冊。

直到他發現雷射核聚變發電技術難以突破,大膽預測未來又無法藉此解決全球能源問題;雷射技術竟被用在美國太空總署太空梭、國防導彈導航系統和雷射追蹤防空高射炮等戰爭用途,讓熱愛和平的他失望,萌生改行念頭。

「叫我做這些(殺人武器),我覺得沒有意思。」韓德瑋想起自己從小喜歡的自行車。他高中時就曾和同學說,它唯一缺點就是不能摺起來,不方便攜帶。於是工作之餘,他開始在車庫邊摸邊改,花七年終於打造出第一輛現代摺疊自行車。

「你竟然不做高科技,選擇做單車?」當他正值四十歲人生顛峰,卻決定放棄科學家身分重新歸零創業,周遭質疑聲不斷,醉心發明的他,卻沒有去聽從那些反對的聲音。

他從台灣發跡中文差,不懂管理,全靠發明熱情驅動

他帶著發明來到了台灣,尋找合作機會。「那是什麼玩意兒?」全球自行車變速器大廠、速聯亞洲區總經理高禩翔觀察,韓德瑋當年從美國來台打算生產小摺,業界沒人理他,他卻一路做下去。

儘管當時摺疊車因創新一炮而紅,但空有發明,要大量生產、又要講生產成本與獲利,讓中年創業的他吃足苦頭。一九八○年代初,全球自行車大本營仍在日本,台灣自行車產業正在萌芽,因此他選定台灣落腳。

只是,包括功學社(KHS)在內,韓德瑋走訪美日中台等大小自行車廠,竟然沒有一家願意合作。韓德瑋說,企業家都想投資最少,賺錢最快。儘管受挫,他仍篤信自己對摺疊車符合社會趨勢的判斷,又經簡單市調,發現有五%消費者願意花兩百美元購買。

最後,在美國,韓德瑋更吸引了木匠兄妹合唱團(The Carpenters)等美國前瞻投資人主動敲門,提供兩百萬美元創業資金,來台後,透過當時妻子沈育萊的父親、前交通部長沈怡的人脈,找到了宏?硍偎帠郈鴗H施振榮,以及大陸工程創辦人殷之浩,成了大行最早期股東之一。

錢有了,但醉心發明的他,空有好的研發跟創意,創業之初卻未必能建立好的生產條件。

韓德瑋自認是發明家,不是企業家、也不是工廠廠長。他過去是在冷氣房裡養尊處優的美國科學家;到了台灣,不只中文不好,又不懂工廠管理,「籌建工廠非常非常辛苦!」

問他和巨大董事長劉金標有何不同?「他是經營者、自行車大王,賺的錢比我多很多。」沒多思考,韓德瑋這樣回答。「我不是企業家,我是發明家;如果我是企業家,老早就上市了。」他說自己不像劉金標等企業大老,腦袋會自己冒出數字,但是當他一閉上眼睛,發明就會一一排隊進來,讓他無時無刻都在發明。

韓德瑋比喻,別人想的是數字、拿的是財富,他想的則是發明。科學家的性格、很少跟業界往來,也因此,韓德瑋在台灣自行車界,被視為是孤鳥。

他回憶,最早大行生產摺疊車的據點在台北五股,除了變速器來自英國,其他供應鏈全是台灣。哪怕是大熱天,當生產技術一碰到問題,他也得跟工人擠在矮房子裡一起加工。當時最大的樂趣是,大夥兒一起去吃剉冰加煉乳。

「產(產品)、銷(銷售)、人(人事)、發(研發)、財(財務)互為因果,樣樣都要行!一樣不好,其他全部都脫鏈。」韓德瑋坦言,苦是真的苦,自己也曾一度後悔。儘管市場埋單,當時他一台摺疊車能賣到三百五十美元(約合新台幣一萬元),卻因不懂得控制採購等生產成本,直到第五年才開始賺錢,其後卻還碰上新台幣升值的打擊。

成名代價高昂父子關係疏遠,引發品牌理念之爭

「你錢也拿了、人也來了、話也說了,還想怎麼樣?」

當自我懷疑時,他向自己喊話:「人家不做,不等於他一定對;我做沒有馬上成功,不等於觀念錯,是我的本領不夠而已。」韓德瑋相信,摺疊車的市場定位是對的,只不過當時他在台灣的本領還不夠。

「沒有的東西,就用勇氣去彌補,」他想起童年成長經歷帶給自己的養分。韓德瑋爸媽不像傳統的華人父母,從小,哪怕他成績不好也沒被罵過,反而常聽到鼓勵:「上學要學東西,不是拿分數,好好去學!」他回想,自己能一路進柏克萊、甚至最高分考進南加大博士班……,再從雷射領域跨入自行車,「我自己是有天分的,出來做事我就有個信念。」

所以即使再苦,熱愛發明、想改變世界的他都能堅持下來,受惠摺疊車的實用與流行元素漸成趨勢,一步步翻身全球主要市場都有據點的小摺大王。

然而醉心發明卻造成另一個遺憾,韓德瑋三十年來在摺疊車界無人不知,但成名的代價卻是父子失和。因為發展方向和理念不同,二○一一年,曾任大行市場行銷副總監的兒子韓安石(Joshua Hon)出走創業,自行成立另一摺疊自行車品牌Tern,時任大行台灣分公司執行長的母親也一併跟著離開。

為了商標與台灣分公司所有權等問題,同年七月,韓德瑋把兩人都告上美國加州法院,老爸告兒子和妻子,令業界矚目,「這是很不幸的事……。」

他解釋,當時自己放棄科學家,來台創業時間太長,只有二五%時間待在美國家中,造成青少年時期的兒子和自己關係疏遠,「認為爸爸愛錢、不愛我,……好像爸爸欠他什麼東西,」加上兒子在美土生土長,認為有品牌和行銷就夠,沒有工廠也無所謂。

但韓德瑋卻堅持要有工廠,這不是為了追求生產規模,是要確保公司核心競爭力,避免一再把技術送人,「如果自己沒工廠,你送上門來叫它(代工廠)生產東西,它不抄你抄誰?」

家變平和落幕兒子另創品牌,不忘提醒打品牌眉角

儘管,今年五月雙方在保密條件下和解,過去的家變卻造成大行品牌摺疊車在台幾乎消失兩年。

韓德瑋目前已拿回大行的商標與網站等使用權,明年品牌摺疊車就會大動作重回台灣市場。

他透露,大行目前年營收達七千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十億三千萬元),相較分裂前,至少成長兩成,且對方拿走的全都是舊專利,衝擊不大。

韓德瑋說,父子目前仍會講話,只是講得不多。他並透露,最近聽說兒子的新品牌剛取得新金主投資,他還不忘提醒,全球打品牌很花錢,記得多要一點,對創業有幫助。言談間,對兒子的關心仍溢於言表。

然而,問到敏感的接班問題,韓德瑋也不諱言自己會傳賢,「後面三個字不講。」

韓德瑋形容,發明在他身上已是種疾病,不是天分,「做發明家你不用去想,是它(發明靈感)自己湧進來,……不是我愛它,是它愛我。」

瘋狂發明家如他,就算現在忙著經營公司,仍然每天把十分之一時間留給發明,至今,一年還能申請十多個專利。目前大行的摺疊車,輪徑從十二吋做到二十六吋,還正研發二十七吋的大車,甚至登山車、公路車也要挑戰兩秒內就能摺疊。

就是這樣醉心研發的孤傲科學家,不計代價,中年轉行實踐夢想,造就全球第一台現代摺疊車,帶動小摺風潮、改變了現代自行車產業,但也因為醉心發明,七十二歲的他面臨傳賢不傳子局面,如何交棒與接班是大行集團未來發展最大的挑戰。

【延伸閱讀】錢來了,父子卻法院相見——Dahon創辦人韓德瑋控訴兒子新聞稿

控訴1:2011.7.21韓德瑋發出新聞稿,控告兒子與妻子,非法使用大行台灣分公司的掌控權,以及大行品牌、網站等智財權

控訴2:直指兒子、妻子,以大行前管理階層的身分和大行競爭,侵害大行股東的權利

【延伸閱讀】結盟福特:今年9月,美國福特汽車正式和大行簽約,未來將在全球共同開發福特品牌的小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71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