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黑客思維:「沉沒成本」與「聰明」

1 : GS(14)@2018-01-28 15:18:44

2014年,幾個出色的工程學畢業生想到一個創業的主意,把家裏的一切開關智能化、個性化,並連繫室內的溫度感應器。他們都很聰明,也投資了很多時間、精力、金錢,但Lumos並沒有成功。他們的blog分析了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就是「沉沒成本謬誤(Sunk Cost Bias)」。「沉沒成本謬誤」,又叫「損失憎惡」,即是因怕失去一些不可回收的成本,而盲目繼續往同一個方向投資。如果你有玩過Farmville這facebook遊戲,正正就是利用了這種思維上的漏洞。遊戲一開始,似乎並沒有甚麼特定的目標,但當你開始在農場上播種,你就需要定時去打理它。如果一段時間放任不管,你之前所投資的資源,就會「白白浪費」了。當然,這遊戲最大的繆誤,就是所謂的資源,本來都是是虛擬的。但因為它令你有付出過的錯覺,所以回報也變得實在了,不能自拔。如果對虛擬的資源我們都控制不了自己,現實的投資就更難看得清晰了。最危險的,就是覺得自己「聰明」。所謂「聰明反被聰明誤」,當一個人覺得自己「很聰明」,就會很容易忽略自己的問題。好像Lumos一樣,因為不敢放棄一些原本投資了的主意,不懂得轉彎,最終導致失敗。其實生活上所有的選擇都一樣,如果我們能夠客觀地批評自己,便會發現有些「投資」是必須放手的。而所謂的放手,並不是全盤放棄,而是思維上的調整。很多時,勇於承認自己「笨」才是真正「聰明」。真正的「高人」是會勇於承認自己的失敗,不斷審視自己的方向是否需要調整。就好像Dyson這吸塵機品牌,便是James Dyson透過5,126次失敗後,才成功設計出來的。不但如此,當他在英國發現找不到製造商或分銷商去推廣這產品,他就轉往日本的市場。直至十年後,他才靠自己成立的公司,在英國看到成績。
Lumos與Dyson最的大分別,就是Lumos覺得靠一個「聰明」的主意就能成功, James Dyson認為現實並非如此。你先要由你想解決的問題開始着手,然後不斷嘗試,最終的成果,跟你原本所想的原型(Prototype)肯定完全不一樣。他認為那5,000多次失敗的過程才是最重要,每一次的失敗,他都視為成功的開始,因為當你真正明白為何會失敗,你才能想出下一步的解決辦法。另外,James Dyson也說出一個很有趣的經驗。當他推廣這「透明」的吸塵機時,市場調查都指出「沒有顧客會喜歡看到吸塵機裏的塵,因為非常髒」,但結果如何,是有目共睹的,「透明」反而成了它的吸引力。所以說,有時大家都不喜歡的,未必就是不好。反之亦然。
Leon Ho
Lifehack創辦人
http://lifehack.org/career/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128/202880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74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