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陽﹕開戶急增 中資券商股得益
1 :
GS(14)@2018-01-22 06:15:47【明報專訊】環球股市勢如破竹,爭相創出歷史新高。假如去年股市是在爭議聲中蹣跚前進,踏入2018年,淡友幾乎絕迹,目前已開始有點投資者眾志成城,唯恐執輸的味道。
可惜,本港沒有每周新開股票戶口統計數據,內地這方面的統計較為全面。在1月8至12日的一周,內地散戶開戶指標觸底反彈,按周急升五成,達到26.6萬戶。受到新開戶人數見底回升刺激,上周多隻中資券商股股價急升。
然而,與熾熱的港股相比,A股年初至今的表現相對失色,至今上證綜合指數僅錄得5.5%的升幅,過往更受投資者歡迎、以創新民企主導的深圳綜合指數,年初至今更只錄得1.2%的升幅。從A股的表現看,內地散戶新開股票戶口,不似是受到近期A股的氣氛所刺激。
A股跑輸 新戶似為港股而來
至今為止,北水買入港股仍然以機構投資者主導。然而,兩個星期前內地散戶新開戶人數急升,難免令人聯想到,內地大媽或繼2015年上半年之後,或已重新燃點對港股的興趣。目前港股氣氛較內地A股熾熱,上述推斷或距離事實不遠,投資者不妨在未來幾個星期,留意北水買賣港股的口味,會否由過往的大藍籌股,轉移至中細價股,作為佐證。
中國畢竟是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即使近年A股表現不濟,滬深兩市交投「淡靜」(尤其是相對瘋狂的2015年),兩市日均成交仍然超過6000億元人民幣,是年初至今被視為市况熾熱的港股成交額的4倍!
A股6月入摩 外資提前吸白馬股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北水持續湧入港股,境外資金同樣源源不絕流入A股市場,刺激過去一年多隻A股白馬股股價急升。雖說現時港股氣氛遠較A股熱鬧,對炒家而言港股現在的吸引力遠較A股為大;再者,港股目前普遍的估值亦較A股吸引,理性的投資者亦犯不着大舉入市吸納A股。
然而,過去兩年,境外機構投資者對A股的興趣依然是有增無減,那是因為不是所有的中資股份均在中港兩地掛牌,優質股份在市場上極之稀缺,自不然成為中長線投資者收藏存貨的對象。
不少白馬股過去一年累積升幅顯著,或需要一段時間回氣,始能重新吸引投資者的注意。今年6月,A股將歷史首次納入MSCI環球新興市場指數,屆時ETF將自動按照指數比重配置A股,相關白馬或將重新受到市場注視。在目前只爭朝夕的市况,投資者的主戰場,很可能仍然是氣氛較佳的港股市場。
只是個別資產見明顯泡沫
最後,雖說目前港股市况或許仍然處於不冷不熱的狀態,個別資產類別(例如以比特幣為首的多隻加密貨幣,以及最近開始升幅失控的港股IPO市場)確實存在泡沫成分,幸好相關資產類別仍未普及至全人類瘋炒的地步,因此即使最近比特幣已從高位回落過半,仍然未見有任何火燒連營的迹象。
至於讀者究竟應該(在這個泡沫剛起的時候)擁抱泡沫,還是小心駛得萬年船,只買自己看得懂(但升得較慢)的資產類別,則要看閣下自己的風險胃納了,旁人是很難給予意見的。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email protected]
[林少陽 細味投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166&issue=2018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