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訪華成果 金融外資鬆綁 銀行證券保險三大領域 投資比例逐步撤限
1 :
GS(14)@2017-11-12 16:51:52【明報專訊】外資在中國金融企業的持股比例獲得全面放寬,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昨在介紹中美元首會晤經濟成果的記者會上表示,投資於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比例將放寬至51%,限制於放寬3年後全面取消;中資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外資持股限制取消,實施內外一致的股權規則;外資持有壽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將於3年後股權比例放寬至51%,並於5年後完全放寬。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廖毅然
現時外資在證券和基金公司的持股限制為49%;單一外資持有中資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不超過20%,合計不得超過25%;持有壽險業務的保險公司不得超過50%。朱光耀表示,是次開放對於證券、基金、銀行和保險業,特別是人身保險業務有巨大的決定性影響。至於宣布政策時間,他表示相關金融監管機構須制訂具體實施法規,「這個時間我想是非常快的」。
放寬外資限制超預期
這項公布正值美國總統特朗普剛完成在中國的訪問。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策略師劉潔表示,這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金融業開放,放寬外資的限制超出市場預期。她指對中資和外資銀行而言開放是好事,外資可更大規模地進軍中國金融市場,同時帶來產品設計、信用分析、計價、風險和流動性管理等經驗,有助中資銀行更快融入國際市場。
面對外資進入市場,中資資產管理公司拔萃資本副總裁兼高級分析師趙嘉陽認為長遠而言是相當正面,現在不少中小型中資券商業務相對單一,產品服務同質化較嚴重,缺少競爭力,未來必然出現整合,對券商行業來說是好事。惟短期對金融機構或帶來一定挑戰,是一個在競爭中學習、改進的良性過程。
料外資投資城商行農商行 券商或現整合潮
至於會否觸發外資大舉收購中資基金公司,趙嘉陽表示,目前中國資本市場本身尚不健全,也相對封閉,在資本項目沒有完全開放、資本跨境流動受到的諸多限制未得到解除之前,外資不會貿然大舉進軍中國收購現有券商,否則必然「水土不服」,目前合資基金公司表現也比較一般。對於保險行業,趙嘉陽認為,若外資入股中資保險公司,肯定是利好消息,如果是直接發展業務則會帶來短期衝擊,不過中國保險業務增長空間還非常大,長遠還有利行業良性發展。
華泰證券首席金融分析師陳姝瑾認為,現時外資銀行在中國競爭力偏弱,過去10年市場佔有率只有約1%至2%,長遠而言中國城商行和農商行或成為外資投資對象,現時其估值較低,與資本市場進出較難有關,現進一步開放,即使回報率較低外資也願意參與,相較起來,收購大型股份制銀行機會則較低。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41&issue=201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