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格力陽謀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6-08/100398597_all.html

 沸沸揚揚的格力高層變局,最終以職業經理人董明珠獨挑大樑塵埃落定。長期以來,外界眼中的格力就是董明珠的格力,如今身兼格力董事長、格力電器董事長及總裁三職於一身,格力終於徹底步入「董明珠時代」。

  不過,這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結果,還遠遠不是一個句號。

非正常交接

「民企才有企業家精神。這是國企」——朱江洪

  5月25日的格力電器(000651.SZ)股東大會上,由珠海市國資委空降格力集團擔任黨委書記兼總裁、並提名格力電器董事候選人的周少強, 僅獲得36.6%的同意票,未過半數而落選。此前外界多有分析認為,周少強將進入格力電器董事會並任總裁,與就任董事長的董明珠一起形成新的雙頭權力格 局。

  在進入格力之前,周少強的職務是珠海市國資委副主任。他的履歷中,除了大學畢業後的五年就職於珠海市建設銀行和深圳發展銀行珠海支行,一直在珠 海國資管理部門從事資產管理和改革重組工作。2006年,34歲的周少強升任珠海市國資委副主任,並擔任新聞發言人,與「媒體多有接觸」。但這位國資官員 眼中年輕有為的「周少」,並不受格力電器投資者歡迎。在5月25日的股東大會上,有機構代表直白地表示:「如果讓不熟悉格力的人來執掌格力,選舉結果一出 來,我們馬上減持走人。」

  同樣表達不滿的,還有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卸任董事長、格力20多年來實際的掌門人朱江洪。5月25日有150多名大小股東出席的股東大會上,朱 江洪在發表臨別感言時說:「我這人是講實話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新一屆董事會名單大股東沒有跟我商量過。」對於有股東提出的「如果周少強在格力電器大 展拳腳,或者作為重要的接班人來培養,以後持有格力電器還能不能獲得較好回報」的疑問,朱江洪直言:「你的擔心,也是我的擔心。」

  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朱江洪說得更為直白:「是國資委叫我退的,定好了才跟我談的。說我年紀大了,讓我退。國資委任命周少強,也是定好了才告訴我,我也是20多天前才知道的。」

  弔詭的是,四天後財新記者再次打通朱江洪的電話,這位向以謙和大度著稱的格力當家人,似乎並未振奮於公司經管團隊在中小投資者支持下獲得的勝 利,言語中頗為消沉:「我早就不想幹了。我沒有說過我不想退休,媒體誤解了。我早就有退休的想法,只是因為他們沒有提前跟我說。」

  財新記者:您既然想退休,為什麼還說自己並沒有隱退的打算,會開始新的事業呢?

  朱江洪:人總不能像豬一樣。吃了睡吧。

  財新記者:員工、股東和國資委對你評價都很好。

  朱江洪:評價跟我自己是兩碼事。

  財新記者:您理想的接班人是誰?

  朱江洪:要乾了才知道。

  財新記者:沒想過培養接班人嗎?

  朱江洪:國企,不是我想培養就可以的,上面要看好你才行。

  財新記者:但您還是會想過完美地退休吧?

  朱江洪:你以為完美,別人不一定這麼認為。

  財新記者:企業家的精神不能傳承下去,挺可惜的。

  朱江洪:民企才有企業家精神。這是國企,是國資委決定的。格力電器不是我的,是國家的。

  記者問,如何評價被外界廣泛認為與朱江洪是黃金搭檔的董明珠最終在中小股東支持下順利接班?格力下一步會如何發展?朱江洪說:「新的動向我也不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了。董明珠,這個階段我不好評論。」

  67歲的朱江洪,58歲的董明珠,40歲的周少強,功成身退的精神領袖,眾望所歸的營銷女皇,年富力強的大股東少帥,格力三代領導人的交接安排在這個5月戛然打斷;甚至原本清晰的陣營向背,也在拉鋸中有些混沌不明。

「董周配」反覆

在珠海市國資委與格力電器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博弈,不僅外界不得而知,連朱江洪也表示自己不知情

  5月4日晚,格力電器發佈公告稱,格力電器創始人、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任期屆滿卸任,原珠海市國資委副主任周少強本月擬任格力集團 黨委書記、總裁,並將在5月25日的2011年度股東大會上就董事會換屆進行表決。朱江洪沒有列入格力電器第九屆董事會候選人名單,大股東格力集團推薦的 董事候選人包括董明珠、周少強在內的四人。

  公告沒有提及格力電器擬任的董事長和總裁人選,也沒有明確誰將接替朱江洪的格力集團董事長一職。

  5月10日,珠海市國資委正式發佈了格力集團新董事長的任命通知,格力電器總裁、格力集團副董事長董明珠接任集團董事長一職,格力集團旗下另一 家上市公司格力地產(600185.SH)董事長兼總經理魯君四被任命為集團副董事長。再加上接任集團總裁和黨委書記的周少強,在國資委全資控股的格力集 團層面,「朱董配」正式變更為「董周配」。

  5月10日之前,在珠海市國資委與格力電器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博弈,不僅外界不得而知,連朱江洪也表示自己不知情。「周少強過來格力電器準 備當什麼,我也不清楚。我瞭解他也不多,他原來也不是我們的直接主管。」他對財新記者說,「我們沒有溝通過,周少強和董明珠應該有過溝通,但我不清楚。」

  根據珠海市統計局發佈的數據,2011年珠海市地區生產總值為1403.23億元,同期格力電器的營業收入為835.17億元,舉足輕重。如果 說作為珠海市最著名支柱企業的創始人和功勛卓著的掌門人,朱江洪被完全隔離於自己繼任者安排之外讓人很難置信,那麼從5月10日到5月25日股東大會召開 之間的半個月裡,事態的變化足以載入中國上市公司史——國資大股東提名的董事候選人,被其他股東聯手杯葛。

  或許連國資委最後都有些信心不足。5月25日格力電器股東大會表決採用的是累積投票制,即股東大會選舉董事時,每一股份擁有與應選董事人數相同 的表決權,股東的表決權票數等於所持有的股票數乘以應選董事人數,且股東擁有的表決權可以集中使用。因此,作為格力電器大股東的格力集團,是國資委全資所 有的國企,如果集中手中的投票權投給周少強,即使沒有其他股東的支持,保證其勝出也毫無懸念。朱江洪告訴財新記者,在這次股東大會,他仍然是董事長的身 份,代表大股東的意願來投票,「沒有自主的權力,不可能不投周少強的票」。

  一位在股東大會現場的格力電器獨立董事向財新記者透露,周少強30%多的票,應該是朱江洪代表大股東投的;對於中小股東一致投否決票,感覺朱江洪和董明珠都有些意外。

  股東大會結束後,珠海市國資委給各媒體發出回覆函:「格力集團按照團隊搭配原則推薦了格力電器第九屆董事會成員候選人,新一屆董事會由格力電器2011年度股東大會依法選舉產生,我們尊重本次股東大會的決議。」

  「我們推薦周少強作為格力電器董事候選人,沒有其他任職考慮。」在一封簡短的書面採訪答覆中,珠海市國資委寫道,「格力電器董事會一經選舉產生,代表的是全體股東的利益,我們相信格力電器董事會會正確履行權利義務。」

  5月29日,格力電器在深交所發佈公告,公司董事會全票選舉通過董明珠擔任格力電器董事長,並續聘其為公司總裁。同時,根據董事會通過的聘任公 司經營管理人員的議案,黃輝、莊培、望靖東等公司副總裁均獲得續聘,在「董明珠時代」開啟之時,格力電器高層管理團隊基本上保持了穩定。

國資委的邏輯

大股東控制還是內部人控制?

  對於此次格力換帥風波,各界人士看法不一。

  市場普遍認為,投資者此役通過投票挑戰大股東並取得成功,是市場意志與政府意志較量中一次難得的勝利,表明投資者影響公司管理和治理的話語權在 逐步加強,是中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進步。股東大會之後,各機構在其調研報告上都對格力給出了「推薦」和「買入」等評級,表達了對格力新任管理層的信 任。

  對於股東大會上所發生的一切,周少強本人對財新記者拒絕正面回應,僅表示「謝謝關心」。珠海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黎明稱,格力領導的人事任免,已 經超出了國資委的職責權限,「是市委那邊的事情」。另外兩位珠海市國資委官員則認為,在國資委眼裡,周少強的任命,就是一次很正常的任命,之前也有過提名 一名其他企業高管到格力電器當副董事長的先例。「周少強畢竟還年輕,這次落選也算是一種歷練。」

  深圳市國資委的一名官員也對財新記者分析說,這種事很正常,深圳經常發生。大股東和中小股東雙方出發點不同,但都是遵循市場規則來博弈,很難說誰對誰錯。不要說是提名董事,深圳國資企業的重組增發,很多都被股東大會給否掉了。

  在他看來,對國資委來講,朱江洪的退休有利有弊。格力電器並不是特殊行業,朱江洪年紀大了,再有功勞,也要按規矩來辦事,總要培養接班人和隊伍。不能一直幹到幹不動;而且作為國企高管,如果長期任命,危險係數高,會形成內部人控制。

  「很多國企,最開始的時候確實是依靠企業家領導,但做大過程中多數是靠政府扶持,現在做大了又想把政府一手推開。很多國企領導人,一手遮天相當 多見。」這位同樣站在國資立場的官員認為,朱江洪退休,董明珠勢必當董事長,國資委對此也很無奈,畢竟如果她不當董事長,對資本市場影響會比較大,但又怕 她權威太大,形成內部人控制,所以就派國資委副主任過來當總裁,希望能起到制衡作用。

  在資本市場看來,珠海市國資委代表政府,又通過格力集團間接控股格力電器,對經營有方的上市公司有「國進民退」、橫加干涉的體制衝動,因此集合 中小股東的力量支持經管層,達到了「控制權平衡」的目的,是維護上市公司和中小股東利益;但在國資系統看來,真正需要制衡的是大權集於一身的董明珠。有意 思的是,財新記者採訪的幾位家電產業人士,均對國資委的「制衡說」表示贊同或「可以理解」。

  這種態度,來自於行業人士對朱江洪「虛懷若谷」與董明珠「走過的路都不長草」不同個性的認識。「朱江洪技術出身,為人耿直,董明珠則性格強硬, 容易樹敵。」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領導力研究中心研究員秦合舫總結到,朱江洪比較容易獲得各方的信任,董明珠登頂後,與大股東和政府層面的溝通則是一個新挑 戰。

  「雖然朱江洪和董明珠對格力貢獻巨大,但國資委當前依然是大股東,董明珠則是職業經理人。」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說,董明珠在資本市場和格力內部很有威望,與經銷商及由經銷商合資成立的格力電器第二大股東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又關係密切。

  「在格力電器的體系裡,讓董明珠既做董事長又做總裁,權力高度集中,確實有所顧慮。」 他認為,格力作為國有資產,國資委派駐一位他們信任的高管來監管這家企業,「既合乎邏輯,這種體系對於格力來說也是必要的」。

「父子之爭」前因

「後來發現惟一有可能改變局面的,就是通過資本市場調節」

  對於這種相互警惕,人們總是會提起九年前格力集團與格力電器的「父子之爭」。

  那次事件不僅讓朱江洪、董明珠等意識到資本市場可為奧援的力量,更重要的是,九年間對格力電器的控制權已然逆轉,當年朱江洪、董明珠等管理層最擔心的,或許正是今天國資大股東最擔心的。

  2003年,格力集團總產值為151億元,佔珠海全市工業總產值的七分之一。格力集團最重要的利潤來源——格力電器納稅超過5億元,是中國上市公司納稅百強,並在空調業中排名第一。

  但在這一年的10月,一篇名為《格力進軍廚具市場》的新聞稿掀起軒然大波。外界普遍將這篇文章解讀為專注空調的「格力電器」將進軍多元化,但格 力電器立即發表嚴正聲明,稱自己被某公司盜用,任何公司借用「格力電器」及「格力空調」的品牌和良好形象來宣傳自己的行為都是違法行為,任何媒介借用「格 力電器」及「格力空調」的名譽對其他公司及其產品進行宣傳、報導的行為,都屬於侵權行為。之後,進軍廚具的「格力小家電」公開聲明,自己使用「格力」字號 和商標為格力集團授權的合法行為,格力集團也迅速聲援稱「確曾授權」。格力集團和格力電器之間的「父子之爭」由此展開。

  但格力電器一位不願透露身份的董事向財新記者透露,當年的「父子品牌之爭」只是表象,真正的衝突在於珠海市有關領導想趁機讓58歲的朱江洪退休,擠走董明珠,然後MBO「摘桃子」。

  這位董事所說的珠海市領導,是時任珠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的冼文。

  現年59歲的冼文,1994年1月至1995年5月期間,曾擔任格力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1995年升任珠海市副市長,開始從政。 2007年初,冼文轉任珠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2010年7月被廣東省紀委「雙規」。2012年3月31日,冼文因受賄罪被判無期徒刑。

  權力之手圖謀擠走朱、董,而格力集團手中有格力電器58.66%的股份,是絕對大股東,無奈之下,董明珠和朱江洪曾向中央和廣東省有關負責人寫信請求干預,無果。

  「後來發現惟一有可能改變局面的,就是通過資本市場調節。」這位董事說,資本市場非常認董明珠和朱江洪的搭配,「當時在股東大會上,機構明確讓 珠海國資大股東當場表態,讓朱江洪至少幹五年。如果不當場表態,基金等機構們就拋股票。政府方面被迫做出承諾,讓朱江洪繼續幹」。

  2005年12月,格力集團宣佈將「格力」商標無償轉讓給格力電器。2006年8月,格力電器董事長朱江洪兼任格力集團的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總裁和黨委書記。

  「很多人說格力電器和格力集團的衝突是一股獨大的問題,實質根本不是,而是格力集團的國有產權體制。」上述董事說,「集團和上市公司的衝突,既 不是發展戰略、產品方向這些經營管理理念上的衝突,也不是保護和損害中小股東利益之間的衝突,而是控股股東想從市場認可的管理者手裡搶回控制權的衝突。」

  「在這次衝突之前,朱江洪對於格力的股權結構並不在意,不相信國有體制存在根本性體制弊端,堅信只要解決了人的問題,國有企業完全可以幹好。」上述董事透露,朱江洪後來逐漸對體制的問題開始有所意識,也在內外部的推動下,試圖調整這種「體制埋下的炸彈」。

未竟的「去國資化」

朱江洪到點退休,也為格力電器展開新一輪改制打開了空間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朱江洪和董明珠是中國家電行業的最佳搭檔。科龍電器前總裁王國端的說法廣為人知:「朱江洪遇到董明珠是朱的福氣,董明珠遇到朱江洪是董的運氣。」 兩人性格興趣互補,又惺惺相惜。朱江洪包容低調,董明珠強硬霸氣;朱江洪主抓生產和科研,滿腦子的技術創新和產品質量,董明珠是營銷天才,主抓財務。兩人珠聯璧合,成就了如今格力空調行業龍頭的地位。

  但兩人之間不是沒有分歧。分歧之一,是朱江洪更強調工業精神和技術研發,董明珠相對更側重市場;分歧之二,是朱江洪認為格力可適度多元化,董明珠則始終強調專注空調;分歧之三,或許就在於格力電器的改制。

  「朱江洪是一個傳統型的企業管理者,個人人品端正,淡泊名利,對所謂股權激勵等物質慾望適而可止。這成就了他的個人成就、個人威望和人格魅力,但事實上也成為格力電器更進一步改革的障礙。」上述格力電器董事認為。

  「信服於朱江洪的個人品格和人格魅力,管理層還能配合默契。但朱江洪之後呢?靠集團公司董事會的高風亮節?靠政府官員的高風亮節?靠幾十萬元的 年薪如何吸引一流的管理人才?」上述董事認為,60多歲的朱江洪即使不為他自己,為了格力電器長青,也應積極推動格力電器的產權改革。

  2003年-2005年的「父子之爭」,讓朱江洪意識到格力電器的股權結構存在隱患。朱江洪就任格力集團董事長以後的六年間,格力電器經歷了股 權分置改革、股權轉讓、通過資本市場減持、三輪管理層股權激勵和兩次增發,格力集團和旗下格力地產目前合計只持有上市公司20%的股權,已不再具有單方面 的決定權。

  最早給格力電器上市公司股權格局帶來重大變化的,是股權分置改革。2006年4月格力電器股改後,格力集團和格力地產的持有股份分別下降到 41.36%和6.89%,合計持有48.25%的股權,下降約10.4個百分點。股改後隨即進行的2005年年度股權激勵,格力集團拿出713萬股,由 格力電器管理層按當年度每股淨資產價格購買,又使得格力集團的持有比例進一步減少到了39.74%。

  2007年4月25日,格力集團將10%的股權轉讓給了河北京海擔保投資公司。這出自董明珠的佈局,她創造了家電廠商與各地經銷商相互持股的新 模式:格力電器入股各地銷售公司,而十家主要銷售商又合資成立京海擔保,成為格力電器的第二大股東。雙方不僅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也成為股東大會 和董事會上的同盟。

  除股改和向經銷商轉讓股權外,格力集團及旗下格力地產還在二級市場上減持上市公司股權。格力集團減持約6.9%,格力地產減持約5.4%,合計12.3%。

  過去六年間,格力電器共進行三次管理層股權激勵、兩次增發,也都減少或攤薄了大股東的持股比例。三次股權激勵,分別從格力集團手中把 1.62%、1.33%和1.28%股權轉讓給格力電器管理層,合計轉讓4.23%的股權。2007年12月和2012年1月的兩次增發,因珠海市財政未 撥款,國資委沒有購買增發,攤薄後,格力集團持股比又大幅減少。

  至今,格力集團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已減至18.22%,格力地產的持股比例減至 1.15%。在5月25日格力電器召開股東大會時,格力集團及旗下格力地產只擁有了19.37%的投票權,歷史上首次低於20%。

  格力電器之所以選擇漸進式削弱國有股東權力的做法,與朱江洪個人風格關係極大。

  「朱江洪的想法仍然只是想解決一股獨大的問題,他確實稀釋了格力集團的股權。但根子在於國有體制。」上述董事說,「 企業的自然人所有者有強烈的積極性,而國有股東由於沒有人格化的所有者,沒有真正關心國有資產的人格化股東,從而沒有人有這種真正的積極性。」

  選擇更激進的改制道路,格力電器有很好的條件。在一位知情人士看來,格力電器資產儘管相當龐大,但清楚、乾淨、簡單,沒有銀行貸款,不必擔心借 改制逃避銀行債務,也基本沒有傳統國企中的富餘職工安置和職工身份轉換問題。格力電器的經營管理和勞動用工制度已經完全市場化,中層管理人員和普通員工甚 至不會感覺到改制對他們有什麼區別。

  「可以說,在華南這種寬鬆的市場、社會和政治環境下,以朱江洪對格力電器的控制權和個人威望,對格力電器施行MBO也罷,或者其他方式的產權改革、激勵機制的建立和完善,未嘗不能取得TCL那樣完滿的結局。」一位格力集團內部人士說。

  從這個意義上講,朱江洪「到點」退休,也為格力電器展開新一輪改制打開了空間。強硬如董明珠,是帶領格力徹底擺脫機制的炸彈,完成朱江洪不願或 不敢完成的「去國資化」,還是會再次引爆朱江洪時代潛伏的控制權衝突?在各大券商最近關於格力電器的報告中,風險一欄裡常見「格力或與大股東國資委之間關 係生變」的擔憂。

業績說話

集董事長與總裁於一身的董明珠,會將這家「中國最優秀的上市公司」帶向何方?

  不管「董明珠時代」的「父子之爭」是否會再掀高潮,唱起「獨角戲」的董明珠必須拿出不比以往遜色的成績單,否則今天站腳歡呼的中小機構股民和經銷商會毫不猶豫倒戈。一旦業績下滑,被國資逼交帥印的故事,早有長虹倪潤峰殷鑑。

  「作為老牌的工程師,朱江洪幾乎三分之二的時間都在講新技術和生產,即使是在私下開會的場合,他也總是談各種技術之妙,對空調怎麼省電、靜音很 是關注;董明珠管營銷,基本不進廠子,對技術和生產一概不管。」格力電器一位內部幹部認為,朱「主內」,董「主外」,雙劍合璧的另一面是,朱江洪的退休也 就意味著格力的核心競爭力一定程度上有所喪失。

  他警告說:「在家電這個激烈競爭的成熟市場裡,如果董明珠身份轉換不到位,格力垮掉很快,三年時間足矣。」

  行業分析師梁振鵬也認為,董明珠就任掌門人之後,是否願意以及能否堅持注重生產技術研發和工藝質量,對於格力的未來非常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加強對新技術和領域的判斷力、管理工藝質量、組織格力眾多科研和生產人員等,對董明珠來說都是考驗。」

  對於生產製造企業來說,其核心無疑是產品,產品的創新能力,產業鏈的完善度,核心技術的研發,工藝質量能否保持,都是必須要去把握的問題。此前,這些事大都是朱江洪在負責。

  對未來的發展前景,有格力電器員工似乎也心裡沒底。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一位格力技術部門員工表示,沒曾想過朱江洪這次會退休,「雖然格力短時間內不會變,但兩三年後肯定會變」。

  據該員工介紹,格力電器的企業家個人風格明顯,朱江洪非常重視產品開發細節,細微到包括空調的外觀都過問。重視技術的朱江洪,也非常重視技術人 員。此前格力對技術人員有持股激勵計劃,這位技術員工透露,他們已分配了數次股份,而且對於技術人員還根據不同等級有金額不等的獎勵。「不過,每次大小會 議上,朱總提到獎勵技術人員或提高技術人員待遇時,董總會反問『憑什麼』,感覺她覺得技術人員做得還不夠好。」

  不過,這些條件反射式的擔憂,在國金證券分析師王曉瑩看來似乎沒有必要。她在分析報告中指出,格力當前的新班子無疑將繼續朱董搭檔時的成功商業 模式,「技術+營銷+財務規劃造就了格力的發展,朱江洪離開公司並不改變公司對產品技術的重視。一方面多年來技術立企已成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總 工程師黃輝進入新一屆董事會也體現了公司對技術的重視」。

  董明珠面臨的經營挑戰不止轉變角色,內外兼顧。根據此前格力電器發佈的銷售目標,格力電器在2012年的銷售總額要實現1000億元,此後的業績保持每年20%的增長速度,五年內實現再造一個格力的目標,即銷售收入達到2000億元。

  2011年,格力電器銷售收入達到835.9億元,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按照格力目前的發展速度,以及國家節能補貼新政的實施,2012年格力要實現千億目標並不難,但若要實現五年內翻番,多元化的問題就難以繞過去。

  事實上,多元化與專業化之爭在格力內部一直存在。早在2010年,朱江洪就曾表示,格力不排除進入冰箱領域,但董明珠認為多元化有悖於格力專注空調的理念。

  朱江洪應該也看到了空調市場可能遭遇的天花板,同業如海爾、美的較早進入其他白電領域,2011年海爾集團的營收是1509億元,美的集團營收則為1400億元。

  業界人士普遍認為,朱江洪的逐步多元化思路更可靠,空調業龍頭涉足冰箱,風險最小也最被看好,即使現在才開始大規模進入,也有市場機會。格力靠空調做到現在,未來是否還能靠空調走得更遠卻是一個未知數。

  秦合舫表示,董明珠任董事長後,其在經營層面的挑戰主要有三:一是多元化往哪裡走:是往空調產業鏈裡繼續延伸,還是增加一些空調以外的其他家電 產品;二是技術如何突破:從上游的材料到機械加工再到核心技術,國內的空調企業還做不到在核心技術上引領行業,只是相對比以前的空調組裝而言有了一些所謂 「亞核心技術」;三是格力如何打造全球品牌。

  董明珠面對記者時曾說過一句名言:「我從來就沒有失誤過,我從不認錯,我永遠是對的。」 她在內部管理上也不乏類似「強權」:「只要你走進格力公司,就必須按照我的思維去工作。」在朱江洪沒有離開的時候,這種霸道有其對沖的力量,而今集董事長與總裁於一身的董明珠,會將這家「中國最優秀的上市公司」帶向何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