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成功的基因更重要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582
 第一次感覺到經營超市是個科學的事情就是在華堂,大約是在十年前。現在我們看到了結果,就像這期大公司特寫《華堂,高利潤的秘密》告訴我們的,這 種科學管理、認真的勁頭使得華堂在每平方米營業面積產生和創造的財富已經大大超過了同行—即使超市業態整體上陷於電子商務衝擊之下。


  我注意到文章中提到的兩句話,其中一句是華堂成功的要訣可能只有一個:滿足顧客的需求。而另外一句容易被忽略的話則是「不僅要抓住顧客眼前的需求,還 要看到未來及潛在的需求」。不管是史蒂夫·喬布斯還是保羅·格雷厄姆,他們在談到如何滿足用戶需求的時候,都表達過同樣的看法,我覺得華堂對自己的產品和 服務的堅持,是抓住了服務用戶的真諦。


  戰略眼光一定是來自於信心,對好產品好服務的信心,對趨勢的把握和對未來的佔有。馬克·扎克伯格的Facebook還是一個小公司時,他就已經意識到 未來在哪,知道未來的競爭對手是Google。這就是眼光,在你知道可以做多大的事,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之後,才有可能知道未來在哪裡。在提到一個企業的戰 略的時候這是一個經常會出現的詞,但往往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公司面對經營壓力通常會捨棄未來的更偉大的抱負;相反,當公司處於順境時,眼前的得失也容易讓 眼界失察,戰略迷失。


  Facebook與中國的眾多同類產品的差別也在這裡。我們這一期的專題《第二步》探討的是有關開心網的管理問題。這個曾經火爆一時的公司現在沉寂了 好多,它所遇到的問題的癥結也關乎戰略與眼光的問題:為什麼第一步走得如此完美的情況下,卻錯失那麼多「第二步」?苛責開心網在戰略問題上不斷喪失機會可 能有失公平。在中國市場,速度是建立市場壁壘最通常也是最管用的手段,但是如果沒有「第二步」的調整和理順,發展就要打一個折扣。我們做這個稿子,其實也 希望提醒每個創業者意識和重視「第二步」。


  長遠一點看,社交粘性對於將要離開校園的學生來說意義更突出。所以,校內網當初留下的基因,讓人人網的服務變得更持久一些—雖然這個公司也沒表現出足夠的進取心,但這個基因決定了一種未來。


  如每年一樣,我們繼續推出了「今年的畢業生」,這一次最大的不同是90後進入職場,80後轉眼成了「前輩」。我們相信年輕一代畢業生會擁有更美好未 來,相信他們與前一代或前幾代之間的差別可能只是職場閱歷的區別,而並非來自於他們90後的標籤和獨特性。他們和曾經的我們一樣,跌跌撞撞步入社會,面對 諸多「第一次」,未來肯定也會像開心網一樣面對「第二步」的取捨。


  Facebook或者開心網的一時得失當然對於未來發展有諸多重大影響,但更重要的顯然不在這裡,如何在做第一步的時候就留下一個成功的基因——這可能才是最根本的,對於公司,對於我們個人成長可能都是一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