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篇】最新死亡筆記 中資公司多欺詐 專訪沽空機構渾水創辦人
1 :
GS(14)@2017-06-19 03:33:182017-06-10 iM
恒指闖進26000點的大關,是繼2007年、2015年之後的史上第三次,但其實市況並非一片昇平,最近一眾沽空機構就令市場增添多番波瀾,當中,著名沽空機構渾水(Muddy Waters)的沽空名單更是猶如「死亡筆記」,令一眾中細價股膽顫心驚,如果說股神擁有點石成金能力的話,則渾水創辦人Carson Block便是死神--點邊隻、死邊隻。
本周三(7日)出席Sohn Conference時,Block甫上台便開估其最新沽空目標--敏華控股(01999),他劍指敏華後,投資者紛紛加入沽空大軍,結果該股股價當日一度急挫15%,午後更加停牌,Block的威力可謂有目共睹。
實地考察 銷售情況不實
及後這名「死神」接受本刊專訪,詳細解構沽空敏華因由,他指最初是旗下員工發掘出敏華這個目標,「令我們注意的是敏華的超大盈利能力,包括其毛利率、經營利潤、淨利率等。從其2016/2017財年報告中,其資產負債表似乎頗為乾淨,有巨額現金。當我們鎖定敏華不久後,發現此股有未披露債務,我們就知道直覺是對的,就是公司盈利實在太好,好得不尋常。」
他指,敏華的未披露債務,較已申報的起碼高出48%,因而惹起他的疑心。
Block指自己的指控有真憑實據:「我們的調查員實地考察了一共96間敏華的店舖,包括57間自營鋪,全部都有登記並列在敏華的網頁之中,但當中有15間其實已關門。」而當他調查分銷商時,發現分銷商平均每年要從敏華中買入150萬元的產品,實際數字較其聲稱的銷量為低。「上海是重災區之一,店舖的銷量似乎遠低於敏華公布出來的數字。」
另外,Block指敏華也有稅務披露及出口數字不符的問題,例如其宣稱的出口數字,跟國際貿易數據公司Panjiva發表的數字相距甚遠。目前敏華發言人表示,管理層正了解情況,並正與律師商討。說到敏華管理層的反應,令他更相信自己的指控屬實。
「我們在未有任何透露之前,敏華已在周二和周三跟股東進行了兩次電話會議,試圖令投資者安心。」所以他聞到了不對路的地方?「對,如果在未有實質指控之前,公司已急於捍衛,這是個非常奇怪的行為。」
ETF非安全 股市本末倒置
何以中資公司充斥欺詐情況?Block認為這與心理有關:「我個人認為,對很多中國公司(管理層)而言,財富由別人轉至自己手上,就像創造財富一樣有效,認為外面的資金是令自己發達的機會,這是頗為危險,很多管理層有一種為了致富而不惜一切的態度,他們的想法是『如果你蠢到被我騙,這是你的問題。』」不過他指自己在短期內,都不會有狙擊港股的新目標,投資者暫可鬆一口氣。
市況凶險處處,投資者有何自保之道?他指,中細價股較易出現欺詐情況,大型藍籌相對地穩陣。那麼買ETF又是否最簡單又安全的做法呢?他又不同意,原因是ETF的操作特色--不論好醜,只要股份在指數之內,便會一併買入,令他覺得有問題。
「香港有很多操控股價的玩法,例如推一隻個股的市值升至以十億元計,然後貝萊德、領航等ETF供應商就會入市買入此股,操控者再利用ETF來推高股價。所以一隻ETF之中或充斥着欺詐的公司,可以很危險。」
他指,市場基本的運作本來是以股價賞善罰惡,但ETF的流行令此功效消失,資金配置效用大減,「令我最擔心的不是貝萊德、領航等大型公司,而是其他規模較細或推出一些較為偏鋒的ETF供應商,有時他們並無持有那些股票,而只是透過相關的衍生工具複製表現,我跟一些人談過,ETF這種工具,可能會釀成下一個大型的金融危機。」
政治難料 狙擊有輸有贏
Block的主業是唱淡別人的公司,由幾年前的嘉漢林業(加拿大上市)、奇峰國際(01228),到近期的輝山乳業(06863)及敏華,簡直是點邊隻,死邊隻,被點名的股份不是停牌就是股價暴跌,威力猶如死神,究竟有有否收到律師信甚至威脅人生安全?
他笑道:「我的工作是指出做錯事、欺騙投資者的公司,幫助市場糾正錯誤,專門搜尋市場上的捕獵者,我十分享受自己的工作,覺得有意義。你叫我做死神,那死神就死神吧,我有過更多更差的稱呼,哈哈!」
做沽空機構這一門生意,Block已預了打官司是恒常成本之一,「在東方紙業一役(見前頁另文)之後,我就知道,當一個積極的沽空者其實大有可為,但要考慮的是,這種生意能否賺足夠的金錢去填補打官司的費用,因為我們有很多長倉基金經理所沒有的成本及問題。」
他指,說中了一間公司出現問題,跟最後賺不賺到錢是兩回事,所以他也非次次賺錢,「我們一定會面對官司,所以我們一定要『說得中』,否則會惹來極大後果。但很多時我們的報告都是倒後鏡,即是查證一些已發生的事,而看過去往往比預測未來容易。除非我有100%證據,否則不會指控一間公司欺詐。」
苦學中文 惟獨國情難懂
Block似乎特別喜歡狙擊中資公司,記者不禁好奇,一名外國人語言不通,又不熟國情,如何掌握確實而全面的資訊?豈料他旋即以普通話回應記者,在場人士一同嚇了一跳:「你以為我不會說中文嗎?」,又說:「我前兩年回國,目前的中文的水平不是很高,但以前說得還可以的。」
語言或者不是問題,但他也承認,中國的政治及國情確令他束手無策,「確如你所說,以分眾為例,這間公司肯定是欺詐,但有政治背靠,背後究竟發生甚麼事,我們永遠不可能知道,最後分眾被買起私有化,結果持有長倉的投資者就賺錢,沽空就反而蝕錢。」
事源渾水於2011年11月出報告狙擊內地戶外廣告媒體分眾傳媒,分眾本在美國納指上市,後於2011年轉戰港交所創業板,編號08112,當時渾水指分眾的廣告牌數量造假、在收購中支付過高價格及創辦人涉及內幕交易等,分眾股價一度受挫,但分眾傳媒很快就成功私有化,於2012年8月以創辦人江南春牽頭的財團提出的37億美元私有化建議獲接納,每股為(美國預託股份,ADS)27.5美元。不出數年,分眾傳媒再以作價人民幣457億元借殼七喜控股登陸A股(深:002027),並於2015年11月17日起復牌。
協力:杜泳涓、陳詠妍
4招搜尋沽空股
Block不諱言香港很多上市公司存在欺詐情況,然而由於港股被大戶操縱,沽空難度不低。他又教散戶幾招看穿老千股的方法:
一、留意現金水平:「我們常常看到中國的公司在現金水平造假,如果他們真的存在欺詐,就一定與現金及虛假現金水平有關。」
二、留意資本開支:「我們通常會留意一間公司是否投放太多在資本開支(CAPEX),如果一間公司可以不停地加大資本開支,或者是有問題。」
三、留意多財富管理產品:「中國有很多公司擁有很多財富管理產品,這是一個問題,因為這種產品最容易造假。」
四、管理層反應:好像敏華,Block認為在未有任何指控之前,該公司管理層便急忙與投資者進行會議解釋,是不尋常行為。
協力:杜泳涓、陳詠妍
唱淡東方紙業 一戰成名
年僅40歲的Carson Block能夠成為市場上的大紅人,其沽空故事有兩大重要元素,一是中國;二是他的父親。
據CNBC報道,生於美國的他在取得法律學位後,在2005年到上海擔任企業律師,2008年他嘗試創業,在上海創辦私人倉庫,業務類似香港的「迷你倉」,並以高收入人士為目標,這項目仍持續至今,他在2007年寫了一本名為《Doing Business in China For Dummies》的書,分享在中國創業的點滴。
迷你倉未有令他成名,但令他建立與中國的淵緣,以及學懂了足以作基本溝通的普通話。在2009年年底仍然住在上海的他,收到父親Willam Block的要求,「我父親是我在這一行的啟蒙,教懂了我如何研究一間公司。」當年Willam Block是美國細價股研究公司的總裁,後來兒子應父親要求調查在美國上市的中資公司東方紙業,一看之下乖乖不得了。
「整件事本是欺詐!當時我寫了30頁紙解釋,並寄給50個認識的市場中人,瞬間報告就廣傳開去。」據渾水報告,東方紙業誇大年度收入數十倍,並有大量資金被挪用,因而給出強烈沽售建議。消息一出,東方紙業股價在3日內大跌45%,令他一戰成名。自此Block開始陸續狙擊其他公司,後來更被彭博選為全球50個最具影響力人士。
協力:杜泳涓、陳詠
央行造就沽空潮
除了渾水之外,早前葛咸城研究(Gotham City Research)狙擊瑞聲(02018)、烽火研究(Blazing Research)狙擊科通芯城(00400)等,弄得滿城風,為何近年沽空機構的威力如此驚人?
Block解釋:「一直以來,做淡的人非常低調,是所謂的沽空紳士(The gentlemen short-seller),但近年央行創造了龐大的流動性來推升股市,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操縱者,股票價格不分好壞地上升。在此情況下,你再也不能沉默地行事。」另外,市場分析本港之所以成為沽空機構的目的地,與「港股通」也有關,近期不少沽空對象皆是港股通名單內股份,由於成交量大,沽空機構可趁機迅速出貨。更重要的是,內地股民沒有應付沽空的經驗,一旦出現狙擊,便容易出現「人踩人」情況,令股價急速下瀉。
協力:杜泳涓、陳詠妍